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贲门癌手术径路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源  陈广明 《江苏医药》1997,23(3):173-174
报告手术治疗贲门癌556例。手术径路选择左胸后外侧切口、上腹正中切口、左胸腹联合切口。左胸切口适用于大多数贲门癌。上腹切口在腹腔淋巴结清扫方面有其优越性,尤其适用于高龄及心肺功能较差者。认为贲门癌的治疗方案应个体化,即根据病变范围和患者全身情况选择手术径路,可提高手术切除率并保证手术安全与彻底。  相似文献   

2.
刘亚民 《江苏医药》1999,25(1):80-80,F003
贲门癌由于其解剖位置的关系,手术切缘癌细胞残留的比列很高。作者对我院1988年~1997年325例责门癌手术患者中切缘阳性66例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本组男210例,女115例,年龄21~73岁,平均54岁。病期:互期’73例,五期74例,皿期178例。手术根治性切除198例,占601%,姑息性切除127例,占39.1%。手术范围:近端胃切除271例,全胃切除54例。二、切缘阳性率与手术径路(见表1,表2)。单纯进胸23.1%(27/117),单纯进腹30.0%(29/98),胸腹联合10.9%(lyll0),总的阳性率20.3%(66/325)。讨论资门癌通常手…  相似文献   

3.
贲门癌手术切口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贲门癌手术径路的最佳方法。方法选取237例贲门癌手术患者,经左胸72例,经腹103例,经胸腹联合62例,分析3种手术径路治疗结果。结果3种手术径路的切端阳性率,平均淋巴结清扫数,围手术期死亡率,5年生存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腹手术与经胸和经胸腹联合手术相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平均恢复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贲门癌手术方式应以经腹手术为首选。  相似文献   

4.
贲门癌手术径路的选择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讨论贲门癌外科治疗手术入路选择,提高临床贲门癌手术效果,使贲门癌外科治疗更加合理。方法对本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2年经胸和经腹二种径路外科手术切除的183例贲门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腹入路112例,经左胸入路71例,两种手术方式切缘阳性率分别为2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肺部感染、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贲门癌手术入路选择对外科治疗效果有明显影响,术前应综合患者全身情况做出合理的选择,因为经胸手术在肿瘤切除的彻底性方面优于经腹,因此在患者全身情况许可时应首选经胸。  相似文献   

5.
贲门癌手术径路选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贲门癌手术的合适径路。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贲门癌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腹(68例)、经胸(32例)两种手术径路的切缘癌残留率、平均清扫淋巴结数目、吻合口瘘发生率、5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组手术时间短于经胸组[(2.18±0.03)hvs.(2.99±0.08)h],平均输血量少于经胸组[(218.75±23.72)ml vs.(337.50±32.96)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短于经胸组[(13.49±0.13)d vs.(16.34±0.38)d](P<0.01)。经腹组心肺并发症少于经胸组(7例vs.14例)(P<0.05)。结论经腹径路是贲门癌手术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贲门癌根治术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对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创伤和手术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收集了1994年8月至2000年间手术治疗的贲门癌237例,对随访资料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胃底贲门癌手术径路的合理选择(附46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底贲门癌合理手术径路的最佳方法。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研究我院2003~2005年胃底贲门癌由经腹手术、经胸手术及胸腹联合切口手术治疗46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胃底贲门癌病例,经腹手术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前食道、胃吞钡 点片(GI)食管腹段受累较长,经腹腔手术无法彻底清除肿瘤组织,可选择经胸手术,但癌肿累及邻近脏器者,胸腹联合切口暴露充分,手术操作容易。结论胃底贲门癌病例,经腹手术为佳。  相似文献   

8.
王骏 《中国医药指南》2013,(34):173-174
目的探讨贲门癌经左胸与经腹两种手术径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经腹、经胸2种手术径路治疗的贲门癌患者60例,统计比较切缘癌残留率、平均清扫淋巴结数目、淋巴结转移率、术后1、3年生存率、吻合口瘘发生率、心肺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等指标的差异性。结果2种手术径路的切缘癌残留率、平均清扫淋巴结数目、淋巴结转移率、术后1、3年生存率、吻合覃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手术与经胸手术相比,心肺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手术径路各有优缺点,选择何种手术径路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决定。  相似文献   

