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评估第六秒用力呼气容积(FEV6)替代用力肺活量(FVC)筛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效果,确定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6诊断界值.方法 对2007年8月至2008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科1210例肺功能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在容量-时间曲线上测量FEV6,应用Kendall test对FEV1/FEV6与FEV1/FVC进行相关性分析;以FEV1/FVC<70%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curve),以敏感度与特异度之和最大为标准,确定诊断界值.结果 FEV1/FEV6与FEV1/FVC高度相关(r=0.964,P<0.05).以FEV1/FVC<70%为金标准FEV1/FEV6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97,面积的标准误为0.001.以敏感度和特异度之和最大确定FEV1/FEV6最佳分界点为71%,敏感度为97.7%,特异度为99.1%.结论 FEV1/FEV6与FEV1/FVC高度相关,以FEV1/FEV6<71%作为COPD诊断界值具有很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FEV1/FEV6可以替代FEV1/FVC用于筛选诊断COPD.  相似文献   

2.
目前判断气流受限的常用肺功能指标是时间肺活量,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1 s率(FEV1与用力呼气容积比值)的降低来确定的。气道阻塞患者呼气时间可明显延长,最长可达20 s或以上,但呼气时间过长会使患者出现过度通气,导致头晕、呼吸困难、肢体麻木,甚至危及性命,尤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多见于老年人,体质较差,容易出现并发症。6 s呼气容积(FEV6)是指最大吸气至肺总量位后6 s之内快速呼出气量。由于呼气时间相对较短,患者比较容易接受,不良反应少。本文就COPD患者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与FEV6及FEV1/FVC与FEV1/FEV6进行相关性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6秒用力呼气容积比值(FEV1/FEV6)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断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0例COPD稳定期患者和80例健康者进行肺量测定,前者依据中华医学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进行分级,分为COPDI-Ⅱ级组、Ⅲ-Ⅳ级组。结果COPDI-Ⅱ级组FEV1/pre、FEV1/FVC、FEV1/FEV6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而COPI)Ⅲ-Ⅳ级组与对照组相比,FVC/pre、FEV6/pre、FEV1/pre、FEV1/FVC、FEV1/FEV1显著降低。COPDI-Ⅱ级组FEV1/pre、FVC/pre下降幅度比FEV1/FVC、FEV1/FEV6低;在COPDⅢ-Ⅳ级组FEV,/pre、FVC/pre的下降幅度比FEV。/FVC、FEV,/FEV。的下降幅度要高。COPDⅢ-Ⅳ级组的CV[FVC]高于COPDI-Ⅱ级组和对照组。FEV1/FEV6和FEV1/FVC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相比FVC,FEV6有着更好的重复性,而FEV1/FEV6和FEV1/FVC也有着显著的相关性,同样可以准确反映气流受限,且测试更为简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慢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与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的差值(VC-FVC)与运动能力的关系。方法:共97例COPD患者完成了常规肺功能和心肺运动试验,根据VC-FVC的结果分为两组:1组VCFVC 77例,另1组VC≤FVC 20例,比较这两组的运动反应。结果:VCFVC组的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和最大摄氧量(peak VO2)均显著低于VC≤FVC组,VC-FVC与peak VO2有显著的负相关(r=-0.404,P0.00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与peak VO2有显著的正相关(r=0.418,P0.001),以peak VO2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VC-FVC、FEV1%和年龄与peak VO2相关,可解释peak VO235.9%的变化。结论:VC和FVC测定简单,其差值不仅可以反应COPD患者气体受限的程度,还可预测其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第三秒用力呼气容积(FEV3)/用力肺活量(FVC)在早期轻度气道功能障碍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94例肺功能检查患者并分为3组。正常组164例,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VC、FEV3/FVC均正常; FEV3组39例,仅FEV3/FVC降低,但FEV1/FVC正常; FEV1组91例,FEV1/FVC降低。比较各组一般资料及肺功能指标。结果①正常组平均年龄及吸烟比例显著小于FEV3组(P<0. 05); FEV3组与FEV1组相比,平均年龄及吸烟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②FEV3组与正常组相比及FEV1组与FEV3组相比,FEV1%pred、FEV1/FVC较低,肺总量(TLC)、残气量(RV)、RV/TLC较高,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FEV3/FVC检测应作为肺功能检测的常规检查,仅FEV3/FVC下降可能是早期判断轻度气道功能障碍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联合BODE评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预后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8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按是否合并肺结核分为COPD组45例、COPD并肺结核组39例。分别检测并比较2组的FEV_1、FEV_1/FVC即FEV_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中断流量(MMEF)、最大通气量(MVV)、肺总量(TLC)、肺CO弥散量(DLCO)、单位肺泡CO弥散量(DLCO/VA)、残气量(RV)及BODE评分的差异。随访1年,依据预后情况分为良好组和严重组,比较两亚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应用Pearson直线回归分析肺功能指标及BODE评分与预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相关性,再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指标与预后结局的相关性。结果:与COPD组比较,COPD并肺结核组患者FEV_1、FEV_1/FVC、MMEF、FVC、DLCO及DLCO/VA均较低(均P0.05),而TLC及RV均较高(均P0.05)。COPD并肺结核组患者BODE评分显著高于COPD组(P0.05)。随访1年,严重组患者FEV_1、FEV_1/FVC显著低于良好组(均P0.05),而BODE评分高于良好组(P0.05)。RV及BODE评分与预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正相关(P0.05),而与FEV_1、FEV_1/FVC及MMEF负相关(均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FEV_1及BODE评分是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预后结局独立危险因素(OR=4.925,3.256,均P0.05)。结论:FEV_1联合BODE评分能有效预测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短期预后。  相似文献   

