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乐科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629-631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早产患儿凝血功能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2月60例江西省南昌市第三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早产儿。观察1组轻度新生儿窒息20例,观察2组重度新生儿窒息20例;对照组20例无新生儿窒息缺氧早产患儿。检测所有患儿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时间(TT)、血浆D-D二聚体、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和外周血血小板值(PLT)。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1组轻度窒息患儿PT、APTT、Fbg、TT、PLT、FDP和D-D二聚体均无显著差异,观察2组重度窒息患儿PT、APTT、TT和PLT无显著差异,Fbg明显降低而FDP和D-D二聚体明显升高。结论新生儿重度窒息早产儿存在高凝和纤溶亢进状态的凝血功能紊乱;Fbg降低、FDP升高和血浆D-D二聚体升高可作为诊断新生儿重度窒息早月患儿早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较敏感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2.
万方锐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9):255-256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足月患儿凝血功能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根据病情将新生儿分为3组,分别为观察1组(轻度新生儿窒息),观察2组(重度新生儿窒息)和对照组(无新生儿窒息缺氧),每组20例。3组均进行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浆D-D二聚体、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原时间(PT)、外周血血小板值(PLT)和凝血酶时间(TT)检测,并比较分析检测值。结果观察1组所有的检测结果与对照比相比均无统计意义(P>0.05),观察2组的APTT、Fbg、PT、PLT、TT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DP、D-D二聚体则明显升高(P<0.05)。结论新生儿重度窒息足月患儿存有高凝和纤溶亢进状态的凝血功能紊乱;可将FDP、D-D二聚体结合作为诊断新生儿重度窒息及满月儿早期弥漫性血管内凝的实验室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D-二聚体水平与大叶性肺炎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将98例大叶性肺炎患儿按病情设置为A组(轻度,47例)、B组(中度,39例)与C组(重度,12例),对比分析患儿D-D、PLT、APTT、TT、PT等凝血功能指标及igA、igG、CRP、ESR、WBC、NEUT%等生物学指标。结果:A组D-D、PLT及igG、CRP、ESR、NEUT%均小于B组与C组(P_(AB)0.05,P_(AC)0.05),3组Fbg、APTT、TT、PT及igA、WB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大叶性肺炎患儿病情加重D-二聚体在血液中的表达量呈上升趋势,临床可通过对D-二聚体进行定量分析评估患儿病情。  相似文献   

4.
窒息新生儿凝血和纤溶改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凝血和纤溶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20例正常新生儿(对照组)、42例重度窒息儿、73例轻度窒息儿的凝血和纤溶指标.结果:重度窒息新生儿与对照组比较显示PT、APTT、FIB无显著性差异,D-D升高,PLT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轻度窒息新生儿与对照组比较显示D-D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余无变化.重度窒息新生儿与轻度窒息新生儿比较显示PT,APTT,FIB,PLT无差异,D-D升高,且与窒息程度正相关.结论:窒息新生儿大都存有高凝为特征的前DIC或DIC早期,重度窒息新生儿更易发生DIC.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与新生儿凝血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7年10月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NICU收治的HDCP母亲分娩的新生儿28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新生儿分为A、B、C三组:A组(n=80例)母亲为重度子痫前期、B 组(n=92例)母亲为轻度子痫前期、C 组(n =108 例)母亲为HDCP;根据胎龄将纳入的新生儿分为中期早产儿(n =90 例)、晚期早产儿(n =112 例)和足月儿(n =78 例)。于出生后2 h 内检测纳入新生儿的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 (PLT)]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应用Spearman 秩相关分析HDCP 孕母分娩的新生儿凝血指标水平与HDCP 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A、B、C 组PLT、PT、APTT、FIB、D-D、FDP 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严重程度HDCP 孕母分娩的中期早产儿、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PLT、PT、APTT、FIB、D-D、FDP 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 秩相关性分析显示,HDCP 孕母分娩的新生儿PT、APTT、D-D、FDP 水平与HDCP 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HDCP 孕母分娩的新生儿FIB、PLT 水平与HDCP 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HDCP 孕母分娩的新生儿血液处于低凝和继发性纤溶亢进的状态,母亲HDCP 越严重,新生儿越易出现凝血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早期凝血功能的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120例不同程度窒息复苏后新生儿(轻度窒息组81例、重度窒息组39例)治疗前后的血浆D-二聚体(DD)、蛋白C(PC)、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以及纤维蛋白原(Fg)水平的变化进行检测;另取同期出生的健康新生儿25例为对照组,对各组各项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窒息患儿的DD(t=17.65,P<0.01)、PC(t=7.22,P<0.01)、PLT(t重度=10.95,P<0.01;t轻度=4.12,P<0.01)、PT(t重度=13.01,P<0.01;t轻度=8.09,P<0.01)、APTT(t重度=12.70,P<0.01;t轻度=8.53,P<0.01)、TT(t重度=6.36,P<0.01;t轻度=3.20,P <0.01)及Fg(t =21.24,P<0.01)等指标均有明显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重度窒息组较轻度窒息组变化更大(均P <0.01).