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汤液经法》与《伤寒论》之间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汤液经法》强调天人相应,主要从人体正气、生理的角度来探讨疾病诊疗规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论述了经方的组方规律。《伤寒论》则是从临床角度出发,收集大量的临床病案,综合人体正气和外感邪气两方面的因素,撰用《素问.热论篇》的相关内容,创造性地总结出三阴三阳辨证论治体系,将外感天行病分为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三阳病和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三阴病,并在《汤液经法》经方的基础上,加减化裁,"论广"而成,重释了《汤液经法》经方的方义。  相似文献   

2.
定穴、取穴准确与否,是关系到针灸施术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正确的掌握定穴、取穴法对针灸临床意义重大。现我国穴位研究委员会与日本经穴委员会一致同意,确定经穴部位的依据文献,以《素问》、《灵枢》、《甲乙经》为主。因此掌握《内经》的定穴,取穴法就显得很为重要。现将笔者的学习体会,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王国瑞《玉龙经》与“穴法相应”陈峰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314000)指导盛燮荪元·王国瑞《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首载《一百二十穴玉龙歌》(以下简称《玉龙歌》)八十五首,次列《穴法相应三十七穴》、《注解标幽赋》、《六十穴穴治证》、《磐石金直刺秘传》等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素问·热论》伤寒三阳经病变"汗法"证治理论。方法:以《内经》对卫气生理病理认识为依据,结合后世阐述发挥,论述《素问·热论》外感三阳经病基本病理过程及其汗法治则。结果:外感三阳经病变是以外邪袭人、卫气失常为基础病理,故皆治以汗法,调卫驱邪而愈病。结论:熟悉《素问·热论》"汗法"证治原理,对外感疾病辨证论治和临床汗法运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探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对《内经》及古佚书《汤液经法》都有较多的记载,其中对五脏苦欲补泻配方原则的记载,与林亿校本《内经》有所不同。其中所载条更为合理,可再现古佚书《汤液经法》之原貌,书中多次提及南阳张机及其作《伤寒杂病论》。故本书的学术价值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辨证论治"的历史和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认为 ,一部《伤寒论》经过归纳分析研究之后 ,极为清晰、极为醒目地突出了三个字 ,也就是 :证、治、辨而已矣。证与治是指方证 ,即《伤寒论》中的方证与治疗。其中既有仲景的继承 ,也有仲景的发展。如以证言 ,《伤寒论》的六经辨证 ,汲取了《内经·热论》的六经分证内容 ;如以治疗言 ,《伤寒论》后世尊称为方书之祖。溯源穷流 ,经方是从《汤液经法》发展而来。殷商时期的伊尹撰写的《汤液经法》传到了西汉时期的太仓公淳于意 ,淳于意又传到东汉长沙太守张仲景 ,张仲景继承了《汤液经法》 ,发扬光大 ,大放异彩 ,撰写了《伤寒杂病论》。梁·…  相似文献   

7.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以下简称《辅行诀》)出自敦煌遗本,后经张大昌先生献给中医研究院,对研究汤液经法、伤寒论的演变传承,及经方的用药组方规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文章通过对《辅行诀》五脏补泻方、汤液经法五行图、二十五味药表的对照、比较、分析,重点以肝脏补泻方为例,初步阐释了《辅行诀》中五脏补泻方的组方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与《神农本草经》的学术联系,一直是众多学者关注的问题。该文以大黄为例,探讨《伤寒论》中对《本经》所载药物的运用规律。仲景不仅法依《本经》,熟练运用大黄,且增泻热、开郁、消痞之用,拓展了药物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9.
《辅行诀·汤液经图》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液经图》载于敦煌遗卷《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下称《辅行诀》)中,据《辅行诀》撰者陶宏景云:《汤液经图》“乃《汤液经法》尽要之妙,学者能谙于此,医道毕矣”。然此图并无诠释,历来颇乏解者。笔者通过对《辅行诀》五脏病症方组方规律的分析,对照此图,发现图中不仅蕴含着许多失传已久的中医学内容,而且已将《辅行诀》五脏病症方组方规律的核心内容包括无遗。  相似文献   

10.
赵婧玮  梁启超 《中医学报》2019,34(5):912-915
阳旦证就是中风证,也被称为桂枝证。阳旦汤是由《汤液经法》中小阳旦汤剂量加减后又重新命名的桂枝汤。"经方"的概念源自《汉书·艺文志·方技略》,是《伤寒论》对《汤液经法》中方剂的传承。张仲景在其著作中,时时强调"证"与"汤"的对应,提出了方证辨证的概念。方证辨证是与六经辨证、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同等重要的辨证方法之一,是中医理论需要挖掘和完善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首先从《甲乙经》序、《汉书·艺文志》著录以及仲景自序、《古本康平伤寒论》等史料推求《伤寒论》渊源;其次旁引敦煌遗书《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文字与方药,证明其与仲景书有亲缘关系,皆源于古《伊尹汤液经》;又通过分析《伤寒》与《内经》的内容,结合伤寒原序,认为“仲景写成《伤寒论》不过数年之功”,没有“成熟的方书”作为参照是不可能的,说明《伤寒》的确源于《汤液经》等古经方,而并非依据《内经》理论自造。  相似文献   