9.
张逖  张建都  王泰岳  陈剑 《河北医药》2009,31(19):2554-2555
目的探索贲门癌手术的合理径路。方法对1265例贲门癌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经腹手术、经胸手术、胸腹联合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三种手术径路切除率、上切端阳性率、下切端阳性率、吻合口瘘发生率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腹联合手术切除率最高,经腹手术切除率最低;上切端阳性率经腹手术最高;下切端阳性率经胸手术最高;吻合口瘘发生率经腹手术最高;肺部感染发生率经腹手术最低;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贲门癌手术胸腹联合切口较合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食管胃交界区腺癌的淋巴结转移的规律特点,比较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清扫纵隔及腹腔淋巴结情况。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0年2月河南大学淮河医院胸外科(包括经左胸及Ivor Lewis两种术式)和胃肠外科(经上腹)收治的Ⅱ型食管胃交界区腺癌共98例,按手术方式分成经左胸,经上腹以及Ivor Lewis 3组,分析3组病例下纵隔淋巴结和腹腔淋巴结的清扫率以及转移率,总结其转移规律。结果经左胸、经上腹以及Ivor Lewis 3种术式,对于下纵隔淋巴结包括隆突下淋巴结,食管旁淋巴结,下肺静脉旁淋巴结以及肺门淋巴结的清扫率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左胸及Ivor Lewis清扫下纵隔淋巴结要优于经上腹术式;对于腹内淋巴结,除贲门旁淋巴结3种手术方式清扫率无明显差异外,对于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肝总动脉旁淋巴结,脾动脉淋巴结以及腹腔淋巴结4组淋巴结,经腹清扫(上腹组或Ivor Lewis组)要明显优于单纯经左胸术式;经左胸、经上腹以及Ivor Lewis 3种术式,下纵隔淋巴结以及腹腔淋巴结转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or Lewis术式则同时具备经胸和经腹的优点,可以保证最大程度完整切除肿瘤和做到真正的二野淋巴结清扫,是一种应该提倡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胃底贲门癌的手术治疗通常采用全胃切除术或近端胃大部切除术,同时清扫肿瘤周围淋巴结或将受累器官一并切除。手术径路可选择经胸、经腹和胸腹联合切口。我院近年来共收治胃底贲门癌70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介绍一种针对高龄食管贲门癌合并慢支、肺气肿患者的手术方式:单纯左胸径路食管贲门癌切除术。方法常规左侧后外侧标准切口进胸,扩大膈食管裂孔,经膈食管裂孔上提胃至胸腔行食管胃吻合术。结果24例患者手术顺利,恢复良好,顺利出院。结论单纯左胸径路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可用于高龄食管下段癌和贲门癌合并慢支、肺气肿患者的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13.
<正>传统观点将发生于食管胃结合部的恶性肿瘤根据病理类型分为食管下段癌(鳞癌)和贲门癌(腺癌)。德国学者Siewert将其归为独立的一类疾病,并将其命名为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范围包括肿瘤中心位于食管胃结合部远近各5 cm的肿瘤。目前,大多数学者认同将AEG作为一类独立疾病,并对不同分型AEG的生物学特性特别是淋巴结转移规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根据AEG的分型,  相似文献   

