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安全性和早期临床效果。方法:自2000年7月至2002年3月51例冠心病患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按手术方式分为非体外循环组(n=21)和传统体外循环组(n=30)。将两组病人的术前临床资料,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和疗效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术前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非体外循环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输血量,呼吸机辅助时间显少于体外循环组,并且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均<0.05),其他重要器官的并发症发生率亦低于体外循环组。两组平均随访9.6个月,心绞痛均消失,心功能改善,活动量明显增加。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是安全可行的,并发症少,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早期和远期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0年7月~2004年12月,128例冠心病患者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按手术方式分为非体外循环组(n=56)和传统体外循环组(n=72).将两组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手术方式、术后早期及5年以上远期随访结果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术前临床资料差异无显著性.非体外循环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输血量、呼吸机辅助时间显著少于体外循环组,两组搭桥数、住院天数均差异无显著性.两组平均随访6.2年.随访率81%.非体外循环组术后心绞痛再发生率、血管桥通畅率和远期死亡率与体外循环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大部分患者恢复正常生活.结论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是安全可行的,术后早期及远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体外与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临床对比研究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兰 《四川医学》2010,31(9):1393-1395
目的对比研究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疗效。方法研究组57例采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对照组15例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辅助呼吸时间、术后引流量、ICU监护时间、术后拔管时间、住院总天数、住院总费用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辅助呼吸时间、术后引流量、ICU监护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等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无1例发生心绞痛,3例术后38h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对照组7例术后24h出现心律紊乱,频发室早。其余恢复良好,均痊愈出院。随防6~36个月,研究组心绞痛消失,疗效满意;对照组术后2例13个月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3例心律紊乱,频发室早。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安全、有效。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比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术中心脏创伤小,术后心脏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减少护理工作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冠状动脉搭桥术(CPB-CABG)与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对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冠心病患者,按是否应用心肺转流(CPB)随机分为体外循环组(CPB-CABG组,n=30)和非体外循环组(OPCABG组,n=30)。于术前、术后2、6、24h采集血标本,Olympus AU1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检测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ELISA法测定心肌钙蛋白(cTnI)含量。结果:术前两组间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2、6、24h各时点pCK-MB、cTnI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或P<0.05)。与CPB-CABG组相比,OPCABG组术后2、6、24h各时点CK-MB、cTnI明显降低(P<0.05)。结论:与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相比,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能显著减轻对心肌的损伤。  相似文献   

5.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术期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围手术期的并发症。方法2001-06—2009-05间121例患者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其中A组(63例)采用先吻合桥血管近端“序贯式”冠状动脉搭桥方法,B组(58例)采用先吻合远端靶血管端的方法。结果两组方法围术期出现各类并发症共49例次,其中A组术后并发症少于B组,全组痊愈出院118例,死亡3例,死因分别为围术期心梗1例,急性肾衰1例,胸骨-纵隔严重感染1例。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可发生术后心律失常等相关并发症,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患者脑氧饱和度(rScO2)的变化趋势。 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8 年2 月—2019 年6 月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择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105 例患 者。其中,56 例接受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49 例患者接受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术(CCABG)。术中分别选择T0 ~ T9 10 个时间点检测rScO2,另外记录术后7 d 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 发生率。结果 CCABG 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OPCAB 组(P <0.05),术中最低鼻咽温和红细胞比容(HCT) 低于OPCAB 组(P <0.05),术中最高血糖(Glu)和血乳酸(Lac)高于OPCAB 组(P <0.05);但是两组术 中最低rScO2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rScO2 在不同时间、组间、变化趋势上有差别(P <0.05)。 CCABG 组rScO2 与鼻咽温、Lac 呈正相关(r =0.229 和0.283,P =0.005 和0.002),而OPCAB 组rScO2 只 与Lac 呈正相关(r =0.214,P =0.010)。OPCAB 组和CCABG 组POCD 发生率分别为39.29%(22/56)和 32.65%(16/49),且CCABG 组POCD 患者最低rScO2 低于非POCD 患者(P <0.05)。结论 虽然OPCAB 与CCABG 术中患者rScO2 变化趋势有差异,但是rScO2 可能不是影响术后早期POCD 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脏超声多普勒与血管超声多普勒评价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前后乳内动脉阻力指数的变化。方法回顾性研究137例接受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采用心脏超声多普勒与血管超声多普勒观察其术前及术后乳内动脉阻力指数,并进行对比。结果通畅组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前后乳内动脉阻力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搭桥术前后狭窄组患者乳内动脉阻力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闭塞组患者乳内动脉内无明显血流信号。结论将心脏超声多普勒与血管超声多普勒结合,通过测量乳内动脉阻力指数并与其术前指数相比,能够间接判断桥血管吻合口是否通畅。  相似文献   

8.
体外和非体外循环对冠状动脉搭桥术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海峰 《中原医刊》2006,33(17):1-2
目的对比分析99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和87例常规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CCABG)的疗效。方法对186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CABG死亡1例,OPCAB组无手术死亡;OPCAB组在ICU时间、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方面优于CCABG组;但两组在死亡率、输血量、术后引流量和肺部感染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OPCAB和CCABG均安全可行,疗效确实;OPCAB与CCABG相比,在术后恢复上有一定优势,但还不能取代CCABG。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停跳与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4年1月完成的冠状动脉搭桥术40例,应用体外循环22例,非体外循环18例。对手术方式的选择、主要并发症和围术期治疗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医院内死亡1例,为同术期心肌梗塞:1例术后10d室颤,急症冠脉造影示右冠状动脉内支架闭塞,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治疗,恢复正常。39例顺利出院,随访无心绞痛症状发生,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合理的选择病人和于术方式、良好的心肌保护、完全再血管化及围术期密切监护治疗是提高冠状动脉搭桥术安全和疗效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HD)患者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和非体外循环CABG的手术效果。方法 103例择期行CABG的CAHD患者分为体外循环CABG组50例和非体外循环CABG组53例,对2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非体外循环CABG组患者手术时间、呼吸机支持时间、苏醒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体外循环CABG组(P<0.05,P<0.01);非体外循环CABG组患者搭桥支数、出血量、输血量和术后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均显著少于体外循环CABG组(P<0.05,P<0.01);2组患者使用血管类型、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和胸腔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2次开胸止血、伤口感染延迟愈合、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围术期心肌梗死、急性肺水肿、呼吸衰竭和脑血管意外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体外循环CABG组患者心房颤动、室性心律失常和肾功能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体外循环CABG组(P<0.05);2组患者术后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CAHD患者行CABG是安全可行的,且非体外循环CABG的效果优于体外循环CAB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