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正弦调制电流已在关节疾病中广泛应用,但在体力负担时,正弦调制电流的影响如何则尚未研究过。我们对这一情况下的膝关节功能状态作了实验研究。犬24只,在其右膝关节内注入0.5%AgNO_3(0.1ml/kg),造成实验性关节炎,用~(32)P 双代磷酸盐(11.25μCi/kg)注入关节进行观察。实验犬等分为3组。第1组为对照组,患病关节不作治疗;第2组用正弦调  相似文献   

2.
<正> 自从物理因子作用反射机制的一般理论在理疗、疗养学中建立时起,足足有30多年了。此理论无论在国内外都得到承认。原来的观点是把反射看作为外界环境在体内的反应,但应从И.М.Сеченов和И.П.Павлов的生理学说观点去理解。这样才决定了反射的唯物本质,反射——机体的一切活动都是在对感受器刺激的应答中出现,并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实现的。反射,既在无条件,也  相似文献   

3.
某些物理因子作用时组织超微结构反应的一般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理疗时机体产生的适应性生理反应大都是由先已发生了的组织结构变化所派生。最重要的是超微结构的反应。适量作用时细胞超微结构起初积极动员(紧急适应),然后发生增生(长期适应)。其增生具有时相性,以线粒体表现最显著。超微结构数量增多是提高生物力能学和生物合成等功能的物质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4.
某些物理因子对钠离子主动跨膜转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碘溴矿泉水及其生物活性组分I~-、Br~-和分子态碘、煤泥及其组分、静电场、电磁场、磁场、超声、静水压力等物理因子对钠离子主动跨膜转运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邱翎  方春庭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7):1099-1101
泪液lipocalin蛋白是泪液中主要的脂类结合蛋白,能清除角膜与泪膜界面的脂质.将脂质溶解成水液相将之排出,并能降低泪膜表面的张力,保持泪膜的稳定。人类泪lipocalin(TL)与睑板腺功能异常(MGD)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正> 各种物理因子有无特异性作用,是理疗学的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五十年代以前,不少国家的理疗工作者认为某些物理因子的治疗作用基本相同,而对其特异性作用则缺乏足够重视。近三十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物理因子的原发性作用机制、作用效果和后作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物理因子具有特异性作用已基本上得到公认,需要研究的是不同条件对其影响及其表现程度问  相似文献   

7.
物理治疗因子对干细胞调控机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化学性因子对干细胞调控机制的研究是当前国内外的热点.但许多研究证实物理因子刺激也可以干预干细胞的调控,使其向目的细胞定向分化及产生功能.目的:探讨某些物理因子对干细胞定向分化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就近10年国内外常用物理治疗因子对干细胞增殖分化影响的论文约102篇作一回顾,其中脉冲磁场刺激、经颅磁刺激、脉冲电(电针)刺激、超声波治疗、高压氧、力学刺激(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Low Frequency Impulse Electrotherapy, Ultrasonic Therapy, high pressure oxygen,various mechanical stress)的研究报告略多,认为这些物理因子可促进干细胞增殖分化,而运动训练及弱直流电刺激因子(treadmill training,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的研究报告甚少,可能受限于研究思路或手段,没有确切的共识或报告信息.结果与结论:物理因子作用于干细胞的机制比较复杂,其可能参与了包括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在内的生物化学环境共同组成的细胞生长微环境,可能对细胞因子等生物化学信息提供补充或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8.
物理因子临床应用的新进展(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近年文献中有关直流电、低频电、中频电、高频电、低能激光、超声波、磁、冷、牵引、按摩手法等物理因子在治疗设备、方法、作用、临床应用范围、效果等方面研究和应用的新进展,以及有关膝骨关节病、膝关节功能障碍、肩痛综合征、腰痛、面部神经肌肉功能障碍、偏瘫、截瘫、下肢痉挛、压疮等伤病的评定方法的研究和应用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物理因子临床应用的新进展(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近年文献中有关直流电、低频电、中频电、高频电、低能激光、超声波、磁、冷、牵引、按摩手法等物理因子在治疗设备、方法、作用、临床应用范围、效果等方面研究和应用的新进展,以及有关膝部骨关节病、膝关节功能障碍、肩痛综合征、腰痛、面部神经肌肉功能障碍、偏瘫、截瘫、下肢痉挛、压疮等伤病的评定方法的研究和应用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五.physical therapy 还是译为物理治疗为妥有些同志认为 physical education 译为体育,那么.physical therapy 应译为体疗而不应译为物理治疗。但根据原义,如康复医学词典所述:“physical therapy 是用物理因素和物理方法进行的治疗,例如:热、冷、水、电流、紫外线、体操、牵引.手法、机械设备等……。”从文字和举例上都说明将 physical therapy 仍应译为物理治疗为妥。六.关于理疗、体疗在这方面有几个问题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1.
12.
三种物理因子对细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氦—氖激光、微波、紫外线三种物理因子对细菌的作用。方法 三种物理因子作用于常见的伤口致病菌( 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 。观察照射后15′、30′、60′、120′,细菌的生长,繁殖情况。结果 ①激光无杀菌作用。②微波、紫外线连续八次照射培养皿为无菌。③三组对细菌的杀伤有明显差异,微波、紫外线组高于激光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物理因子早期干预对急性面神经炎康复的影响。方法利用低能量半导体激光、低频调制的中频电和超短波等物理因子对¨7例急性面神经炎面瘫患者综合治疗10~20次,治疗前后分别评测患者面瘫肌力等级进行对照。结果平均治疗(14.1±4.2)次,治愈27例,显效51例,治疗前后肌力变化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P<0.001)。结论物理因子早期干预对急性面神经炎所致面瘫有显著的康复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艺光 《现代康复》2001,5(5):108-108
目的:探讨物理因子早期干预对急性面神经炎康复的影响。方法:利用低能量半导体激光、低频调制的中频电和超短波等物理因子对117例急性面神经炎面瘫患者综合治疗10-20次,治疗前后分别测患者面瘫肌力等级进行对照。结果:平均治疗(14.1&;#177;4.2)次,治愈27例,显效51例,治疗前后肌力变化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P<0.001)。结论:物理因子早期干预对急性面神经炎所致面瘫有显著的康复作用。  相似文献   

