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雷春燕  李洁  许芬  陈虹亮  王诚丽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34):3991-3993,3996
目的分析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效果,探索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模式。方法对郴州市首批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学员采用"导师制+选修式+补短板"组合式培训方法,采用考试、转岗合格率和问卷调查评价培训方法。结果学员年龄23~45岁,政府出资培训即便影响收入仍有91.1%(82/90)的学员愿意再次参加岗位培训,对全科医生了解率达100.0%,愿意从事全科医生的比例为86.7%(78/90),与病友建立了"一对一"照顾关系的比例为77.8%(70/90),随叫随到出诊率为75.7%(68/90),技能考试平均成绩75.2分,理论考试平均成绩77.9分,转岗培训合格率为95.0%(95/100)。结论基层卫生院专科医生通过转岗培训后学员能掌握全科医生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导师制+选修式+补短板"培训模式可行。  相似文献   

2.
《右江医学》2019,(1):56-59
目的调查右江民族医学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现况,分析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培训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2017年在右江民族医学院进行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197名学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部分学员所在的单位领导和负责培训的老师进行个人访谈,了解培训效果。结果培训期间的收入下降是影响学员参加培训的主要因素;学员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后勤保障和组织、考勤制度满意度偏低;培训后对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的自评中,全科医学的应用及预防医学领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不太理想。结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全科医生的重要途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层次的学员开展培训工作,是提升培训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全科转岗培训中试行"双导师制",探索基础卫生人员培训的有效方法,让培训学员短期内具备全科医学知识并取得全科医生的执业资格,迅速充实基层一线队伍,满足"小病在社区"的人才需求。以期提升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推动培养一支符合城乡基层全科医疗服务岗位要求的全科医生队伍。  相似文献   

4.
目的进一步促进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的有效实施,加强临床实训阶段的质量监控。方法重庆市全科医学教育中心针对重庆市2010~2011年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临床实训基地进行实地调研,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分别从学员学习体会、出勤率、在培期间工资福利、临床培训基地管理及带教师资方面了解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临床实训的现状。结果普遍反映通过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临床实训阶段能很大程度提高学员的医疗卫生服务实践能力;学员临床操作技能和常见症状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主要疾病的防治与转诊能力均能得到提高;学员普遍很珍惜培训机会;同时也存在学员工学矛盾、经济压力大等问题。结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是解决当前基层急需全科医生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确保培训质量,需落实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5.
全科医生的转岗培训是巩固基层医疗卫生力量,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水平,保障人民健康的有效途径之一。泰山医学院根据国家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明确了社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培养途径、方向和目标,创造性的提出了社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1+3"培养体系,为全科医生的转岗培训工作提出了一个崭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云南省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学员执业注册意愿及影响因素,为提高该群体的全科医师注册意愿提出相关建议,为有关部门促进基层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云南省6个州市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300例基层医疗卫生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进行现场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执业注册意愿、影响因素等,采用一般性统计描述、χ2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参加云南省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学员无职称者占到41.5%;29.8%的转岗培训学员愿意注册为全科医师,选择注册的原因依次为愿成为全科医师、岗位聘任需要、主管行政部门要求等;70.2%的转岗培训学员不愿注册为全科医师,选择不注册的原因依次为达不到全科医师注册条件、其他、对全科医生职业发展没有信心等。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学员执业注册意愿的因素有执业资格、在基层医疗卫生工作中遇到国家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工资待遇低、工作条件简陋、住房等生活条件差等。 结论 转岗培训学员执业注册为全科医师的意愿低,需加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学员的职业引导,改善基层全科医生的职业发展和生活环境,进一步健全转岗培训学员遴选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参加贵州省基层卫生机构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学员对培训需求及其培训现状,为提高基层卫生机构全科医师转岗培训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座谈会和自填式问卷调查,对2013年在贵州省7个农村全科医师转岗临床培训基地培训的学员进行调查。结果:培训学员的学历以大专为主,99.3%的学员希望参加培训。非常需要掌握常见疾病防治与转诊技术的学员比例最高为60.2%,而掌握临床常见疾病诊疗的学员比例最少为28.3%。结论:现阶段我省边远地区乡镇卫生人员学历偏低,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卫生人员严重不足,学员掌握常见疾病防治与转诊的学员比例偏低,边远乡镇卫生院开展全科医疗服务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加强基层卫生机构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建立健全有效的基层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激励机制,提高其知识与技能成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强自身卫生服务能力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青海地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现况,总结培训效果并分析其影响因素,针对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效果影响因素提供干预对策。  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20年7月在青海省全科医学临床培训基地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273名学员,统计研究对象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称类型、执业资格、工作年限,及重视程度、工学矛盾,比较不同基本情况学员转岗培训考试达标率,统计分析转岗培训考试结果达标率的影响因素。  结果  273名全科转岗培训学员考试达标247名,达标率为90.48%。