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分析流动人口围产儿死亡原因,为制定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管理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取东城区2002-2006年围产儿死亡病例及评审资料进行分析,对东城区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孕产妇孕期保健及围产儿死亡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该期间东城区户籍围产儿死亡率5.54‰,流动人口围产儿死亡率21.57‰。东城区户籍围产儿死因顺位依次为胎儿畸形、原因不明、胎盘脐带因素、胎儿因素、母亲因素、新生儿疾病。流动人口围产儿死因顺位依次为胎儿畸形、胎儿因素、母体因素、胎盘脐带因素、新生儿疾病。胎儿畸形为第一位死因。流动人口围产儿死亡中孕妇未进行孕期正规产检占65.77%,东城户籍围产儿死亡中孕妇未进行孕期正规产检占16.39%。结论东城区辖区医院5年来围产儿死亡呈下降趋势;流动人口围产儿死亡率下降不明显,而且明显高于东城区户籍人口围产儿死亡率。流动人口孕妇孕期保健覆盖率低。制定相应措施,加强流动人口孕期保健管理和健康宣教,提高孕妇的自我监测能力,向贫困流动人口孕妇提供基本的免费孕期保健服务,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东城区2002—2006年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流动人口围产儿死亡原因,为制定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管理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取东城区2002-2006年围产儿死亡病例及评审资料进行分析,对东城区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孕产妇孕期保健及围产儿死亡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该期间东城区户籍围产儿死亡率5.54‰,流动人口围产儿死亡率21.57‰。东城区户籍围产儿死因顺位依次为胎儿畸形、原因不明、胎盘脐带因素、胎儿因素、母亲因素、新生儿疾病。流动人口围产儿死因顺位依次为胎儿畸形、胎儿因素、母体因素、胎盘脐带因素、新生儿疾病。胎儿畸形为第一位死因。流动人口围产儿死亡中孕妇未进行孕期正规产检占65.77%,东城户籍围产儿死亡中孕妇未进行孕期正规产检占16.39%。结论东城区辖区医院5年来围产儿死亡呈下降趋势;流动人口围产儿死亡率下降不明显,而且明显高于东城区户籍人口围产儿死亡率。流动人口孕妇孕期保健覆盖率低。制定相应措施,加强流动人口孕期保健管理和健康宣教,提高孕妇的自我监测能力,向贫困流动人口孕妇提供基本的免费孕期保健服务,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王香菊  张楚媛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24):1084-1085
目的分析我院围产儿死亡原因及影响死因的相关因素,探讨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措施。方法回顾调查2001年1月 ̄2005年12月底在我院分娩的76例围产儿死亡病例,对其死因及孕母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死胎34例,死产15例,早期新生儿死亡27例,死亡原因顺位依次为先天畸形、早产、脐带及胎盘因素、新生儿窒息及疾病。流动人口及偏远山区孕妇占73%,产检次数少于3次及未行产检占80%。结论加强流动人口及偏远山区孕妇的管理,增强其保健意识,提高产科质量,可有效降低围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围产儿死亡主要原因及其影响因素,为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高邮市2007-2016年围产儿死亡个案进行总结和分析,并结合产龄、产检次数、分娩孕周、围产儿性别、围产儿体重等相关因素进行比较。结果:高邮市2007-2016年围产儿死亡率2.20‰~5.25‰,平均3.66‰,保持在平稳低水平,围产儿死因顺位前3位依次为:先天畸形50例(25.78%),脐带、胎盘因素37例(19.07%),原因不明25例(12.89%),孕妇年龄最大46岁,≥35岁27例,≤20岁3例,不同年龄组的围产儿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χ2=14.19);未进行产检的15例,产检次数1~4次76例,≥5次103例,不同产检次数的围产儿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χ2=694.53);>40周分娩18例,37~40周分娩77例,<36周分娩99例(其中<32周分娩59例),不同孕周的围产儿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χ2=371.89);围产儿体重≥2 500g 75例,<2 500g 119例,不同围产儿体重的围产儿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χ2=1034.22),围产儿死亡与孕妇年龄、产检次数、分娩孕周、围产儿体重有关。结论:高邮市围产儿死亡率较低,仍需建立健全围产期保健各项管理制度,提高孕产妇保健意识;鼓励适龄生育,重视高龄孕妇孕期管理;规范产前检查,做好高危孕产妇、新生儿专案管理和分级诊疗管理;强化新生儿窒息复苏和产科超声技能培训,不断提升产儿科医务人员专业能力和合作意识;预防妊娠并发症和早产,才能进一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王香菊  张楚媛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2):1084-1085