结论 新生儿窒息后存在凝血功能紊乱,且凝血功能紊乱程度与窒息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足月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早期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52例不同窒息程度足月新生儿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及凝血酶时间(TT)水平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窒息组患儿PLT、PT、APTT、Fg以及TT等指标均出现变化(P<0.05),而重度窒息组较轻度窒息组改变更为明显(P<0.05);病情缓解后上述指标均可恢复正常。结论室息新生儿存在出凝血功能紊乱,表现为以高凝状态为主的Pred-DIC。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早期凝血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早期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58例窒息复苏后的新生儿血浆D-二聚体(DD)、蛋白C(PC)水平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并与20例正常新生儿比较。结果重度窒息组血浆DD值增高,PC值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或轻度窒息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轻度窒息组血浆DD值亦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PC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血浆PT、TT、及APTT均较对照组延长,比较差异具显著性意义(P<0.05和P<0.01);重度窒息组PT、TT及APTT与轻度窒息组比较,差异亦具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早期多数存在凝血功能紊乱,主要表现高凝状态,且凝血功能紊乱程度与窒息程度相关。对窒息新生儿复苏后早期进行凝血功能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莹 《中国医药指南》2023,(15):102-104
目的 深入分析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相关指标与孕晚期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方法 将于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孕晚期妊娠高血压患者为对象和同时期接受正常检查的50例孕晚期孕妇为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六项凝血指标(PT、APTT、TT、FIB、FDP、D-D)及血小板参数(MPV、PLT、PDW)情况,分析观察组不同疾病严重程度孕妇六项凝血指标和血小板参数的情况,另外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疾病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PT、APTT、TT、PLT水平较对照组低,FIB、FDP、D-D、MPV、PDW水平较对照组高(P <0.05)。与妊娠高血压组相比,子痫前期组PT、APTT、TT、PLT水平较低,FIB、FDP、D-D、MPV、PDW水平较高(P <0.05)。PT、APTT、TT、PLT水平与妊娠高血压疾病呈负相关(P <0.05),FIB、FDP、D-D、MPV、PDW水平与妊娠高血压疾病呈正相关(P <0.05)。结论 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指标与孕晚期妊娠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孕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凝血功能情况,以期寻求两者之间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24例AIDS患者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健康患者120例为对照组,均抽取静脉血,观察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情况;观察AIDS不同治疗方案对凝血功能影响性;观察栓塞AIDS患者和未发生栓塞、健康对照患者在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PT、APTT、TT、Fib、PLT、D-D上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组在PT、APTT、TT、Fib、PLT、D-D上较未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组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栓塞组PT、APTT、TT、Fib、PLT、D-D含量最高,其次为未发生栓塞组,和对照组比较,栓塞组和未发生栓塞组在PT、APTT、TT、Fib、PLT、D-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栓塞组PT、APTT、TT、Fib、PLT、D-D含量显著高于未发生栓塞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IDS患者凝血功能会出现异常,且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联合治疗AIDS患者血液会处于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与正常足月妊娠妇女凝血相关指标的改变与病情严重程度关系.方法 收集11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其中包括42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27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41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及50例正常晚期妊娠孕妇的血样及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并行PLT、MPV、PT、TT、APTT、FIB、D-D、AT-Ⅲ测定.