14.
黄景陶  赵锡江 《天津医药》2005,33(9):547-549
目的:比较经腹、经胸及经胸腹联合径路行贲门癌根治术的利弊,指导临床手术径路的选择。方法:随机抽取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17例贲门癌根治术患者,从手术损伤、操作便利性、术后恢复、允许的切除范围及术后生存率几方面.对3种径路进行比较。结果:经腹径路失血少、手术时间短;经胸径路上切缘距离最长但全胃切除最少:全胃切除及胰脾联合切除多经胸腹联合径路完成;3种径路的切端阳性率及术后生存率未见显著差异。结论:3种径路各有利弊。对于病变局限于腹内、未侵犯食管或心肺功能较差者,宜选择经腹径路;对于有食管侵犯、而胃部病灶较小、未发现腹内转移的较早期病变,宜经左胸施术;对于病灶较大,胸、腹内均可能存在外侵或淋巴转移,并且能够耐受者,可考虑经胸腹联合径路施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食管胃交界部腺癌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及治疗经验,以提高临床中对于该项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患者的术后生存率。方法选择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2007年12月—2012年4月收治的156例食管胃交界部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回顾性分析。结果156例食管胃交界部腺癌患者均顺利的完成了手术,且大部分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预后良好。结论运用全胃切除配合淋巴结清扫的方式来治疗食管胃交界部腺癌不仅安全和可靠,且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腹部切口行胃底贲门癌根治术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55例胃底贲门癌患者经腹部切口行根治术的资料。结果:5例患者术后病理检查切缘无癌残留,无吻合口瘘、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腹行胃底贲门癌根治术,可减少创伤,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邵丰  陈纪海  李澄棣 《中国基层医药》2004,11(12):1478-1478
目的 探讨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手术径路的选择。方法 回顾分析 5 2例输尿管中上段结石开放手术病例 ,37例采用经腹部斜切口 ,15例采用经腰切口 ,比较分析两组病例的住院天数、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疼痛程度。结果 经腹部切口组的手术时间为 (45± 12 )min、术后住院时间 (7± 1 5 )d、术后疼痛 2例、术后并发症 2例 ,均优于经腰切口组 [分别为 (92± 15 )min、(14± 2 5 )d、14例和 4例 ]。结论 腰 3椎体水平部位的输尿管中上段结石可分别采用经腹部斜切口或经腰切口治疗 ,经腹部斜切口治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明显优于经腰切口。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左肋缘下斜切口在胃食管交界部腺癌手术中的应用。方法经左肋缘下斜切口手术治疗的胃食管交界部腺癌137例,观察分析其资料及临床特点。结果全部病例均行胃食管交界部腺癌(D2)根治术,术后恢复好,均未出现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经左肋缘下斜切口行D2根治术具有不开胸、创伤小、对患者心肺功能干扰轻的特点,并可彻底清扫腹腔淋巴结,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特别对于老年心肺功能差患者及肥胖患者及肋角宽广者是一种良好的手术路径,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
李伟学  曾涛  田宋君 《安徽医药》2015,19(10):1948-1950
目的:了解分析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的发病趋势及3种 Siewert 亚型的构成比,探讨 Siewert 分型与手术路径、切除范围、消化道重建方式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实施手术治疗的 AEG 病例资料,按年份描述 AEG 的发病趋势及3种亚型的构成比,分析不同 Siewert 分型的手术路径、切除范围、消化道重建方式的差异性及机械吻合器和腹腔镜技术介入后 AEG 手术方式的变化情况。结果随着年份的增加,AEG 发生比例一定程度的增加。不同 Siewert 亚型的手术路径、切除范围、消化道重建方式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01)。该院2008年机械吻合器和腹腔镜技术介入后,AEG手术方式发生了变化。结论尽量明确 AEG 患者的 Siewert 分型,结合病人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路径及手术方式,以最大程度清除病灶,改善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比分析经乳晕径路与胸骨前径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住院并接受甲状腺手术治疗的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140例。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乳晕径路组和胸骨前径路组,每组各70例,乳晕径路组患者行经乳晕径路腔镜甲状腺手术,胸骨前径路组行经胸骨前径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情况及美容满意度。结果 胸骨前径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皮下隧道建立时间和皮瓣游离面积均小于乳晕径路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骨前径路组患者的VAS得分低于乳晕径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骨前径路组和乳晕径路组患者对美容效果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乳晕径路与胸骨前径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均具有安全、美观、有效的优点,胸骨前径路手术能进一步缩短手术时间,减小对病人的创伤,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