目的 分析我院围产儿死亡原因及影响死因的相关因素,探讨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措施。方法 回顾调查2001年1月-2005年12月底在我院分娩的76例围产儿死亡病例,对其死因及孕母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死胎34例,死产15例,早期新生儿死亡27例,死亡原因顺位依次为先天畸形、早产、脐带及胎盘因素、新生儿窒息及疾病。流动人口及偏远山区孕妇占73%,产检次数少于3次及未行产检占80%。结论 加强流动人口及偏远山区孕妇的管理,增强其保健意识,提高产科质量,可有效降低围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刘昕  范秀芳  王岩 《吉林医学》2012,33(16):3470-3471
目的:通过对250例围产儿死亡病例的分析,探讨围产儿死亡病因,为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我院围产儿死亡250例进行死亡原因、死亡率统计与分析。结果:2008年、2009年、2010年围产儿死亡率分别为:1.20%,1.01%,1.06%,死胎占围产儿死亡的76%,死产占2.4%,围产期新生儿死亡占21.6%;死胎主要原因为胎儿发育畸形,脐带异常,包括脐带缠绕、扭转、打结、脱垂,其次为母亲妊娠合并子痫前期、糖尿病,胎盘异常、多胎;围产期新生儿死亡主要原因为重度窒息、肺透明膜病。结论:加强产前围产保健,不断提高产前诊断水平,及时诊治高危妊娠,减少窒息发生率,对胎龄较小及出生体重低的早产儿适时治疗,对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04—2009年宁波市围产儿死亡率、死亡原因及其相关因素,为提高围产期保健工作质量及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供一些参考数据。方法依托三级保健网,资料来源于全市各县(市、区)妇保院(所)上报的围产儿死亡个案表、评审表及各种监测报表,并经质量控制保证监测资料的完整性和正确性。结果 6年中共监测围产儿360986例,发生围产儿死亡4243例,其中本市户籍的围产儿死亡率为7.67‰,非本市户籍围产儿死亡率为20.73‰,本市户籍及非本市户籍后3年围产儿死亡率均较前3年下降。本市户籍死因顺位的前5位依次为畸形、不明原因、早产、其他脐带因素及新生儿窒息;非本市户籍前3年死因顺位的前5位依次为早产、畸形、新生儿窒息、胎盘早剥及脐带脱垂,后3年依次为畸形、早产、新生儿窒息、其他脐带因素及胎盘早剥。本市户籍≥孕36周围产儿死亡构成比后3年(35.09%)较前3年(44.61%)下降,非本市户籍≥孕36周围产儿死亡构成比后3年(46.14%)较前3年(47.38%)下降不明显。结论加强出生缺陷三级预防、不断提高孕期保健及产科质量是降低户籍人口围产儿病死率的主要措施;让流动孕妇接受规范孕期保健及住院分娩是降低非本市户籍人口围产儿病死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围产儿死亡原因,研究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有效措施,以便提高围产保健质量.方法 对2007年–2010年6月份在我院死亡的围产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7年–2010年6月份住院围产儿死亡数逐年下降,183例死亡围产儿中死胎、死产、早期新生儿死亡各占56.83%、1.09%、43.08%,死胎、死产中以其他原因、母体因素、脐带因素为主要死亡原因,早期新生儿死亡主要死因为早产低体重、窒息、肺炎;评审结论中Ⅰ类、Ⅱ类、Ⅲ类各占34.43%、53.55%、12.02%.结论 完善孕产期系统保健,提高产科、儿科及相关辅助科室业务技能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围产儿死亡的原因,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按围产期标准,对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53例死亡围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围产儿死亡率为4.96‰。其中死胎40例(75.47%),死产3例(5.66%),新生儿死亡10例(18.87%)。53例死亡的围产儿中先天畸形和胎盘脐带因素为主要死亡原因,分别占24.53%(13例)和39.62%(21例)。3例死产中2例为院外非法接生后转入;1例早产,胎位异常,脐带脱垂,放弃抢救。结论围产儿死亡中先天畸形和胎盘脐带因素为死亡主要原因。加强孕期保健管理及监护,做好孕期宣教,防止妊娠并发症发生,利用产前诊断技术,以尽早发现畸形儿,及时终止妊娠,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对1979~1988年在我院分娩16079例中242例围产儿的死亡原因进行了分析。新生儿死亡116例,死胎99例,死产27例。尸检102例。围产儿死亡原因以宫内缺氧为主,其次为肺部疾患,先天性畸形等.孕周<37周,体重<2500克,臀位牵引的胎儿死亡率最高.围产儿死亡在产科并发症中主要为脐带因素,其次是胎盘因素,妊高症等.为进一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今后必须加强产前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11.