经检验不同性别、职称类型、执业资格、工作年限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考试结果达标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及不同重视程度、工学矛盾情况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考试达标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这些因素为影响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达标率的相关因素;且年龄较年轻、受教育程度较高者、重视程度高者、无工学矛盾者转岗理论培训考试达标率相对较高;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大、受教育程度低、重视程度差、有工学矛盾是影响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考试达标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  结论  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重视程度、工学矛盾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考试达标率是影响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效果的因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教学可据此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及早干预,从而有效提高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效果及存在的问题,为改进培训方法、提高培训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对完成了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学员进行统一结业考试,考试的信度和区分度采用重庆医科大学试卷定量分析系统测定,考试的效度由重庆医科大学全科医学教研室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培训中心的管理老师以及社区带教师资组成的专家组共同评价;将考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双侧α=0.05作为检验水准。 结果 2012-2015年"理论考试" "基本技能" "体格检查" "心肺复苏"四项的中位成绩在60.0~82.5分之间,各项考试成绩的四分位间距分别为"55.2~66.7""64.3~77.2""61.5~82.5""69.0~87.0"分;"全科接诊"的中位成绩为65.0~76.0分之间,四分位间距为60.0~80.0分;次年比前一年的考试成绩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考试结果显示,培训后的全科学员在全科医学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方面基本合格,但在全科接诊综合能力方面总体水平偏低,沟通交流技巧欠缺,对基层常见疾病的诊断处理与预防保健等方面的能力与理想状态有差距;全科学员能力的个体差异也较大。建议将来在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中强化全科接诊能力的"实战"训练,并尝试SP模拟教学及分层个体化的新型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江西省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需求,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以期快速、有针对性地提高基层全科医生队伍的素质和医疗工作质量,使之基本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小病在基层"的人力支撑要求。方法自行设计三套调查问卷,对参加江西省2010、2011年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学员进行调查,主要调查内容包括:学员的基本情况、学习目的、学习动机、培训面临的最大困难、自身的需求及兴趣、对培训基地的满意度、培训收获、效果评价等。结果关于学习目的与动机,236名学员主要选择:知识更新195人(82.6%);获得合格证书173人(73.3%);胜任工作的需要162人(68.6%)。关于参加培训面临的最大困难,236名学员主要选择:所学内容难以应用于实际74人(31.4%);想脱产学习,但领导要求回去工作62人(26.3%);放不下单位工作29人(12.3%)。关于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内容与学员自身的需求及兴趣相符程度,236名学员认为:完全符合13人(5.5%);比较符合71人(30.1%);基本符合120人(50.9%);较不符合30人(12.7%);完全不符合2人(0.8%)。针对参加转岗培训后,认为自己的工作在哪些方面发生了改变,149名学员的选择排序为:临床基本技能128人(85.9%);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126人(84.6%);沟通技巧107人(71.8%);疾病的诊治知识104人(69.8%);责任心和事业心97人(65.1%)。结论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是医学教育的补充形式,应进一步规范实施"以学员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管理质量,使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教育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使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我国城市社区全科医生培训现况及需求,为下一步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1年9-12月,对辽宁、福建和宁夏3个省的16名全科医学培训相关管理人员实施个人深入访谈,访谈在各地培训基地会议室实施,持续约半小时左右.采用电脑录入及录音记录信息,使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访谈材料.结果 ①组织管理、基地建设、硬件及经费配备均按照要求设置及实施.②3地均实施了岗位培训,部分地区开展了规范化培训,并定期进行督导.各地均实施了师资培训.③地方财政投入不足、人员学历低、工学矛盾是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④对于以上问题,受访者提出了解决建议,如培训资金及时投入、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及通过网络学习解决工学矛盾.结论 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力度、多手段解决工学矛盾、加强师资培训是未来进一步提高全科医学培训质量所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研究标准化病人在全科医师培训中的应用情况,探讨提高全科医师能力的有效培养方式.方法 将参加转岗培训的120名学员按照随机方法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培训中,两组学员的培训方式按照不同方式设计.实验组学员采用标准化病人进行培训,对照组学员按照传统的临床带教授课方法进行培训.培训后对两组学员进行客观结构化考试.使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组学员考试成绩之间的差异.结果 经过培训后的全科医师的业务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实验组学员在问诊查体考核中的成绩优于对照组,尤其是在人文关怀方面(问诊技巧)更为突出.结论 采用标准化病人进行全科医师转岗培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全科医师的人文素养与技能操作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并分析云南省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师资培训的效果,试图进一步完善师资培训模式,为加快云南省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带教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可行性建议,以期为增强全国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师资培训效果提供依据和参考。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对参加云南省2018年首期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师资培训班的139名学员进行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 结果 91.13%的参培学员对本次师资培训班的总体评价为满意,6.45%的参培学员对本次师资培训班的总体评价为一般,仅有2.42%的参培学员对本次师资培训班的总体评价为不满意。个人兴趣和单位支持情况主要影响学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学员参培后认为仍需增加的知识技能最高依次为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全科医学基本理念。 结论 定期举办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师资培训班能够有效提高师资带教能力,同时仍存有些许因素影响师资培训的效果。了解影响师资培训效果的因素,结合实际分析其原因,补充并完善师资培训遴选标准;提高对师资培训的重视程度,调动助理全科师资参加培训的积极性;进一步丰富师资培训班模式和内容,确保师资培训质量,以期提升师资带教水平。   相似文献   

14.
