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辨位排石法在胆石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宏 《广西中医药》1994,17(6):16-17
辨位排石法在胆石症中的应用徐宏胆石症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可引起反复的胆绞痛及诱发多种严重的并发症。临床上笔者根据B超判定结石的部位、大小,结合辨证加以治疗。对排除胆结石,减少胆绞痛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取得较好的效果。1清热利湿通腑排石多用于B...  相似文献   

2.
胆石症是胆道系统的常见疾病,包括胆囊结石、肝外结石、肝内胆管结石。临床表现:胆囊结石当结石移动或嵌顿在胆囊颈时有剧烈的绞痛;肝外胆管结石在剑突下间隙性阵发性疼痛,伴有黄胆、发热;肝内胆管结石可以无症状疼痛或肝区胀痛不适。本病属于祖国医学“胁痛、胃脘痛”范畴,治疗以疏肝利胆、清热排石通腑。笔者近几年通过采用耳穴贴压加服排石合剂治疗胆石症取得了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总攻排石法治疗胆石症临床疗效显著,治愈率高,治疗期间对护理要求格外严格,情志护理、排石时间护理、排石反应护理、饮食护理、针刺及耳穴护理等就具有中医特色的综合护理措施可有效加快疾病恢复,减轻患者治疗期间痛苦,有效提高治愈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近日种号称能软化胆结石的“食疗排石法”引起网民热议。该方法宣称,只需通过几日坚持喝苹果汁、橙汁、硫酸镁溶液等便能软化结石,并最终达到排除结石的目的,从而免除手术的痛苦。调查发现,“食疗排石法”实际上早已存在,且与近几年来出现的所谓“自然排石法”、“七日排石法”本质上相同,为此在引来不少人追捧的同时也受到诸多怀疑。医学专家表示,苹果汁排石法等对胆结石的治疗至今未有临床证据,而且该法排石也缺乏科学依据,切勿以讹传讹。  相似文献   

5.
对粪便淘石法判断胆石症排石效果的质疑朱秋琴,苏祥扶,陈国元国内文献有不少关于采用粪便淘石法判断中医药治疗胆石症疗效的报道。为了确定其可靠性,我们在患者自愿的情况下,观察了50例该病患者。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由B型超声证实为胆囊炎、胆石症。...  相似文献   

6.
“旋磁排石仪”治疗胆石症88例临床观察建湖县第二人民医院(224731)周汉夫,花延安[关键词]胆石症,旋磁排石仪旋磁排石仪自1985年问世以来,已逐步被临床所重视,目前认为它是治疗胆石症、泌尿结石的一种较为理想的非手术疗法。我院1994年10月份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强化排石法对胆石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实验研究结果。方法:对应用强化排石法治疗的687例胆石病患者,分别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腹部B超或CT的变化。结果:强化排石法对胆石病临床症状的缓解及结石的排出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结论:强化排石法对胆石病排石效果可靠,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8.
内外兼治法治疗胆囊炎胆石症9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外兼治法治疗胆囊炎胆石症98例安徽省淮北市人民医院(235000)王玲孙建新马銮英宋振衡朱景华周益法王采甫吕萍耿静主题词:胆囊炎/中医药疗法胆石症/中医药疗法我科自1989年以来,应用中药配合总攻排石法治疗胆囊炎、胆石症98例,取得良好疗效,兹整理...  相似文献   