结果 ①妊娠期高血压组与正常晚孕组比较,年龄、孕周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无明显差异.PT、APTT、FIB下降(P<0.05);TT增加(P< 0.05).②轻度子痫前期组与正常晚孕组相比,年龄、孕周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无明显差异.PLT、PT、APTT、AT-Ⅲ、FIB降低(P<0.05或P<0.01),TT、D-D、MPV升高(P<0.05或P<0.01).③重度子痫前期组与正常晚孕组相比,孕周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明显降低(P<0.01),PLT、PT、APTT、AT-Ⅲ、FIB明显降低(P<0.01),TT、D-D、MPV明显升高(P<0.01).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液呈病理性高凝状态,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腩出血急性期手术后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方法 检测68例颅脑CT检查证实为脑出血并在急性期手术的患者(A组)和40例健康人(B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g)、D-二聚体定量(D-D).结果 与B组比较,A组Fig、D-D水平显著升高(P<0.01).不同部位脑出血各项凝血指标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急性期手术后血浆Fig、D-D含量增加,提示脑出血急性期术后凝血活性代偿性升高并继发纤溶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血栓弹力图(TEG)与凝血功能检查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福州市中医院就诊的214例患者的TEG参数[凝血反应时间(R值)、血细胞凝集块形成时间(K值)、血细胞凝集块形成速率(Angle值)、血凝块最大强度或硬度(MA值)]与凝血功能[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浆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所有检测对象R值、K值、Angle值、MA值、PT、APTT、TT、Fg、D-D、FDP中位数分别为4.95 min,1.4 min,69.5°,68.65 mm,11.4 s,28.1 s,17.75 s,2.98 g/L,0.55μg/ml,2.18μg/ml。TEG参数中的R值与TT呈正相关,与D2聚体呈负相关;K值与PT、Fg、D-D、FDP均呈负相关,而与TT呈正相关;Angle值与PT、Fg、D-D、FDP均呈正相关,而与TT呈负相关;MA值与PT、Fg、D-D、FDP均呈正相关,与TT呈负相关。结论TEG与凝血功能具有明显相关性,TEG与凝血功能检查联合检测可有效对患者凝血功能状态给予评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栓前状态的检测警示PICC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选取PICC置管患者80例,均为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8月收治,监测PICC置入前0~1d(T0)、PICC置入后2~3d(T1)、PICC置入管4~11d(T2)的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量(Fbg)、凝血酶原时间(TT)、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的结果,对比分析指标结果的变化,回顾其警示价值。结果 T0与T1比较,两组D-二聚体指标、PT指标、DBP指标、Fbg指标、TT指标、APTT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外周血血小板(PLT)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T0与T2比较,D-二聚体指标、PT指标、FDP指标、APTT指标、Fbg指标、PLT指标、TT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T1与T2比较,D-二聚体指标、PT指标、FDP指标、APTT指标、FDP指标、Fbg指标、FLP指标、TT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血栓前状态不同时间段检测指标警示PICC血栓形成的价值展开分析,显示在T0~T1时间段,PLT具统计学差异,表明置管后2~3 d,对外周血血小板检测,可警示PICC血栓形成,为临床应用提供直接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母亲所娩新生儿凝血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100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进行研究,依据孕妇妊娠期高血压严重程度分为重度子痫前期组28例、轻度子痫前期组34例、妊娠期高血压组38例,比较三组不同妊娠期高血压严重程度孕妇所娩新生儿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结果,进一步依据胎龄将100例新生儿分为早期早产儿组19例、晚期早产儿组46例、足月儿组35例,比较三组新生儿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结果。结果 不同妊娠期高血压严重程度孕妇所娩新生儿PT、APTT、FDP、D-D检测结果显示,重度子痫前期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妊娠期高血压组,FIB、PLT检测结果显示,重度子痫前期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妊娠期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胎龄新生儿PT、APTT、FDP、D-D检测结果显示,早期早产儿组晚期早产儿组足月儿组,FIB、PLT检测结果显示,早期早产儿组晚期早产儿组足月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母亲对所娩新生儿凝血功能有明显影响,母亲妊娠期高血压越严重、新生儿胎龄越低越容易出现凝血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1,6-二磷酸果糖(FDP)对脓毒症大鼠凝血功能、血小板聚集率以及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盲肠结扎穿孔术建立Wistar大鼠的脓毒症模型,大鼠共分为4组:对照组,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和FDP组。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假手术组行开关腹手术,脓毒症组建立脓毒症模型,FDP组在建立脓毒症模型的基础上股静脉给予1,6-二磷酸果糖(FDG),比较4组大鼠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时间(TT),D-二聚体(D-D)、抗凝血酶Ⅲ(ATⅢ)、血小板聚集率以及血糖水平。