全科医生心理医学培训在全科医学实践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全科医生心理医学培训在全科医学实践中的作用。方法 将 2 0名经浙江省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全科医生 (4年制 )随机分为培训组 10人和对照组 10人 ,培训组在完成心理培训 6个月后 ,两组进行理论考核和病例分析。两组的考核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培训组理论考核和病历分析成绩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结论 参加心理医学培训的全科医生 ,无论在掌握心理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 ,还是在实际处理心身疾病的心理问题能力方面 ,均高出未参加本项目培训的全科医生。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社区医师对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的需求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调查社区居民对全科医师服务内容的需求情况以及社区医师对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的需求,从而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我省全科医师岗位培训。方法选择2008年参加本年度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班的2050名社区医师进行问卷调查;选择培训学员所服务的社区居民2015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居民对社区近距离紧急事故的救护、生病时社区医师上门服务、常见疾病的预防与保健知识等全科医师服务内容的需求程度较高。社区医师对全科医学概论、急诊医学理论与技术、各科临床实践技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内容的需求程度较高;社区医师对全科医师岗位培训时间、地点、方式、教材、形式的选择分别以6—12个月、临床教学医院、在岗执业培训、全国统编教材、理论讲授案例讨论和科室轮转最多。结论全科医师岗位培训要进一步加强对全科医学概论、急诊医学理论与技术、各科临床实践技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慢性疾病防治与管理的教育;应考虑社区医师对各培训时间、地点、方式、教材及形式等的认可程度,制定培劫l计划。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专家网络跟踪临床指导”的培训模式对提高社区医生高血压防治知识以及临床诊治水平的作用。方法2008年12月选择浙江省杭州市、嘉兴市、绍兴市2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855名社区医生,进行高血压临床知识和病例诊治能力的基线问卷调查。以其中网络信息系统健全的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30名为干预组,采用知识培训结合网络指导的模式进行3年的全程跟踪指导;另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425名为对照组,仍用常规集中授课培训模式。干预后于2011年12月再次进行问卷调查,并对两种模式的培训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社区医生运用专家网络跟踪指导模式培训后高血压的知识和病例诊治能力均明显提高;对高血压防治基础知识、高血压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知识的正确回答率分别由37.0%(159/430)、45.6%(196/430)、42.8%(184/430)提高到66.8%(284/425)、81.4%(346/425)、77.6%(330/425);高血压诊治正确率由干预前的38.4%(496/1290)提高到73.3%(946/1290)(P〈0.01)。对照组医生培训后高血压知识和病例诊治水平也有所提高,但升高的幅度明显低于干预区。结论“专家网络跟踪指导”模式能更有效地提高社区医生高血压防治知识和临床诊治水平,有效地改善培训模式是提高社区医生高血压诊治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浙江省全科医师社区实践考核手册>(考核手册)试用情况的追踪调查,分析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学员在社区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探讨提高全科医师社区实践质量的方式和途径.方法 选择浙江省嘉兴市2003-2008年所有完成社区实践的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学员的考核手册690本,重点分析学员的社区实践考核情况.结果 思想品德素质考核:优秀669人(97.0%),合格21人(3.0%),无不合格;临床能力考核:综合得分90分及以上者668人(96.8%),85~89分者22人(3.2%).结论 社区实践考核因采用带教老师评分的考核方法,主观因素影响较大,考核结果很难反映学员的实际工作能力,采用一个地区集中考核的方法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综合医院非精神科医护人员的精神卫生教育及继续教育现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措施。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式,于2012年12月至2013年4月对广州地区17家综合医院2617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617名调查对象中,41.6%的医护人员未接受过精神病学课程学习,66.9%的医护人员未接受过精神科轮转,66.7%的医护人员未接受过精神病学等相关培训;93.8%的医护人员有兴趣参加精神心理专科培训课程,72.O%的医护人员主张以培训班/学习班的形式参与,72.3%的医护人员对“4~5d的一个培训课程,每6个月加强培训(2d),与精神科医生建立联系”的培训模式最为满意。结论广州地区综合医院非精神科医护人员缺乏精神卫生知识,迫切需要加强精神卫生知识培训。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全科医师情绪智力与工作绩效的关系,为完善全科医师培养体系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情绪智力量表、工作绩效量表对广东省492名全科医师进行测试。结果:全科医师情绪智力得分126.8112.04,工作绩效得分90.3810.72;全科情绪智力与工作绩效存在中等程度显著正相关,全科医师情绪智力能解释工作绩效25.6%的变异。结论:加强全科医师情绪智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工作绩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