7.
蒋萍  李继琼  陈红 《山东医药》2013,53(7):70-72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恢复期肺容量与肺流量相对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2011年9月~2012年3月入院的AECOPD患者80例,其中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30% pred(极重度组)、30%~50% pred(重度组)各40例.分别于入院3d内(急性期)及病程第25~30天(恢复期)测量用力肺活量(FVC)、FEV1,计算FVC/FEV1及其急性期、恢复期差值比值(△FVC/△FEV1).结果 两组恢复期FVC/FEV1均较急性期显著改善(其中FVC改善较FEV1显著),P<0.05;重度组FEV1改善率显著大于极重度组,FVC改善率显著低于极重度组,△FVC/△FEV1显著小于极重度组(P均<0.05).结论 在AECOPD恢复期,患者肺容量改变大于肺流量,肺流量变化依赖于肺容量改善情况,而肺容量改善主要与小气道限闭、小气道功能改善有关(尤其在肺功能更差者);FVC既能反应肺容量变化,又能间接反映小气道功能,建议作为评价COPD病情变化的肺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COPD和哮喘患者支气管舒张实验用力肺活量和呼气容积变化.方法 随机选取COPD急性加重期78例和哮喘急性发作期64例,采用支气管舒张实验比较COPD和哮喘患者实验前后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的增加量和增加率.结果 支气管舒张实验后,COPD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的增加量191 ml,较舒张前增加12.93%,而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的增加量63 ml,较舒张前增加10.01%;哮喘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的增加量363 ml,较舒张前增加15.34%,而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的增加量289 ml,较舒张前增加23.57%.结论 COPD患者支气管舒张试验后用力肺活量的增加幅度大于呼气容积的增加幅度,而哮喘患者正好相反,因此用力肺活量可鉴别COPD和哮喘患者病情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王宋平  熊瑛  王鸿程 《临床肺科杂志》2005,10(4):521-522,52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有不少患者反复急性加重并最终发展为呼吸衰竭和(或)肺心病,致患者丧失劳动能力甚至死亡。据报道[1-3],COP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1990年COPD为全球第六位死亡原因,1996年居第5位,目前,COPD已成为全球第四位死亡原因,预计2020年将成为全球第三位致死原因和经济负担的第五位。患病人数之多,死亡率之高,社会经济负担之重,已成为世界各国广泛重视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着重对近年来有关COPD的发病机制作一综述。1COPD的定义2001年发表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防治…  相似文献   

1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一秒肺活量与动脉血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简称 COPD)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 ,它对肺功能损害的特征主要是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肺气肿。如再合并其他肺部疾病 ,肺功能进一步受损。期间肺通气与血液气体交换间的关系如何 ?本文就我院 1995年~ 1999年间 15 0例住院病人肺通气测定中一秒通气量 /肺活量 (FEV1/ VC)比 <60 %病例对照同期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进行分析探讨。1 对象与方法对象 :本组 15 0例中男性 136例 ,女性 14例。年龄5 1~ 77岁 (均值 64.71岁± 8.12岁 )临床诊断 ;肺部肿瘤 117例 ,肺部炎症感染 2 4例 ,肺大泡 5例 ,支气管扩张 4例。这些患者进行…  相似文献   