肖爱民  于琳 《中外医疗》2010,30(17):171-171,190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情况下的分娩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11月至2009年11月以来的胎儿脐带绕颈患者486例,分析和讨论胎儿绕颈者分娩情况,并与1268例正常孕妇从剖宫产率、胎儿窘迫以及新生儿窒息和死胎率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讨论胎儿绕颈的危害性和正确处理方法;结果脐带绕颈患者的剖宫产率为51.03%,显著高于正常无脐带绕颈的9.94%,2者统计学分析差异极显著(P〈0.01);同时,胎儿窒息以及胎儿窘迫的患者比例高达11.93%,也显著高于正常无脐带绕颈的孕妇,2者统计学分析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脐带绕颈增加了孕妇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数以及死胎率,对孕妇和胎儿均造成一定危害,因此,对于脐带绕颈病例应严格监控,尽量避免新生儿窒息以及死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236例围生儿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住院分娩围生儿死亡情况,探讨引起围生儿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836例围生儿的临床资料,对其中妊娠满28周至产后7d内死亡的围生儿逐一进行分类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围生儿死亡236例,病死率为26.71‰;男围生儿病死率(22.88‰)显著低于女围生儿病死率(30.63‰);农村围生儿病死率(41.79‰)显著高于城市围生儿病死率(4.97‰);初中及以下文化的产妇其围生儿病死率(28.38‰)显著高于高中及以上者(12.71‰);出生体质量<2500g的围生儿其病死率(134.88‰)显著高于出生体质量≥2500g者(13.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生儿死亡构成中死胎占71.19%,死产占17.79%,早期新生儿死亡占11.02%。围生儿前5位死因顺位是胎儿畸形89例(37.71%)、不明原因77例(32.63%)、宫内窘迫15例(6.36%)、脐带因素14例(5.93%)、胎盘因素12例(5.08%)。结论本地区围生儿病死率高,农村、低出生体质量者及产妇文化程度低者为甚;预防围生儿死亡形势严峻,重点在农村,主要干预措施是提高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加强婚前检查、围生期保健、产前筛查,预防畸形儿进入围生期,预防早产。  相似文献   

13.
尹维花 《基层医学论坛》2012,(31):4096-4098
目的观察B超提示胎儿脐带绕颈孕妇行分娩期胎心监护对新生儿结局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将产前B超诊断为脐带绕颈的300例孕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观察组行产前加产时胎心监护,对照组仅常规行产前胎心监护。结果观察组新生儿轻度窒息5例,常规复苏后复苏成功;对照组发生新生儿重度窒息6例,死产1例,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但阴道助产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对产前B超提示脐带绕颈孕妇在分娩期行胎心监护,有助于及时发现胎儿窘迫,及早干预,胎心监护后剖宫产率虽有一定升高,但能显著降低新生儿重度窒息及新生儿病死率及致残率[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34-835.]。  相似文献   

14.
