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运用微机建立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系统,用于ADR监测和报告。方法:运用网络数据库系统(PHP-MySQL)进行ADR监测和收集,并按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作的ADR报告表做出报告。结果:使医院ADR监测和报告工作系统化,省时、省力,并便于查询、分析等。结论:本系统适用于医院监测ADR和上报ADR。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在HIS系统的平台上建立医院预防保健领域信息一体化管理系统,实现对疾病报告和监测管理、慢性病的监测和统计分析、免疫规划和妇幼信息的统计和上报等工作的信息自动化。方法:在医生工作站的平台上建立医院疾病自动实时报告系统(包括孕产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建立专门程序,使门诊日志录入和查询,疾病上报病例监测查询和统计,免疫规划和妇幼信息的统计和上报,为检查传染病漏报为目的而设计的检验科阳性结果统计和查询功能信息自动化。结果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防保领域进入了信息一体化管理的新阶段。结论:在我国医院全面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趋势下,预防保健领域实现信息一体化管理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ADR/ADE在线填报信息平台,为医疗机构建立相关体系提供借鉴。方法:解析医院内ADR/ADE在线填报信息平台的结构、流程和功能。结果:依托HIS系统和电子病历系统,建立医院内ADR/ADE在线填报信息平台,促进了医院ADR/ADE上报工作的进步。结论:ADR/ADE在线填报有利于保证用药安全,但宣教ADR/ADE监测的重要性仍需要药师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功能设计、结构设计与运行环境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医院感染监测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采用三层体系结构,实现了从数据录入、查询统计到打印输出的医院感染监测的全过程管理,具有数据资料完整、查询统计快捷、操作使用灵活等优点,大大提高了医院感染管理监控水平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医院感染监控管理软件"在医院感染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应用“医院感染监控管理软件”,提高医院感染监测水平。方法“医院感染监控软件”的全部数据信息架构在“军卫1号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上。该软件信息结构包括病人的基本信息、诊疗信息、用药信息、手术信息等。软件系统具有开放性的信息编辑功能、数据统计及数据组合查询等功能。结果通过HIS直接获取在院病人和出院病人的详细资料,实时掌握医院感染发生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动态信息。结论应用“医院感染监控软件”,能及时、准确、客观的反应医院感染相关信息,提高了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6.
马丹丹  罗祥 《大家健康》2016,(10):285-285
目的:观察分析医院感染信息预警监测系统在医院感染管理中作用。方法:基于医院信息系统,根据预先设定的预警参数,对患者进行预警,动态监测、统计、分析及上报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结果:医院感染信息预警监测系统完善了医院管理流程,提高医院工作效率和质量。结论:应用医院感染信息预警监测系统,可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减少感染的出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快速、准确、高效的查询医院各项工作所需信息,更好地为医院管理服务;方法利用SQL语句查询医院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数字化信息;结果提高了统计工作效率;结论利用SQL语句,可以弥补程序查询上的不足,发挥统计的最大效能,是统计工作者必会技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医院无线网络实现移动医疗,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将医生工作站延伸到床旁,使临床医生在床旁及时准确处置医嘱和查询各种信息。方法:详细阐述了移动医生工作站的体系结构、关键技术的设计思想与实现方法。结果:移动医生工作站不仅实现了临床医生实时处理医嘱及病历,而且能够快速、准确地查询患者的相关信息,摆脱了查房需携带大量纸质病历的传统模式。结论:真正实现了诊疗快捷化、移动化、高效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数据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设计一种新农合信息查询系统,实现管理者对新农合信息的实时监控,并及时干预。方法:采用C/S结构,依托“军卫一号”系统数据库及客户端开发工具开发相应的新农合信息查询模块。结果:管理者运用该系统提取的各种报表进行统计分析,有效控制了目录外用药及大额材料的使用率,降低了次均费用。结论:该系统能为管理者省去大量计算,减少出错率,提高工作效率,现已成为医院新农合病人医疗质量、费用管理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信息化的非计划再次手术监管方法,改革传统监测、管理模式.方法:依托医院良好的信息化系统,建立具备数据查询、统计、分析反馈功能的非计划再次手术移动监管平台.结果:信息化的监管方式,实现了监管的全面性、准确性.结论:信息化的非计划再次手术移动监管平台,可自动生成相关数据,极大提高了监管部门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1.
朱琼  徐祥英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2):2671-2672,2674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患率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2010年7月14日的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填写"医院感染个案调查表"并将资料输入软件进行汇总、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住院患者360例,发生医院感染13例,现患率3.6%。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皮肤软组织、泌尿道。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6.7%,其中治疗用药36.6%,预防用药47.1%,治疗加预防用药为16.3%。结论:神经外科为医院感染高发科室,应加强监控,抗菌药物使用率高,必须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  相似文献   

12.