9.
肝、胆、肾结石是临床中常见的多发病,具有发病急、病情重、治疗难、易反复的特点。目前,虽然医学科技飞快发展,但在治疗结石病上,还存在着诸多不足,致使广大的结石病患者辗转求医,劳神伤财而仍在病苦中徘徊。《本能排石法》是我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而成的,属于祖国传统医学自然疗法的范畴。“本能排石法”亦名“意能排石法”和“超常排石法”,名虽三称,其实一矣。今就《本能排石法》的排石机理,撰写成文,求教于同道。一、健康来自人体本能本法认为:生病是人体的需要。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和自然界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10.
利胆排石合剂治疗胆石症5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凤军 《河南中医》2005,25(5):40-40
胆石症是指胆道系统的任何部位发生结石的疾病,包括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及肝内胆管结石,病情缠绵难愈,反复发作。笔者近年来用自拟的利胆排石合剂为主方辨证治疗本病56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胆石症(gallstone disease,GD)是常见病,是指胆道系统,包括胆囊和胆管内发生结石的疾病,肝胆失于疏泄为本病发病之本,脾虚湿盛、湿热蕴结亦为发病病机,临证应结合中医证型与西医从结石成分、部位的不同等探讨本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胆石症患者术后联用中药制剂小柴胡汤对其血清总胆汁酸的影响及患者预后情况。方法:选择2014至2015年上海市中医院收治的148例胆石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中医辨证症候均为肝郁气滞型。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2组,每组74例。患者均经外科手术取石。术后观察组联用中药制剂小柴胡汤,对照组仅接受术后常规药物治疗。疗程2个月。术前(1~3 d)、治疗后(术后第1、2个月末)分别检测肝功能相关指标(ALT、As T、TBi L)和血清总胆汁酸浓度。考察治疗效果(指标:临床总有效率)和患者预后(指标:复发率)。结果:治疗后患者胁腹痛等不适症状均减轻或消除,肝郁、气滞症候得到明显改善;2个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个月末、第2个月末,患者肝功能指标、血清TBA浓度均较其术前显著降低;其中观察组在治疗后(P0.05)、每一时点(P0.05)与对照组在如上指标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随访患者,随诊率93.92%(139/148),复发率2.16%。结论:胆石症患者术后联用小柴胡汤可调节血清总胆汁酸浓度从而抑制胆石形成,对于预防胆石症、降低复发率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陈永辉  刘志江  蔡宗利  耿读海 《河北中医》2009,31(10):1456-1457
目的观察陷胸三金汤对胆结石患者胆汁中总胆汁酸及总胆固醇含量的影响。方法将胆结石术后患者4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3例服用陷胸三金汤,对照组19例采用常规治疗,分别于术中及服药后30 d测定2组胆汁中总胆汁酸及总胆固醇含量。结果治疗组术中总胆汁酸、总胆固醇与术后30 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0 d优于术中;2组术后30 d总胆汁酸、总胆固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总胆汁酸升高,总胆固醇含量降低。结论陷胸三金汤可明显升高胆结石患者胆汁中总胆汁酸含量,降低胆汁中总胆固醇含量,对胆结石有明显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微创保胆取石术是治疗胆囊结石的新术式,但是术后结石复发是保胆取石术不可忽视的并发症,中医药通过以辨证论治为基础的内治疗法,配合耳穴贴压、针灸、药浴等特色外治疗法,在防治微创保胆取石术后结石复发领域发挥独特优势。文章介绍了中医药在预防结石复发方面取得的进展,并探讨不足之处,为中医药在微创保胆取石术后的临床应用及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利胆药物对胆色素结石患者引流术后胆汁成分的影响,为胆石病的三级预防提供佐证。[方法]选取27例行胆总管控查 T管引流术或鼻胆导管引流术(ENBD)治疗的原发性胆管结石患者,于手术后分别服用熊去氧胆酸片、利胆灵以及强去氧胆酸片 利胆灵,取服药前及服药后1、3、5、7d胆汁,检测胆汁总胆汁酸(TBA)以及3种结合型胆汁酸[甘氨胆酸(GCA)、牛磺胆酸(TCA)、甘氨鹅脱氧胆酸(GCDCA)]。[结果]1)熊去氧胆酸片及其联合中药组胆汁TBA、GCA、TCA、GCDCA治疗后升高幅度明显(P<0.05)。2)单纯中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升高幅度无明显变化。[结论]中药利胆灵联合应用熊去氧胆酸能增加胆色素结石患者引流术后胆汁中的总胆汁酸及结合型胆汁酸的含量,有效扩大机体胆酸池,从而降低胆汁成石性,可用于临床胆色素类结石的预防,尤其适合术后预防结石复发。  相似文献   

