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和分娩方式以及与分娩有关的不同产科因素对产后尿失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对产后6~8周复查的初产妇400例进行问卷调查,询问产妇孕前、妊娠期及产后42天尿失禁的发病情况和产后下尿路症状.分析不同分娩方式与产后尿失禁的关系,探讨与尿失禁发生率有关的产科因素.结果①368例产妇中有51人(13.86%)在产后42天内至少一次出现尿失禁症状;②剖宫产、阴道顺产、产钳助产的尿失禁发生率分别为4.22%(7/166)、19.34%(35/181)、42.86%(9/21),产钳助产分别与其它两组之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阴道顺产组的产后尿失禁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剖宫产组(P<0.05);③阴道分娩组中与产后尿失禁有明显关系的因素有孕期发生尿失禁、孕前体重指数、产钳助产和产后尿急尿频等症状,而与硬膜外镇痛、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会阴裂伤、会阴侧切术、新生儿体重、产后哺乳均无明显相关性;④剖宫产中影响产后尿失禁的因素只有孕前尿失禁的发生,而与是否临产后剖宫产和新生儿体重无明显相关性.结论①剖宫产与产钳助产和阴道顺产相比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以显著降低产后42天内尿失禁的发生率;②产钳助产、孕期发生尿失禁、孕前高体重指数和产后出现下尿路症状可增加自娩后尿失禁发生的机率;③产后尿失禁以轻度为主,加强孕期和产后盆底肌肉训练可以预防和治疗产后尿失禁.  相似文献   

2.
产钳术在阴道助产中的作用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应用产钳术行阴道助产迅速结束分娩的效果。方法对峰峰集团第二医院过去11年间产钳术助产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会阴侧切顺娩及第二产程剖宫产者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463例产钳术助产者中,成功461例,失败2例。产钳组母体阴道壁裂伤、宫颈裂伤、产后出血、会阴阴道壁血肿发生率明显高于侧切顺娩组(P〈0.05或P〈0.01)。产钳组与第二产程剖宫产组在新生儿窒息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可缩短第二产程及减少产后出血量(P〈0.05)。结论在第二产程中正确使用产钳术行阴道助产能迅速结束分娩,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减少产后出血。产钳术有一定风险,作为一种应急处理方式,产科人员须熟练掌握。提高产钳手术质量可以避免母婴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改良产钳助产阴道分娩的母婴并发症情况,探讨提高产钳助产质量的临床意义。方法 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4月270例双人配合的低位或出口产钳助产患者为产钳组,随机选取同期270例头位顺产患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母婴的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产妇的近期并发症包括严重会阴裂伤、产后出血、阴道血肿、宫颈裂伤、伤口感染、伤口裂开等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远期并发症包括性交痛、尿失禁、大便失禁等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轻度窒息、胎头血肿、骨折、颅内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钳组新生儿皮肤擦伤率2.96%,对照组没有皮肤擦伤发生(P<0.05)。两组新生儿均无远期不良结局。结论 加强助产人员产钳以及会阴保护配合技巧的培训,与术者相互配合对降低母婴并发症,提高产钳助产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阴道助产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住院的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应用阴道助产掌助产,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助产方式(如胎头吸引助产或产钳助产)。比较两组助产方式对母儿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2h、24h出血量、软产道损伤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阴道助产掌有利于减少母儿损伤,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杜雪  苏晶晶  尹宗智 《安徽医学》2021,42(11):1245-1250
目的 分析产钳助产围产结局及其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阴道分娩5044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第二产程是否产钳助产,分为正常阴道分娩组(n=4858)与产钳助产组(n=186),并根据产钳助产产妇是否发生产后出血,分为产后出血组(n=54)与非产后出血组(n=132),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结果 产钳助产组产后出血、严重会阴裂伤、尿潴留、新生儿窒息、颜面部擦伤夹痕及新生儿转重症监护室发生率高于正常阴道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助产胎方位、凝血功能异常和软产道裂伤是产钳助产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 早期识别产钳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积极防治,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分析阴道顺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阴道顺产的产妇共100例,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筛选其影响因素。结果 2014年1月到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阴道顺产的100例产妇中,出现产后压力性尿失禁者12例,发生率为12%;影响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相关因素中,产妇年龄、分娩孕周、新生儿体重以及孕前是否存在尿失禁等因素,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产妇孕期是否存在尿失禁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阴道顺产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较高,孕期尿失禁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可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避免顺产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刘春莲 《中外医疗》2014,33(2):33-33,35