结果:脓毒症组的PT、APTT、TT、D-D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4组大鼠FIB无显著性差异。FDP组的PT、APTT、TT、D-D明显低于脓毒症组,PT、APTT、TT稍高于对照组,FIB、D-D和ATⅢ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脓毒症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FDP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脓毒症组,但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第1,3,7天时脓毒症组和FDP组血糖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FDP组第1,3,7天时血糖水平明显低于脓毒症组。结论:FDP能改善脓毒症大鼠的凝血功能,控制应激性的血糖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治疗前后出凝血四项和D-二聚体的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损伤的关系。方法测定58例KD患儿出凝血四项,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活化时间(APTT)、凝血时间(TT)、纤维蛋白原定量(FIB)和D-二聚体(D-D),以及血小板计数(PLT),根据心脏彩超结果分为非冠状动脉损伤组(nCAL)和冠状动脉损伤组(CAL),并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PLT、FIB、D-D均高于正常,冠状动脉损伤组增高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一周后PLT仍处于上升期,而FIB、D-D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冠状动脉损伤组仍高于非冠状动脉损伤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FIB、D-D是判断川崎病血液高凝状态及疗效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川崎病(KD)患儿治疗前后出凝血四项和D-二聚体的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损伤的关系.方法 测定58例KD患儿出凝血四项,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活化时间(APTT)、凝血时间(TT)、纤维蛋白原定量(FIB)和D-二聚体(D-D),以及血小板计数(PLT),根据心脏彩超结果分为非冠状动脉损伤组(nCAL)和冠状动脉损伤组(CAL),并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PLT、FIB、D-D均高于正常,冠状动脉损伤组增高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一周后PLT仍处于上升期,而FIB、D-D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冠状动脉损伤组仍高于非冠状动脉损伤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FIB、D-D是判断川崎病血液高凝状态及疗效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妊娠期凝血功能指标检测在子痫前期诊断中的效果。方法 60例子痫前期孕妇取自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将其作为观察组,取同期健康孕妇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包括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TT)。根据子痫前期病情轻重将观察组孕妇划分为轻、中、重子痫前期组,并针对不同子痫前期轻重进行D-二聚体、FIB,PT、APTT、TT等指标检测比较,分析凝血功能指标和子痫前期严重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D-二聚体、FIB水平比较,观察组显高,PT、APTT、TT水平比较,观察组显低(P <0.05);重度组D-二聚体、FIB水平均高于中度、轻度组,重度组PT、APTT、TT水平均低于轻度、中度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应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凝血功能指标和子痫前期孕妇病情轻重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D-二聚体、FIB水平与子痫前期孕妇的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826、0.763,均P <0.05),而PT,APTT则呈负相关、TT...  相似文献   

20.
郑方 《中国医药指南》2013,(16):524-525
目的探讨在重症创伤患者中D二聚体(D-D)的变化与凝血功能的关系。方法以60例健康人(R1)组为对照与200例重症创伤患者(R2)组比较,又将200例患者组分为外伤性脑出血(R3)组,外伤性骨折(R4)组,分别监测其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及D-二聚体(D-D)。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R2、R3、R4组分别与R1组比较:各组TT、aPTT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D、Fbg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T在除R4组外的各组中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在R3、R4组外的各组中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R2组中D-D、Fbg、PT、PLT含量明显升高(P<0.01);R3组中Fbg、PT含量明显升高(P<0.01)、D-D升高(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PLT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R4组D-D含量显着升高(P<0.01)、Fbg明显升高(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PT、PLT无明显变化故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D-D的异常以及Fbg的升高对各类重症创伤性疾病的诊断以及病情判断均具有参考价值,而PT、PLT的改变在不同类型的重症创伤性疾病中的变化不同,提示在重症创伤疾病中血浆D-D和Fbg的检测可以作为首选筛查试验来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