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分析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方法 80例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结果根据研究结果 ,影响临床血液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主要为血液生化检验标本的采集方法、抗凝剂与血量的比例、血液生化检验标本的保存条件等。结论影响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检验准确性的因素比较多,临床中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降低不良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采集的相关因素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以近期在本院住院患者的血液标本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血液采集的部位、血液采集时间及送检时间、标本溶血方面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血液采集部位、血液采集时间及送检时间、标本溶血均对生化检验结果具有显著性的影响(P〈0.05)。结论正确采集血液标本是获得准确、可靠生化检验结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某院临床生化检验的误差进行分析对比,深入探讨分析能够影响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因素并且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方法:对某院进行生化临床检验中出现较大误差的例数进行复查,针对复检结果分析各种导致误差产生的因素,并且提出相关的应对策略。结果:根据相关的统计分析发现,影响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血液采集方式、严重溶血以及标本处理方式不当等3个部分,随机抽出3个方面影响因素各4例,对各标本复检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生化检验结果能够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是进行临床检验的各个阶段,因此相关的操作人员应该注意控制影响检验结果的各种因素,积极的采取措施减少实验误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因素,积极探讨相关预防措施,从而确保血站血液检验标本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方法 选取我站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出现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63例血液检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探究,基于引起检验标本误差的因素,积极探讨减少误差的相关预防性措施,最大程度确保血液检验标本的质量与准确性.结果 引起63例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因素包括标本采集因素5例(7.94%),标本送检因素8例(12.70%),标本检验因素10例(15.87%),患者自身因素40例(63.49%).结论 在血站血液标本检验中,引起检验标本误差的因素较多,如患者因素、标本采集、送检及检验因素,血站应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严格执行血液检验操作流程,进一步规范标本采集、送检、检验等环节,以此提高血站血液检验准确率,为临床安全用血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血液标本采集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及解决对策。方法选择我院住院治疗的10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104例患者血液标本,随机将104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不同采集部位、送检时间及溶血状态等处理,对比检验结果。结果不同采集部位、送检时间及溶血状态均会影响检验结果。结论为提高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采集血液标本时为控制误差,减少不合格标本,实施有效的管理干预血液标本的采集,会明显提高检验结果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产生原因,并总结相关措施,从而降低血液检验标本的人为误差,确保血液检验的准确性。方法对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的153例存在误差的血液检验标本登记并标记,与相应的临床科室联系并沟通,对引起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从而探讨血液检验标本中诱发误差的因素及相应措施。结果对153例存在误差的血液检验标本进行分析后,得出导致血液标本产生误差的原因主要有患者本身、标本采集、标本送检、标本检验四个环节原因。结论由于血液检验所提供的检验信息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临床医师对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因此为了降低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影响,需要采取措施对检验标本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和监督,保证规范工作操作规程,制定实施严格合理的血液检验相关制度体系,从而确保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文波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35-236
目的分析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方法对我院检验科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化验的40份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回顾血液标本采集方法、保存及抗凝剂使用量等方面。结果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的来源、抗凝剂和血量的比例、标本采集后的送检时间和保存条件等都是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结论临床检验人员应该对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给予充分的重视,以将最为可靠准确的依据提供给临床医师。  相似文献   

8.
孙晔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8):312-313
全面质量管理和临床医学科研的日益深入与拓展,对检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临床实践中,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检验标本的误差因素控制尤其重要。检验标本的质量控制是实验分析前质量控质的重要因素,检验标本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生化检验数据的准确性。据统计,国内外临床检验中误差分析显示,检验分析前误差占实验室总误差的50%~80%。分析前误差是指标本采集、保存及运输过程中导致的分析误差。本文从实验室内外的不同影响因素,对影响实验室血液生化检验结果质量的标本误差及解决办法进行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采集对于检验结果的影响,建立规范化标本采集规范。方法实验室血液标本200份,分别从采集时机、采集部位、送检时间以及标本溶血4方面探讨血液标本采集对于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采集时机、采集部位、送检时间以及标本溶血对于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具有明显影响。结论血液标本质量直接影响着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正确的血液标本采集是确保检验结果可靠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150份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医院检验科2010年4月-2013年8月出现的误差血液标本150份进行研究,由检验人员和医护人员组成标本误差分析小组对误差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误差原因主要有标本送检因素68份(45.3%)、采集因素42份(28.0%)、患者因素25份(16.7%)以及检验因素15份(10.0%)。