11.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在内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肺部表现特征是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且呈进行性加重,以慢性咳嗽咳痰、伴或不伴喘息为主要临床表现,是慢性咳嗽的最常见病因之一.肺功能的测定是判断其严重程度、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客观指标.French等提出并建立的咳嗽生活质量问卷表(CQLQ)具有真实性良好,且可以量化的特征[1].我们对这一主观评估标准是否能够作为一种更为简单、经济的方法应用于COPD患者的临床评价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64层螺旋CT肺容积成像技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4例肺疾病患者应用64层螺旋CT对其进行肺容积扫描,同时给予常规肺功能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析64层螺旋CT肺容积成像技术在COP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FEV1和FEV1/VCMAX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肺功能分级、RV、TLC、RV/TLC、FEV1和FEV1/VCMAX与右侧、左侧、全肺E/L指标呈现明显的相关性(P0.01)。结论 64层螺旋CT肺容积成像能快速、准确的测定肺气肿与肺总容积之比,对COPD的临床早期诊断具有明确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用力肺活量(FVC)和第1秒用力呼气量是用来诊断与鉴别诊断阻塞性和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的两个重要指标.近几年来的研究显示第6秒用力呼气量能很好地替代FVC,不仅能减少患者呼气时间,降低因呼气延长诱发呼吸困难的风险,使患者更易配合完成合格的测定,同时还能提高气道阻塞高危因素受试者的检出率,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呼气负压技术在不能完成常规肺功能测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呼气负压技术检测13例不能完成常规肺功能检查的COPD患者呼气流速受限。结果13例均能耐受呼气负压技术检测,无不良反应发生,12例有呼气流速受限,呼气流速受限评分5分法与MRC(medical research council)呼吸困难评分呈显著正相关,5分法呼气流速受限评分对呼吸困难有显著预测意义。结论 呼气负压技术是一种操作简单、非侵袭性、不需患者主动配合的肺功能检查方法,可在不能完成常规肺功能检查的患者中应用。  相似文献   

1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BODE评分与疾病严重程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BODE评分及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临床评价中的作用。方法对2004年9月至2006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呼吸科就诊的41例稳定期COPD患者FEV1、BODE评分、COPD急性加重(AECOPD)次数、AECOPD持续时间、因AECOPD的住院次数、住院时间及住院时痰培养阳性率进行测定,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FEV1≥1L组及BODE评分<5分组,AECOPD次数、AECOPD持续时间、因AECOPD的住院次数、住院时间及住院时痰培养阳性率,均好于FEV1<1L组及BODE评分≥5分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相关分析显示,FEV1与AECOPD次数、AECOPD持续时间、因AECOPD的住院次数、住院时间及住院时痰培养阳性率呈显著负相关,均P<0.01;BODE与AECOPD次数、AECOPD持续时间、因AECOPD的住院次数、住院时间及住院时痰培养阳性率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BODE评分系统和FEV均能评价COPD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以BODE评分系统更为全面及准确。  相似文献   

1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因气道阻力增加和肺弹性回缩力下降 ,导致呼气不畅且不完全 ,形成动态肺过度扩张 (DPH) ,呼气末肺泡内残留气体增多 ,产生内源性呼气末正压 (PEEPi) ,静息状态下即出现呼气流速受限 (EFL)。呼气负压技术 (NEP)是在平静呼气时于气道开口处施加一负压 ,通过比较施加负压前、后的潮气呼气流速 容积曲线 (TBFV)来判断EFL。我们于 2 0 0 1年 9月~ 12月对 12 7例稳定期COPD患者进行NEP测试和常规肺功能测试 ,结果如下。对象与方法 正常对照组 (A组 ) 6 8名 :男 4 2名 ,女 2 6名 ,…  相似文献   

17.
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使用CO2监测仪测得参数与动脉血气参数的相关性,探讨其临床实用价值。方法用CO2监测仪测定68例COPD患者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同步测定动脉血气参数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以比较差异。结果①COPD患者经CO2监测仪所测得PETCO2、SpO2与动脉血气参数PaCO2、SaO2存在线性相关性,其回归方程如下:SpO2和SaO2(Y=3.415+0.895X,r=0.824,P0.001)、PETCO2和PaCO2(Y=6.876+1.032X,r=0.723,P0.001);②COPD患者无合并呼吸衰竭时PETCO2和PaCO2较合并呼吸衰竭相关性好。结论 PETCO2可以作为一种快速、无创的监测指标应用于COPD。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小板平均容积(MPV)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64例老年COPD患者,采集患者静脉血,检测血浆MPV、血脂等生化指标,并检测超声心动图相关数据,分析MPV与老年COPD的相关性.结果 MPV与左心室射血分数、FEV1%呈负相关(β=-0.252、-0.384,均P<0.01),与右肺动脉直径呈正相关(β=0.311,P<0.01).结论 高MPV可以作为COPD患者前期心肺功能损伤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19.
20.
无症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特点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了解北京市农村地区无症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北京市延庆县5个自然村40岁以上1624名进行入户调查。进行问诊、体检,填写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并进行肺功能检查。结果该地区40岁以上COPD患者148例,总患病率为9.1%(148/1624),其中无症状组62例(42%),有症状组86例(58%);无症状COPD的患病率为3.8%(62/1624)。无症状组和有症状组患者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和吸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肺功能检测显示,有症状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占预计值%)为(1.3±0.7)L、(61±23)%,与无症状组[(1.5±0.6)L、(70±2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COPD在该地区患病率较高,其中无症状COPD的比例也较高。由于COPD的诊断需要依靠肺功能测定,而早期肺功能受损不太严重时临床症状不明显,因而造成COPD的漏诊和对疾病危害的低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