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压迫止血法对经股动脉介入术后止血的效果。方法经股动脉穿刺行下肢动脉介入术后患者10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压迫法止血( n=50);观察组采用改良压迫止血法止血( n=50)。观察每组患者穿刺点止血时间、出血量以、皮下血肿的发生率,并对患者舒适度与术后疼痛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止血时间和出血量明显较对照组减少,且皮下血肿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患者舒适度、术后疼痛评分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压迫止血法可有效缩短经股动脉介入患者术后穿刺点止血时间,减少出血量和血肿的发生,减轻患者疼痛,提高舒适度,是一种有效的压迫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2.
陈克妮  林芹  罗淑平  王青 《广东医学》2008,29(10):1763-1764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经股动脉穿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两种干预方法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经股动脉穿刺行PCI术后的65例患者,分为实验组30例,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差异无显著性,手术方法与抗凝方法一致,实验组根据老年患者特点实施针对性的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出现腰背部、腹部不适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6.7%vs25.7%,P=0.041),穿刺点出血及血肿未增加。结论老年患者经股动脉穿刺PCI术后早期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减少腰背部、腹部不适的发生率,提高术后卧床期间的舒适度,同时不增加出血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讨论经股动脉穿刺行介入手术后并发假性动脉瘤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经股动脉穿刺行介入手术的204例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观察及护理,探讨发生假性动脉瘤的相关因素和护理措施.结果:204例患者中有2例在术后72 h出现假性动脉瘤.在超声定位下,徒手压迫交通口处1h后,动脉压迫器加压包扎穿刺点24~72 h后复查超声,交通口闭合,假性动脉瘤痊愈.结论:经股动脉穿刺行介入手术后并发假性动脉瘤主要与术后制动不佳、肥胖和疾病因素等有关,对介入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有效的护理,预防假性动脉瘤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在脑血管介入治疗术中应用 Perclose ProGlide 血管缝合器止血的临床效果。方法200例行脑血管介入手术的患者,术后按器械说明书要求的标准使用方法应用 Perclose ProGlide 血管内缝合器缝合股动脉穿刺口,并给予介入术后护理,观察术后恢复情况。结果5例患者穿刺点皮肤有少量渗血,2例患者出现皮下血肿。结论脑血管介入术后穿刺处血管使用 Perclose ProGlid 血管缝合器效果较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经股动脉穿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两种干预方法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经股动脉穿刺行PCI术后的65岁的患者,分为实验组30例,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临床特征无显著差异,手术方法与抗凝方法一致,实验组根据老年患者特点实施针对性的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结果 实验组出现腰背部、腹部不适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6.67% vs.25.7%,P=0.041),穿刺点出血及血肿未增加。结论 老年患者经股动脉穿刺PCI术后早期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减少腰背部、腹部不适的发生率,提高术后卧床期间的舒适度,同时不增加出血并发症。 【关键词】 老年人 血管成形术 经皮腔冠状动脉 舒适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评价心理干预对心脏介入术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400例在我院心脏中心进行心脏介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试验组术前、术中、术后分别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进行一般心理护理。结果:进行心理干预的心脏介入术患者,术中反应、穿刺疼痛、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穿刺处出血、血肿等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地降低心脏介入术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心血管内科介入术后使用弹性绷带作为约束带的效果及患者的舒适度,提高护理水平,增强患者的舒适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法对124例由股动脉进行穿刺行心血管介入术后患者使用弹性绷带代替传统的约束带进行术侧肢体的约束制动,制动12小时后观察患者穿刺点有无出血、皮下血肿,患者对约束带使用的满意度及舒适度等。结果124例患者除9例患者出现出血、皮下血肿外其余未出现穿刺点出血、血肿,患者在被约束期间感到满意。结论心血管介入治疗后使用弹性绷带作为约束带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及满意度,是一种简单有效、人性化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刘艳丽 《中外医疗》2011,30(33):75-75
目的探索经桡动脉与股动脉入径行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护理模式。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84例的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107例)与经股动脉(77例)入径行PCI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结果桡动脉组迷走神经反射、皮下血肿及出血、尿潴留及腰背痛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股动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的PCI治疗,术后并发症少,便于手术与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与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虢超英   《中国医学工程》2012,(8):124+127-124,127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穿刺冠脉介入术后发生上肢血肿的护理的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89例有完整资料的经桡动脉穿刺冠脉介入术后发生上肢血肿的病例。其中对照组44例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45例采用针对性上肢血肿护理,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照组44例采用一般护理,发生上肢血肿的患者经护理后,止血成功37例,成功率84.10%;观察组45例采用针对性治疗,止血成功42例,成功率93.33%。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舒适感的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经桡动脉穿刺冠脉介入术后发生上肢血肿采用护理干预,可达到良好的止血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出血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出血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以减轻病人的痛苦 ,减少和及时处理术后出血并发症。方法 观察分析 62例冠脉介入术后患者易出血的原因及时间、术后观察方法、宣教及指导等。