15.
压疮是脑血管意外及脑外伤患者易发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上应用药物治疗压疮的方法文献报导很多,应用各种物理因子治疗压疮的方法相对较少,而各种物理因子组合协同治疗则更少,为此,我们观察微波、微波+He-Ne激光及微波+直线偏光近红外线(super lizer,SL)对3期压疮的疗效及愈合时限.  相似文献   

16.
<正> 在物理治疗的作用机制中,神经一体液调节是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而内分泌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与内分泌关系极为密切。近年来物理因子作用于内分泌系统和免疫功能的实验观察和临床应用日益增多,现就有关资料综述于下:一、物理因子经脑治疗的影响及临床应  相似文献   

17.
<正> 手杖是年长者最常用的助行器,但目前缺乏其使用说明和处方的研究。虽有保健人员开设的包括各种推荐的拐杖处方,但这些推荐的有效性研究寥寥无几。Sainsbury和Mulley发现,跌倒的24名老年病人中有18名手杖长度不正确,从而认为不制定正常的杖长是非常危险的。但由于研究对象中75%为非正常杖长,且无未跌倒者的杖长和正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SS)及其类似物(Octreotide)治疗小鼠急性胰腺细胞凋亡及凋亡调控基因bax,p53的作用。方法:以雨蛙肽诱导CD-1小鼠急性胰腺炎模型,并应用细胞凋亡原位标记检测(TUNEL)染色,免疫组化技术等检测胰腺细胞凋亡及凋亡调控基因bax,p53的蛋白表达,以及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治疗后对胰腺细胞凋亡及凋亡调控基因bax和p5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HE染色见胰腺组织中典型的  相似文献   

19.
三种物理因子对偏瘫肩疼痛的镇痛作用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肩痛是偏瘫患者常见的和严重的并发症,有报道在脑血管意外的患者中其发病率高达70%和84%[1],我们对偏瘫肩痛用三种不同物理因子治疗取得较好效果,并进行了比较观察。资料和方法  经CT或MRI确诊,于1996年6月~1998年5月因脑血管意外在我院接受康复治疗的意识恢复清楚,无感觉障碍,除外肩部创伤和肩关节周围炎病史,并有偏瘫肩疼痛的患者67例,男41例,女26例;年龄51~76岁,平均(60.7±9.2)岁;病程10天~2个半月;脑出血24例,脑梗塞39例,混合型4例。随机分为A组22例,接受…  相似文献   

20.
不同缺血后处理方法对大鼠胰腺移植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背景:缺血-再灌注损伤是胰腺移植后血栓形成和急性胰腺炎的主要原冈之一,又是胰腺移植中不可避免的过程,会严重影响移植胰腺的功能.如何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是目前移植外科的研究热点之一.目的:观察不同缺血后处理方法对大鼠移植胰腺冷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48只糖尿病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为4组,对照组,缺血后处理1组(再灌注30 s缺血30 s1次),缺血后处理2组(再灌注30 s/缺血30 s3次)和缺血后处理3组(再灌注30 s/缺血30 S6次),各组均行胰腺移植;48只建康SD人鼠为供体;检测各组大鼠再灌注前后血糖,再灌注后2 h移植胰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及髓过氧化物酶变化,TUNEL法检测移植胰腺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结论:再灌注后缺血后处理组较对照组血糖降低(P<0.01):缺血后处理2组较缺血后处理1组和缺血后处理3组血糖低(P<0.05h再灌注后缺血后处理组较对照组移植胰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高(P<0.01),丙二醛及髓过氧化物酶水平低(P<0.01),缺血后处理2组较缺血后处理1组和缺血后处理3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高(P<0.05)、丙二醛及髓过氧化物酶水平低(P<0.05).再灌注后缺血后处理组较对照组移植胰组织中细胞凋亡指数值低(P<0.01),缺血后处理2组较缺血后处理1组和缺血后处理3组细胞凋亡指数值低(P<0.05),提示缺血后处理对大鼠移植胰腺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并可以减少移植胰腺缺血再灌注后的细胞凋亡,再灌注30 s/缺血30 s循环3次是最佳的大鼠移植胰缺血后处理诱导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