结论造成血液检验误差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标本送检因素、采集因素、患者因素以及检验因素,要避免血液标本误差的出现各方人员要提高警惕,加强配合,加强采集前的宣教工作,采集中坚持规范操作,及时送检,减少引发误差因素的出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分析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明确相应对策.方法 选取10000例患者的生化检验资料为研究对象,筛选整理出初检和复检结果不同的生化检验资料,比较分析各类误差影响因素,提出解决措施.结果 发生严重溶血现象、血液采集方式不当、离心处理不充分等是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出现较大误差的主要因素;比较分析其中占比较高的因素,严重溶血因素与复检结果比较,复检结果中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血钾的水平远远低于严重溶血结果(P<0.05).不同抽血方式,血液中各项指标比较,选择输液侧抽血血液中血糖、钾和钠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复检对侧抽血方式(P<0.05).纤维蛋白未析出,患者血液中糖、尿素和氯的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纤维蛋白析出的复检结果(P<0.05).结论 临床生化检验中,影响其结果正确性和精确性的主要因素为严重溶血、血液采集方式不当、离心处理不充分,检验操作人员应当积极控制,采取相应对策,从而减少检验误差发生率,提升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血液标本采集控制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分析血液标本采集时间,采集部位,送检时间以及标本溶血对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血液标本采集时间,采集部位,送检时间以及标本溶血等均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结论为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及真确性,我们应严格控制标本采集过程,减少采集过程引起的误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并分析门诊检验标本采集不当导致结果误差的原因,以提高门诊检验标本的准确率。方法我院2010年12月1日至2012年12月1日期间,门诊共检验血液标本2700份,对引起误差的原因进行了较为系统与全面的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2700份血液标本采集中,共出现结果误差62份,导致血液标本采集结果误差的原因如下:患者自身因素;标本采集因素;标本送检因素;标本检验因素等。结论在门诊检验标本采集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有关程序进行,并加强送检、检验等工作,以保障医院门诊血液标本检验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方法对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78例出现误差的血液检验标本进行分析,探究形成误差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提高临床血液检验标本的质量。结果造成78例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包括:患者身体因素影响22例,标本采集因素18例,标本送检因素影响31例,标本处理因素影响7例。结论为提高血液标本的质量,应从多方面综合入手,增加各环节的重视度,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以避免标本误差的出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生化血液标本检验前的质量控制方法展开观察与分析,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进行生化检验的1500例血液标本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中130例检验不合格的血液标本,并分析生化血液标本质量受到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在130例生化检验不合格的标本中,溶血标本由44例,占33.8%;标本量较少的有23例,占17.7%;标本的放置时间过长的有20例,占15.4%;餐后抽血16例,占12.3%;将EDTA2K混进血清标本中有8例,占6.2%;在输液中同侧手臂采集的血液标本有4例,占3.1%;另有15例因其他因素导致检验不合格,占11.5%。结论生化检验人员应深入分析血液标本检验前受到的各种影响因素,将薄弱环节找出,并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改进措施,从而充分促进生化血液标本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和探讨血液标本的采集控制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近年来住院患者的血液标本检测结果和过程,对血液标本的采集的时机、部位以及标本出现溶血、污染、送检时间等情况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标本采集的时机、部位、放置时间、送检等过程均可能对生化检验结果造成影响。结论对每一个过程都做到认真、细心,了解和掌握容易对结果造成影响的因素及防范措施是提高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析血液标本存放时间不同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中心医院接受生化检验的100例新生儿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集新生儿的血液标本。分别在血液标本放置1 h、放置3 h、放置6 h时进行检测13项生化检验项目,以放置1 h的检验结果为金标准,对比血液标本不同存放时间的检验结果准确性。结果经比较放置3 h和放置6 h的检验结果,放置3 h和放置6 h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氨基转移酶、葡萄糖、尿素、总胆红素、总蛋白、白蛋白的检验结果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在血液标本的存放过程中需要对血液标本的存放时间进行严格控制,以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降低不良检测结果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临床血液检验产生误差的原因,提出降低检验误差的方法和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016年临床血液检验标本380份为研究对象,对出现检验误差的原因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结果血液检验标本差生误差的原因主要有4大类:患者自身的原因、样本采集出现差错、样本送检出错、样本检验过程不合理。结论造成血液检验误差的原因很多,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步骤规范各项工作,减少临床血液检验误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与预防策略。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7月~2017年9月收治的109份检验血液的误差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血液检验标本误差出现的原因与预防措施予以分析。结果:标本采集42例,占38.53%;患者自身16例,占14.68%;标本检验33例,占30.28%;标本送检18例,占16.51%。结论:血液检验中不同因素会对血液检验标本的质量造成影响,所以,血液检验中需规范相关工作,强化送检工作,保证临床检验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标本采集对血液检验的影响及干预措施。方法 2012年6月-2012年12月共采集血液标本32 567份,观察血液标本采集部位、时间、标本量及送检时间等对血液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 35 267份样本发生检测误差67份(0.19%),其中由于采集部位、体位引起检测误差13例(19.40%),血液标本量导致检测误差23例(34.33%),标本放置时间导致检测误差22例(32.84%),患者心理因素导致检测误差9例(13.43%)。结论血标本的采集质量对血液检验分析结果有直接影响,医院应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血标本采集质量,提高医院血液检验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