结果  62例冠脉介入术后患者 ,有10例患者穿刺处皮下出现轻重不等的血肿和瘀斑 ,1例因动脉鞘管滑脱出现股动脉出血。结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护士熟练的专业、专科技能 ,敏锐的观察力 ,能有效降低术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并评价将循证护理应用于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的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5月收治的109例经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造影与支架置入患者作为护理干预组,给予循证护理;选择我院2011年2-9月开展循证护理前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收治的112例经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与支架置入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术后各非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在干预后,干预组的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且干预组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不但可以有效解决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的健康问题,而且能够将循证医学理论直接应用于临床护理决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途径与经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PCI)的护理特点。方法:选择心内科2009年1月~2010年1月进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02例进行研究,随机将102例患者分成两组经桡动脉途径PCI 52例,经股动脉途径PCI 50例,比较两种径路PCI操作术后护理特点。结果:从(1)拔出动脉鞘管前的准备及拔管时间及局部压迫方式;(2)卧床及平均住院时间;(3)穿刺部位观察时间;(4)拔管综合症;(5)尿潴留;(6)低血压;(7)疼痛及情绪变化等七个方面对比分析,经桡动脉途径PCI有明显改善。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较经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术具有患者无需卧床、痛苦小、护理方便、创伤性小、安全有效,术后局部血管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经济便捷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分析经桡动脉途径与经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护理要点。方法:289例冠心病患者分别采用经桡动脉途径(150例)和经股动脉途经(139例)行冠脉造影及PCI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和主观不适等发生情况的差异及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卧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皮下血肿、假性动脉瘤形成、迷走神经反射、排便困难、术后低血压和主观不适等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两种途径行冠脉介入诊疗均是安全可行的,但经桡动脉途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无需中断肝素抗凝、无需砂袋压迫、无需卧床、无体位限制,患者痛苦小,而且住院时间短;在术后观察护理工作量上及患者的接受程度和舒适度方面明显优于经股动脉路径。  相似文献   

14.
潘邦霞  宋兵战  曾兰 《吉林医学》2014,(22):5011-5012
目的:为了不断完善经皮血管吻合器的应用和护理,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16例经皮股动脉穿刺行介入治疗的患者采用经皮血管吻合器的应用及护理。结果:均取得满意的效果。结论:术前心理护理,正确使用血管吻合器及术后注意观察伤口情况,对经皮血管吻合器的应用和护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田敏  张丽敏  张艺 《西部医学》2011,23(3):566-567
目的探讨Angioseal血管内缝合器在冠脉内介入治疗术后病人应用的安全性和护理要点。方法选取心内科行冠脉内介入术的病人84例,在介入术后按器械说明书介绍的标准方法使用Angioseal血管内缝合器封闭股动脉穿刺口,在围手术期加强血管内缝合器相关的护理措施,并观察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84例病人经使用血管内缝合器后,股动脉穿刺口封闭效果好,无大出血和其他心脏并发症发生,与缝合器相关的并发症少且轻微。结论对冠脉内介入术后使用血管内缝合器的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能减少并发症和卧床时间,明显促进术后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的护理观察。方法:对295例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皮下淤斑10例,局部渗血5例,皮下血肿5例,假性动脉瘤1例。结论:对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做好健康宣教,术后密切观察、及时处理,可以减少和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杨泽蓉 《西部医学》2011,23(12):2451-2453
目的探讨经导管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难治性产后大出血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对28例难治性产后大出血患者用明胶海绵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术中配合、股动脉穿刺局部的观察护理、基础护理以及预防并发症发生等一系列综合措施。结果 28例患者中,20例于导管动脉栓塞术后立刻止血,8例出血明显减少,经对症治疗7天内出血逐渐停止。12例患者出现38.5℃以下发热,3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臀部疼痛,5例出现腹痛,经对症治疗约7天后症状消失,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治疗难治性产后大出血,密切配合手术医生,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护理关键,可挽救产后大出血产妇的生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经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穿刺部位的皮下淤血,应用紫金锭外敷的疗效,探讨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2年3月,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在拔除冠状动脉穿刺点动脉鞘管后出现血肿的患者,即给予紫金锭药液湿敷治疗,观察血肿面积及消退、疼痛、体温等情况。结果敷药前与敷药的第1天,第2天,第3天的血肿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即血肿消退效果第3天优于第2天,第2天优于第1天。VAS疼痛判断,0~3分占83.4%,4~6分占16.6%。体温36.3~36.45℃,无发热及炎症反应。结论应用紫金锭外敷冠状动动脉造影和介入术后穿刺部位皮下淤血的治疗操作简单、疗效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全程护理要点。方法:对68例经桡动脉或股动脉穿刺插入鞘管送入导管至左右冠状动脉造影,经导管送入球囊至狭窄部位植入支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分别给予传统心脏科护理方式(对照组)及现代心脏科护理方式(观察组),总结护理工作的体会及经验教训。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7.1%)明显高于对照组(85.3%)(P<0.05)。观察组皮下血肿1例,对照组皮下血肿2例、出血1例;观察组再灌注心律失常1例,对照组再灌注心律失常2例,休克1例。结论:掌握支架术全程的护理要点,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和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对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的早日康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