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通过检测糖尿病肾病不同临床分期的尿微量白蛋白(UMA)、血清胱抑素(ScysC)、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探讨上述指标在糖尿病肾病病程进展中的意义。方法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出量将117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I组(正常白蛋白尿组)、Ⅱ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HI组(显性糖尿病肾病组),以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检测各组的uMA、ScysC、尿RBP。结果①I组与对照组比较,UM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ysC、尿RBP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②H组与对照组、I组比较,uMA、ScysC、尿RBP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⑧Ⅲ组与对照组、I组、Ⅱ组比较,UMA、ScysC、尿RBP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UMA、ScysC、尿RBP均可作为糖尿病肾病病程进展的观察指标,并且在病程早期ScysC、尿RBP的敏感性高于UMA。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尿NAG对监测2型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价值。方法 测定78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中尿NAG的浓度。并与其尿中微量白蛋白(mAlb/Cr)含量进行比较。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尿NAG/C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糖控制不良组尿NAG/Cr水平显著高于血糖控制良好组(P〈0.01)。2型糖尿病患者中,mA1b/Cr阳性率为28.6%,尿NAG/Cr增高阳性率为46.7%,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尿NAG/Cr对于在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上有较高检出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肾病与血脂及胰岛素抵抗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脂变化及胰岛素抵抗与2型糖尿病肾病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根据尿清蛋白肌酐比(ACR)将190例2型糖尿病(DM)患者分为单纯DM组、早期糖尿病肾病(DN)组、临床DN组、晚期DN组,分别测定各组患者的尿清蛋白肌酐比、血脂、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AIC)、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结果 (1)与无糖尿病肾病组比较,DN各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明显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ApoA)、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明显降低(P〈0.05)。(2)ACR与TC(r=0.285,P〈0.01)、LDL—C(r=0.321,P〈0.01)、ApoB(r=0.345,P〈0.01)呈正相关,与HDL—C(r=-0.378,P〈0.01)、ApoA(r=-0.268,P〈0.01)、ISI(r=-0.305,P〈0.01)呈负相关。结论 脂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IR)可能与2型DN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尿Ⅳ-C、CERP、NAG在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测量60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正常38例(DM-1组)、升高22例(DM-2组)和20例正常人的Ⅳ型胶原(Ⅳ-C)、铜蓝蛋白(CERP)、N-乙酰-B—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水平,并分析其与血糖、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尿Ⅳ-C、CERP和NAG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DM-2组与DM-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氏0.01或P〈0.05),且与UAER呈显著正相关;尿微量蛋白升高,与血尿素氮、肌酐等呈正相关;联合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单项检测。结论:尿Ⅳ-C、CERP、NAG作为DM患者早期肾脏损伤的敏感指标优于尿微量蛋白,其升高反映肾脏损害程度,联合检测对预测DM早期肾脏损害的发生和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和肾小球滤过率(GFR)在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29例糖尿病肾病(DN)病人、36例无肾脏疾病的糖尿病(DM)病人,采用终点法检测UAER.酶法来检测GFR。结果 DN组UAER显著高于DM无肾病组(P〈0.01)。GFR显著低于DM无肾病组(P〈0.01)。DN组UAER和GFR之间呈负相关(r=-0.76),DM无肾病组UAER厦GFR(r=0.59)亦呈负相关。结论 UAER和GFR是早期DN敏感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12DM)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微量白蛋白尿的关系。方法测定160例T2DM患者(12DM组)及100例正常人(对照组)的CRP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并根据有无微量白蛋白尿将T2DM组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84例)及微量白蛋白尿组(76例),分析比较各组间CRP水平。结果T2DM组CRP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微量白蛋白尿组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P〈0.05)。结论CRP与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尿微量蛋白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损伤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损伤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71例不同程度的2型糖尿病(他DM)患者和39名健康对照者的尿液微量蛋白[微量白蛋白(mALB)、转铁蛋白(TRF)、免疫球蛋白G(IgC)、α1-微球蛋白(α1-M)],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正常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临床蛋白尿组患者的尿微量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没有同步尿肌酐校正的1h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存在高度的相关性(r=0.783,r2=0.613,P〈0.01)。