This prospective collaborative study investigated the perinatal mortality rate and causes of perinatal death in 11 cities in China's Jiangsu Province in the 1 year between September 1, 1980 and August 31, 1981. Of the 86,913 perinatals born during this period, there were 2131 deaths, including 1140 stillbirths and 991 early neonatal deaths, for a perinatal mortality rate of 24.52. Causes of perinatal mortality included hypoxia (37.5%), respiratory disturbance (25.0%), congenital anomaly (11.3%), birth trauma (8.5%), prematurity (6.1%), and miscellaneous or unknown causes (11.6%).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e importance of the prevention of hypoxia and respiratory disturbance, which together accounted for 62.5% all of perinatal deaths. In the hypoxic category, 54.2% of the deaths were due to umbilical cord factors; in the respiratory disturbance group, 45.6% of deaths were a result of asphyxia neonatorum. Setting up facilities to detect congenital anomalies and determine fetal maturity would further lower perinatal mortality, as would improved fetal monitoring and abandonment of methods of delivery such as version extraction. In the 5 cities south of the Yangzi River, where medical care and living standards are better, the perinatal mortality rate was 21.8-23.8 compared with 24.5-38.4 in the 6 northern cities of the province.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临床和病理对照,分析围生儿死亡原因,为防止围生儿死亡提供参考。方法:对围生儿死亡病例进行尸体解剖及病理观察,并结合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其死亡原因。结果:125例死亡围生儿中,先天性畸形占36%,脐带及胎盘因素占20%,宫内缺氧和窒息占14.4%,母亲因素占12.8%,感染占7.2%,早产和低体重儿占5.6%,不明原因占2.4%,肿瘤2例,占1.6%。结论:围生儿死亡病例中先天畸形和胎盘脐带因素为主要死亡原因。加强孕期保健和产前诊断,防止妊娠并发症发生,尽早发现畸形儿并及时终止妊娠,是降低围生儿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及探讨西宁地区围生儿死亡的原因,以期提高产科的医疗质量及围产保健工作质量,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方法:按照WHO规定,出生时体重≥1000g或孕满28周至产后7天为围生期标准,对我院产科16年问死亡围产儿534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西宁地区围生儿死亡比(534/23372)22.85‰,死胎305例,占57.12%,死产49例,占9.18%,新生儿死亡180例,占33.71%。导致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并发症及死因为脐带因素,其次为胎儿畸形、妊娠并发症、胎膜早破、早产,死胎中以畸形、脐带因素为主,新生儿死亡以早产、产伤及缺氧为主。结论:加强孕期的保健、预防早产及防止畸形儿的出生,是降低围生儿死亡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急性胎儿宫内窘迫是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大多系胎盘及脐带因素导致胎儿缺氧所致。通过检测晚期正常妊娠及急性胎儿宫内窘迫的胎盘表达神经轴突导向因子.1(neurontowardsaxonguidancefactor.1,Netrin-1)水平、相应脐带情况及患者娩出新生儿出生状况,从而探讨Netrin-1在急性胎儿宫内窘迫中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012年10月1日—2013年9月30日间剖宫产终止妊娠孕妇共27例。其中15例正常足月妊娠孕妇为对照组,12例急性胎儿宫内窘迫患者为研究组。检测所有人选病例胎盘中Netrin.1表达水平,观察2组胎儿娩出时脐带情况,测定相应新生儿出生体重及出生后1minApgar评分。结果2组患者胎盘Netrin-1表达水平、新生儿出生体重及出生后1rain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未见明显脐带异常。12例胎儿宫内窘迫10例存在脐带绕颈,1例脐带螺旋。10例脐带绕颈中3例脐带绕颈两周;7例脐带绕颈1周,脐带绕颈1周新生儿患者中3例存在脐带水肿。但所有娩出胎盘均未见明显异常。与对照组相比,急性胎儿宫内窘迫组脐带异常明显(P〈0.05)。结论Netrin-1在急性胎儿宫内窘迫胎盘维持功能过程中作用较小。孕晚期急性胎儿宫内窘迫发生多因脐带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18.
舒敏  舒高倩  石爱辉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6):2084-2085
目的:探讨胎心监护异常的相关因素及处理。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08年12月2062例骨盆正常孕妇的异常产程监护及其相关因素,分娩方式,羊水胎粪污染及Apgar氏评分的比较。结果第一产程胎心监护异常以高危妊娠多见,胎心监护异常发生率为64.9%,而第二产程中脐带异常则上升为胎心监护异常的主要原因,胎心监护异常发生率为36.1%。高危妊娠导致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57.9%,明显高于脐带异常导致的新生儿窒息率12.8%(P〈0.01)。结论产程中胎心监护十分必要,对提高围生期质量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胎儿脐带绕颈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以指导临床处理原则.方法 随机抽取201 1年3月至2013年8月在暨南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产检并分娩的孕妇21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产前末次B超结果分组,无胎儿脐带绕颈的为对照组,胎儿脐带绕颈1周者为实验Ⅰ组,脐带绕颈2周及以上者为实验Ⅱ组(在分娩时均证实脐带绕颈情况与产前B超结果一致).比较3组产妇的产前基本情况、脐带及胎盘情况、产前及产时相关并发症.结果 对照组及实验Ⅰ、Ⅱ组的新生儿体重、脐带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产时胎监异常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存在胎儿脐带绕颈,产前需加强监护;脐带绕颈不是剖宫产指征,但应在产程过程中严密监测,以确保良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