目的探讨低位产钳助产手术在临床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该院分娩的112例头位难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观察组56例(低位产钳助产分娩)和对照组56例(剖宫产分娩),观察两组产后的结局。结果观察组在新生儿成功抢救率和手术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在产后出血、软产道损伤、产褥感染及新生儿面部擦伤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新生儿窒息和头皮血肿等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产钳助产手术的有效应用,不仅能够挽救母婴的生命,减少并发症,还能有效降低剖宫产率,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观察产钳和胎吸助产对胎儿和母体的影响,评价最佳助产方法。方法 观察产钳和胎吸助产的产后出血、软产道损伤、新生儿颅内出血、头皮血肿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 产钳助产产道损伤略高于胎吸,P〉0.05;新生儿颅内出血、头皮血肿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胎吸,P〈0.01;产后出血两组无差别。结论 产钳助产优于胎吸助产。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在第2产程异常的孕妇采取产钳助产或者是急诊剖宫产措施对于母婴效果的影响及措施利弊.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在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的产科进行分娩的118例第2产程异常的产妇采取不同分娩方式的分娩时间以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分娩方式包括产钳助产及急诊剖宫产.结果 产钳助产组平均用时(14.8±5.3)min,急诊剖宫产组平均用时(32.7±12.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钳助产组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几率及发生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几率明显低于急诊剖宫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剖宫产组对于婴儿的重度窒息影响较为严重,与产钳助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轻度窒息、颜面擦伤、头皮血肿以及新生儿肺炎4个方面,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第2产程异常中,产钳助产较于急诊剖宫产更能保护母婴安全,更能降低难产风险系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娩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发生的影响,为预防该疾病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6年1月-2006年12月期间586例足月单胎分娩初产妇进行产后7年随访。结果:选择性剖宫产组SUI的发生率为7.10%(28/394),阴道分娩组为10.93%(21/192),剖宫产组与阴道分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SUI的发生与孕妇体重、年龄、第二产程时间相关(P〈0.05),而与分娩方式的选择(选择性剖宫产及阴道顺产)及新生儿体重无关(P〉0.05)。结论:产妇产后SUI的发生与分娩方式及新生儿体重无关,而与孕妇体重指数、年龄、第2产程时间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的分娩方式和胶原蛋白特异性代谢产物吡啶酚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行产前检查、分娩并分娩后复查的产妇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42例,选择性剖宫产组40例,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测定尿吡啶酚的浓度。结果①产后6~8周压力性尿失禁的总发生率为15.9%(13/82),其中阴道分娩组为26.2%(11/42),选择性剖宫产组为5.0%(2/40),阴道分娩组产后6~8周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高于选择性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孕期发生尿失禁、分娩方式及新生儿体重是产后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③产后6~8周尿吡啶酚/肌酐值:阴道分娩组为(24.61±2.27)nmol/mmol,选择性剖宫产组为(22.11±3.55)nmol/mmol,阴道分娩组高于选择性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及尿吡啶酚的浓度较选择性剖宫产产妇高。  相似文献   

12.
影响产生尿失禁各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AN Shu-dong  张琴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3):3040-3041
目的:研究不同分娩方式等因素对尿失禁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04年至2007年在我院妇产科分娩的初产妇340例,根据病例记录的分娩方式及相关资料。通过SPSS软件计算各分娩方式中发生尿失禁的比例及影响尿失禁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340例中有尿失禁100例(占29.4%)。高龄产妇28例中有24例发生尿失禁>3次/d(占85.7%),72例年轻产妇中有26例发生尿失禁>3次/d(占36.1%)。第二产程时间延长者28例中有20例发生尿失禁(占71.4%)。婴儿体重较重者26例尿失禁均多于3次/d。阴道顺产组、产钳助产组尿失禁发生率均高于剖宫产组(P<0.05)。结论:与阴道顺产组和产钳助产组相比,剖宫产可降低压力性尿失禁的风险。产妇的年龄、第二产程的延长、新生儿体重的增加使压力性尿失禁发生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成都地区产妇产后早期尿失禁的发病情况,寻找其高危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分娩并于分娩后6周复查的产妇9 918例,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分析产妇产后6周尿失禁的患病率;采用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其患病率的危险因素。  结果  实际有效调查9 550例产妇。成都地区产妇产后6周尿失禁的患病率为15.53%(1 483/9 550),其中以压力性尿失禁(73.03%,1 083/1 483)最常见。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盆腔手术史、产前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妊娠期尿失禁、新生儿体质量、产次、分娩方式、会阴侧切、会阴撕裂及第二产程时长均与产后6周尿失禁的发生有关(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相对于阴道分娩(顺产),剖宫产可降低尿失禁的发生概率〔比值比(odds ratio, OR)=0.373,P < 0.001〕;年龄≥35岁(OR=1.803,P=0.001)、有盆腔手术史(OR=1.260,P=0.003)、产前肥胖(BMI≥28 kg/m2)(OR=1.694,P=0.025)、妊娠期有尿失禁(OR=2.605,P < 0.001)、分娩新生儿体质量≥4 kg(OR=2.307,P=0.040)、经产(OR=1.284,P=0.023)及有会阴撕裂(OR=1.372,P=0.035)是产后6周尿失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产后6周尿失禁在成都地区产妇中并不少见,以压力性尿失禁为主。顺产、高龄产妇、经产妇、盆腔手术史、产前肥胖、妊娠期尿失禁、新生儿体质量大及会阴撕裂是产后6周尿失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亚群  杨永彬 《上海医学》2005,28(9):754-757