16.
利胆药指能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加强胆囊收缩,促进胆囊排空的药物。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胆囊炎、胆结石、胆汁淤积、胆道感染和黄疸型肝炎等疾病。中草药作为我国的传统医药,资源广泛,成本低,具有毒副作用小或无,动物体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中医药的快速发展,中药在利胆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中药利胆主要通过促进胆汁分泌,调节SCP2 mRNA,FXR,BSEP及外排转运蛋白,溶解胆固醇,促进奥狄括约肌舒张,改变胆汁成分等发挥作用。在临床上常运用中药汤剂、中药制剂,中药联合针刺、耳穴按压、泡浴、西药等治疗胆系疾病,且中药联合使用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复方、西药、针灸和泡浴等单独使用。还有总攻疗法和新型疗法也被运用到临床治疗中,中药取得的临床效果显著。现以文献综述的方式,总结近15年来具有利胆作用的单味药以及复方的药理作用及机制和在临床中的应用,同时也发现一些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刘向津  郭卉 《天津中医药》2018,35(8):583-586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和总结中医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用药规律,为进一步挖掘中医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检索收集Pub 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数据库收录的近5年中医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文献并建立方剂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对方剂数据库进行四气、五味、归经分布,频次统计、组方规律、药物间关联度、核心组合、新方分析,挖掘其中的用药规律。[结果]筛选出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方剂239个,确定了处方中药物出现的频次,常用对药组合,演化得到新处方16个。[结论]近5年现代期刊文献中收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中药药性以温、寒为主,药味以苦、辛为主,归经以脾、胃为主,药物功效以疏肝和胃、利胆泄热、散结消痞、清热燥湿和补脾理气为主,体现了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中药和单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胆总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结石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采用EST取石联合中药和单纯EST治疗,观察两组的结石治愈及好转率.结果 两组治疗胆总管取石成功率分别为94%和88%,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肝内胆管结石好转率分别为74%和28%,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胆总管结石取石成功率相似,但肝内胆管结石消失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具有排除肝内胆管结石的作用,EST取石联合中药治疗胆系结石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几组中药对胆管结石术后患者胆汁成分的影响,为预防和治疗胆石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40例行胆管探查+T型管引流术或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治疗的胆管结石病、完全自愿的住院病人,术后随机分为四组,分别服用中药1,中药2,以及中药1+2,取服药前及服药后1,3,5,7天的胆汁,检测胆汁总胆红素(TBIL)、非结合胆红素(UCB)、Ca2+浓度及胆汁中细菌源性和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β-G)活性。结果:(1)中药1+2可以增加胆汁中总胆红素(TBIL)的含量,降低细菌性和内源性β-G活性,同时降低非结合胆红素(UCB)和Ca2+的浓度。(2)中药1可降低内源性β-G活性,同时降低非结合胆红素(UCB)和Ca2+的浓度。(3)中药2可以降低细菌性和内源性β-G活性,同时降低非结合胆红素(UCB)的浓度。结论:中药1和中药2联合服用能增加胆管结石术后患者胆汁中总胆红素的排出,降低游离胆红素和Ca2+浓度,降低降低细菌性和内源性β-G活性,从而降低胆汁成石性,适用于胆管结石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手术配合西医治疗胆源性胰腺炎疗效。[方法]将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入院治疗的40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内服法进行治疗,并后期行胆囊切除术以及胆道探查术处理胆道病因。[结果]治疗组治疗3d、7d均优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天数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没有出现并发症,术后也没有复发现象,而对照组有2例复发。[结论]中药内服、手术配合西医治疗胆源性胰腺炎并发症少,疗程短以及复发率低,其具有非常好的临床实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