结论UAER〈20μg/min不能排除2型糖尿病肾损伤,检测尿微量蛋白可提示T2DM患者是否存在肾损伤,对于2型糖尿病肾损伤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对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和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08-01~2009-06间246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分为糖尿病组(163例)与非糖尿病组(83例),所有病例均行24h尿白蛋白定量、空腹血肌酐、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及动态血压监测,比较两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差异,同时分析微量白蛋白尿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血糖组相比,糖尿病组高血压者多见,微量白蛋白尿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极显著意义(P〈0.01),且其造影阳性率(P〈0.01)、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发病率显著增高(P〈0.01)。糖尿病患者微量自蛋白尿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两者呈正相关。结论糖尿病出现微量白蛋白尿患者更易发生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微量白蛋白尿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肾小球率过滤(GFR)、NAG酶与尿泛素核糖体结合蛋白52(UBA52)的关系。方法 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住院患者101例,分为正常对照组(n=22)、糖尿病组(DM组,n=20)、糖尿病肾病组(DN组,n=59),分别测定血与尿UBA52、NAG酶、d1微球蛋白、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肾小球滤过率(GFR),对3组各指标进行比较,并分析其与尿UBA52的关系。结果 (1)DN组NAG酶、α1微球蛋白、GFR、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尿UBA52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NAG酶、α1微球蛋白、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M和DN组比较,GFR在DN组中升高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UBA52水平在DM和DN组中均有升高,尿UBA52在DN组中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NAG酶、糖化血红蛋白及肾小球滤过率对尿UBA52的升高有影响。结论 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增高、肾小球率过滤增加、NAG酶增高可导致尿UBA52水平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叶酸、维生素B12水平与2型糖尿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关系,从而探求新的经济、有效早期防治糖尿病肾病(DN)的方法。方法93例T2DM患者分为3组:正常白蛋白尿组(NAU,UAER〈20μg/min,n=35),微量白蛋白尿组(MAU,UAER20-200μg/min,n=31)和临床白蛋白尿组(CAU,UAER〉200μg/min,n=27)。35例健康人做正常对照组(NC)。放免法检测各组对象的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结果MAU组和CAU组UAER显著高于NC组(P〈0.01)。2型糖尿病各组患者血清叶酸水平显著低于NC组(P〈0.01),维生素B12水平亦低于NC组(P〈0.05),叶酸和维生索B12水平在NAU组和MAU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随UAER的增高,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下降。UAER与叶酸(r=-0.321,P〈0.01)及维生素B12水平(r=-0.210,P〈0.01)呈负相关。结论T2DM患者UAER与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呈负相关。NAU期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开始下降,且随UAER的增高,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进行性下降,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可间接反映糖尿病肾病(DN)的病情轻重。糖尿病肾病早期补充叶酸、维生素B12可能是延缓DN进展的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24 h尿微量白蛋白(mALB)与血清高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DM)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DM组)4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40例、临床糖尿病肾病组(DN组)和4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40例。结果尿mALB在DN早期即可升高,且随病情发展而进一步升高(P〈0.01);随着DM尿mALB增加,HbA1c水平逐渐增加(P〈0.05);DM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DN组又DM组,EDN组进一步升高(P〈0.01);DN患者Hs-CRP水平升高与24h尿mALB排泄量呈正相关(r=0.59,P〈0.05)。结论尿mALB和血清Hs-CRP作为两个独立的指标从不同方面反映2型DM患者肾功能的早期损害情况,是诊断2型DM早期肾损伤有价值的实验室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髓过氧化物酶(MPO)、空腹血糖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而导致的糖尿病肾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其相关性的研究。方法分别选择30例糖尿病肾病(DN)和32例糖尿病初期未发生微血管病变的住院糖尿病病人(DM)为观察组,38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观察组及正常对照组的MPO及空腹血糖,然后进行分析。结果 DN组血清中MPO和空腹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DN组MPO与DM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DM组MPO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空腹血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DN组空腹血糖水平与MPO呈正相关(r=0.86,t=7.35,P0.01)。结论 MPO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机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且与空腹血糖呈正相关,检测MPO及空腹血糖浓度,对于糖尿病并发微血管病变的预防和治疗,减少微血管病变的发病率,提高DM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ey)与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观察甲钴胺、叶酸治疗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Hey水平的干预作用及意义。方法(1)DN与血浆Hey水平的关系研究:对照组30例;T2DM患者60例(其中DN组20例,非DN组40例)。测定血脂、肝肾功能、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Hey、尿白蛋白等,Hey采用荧光免疫偏振法测定。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DN危险因素。(2)甲钴胺、叶酸治疗对T2DM患者血浆Hey水平的影响:T2DM患者80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20例,未予干预;叶酸组20例,予叶酸5mg口服,每日1次;甲钴胺组20例,予甲钴胺500μg口服,每日3次;叶酸+甲钴胺组20例,予上述剂量的叶酸和甲钴胺联合服用。