目的研究不同的分娩方式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02年1月至2004年4月在我院分娩的996名产妇,分为阴道分娩组(326名)和剖宫产组(670名),对两组产妇的年龄、孕期、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分娩方式、新生儿体重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阴道分娩组发生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比例明显高于剖宫产组。结论与阴道分娩相比,剖宫产可以降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产科因素对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和盆底肌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国际尿控协会推荐的国际尿失禁标准问卷,对701例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分娩并进行产后复查的初产妇进行问卷调查,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妥娩组(161例)和选择性剖宫产组(540例),了解其孕期及产后6 w 尿失禁的发生情况,并测定盆底肌肉收缩及舒张功能,分析与尿失禁发生及影响盆底肌力有关的产科因素。结果701例产妇中有42例(5.99%)在产后6 w 左右出现了尿失禁症状;产后尿失禁的发生与分娩方式、新生儿体质量、孕前体质量、体质指数相关(P <0.05);阴道分娩组、选择性剖宫产组的尿失禁发生率分别为11.18%(18/161)、4.44%(24/54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阴道分娩组中与产后尿失禁发生有关的因素有新生儿体质量、孕前体质量和体质指数(P <0.05),而与孕周、年龄、第二产程时间均无明显相关性。阴道分娩组的产后盆底肌力检测数值低于选择性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阴道分娩、新生儿体质量、孕前体质量、体质指数增加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有关;阴道分娩、选择性剖宫产2种分娩方式均影响产后盆底肌力,阴道分娩可以明显降低产后盆底肌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对27例分娩时发生会阴重度裂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会阴重度裂伤的高危因素。 方法 选择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2016年2月—2019年4月间收治的27例会阴重度裂伤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按照1∶2比例选取相邻住院号经阴道分娩产妇54例作为对照组。调阅2组病历资料,比较2组产妇的临床特点,分析会阴重度裂伤的高危因素。采用成组t检验、χ2检验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会阴重度裂伤的发生率为27/28 334(95.29/10万);观察组产时出血量及产后尿潴留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发现会阴重度裂伤后进行及时修补,术后管理排便并应用抗菌素,远期预后良好。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妇BMI(OR=7.552,95%CI为2.136~26.696)和新生儿体重(OR=20.511,95%CI为4.552~92.421)是会阴重度裂伤的独立危险因素;2组孕妇年龄、器械助产、会阴侧切、分娩镇痛、助产士年资、分娩时段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新生儿体重、孕妇BMI是会阴重度裂伤的高危因素,管理孕期增重、控制新生儿体重对于减少会阴重度裂伤的发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程红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8):1012-1013,1016
目的:了解阜阳市产后妇女压力性尿失禁(SUI)的发病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于阜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并于分娩后6~8周复查的孕产妇作为调查对象,共912例。采用问卷调查了解产妇产后SUI发生情况,并分析孕产妇相关因素对产后SUI发生的影响。结果:阜阳市产后妇女SUI的患病率为39.5%。随产妇年龄增高,SUI患病率增高(P<0.01);孕20周体质量指数越大,发生SUI风险越大(P<0.05);剖宫产产妇SUI的患病率显著低于阴道顺产和产钳助产产妇(P<0.01)。控制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妇高龄是产后SUI的危险因素,相对于阴道顺产和产钳助产,剖宫产可降低SUI的发生风险(P<0.01)。结论:产后妇女SUI的发生受年龄和分娩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徐永萍 《安徽医学》2012,33(10):1314-1316
目的分析并评价产科相关因素以及采取不同的分娩方式对产妇近期盆底支持组织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12月至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122例分娩的健康初产妇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73例与剖宫产组49例,使用女性尿失禁临床症状调查问卷在产妇分娩后的6~8周进行调查。结果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在分娩前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分别为18%和15%,两组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在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分别为21%和10%,两组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相比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晚期压力性尿失禁是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的高危因素。剖宫产组产妇的右侧活力值、功值以及两侧功值的平均值均高于阴道分娩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产妇的两侧活力值差值低于阴道分娩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阴道分娩组产妇中,压力性尿失禁者左侧活力值与峰值均小于无压力性尿失禁者,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无压力性尿失禁者两侧速度值差值低于压力性尿失禁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分娩组产妇在分娩后的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与剖宫产组产妇的发生率相似;产科的相关因素能够对产妇产后尿失禁的发生率以及产妇盆底肌肉的收缩与舒张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吴海  蒋红 《中国医疗前沿》2012,(20):35+28-35,28
目的研究阴道分娩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方法纳入463例患者分为产后尿潴留组和无产后尿潴留组,记录相关数据并在两组间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孕产次、分娩镇痛、催产素催产、会阴切开、产道损伤和新生儿体重无统计学差异,产后尿潴留组相对有较长的第一和第二产程时间、更多的手术助产,并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对有危险因素的患者应提高警惕,及时发现和处理产后尿潴留,避免长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