12.
首先从《甲乙经》序《、汉书.艺文志》著录以及仲景自序《、古本康平伤寒论》等史料推求《伤寒论》渊源;其次旁引敦煌遗书《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文字与方药,证明其与仲景书有亲缘关系,皆源于古《伊尹汤液经》;又通过分析《伤寒》与《内经》的内容,结合伤寒原序,认为"仲景写成《伤寒论》不过数年之功",没有"成熟的方书"作为参照是不可能的,说明《伤寒》的确源于《汤液经》等古经方,而并非依据《内经》理论自造。  相似文献   

13.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是梁.陶弘景对《汤液经法》一书的摘录和总结,本文旨在通过《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中的五脏用药规律探讨间接反映该时期辨证论治理论。  相似文献   

14.
《腧穴学》的学习是比较枯燥的 ,初学者往往无所适从。其实 ,《腧穴学》的学习主要在于对腧穴的定位和功能主治的记忆 ,要做到对十四经共 361个经穴的定位和功能主治的准确记忆 ,首先要培养学习兴趣和树立信心 ,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下面介绍我在学习《腧穴学》时总结的一套“三步八法”的学习方法 ,希望对后学者有所帮助。“三步”是指定位记忆、功能主治记忆和实践记忆法三步 ,八法是指循经记忆法、以点带面记忆法、区域记忆法、歌诀助记法、特定穴突破法、分经学习法、交叉归纳法、实体参照法等 8种方法 ,其中八法中的前四法…  相似文献   

15.
清代医家邹澍在《本经疏证》中将《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药物主治和《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证相联系,用互证法注解,论述痰饮产生的原因、致病机制、治则及所宜药之缘故,极具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作者刘一明,生卒年月不详。号悟元子,别号素朴散人。乾嘉时山西曲沃人。清代道士。家累万金,弃而学道。研究气功养生之理。擅长医术,从学者众多。著有《阴符经注》、《参同直指》、《悟真直指》、《修真辨难》、《修真九要》、《神室八法》等,此次节选于《道书十二种》。内容提要:《神室八法》系刘一明尽其生平所得而著的有关养生之道的专著。书中把养生之道概括为刚、柔、诚、信、和、静、虚、灵等神室八法。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针灸大成》中内关穴的相关文献记载,为扩大内关穴在现代针灸临床中的运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整理《针灸大成》有关内关穴的条文,系统分析其定位、刺灸方法及临床应用规律,探讨内关穴的古今临床应用差异。[结果]《针灸大成》中内关穴定位在掌后横纹上二寸,两筋间,可针入三分、五分及一寸二分。内关穴为心包经之络穴,主治心胸虚实病证,配合阳池穴为主客原络配穴法可治疗三焦经病症。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演化出了本经原络配穴法及异经原络配穴法,使内关穴的现代临床应用更为广泛。内关穴又为八脉交会穴,通于阴维脉,可治疗神志疾病以及与阴维脉相关联的足三阴经、任脉及阳明经经脉循经所过病症。[结论]将《针灸大成》中内关穴的定位、刺灸法及临床应用规律进行总结对内关穴在现代针灸临床中的应用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5 宋代服食方书目( 1 )郑樵《通志》著录 :《玉清内书》2卷《黄帝九鼎神丹经诀》2 0卷《老君八纯元鼎经》1卷《老君丹经》1卷《龙虎经》1卷《太上真君石室秘诀服食还丹验法》1卷《龙虎上经金丹诀》1卷《三皇经》1卷《五金髓经》1卷 ,王白云撰《太洞炼真宝经修服丹砂妙诀》1卷《太清石壁记》1卷 ,苏元明撰《太清金丹经》1卷《太易丹书》1卷《太易阴阳备诀于鉴图》1卷《丹华经》1卷《太洞炼真宝经》1卷 ,陈少微撰《九转流珠神仙九丹经》2卷《神仙庚辛经》1卷《太丹记》1卷 ,魏伯阳撰《太丹九转歌诀》1卷 ,魏伯阳撰《指黄芽成太还丹歌》3 0首 …  相似文献   

19.
《甲乙经》全称《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本书内容主要取材于《素问》、《灵枢》、《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主要论述了脏腑经络,病因病理,腧穴、针灸法及各类疾病的针灸取穴等,是对晋代以前针灸疗法进行的系统归纳整理。 针灸处方是《甲乙经》一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据统计,《甲乙经》是从7~12卷,以近一半的篇幅记述了200多种病症的500多个针灸处方,在这500多个针灸处方中,不仅有大量的单方,如“喉痹、天鼎主之”等,而且还载录了不少具有配方思想  相似文献   

20.
《汤液经法图》载于敦煌藏经洞遗卷《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中,是根据五行配属五脏的“体味”“用味”“化味”而遣药组方,其作者陶弘景对此图的评价甚高。通过分析《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肺脏病诸方,深入研究《汤液经法图》并诠释蕴含其中的药味组方法则,简析药味组方法则的特色,对于正确理解和阐释经方组方之原义及配伍规律,从而指导临证组方,提高临床能力,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