干预时间均为8周。结果(1)血浆Hcy水平非DN组和DN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DN组高于非DN组(P〈0.05)。(2)收缩压、Hcy是DN的独立危险因素。(3)T2DM患者血浆Hcy与维生素B12呈显著负相关(P〈0.05)。(4)叶酸组、甲钴胺组、叶酸+甲钴胺组血浆Hcy水平较干预前均显著下降(P〈0.05),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比较各干预组治疗后血浆Hey水平,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Hey可能是DN的独立危险因素,参与DN的发生发展。(2)叶酸治疗、甲钴胺治疗及叶酸与甲钴胺联合治疗均可降低DM患者血中Hcy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α-L-岩藻糖苷酶(AFU)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选择T2DM患者120例,根据患者24 h尿mALB将其分为NDN组(45例)和DN组(75例)。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PA、AFU、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24 h尿mALB等。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DN组的AFU较NDN组明显升高,而PA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两组AFU均与HbA1c呈正相关(r=0.288&0.665,P<0.05),PA均与HbA1c呈负相关(r=-0.439&-0.774,P<0.05)。③两组PA与AFU之间均呈负相关(r=-0.652&-0.833,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血中AFU、PA水平可反映患者糖代谢控制的情况。AFU水平增高,PA水平降低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可能存在某种联系。联合监测患者血AFU、PA、尿mALB,对早期诊断及控制糖尿病肾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钟晓春  周镇光  李红星 《海南医学》2014,(13):1903-1905
目的观察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从惠东县人民医院选取1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普通药物联合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及其尿糖含量进行检测并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平均水平为(7.43±3.1)mmol/L,血糖回归正常水平患者22例(27.5%),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糖平均水平为(5.52±2.8)mmol/L,血糖回归正常水平者53例(66.25%),两组治疗后血糖水平及血糖正常人数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尿糖水平恢复正常21例(26.2%),而观察组为54例(67.5%),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普通药物联合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糖尿病患者疗效明显,值得临床上进一步完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刘朝晖  杨阳  朱杰   《中国医学工程》2011,(12):31-3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肾病及胰岛素分泌功能与血糖波动的关系。方法选取住院的T2DM患者188例,根据24h尿白蛋白排泄率(24hUAER)分为糖尿病肾病(DN)组96例,单纯2型糖尿病(T2DM,对照组)92例。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2组72h血糖变化,计算平均血糖的标准差(SDBG),比较2组的血糖波动。采用HOMA-β评价β细胞分泌功能。结果 (1)DN组SDB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HOMA-β明显降低(P〈0.01)。(2)HOMA-β与病程、SDBG、FINS、24hUAER呈正相关(P〈0.01或P〈0.05);DN影响因素回归分析显示SDBG、病程、UAER为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血糖波动对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有促进作用,对胰岛β细胞功能损害较持续性的高血糖更严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水平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26例糖尿病(DM)患者,其中单纯糖尿病组6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DN)组60例,并选择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检测三组研究对象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及CysC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早期DN组中CysC水平明显高于单纯DM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但单纯DM组和早期DN组之间Scr、BUN、Ccr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早期DN组中CysC阳性检出率为58.33%,明显高于Scr(21.67%,P〈0.01)和BUN(20.00%,P〈0.01);早期DN组中CysC与Scr、BUN均旱高彦TF相关(P<O.01).结论 血清Cvs C县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8.
钟晓卫  李莎  付徐泉 《西部医学》2009,21(10):1653-1654
目的观察老年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10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分成两组,一组为糖尿病肾病56例,另一组为非糖尿病肾病组52例。观察血压、血糖、血脂等各项指标的改变。结果DN组的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DM病程(DOD)、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IR)、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显著高于非DN组(P〈0.001)。结论高血压、血脂、血糖和病程是糖尿病肾病(DN)的危险因素,尤其是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a(Lpa)、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uNAG)对糖尿病肾病(DN)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24 h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194名糖尿病患者和60名正常体检者分为糖尿病正常蛋白尿组(DM)、早期糖尿病肾病组(DN1)、临床糖尿病肾病组(DN2)和正常对照组,检测四组患者Hcy、Lpa、hsCRP、uNAG水平。结果随着病情进展,Hcy、hsCRP、Lpa、uNAG水平逐渐升高,糖尿病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Hcy、hsCRP、Lpa、uNAG分别与UAER呈正相关(r=0.606,0.676,0.612,0.842;P<0.05);Hcy、hsCRP、Lpa、uNAG的AUC曲线下面积(AUCROC)分别为0.691、0.734、0.707、0.909,以上四项联合检测AU-CROC为0.962,比单个检测准确性更高。结论 Hcy、Lpa、hsCRP、uNAG能作为早期DN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