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舒适护理的应用,减轻ICU机械通气患者的不适感。方法:对3年89例入住ICU机械通气患者易出现的症状实施舒适护理。结果:89例在生理、心理、社会及灵魂四个方面得到改善,随访满意率达到96.5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在高海拔地区ICU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不仅提高ICU护士综合能力,也提高ICU护理服务质量,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人文护理的理念。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是一组起病急骤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临床特点是以受损局部神经功能减退或缺失为特征。脑卒中发病率为120/10-180/10万,存活患者中75%以上丧失劳动能力,重度致残者40%以上目前脑卒中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第三大疾病。也是我国致残率最高的疾病。随着医学的发展和治疗的进步脑卒中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不断提高,但大多留下了程度不等的疾病,且某些症状往往是药物无法治愈的。大量资料表明:脑卒中康复治疗后70-80%的患者达到独立步行。2/3的患者能生活自理。因此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有重要意义,我院对48例脑卒中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手术室是进行手术和抢救的主要场所,进入手术室的患者及其家属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和担忧.因此,手术室护理工作不能单纯地局限于技术操作和配合,要求更高的护理质量和丰富的护理内涵.舒适护理模式是为适应现代“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而产生的一种整体化护理模式,其宗旨是使患者保持最佳舒适状态,或尽量减少其不愉快的程度[1].为了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对比分析了舒适护理与常规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减少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围手术期的作用。方法:将88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44例与对照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对术后3d内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舒适护理应用在冠状动脉介入围手术期中能显著提高老年患者在生理和心理上的舒适度,对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舒适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在手术室护理中的舒适护理应用经验。方法:11205例患者在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手术过程中给予心理、生理、社会舒适护理。结果:11205例病人生理及心理方面不适明显改善,减轻了身心痛苦,顺利度过手术关,术后随访满意度达98.6%。结论:舒适护理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使病人在手术过程中享受到最佳服务,体现了“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在320例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老年科行静脉输液的320例老年患者,随机抽取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60例,接受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整体护理,对照组160例给予常规护理,输液后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老年患者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干预运用到老年科静脉输液的老年患者中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和谐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舒适护理在MEBO治疗小儿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20例小儿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观察组采取舒适护理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并比较两组烧伤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MEBO治疗小儿烧伤中采取舒适护理的效果更为满意.  相似文献   

8.
曾红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2):2314-2315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子宫切除术患者治疗护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对随机抽取50例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结果:50例患者均有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改善.结论:舒适护理提高患者满意度和舒适度,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临床路径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108例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实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以时间框架为横轴,护理流程为纵轴,制成日常计划表。结果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护士专业知识的满意程度,达到95分以上。结论临床路径的应用既提醒年轻护士工作程序又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患者由于智力减退、定向力减弱、语言功能障碍、偏瘫、各种感觉异常等,增加了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不良护理事件的风险。为了加强对脑卒中患者护理风险的管理,我们对114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分组观察,对观察组患者除常规护理外加强了病房安全防范、患者风险评估、安全防范教育等护理安全管理,减少或杜绝了脑卒中患者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2012-01-2013-12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114例,男71例,女43例,年龄43-82岁,平均(60.5±5.7)岁。  相似文献   

11.
舒红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2):2297-2297
目的:分析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心理状况,采取舒适与心理护理.方法:38例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19例,对照组19例,对照组实施护理常理,试验组在护理常规的基础上增加舒适与心理护理.结果:试验组在减少手术并发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应用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及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颈椎病患者康复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治疗的颈椎病患者100例,在遵照患者个人意愿的前提下采用随机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将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4.00%),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6.00%)优于对照组(72.0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颈椎病患者康复期应用舒适护理,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得到明显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舒适问题存在的问题,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针对手术患者在心理、体位、着衣、麻醉、环境等方面的不舒适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300例手术患者实施上述舒适护理,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的发生率为9.3%,术后随访病人满意度为99.7%。结论:舒适护理对提高患者检查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及提高病人满意度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陈丹 《西南军医》2016,(5):486-487
目的:分析并总结门诊护理管理中人性化管理的运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3月我院门诊接诊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门诊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应用人性化管理,各纳入患者60例。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及护理工作质量评分,结果均显示观察组所得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护理管理工作中实施人性化管理有助于提高门诊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老年重症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治疗的老年重症哮喘患者60例,把患者随机分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观察组。其中,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舒适护理的为观察组,包括体位、心理和环境等方面的舒适护理。本人通过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调查两组患者的护理舒适度,从而得出两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以及护理的满意度等。结果通过观察得出,对照组与观察组在舒适度、护理满意度与治疗依从性等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提高重症哮喘病患者护理舒适度、护理满意度方面,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任碧连 《西南军医》2010,12(1):172-173
目的探讨早期踝关节护理对脑卒中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1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8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由护士进行踝关节护理,包括下肢的正确摆放,伸髋、屈膝、背屈踝运动、桥式运动等康复护理。肢体运动功能采用简式Bvunnstrom分级评定,分别于入院1、3周时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踝关节康复护理可提高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术后的护理方法和措施.方法:择我院2008-01~2010-01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术患者28例.以上患者均在关节镜下行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术.患者术后给予一般护理、康复护理、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28例患者均进行随访,平均随访12个月.患者术后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按照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对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定,优5例;良19例;可4例;差0例.本组患者中,膝关节屈曲大于120度患者24例,90~120度者4例;伸膝有3例5度受限,其余患者均为正常.结论: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术后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匡卫红 《航空航天医药》2014,(10):1449-1450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应用于剖宫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实施剖宫产手术的120例产妇,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舒适护理),每组各60例,对两组术后疼痛、护理满意度,以及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明显减轻,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剖宫产产妇,能够明显提高产妇的满意度,有利于产妇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应用的护理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诊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观察护理效果;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结果:应用了相关护理程序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质量得到了提高。结论:运用护理程序可以提高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措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自护理论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程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脑卒中患者 72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程序方法护理 ,观察组应用自理学说理论对脑卒中患者以信息支持教育为根本点 ,辅以完全补偿、部分补偿进行康复护理。结果 经康复护理后 ,两组Barthel指数均较康复护理前明显提高 (P <0 .0 5 ) ,而观察组康复护理后较对照组提高更显著 (P <0 .0 5 )。结论 在脑卒中康复护理程序中 ,应用自理学说理论指导 ,对患者充分发挥潜能 ,调动主观能动性 ,加速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