2011年蚌埠地区250例抗肿瘤药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浩  邢蓉  许健 《实用全科医学》2014,(9):1527-1528
目的了解2011年蚌埠地区抗肿瘤药所致不良反应(英文简称ADR)的发生情况,总结抗肿瘤药发生不良反应规律,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利用ADR监测网络,对蚌埠地区2011全年度上报的250例抗肿瘤药品的ADR报告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患者为较易发生不良反应人群;其例数为128例,所占比例为51.20%,40-49岁和50-59岁比例相当,分别占18.80%和19.60%,本次研究中小于18岁的人群中暂没有ADR病例的上报;男性患者使用抗肿瘤药发生不良反应的数量多于女性患者(148∶102)。抗肿瘤药的ADR表现:发生消化系统反应的患者数量最多为137例(占51.89%),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其次为皮肤系统47例(占17.80%),主要表现为皮疹﹑瘙痒。有其他系统(主要为血液系统)反应的患者数量也较多44例(占16.67%),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一般ADR主要发生于用药后的1 d;蚌埠市区几家大型医院的抗肿瘤药物的品种数明显多于基层医疗单位;在六类抗肿瘤药物中,监测到以其他类抗肿瘤药发生的ADR发生例数最多,其中主要为铂类抗肿瘤药。结论各级医疗机构应继续加强抗肿瘤药ADR的监测工作,以减少抗肿瘤药的不良反应的发生,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肿瘤药提供参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部分厂家抗肿瘤药药物说明书中标明的不良反应不全面,应及时跟踪更新,以提高药品使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原因,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9—2012年88例ADR病例,按照ADR发生的关联性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8例ADR中,男性20例,女性68例;31~50岁患者发生率较高,有48例(54.55%);以神经系统受累最为多见;利培酮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见,有39例,占44.32%。结论:临床应重视精神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须定期监测、及时上报,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以期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521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2009年收集的521例ADR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ADR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用药途径、临床表现,单一、合并用药ADR的发生率以及ADR的治疗结果等。结果:男性ADR发生率(282/521,54.13%)高于女性(239/521,45.87%),儿童及老年患者发生率较其它年龄段高(326/521,62.57%);334例ADR由抗微生物药物引起(334/521,64.11%),443例由静脉滴注引起(443/521,85.03%);ADR常见临床表现为皮疹、瘙痒、寒战、发热等,严重病例较少,联用药物越多,引发ADR几率越高;经治疗521例ADR患者好转、治愈率达98.08%。结论:加强ADR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临床监护水平,可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抓好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规范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的管理。方法依据新修订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建立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健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制度。结果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不良反应病报告的数量和质量显著提高。结论建立ADR监测网络,有利于临床药物治疗及护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某院2011年度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方法:对大同市第四人民医院药剂科上报的10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1例药品不良反应注射给药占96.04%,一般的不良反应占95.05%,60岁以上的患者占17.80%,累及的器官/系统损害以皮肤及其附件为主占43.56%。药品主要以抗感染药物为主占所发生不良反应例数的31.68%,占药品品种数的32.56%。结论:医护人员应加强合理用药意识,注重临床用药监测,不断总结经验,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尽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127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网络监测数据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04-2010年7年间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网络ADR报告1276例,分析评价该基层医疗机构的网络监测数据,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和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计算机数据录入处理。结果 1276例ADR报告中累及系统排名依次是全身性损害(28.91%)、皮肤及其附件损害(22.41%)、胃肠系统损害(11.98%);出现频次较高的ADR依次是皮疹(171)、寒战(119)、高热(86)。涉及药物化学药和生物制剂1119例,中成药156例。在可疑药品中抗感染类所占比例最高(23.91%)。结论 ADR网络监测体系的建立,为进一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完善药品上市后的评价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输液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及特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中国药学文摘(CPA)报道的148例输液AD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输液所致ADR在高年龄组发生率较高,多在用药半小时内发生。ADR累及机体多个器官系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表现为变态反应,严重者可致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结论:应加强输液的应用监测,以减少严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杨芳 《中国医药导报》2010,7(14):132-133
目的:了解常德市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对常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集到的1621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品种类别、ADR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与评价。结果:1621例ADR报告中涉及药品7类共95个品种,其中以抗感染药引起的ADR发生率最高,为883例(54.5%);中药注射剂345例(21.3%);静脉滴注987例(60.9%);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33.1%。结论:必须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加强药师与临床的沟通交流,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工作的认知情况,进一步促进ADR报告工作的开展。方法:采用统一的问卷,选取3家医院共500名一线医务人员进行ADR报告工作认知情况调查,对问卷各项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回收有效问卷393份,有效回收率78.60%。调查显示仅有49.36%的医务人员上报过ADR,32.06%没有从相关资讯中获取过ADR信息,63.36%的医务人员不清楚我国是否有关于ADR的法律条款,55.73%的医务人员错误地认为ADR与医疗质量是有关的。结论:调查显示年轻医务人员对ADR报告工作知晓率不高,对ADR法律法规认识不足,对待ADR的工作态度有待加强。应建立对医务人员进行长期培训和宣传ADR报告相关知识的有效机制,提高ADR监测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