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观察了糖尿病患者空腹及馒头餐后血浆胰高血糖素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及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空腹胰高血糖素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人。NIDDM患者馒头餐后胰高血糖素水平显著升高,且于各时相均显著高于正常人,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比值的升高幅度则显著低于正常人。提示,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岛A细胞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患者胰高血糖素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观察了糖尿病患者空腹及馒头餐后血浆胰高血糖素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及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空腹胰高血糖素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人。NIDDM患者馒头餐后胰高血糖素水平显著升高,且于各时相均显著高于正常人,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比值的升高幅度则显著低于正常人。提示,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岛A细胞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3.
胰高血糖素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及餐后血浆胰高血糖素、血糖、胰岛素的变化及意义,并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血脂、体重指数、瘦素的变化。方法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56例健康对照组,测量空腹血浆胰高血糖素、血糖、胰岛素、血脂、瘦素及餐后血浆胰高血糖素、血糖、胰岛素的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1)糖尿病患者空腹及餐后血浆胰高血糖素水平均高于正常人(P〈0.05)。(2)糖尿病患者餐后胰岛素峰值较正常对照组延后。(3)糖尿病组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4)糖尿病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5)糖尿病组体重指数比对照组高(P〉0.05)。(6)糖尿病组瘦素值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胰高血糖素的绝对或相对过多,是造成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症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中药降糖胰生胶囊对实验性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降糖胰生胶囊(人参、生地、黄芪、黄连、水蛭)治疗糖尿病的药理作用. 方法:研究降糖胰生胶囊对实验性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糖耐量、胰岛素释放、胰高血糖素释放及肝糖原的影响以及对肾上腺素性小鼠高血糖的影响. 结果:降糖胰生胶囊对链脲霉素所致的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有明显降低血糖的作用(P《0.01),能改善糖耐量(P《0.01),提高血清胰岛素含量(P《0.01),同时能降低血浆胰高血糖素的含量(P《0.01),并能调节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某些血糖代谢环节,如促进肝糖原、肌糖原的合成等;并能明显降低肾上腺素引起的小鼠血糖升高(P《0.01). 结论:降糖胰生胶囊具有降低血糖、改善糖耐量,促进胰岛素释放和肝糖原、肌糖原的合成,并可降低血浆胰高血糖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胰高血糖素为一单键肽,含29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为3485,主要由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索的生理作用广泛,它与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互相调节,为维持体内血糖稳定主要因素之一。血浆胰高血糖素含量的测定,对糖尿病发病机理及其他多种疾病的研究,均有重要的意义。胰高血糖素分子量较小,抗原性较弱,且与肠胰高血糖素的分子结构部分相同。要获得高效价、高亲和力和高特异性的抗体,以及制备免疫活性和稳定性良好、放比强度符合要求的标记抗原并不容易,因而建立胰高血糖素放射免疫分析,有较多的困难。国内迄今未有成功的报道。我们对胰高血糖素放射免疫分析进行研究,建立了可用的测量方法,现予报道。  相似文献   

6.
李文跃  曹静静 《浙江医学》2024,46(9):988-991,997
胰高血糖素是一种具有胰岛素拮抗作用的关键激素,与2型糖尿病等多种代谢性疾病有关。近年来,胰高血糖素在2型糖尿病发生和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日益得到重视。胰高血糖素除了维持血糖平衡外,还参与了其他代谢性疾病,如肥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的发生、发展,但目前关于胰高血糖素与这些代谢性疾病之间关联的文献报道较少。本文就影响胰高血糖素分泌的因素及胰高血糖素与代谢性疾病的关系作一综述,以期为胰高血糖素在代谢性疾病中的作用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观察针刺胃脘下俞和足三里穴对糖尿病家兔血糖及血浆胰高血糖素的影响,通过对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家兔血糖(BG)及血浆胰高血压糖素的检测和针刺胃脘下俞穴/足三里穴对其影响的动态观察。结果发现,针刺胃脘下愈具有明显降低Alloxan糖尿病家兔BG浓度和抑制IRG的释放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陈巨  陈重  邝建  杨华章 《循证医学》2009,9(2):101-104
目的探讨阿卡波糖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高血糖素水平的影响。方法正常对照组12例和糖尿病组13例进食混合餐,分别于空腹和餐后15、30、60、90和120分钟测量血糖、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1周后,糖尿病组进食混合餐+阿卡波糖(100mg),再次测量以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餐后30分钟和90分钟胰高血糖素明显升高,胰高血糖素曲线下面积升高显著(P〈0.05)。干预后糖尿病组胰高血糖素15分钟有明显下降,胰高血糖素曲线下面积下降显著(P〈0.05)。结论阿卡波糖干预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混合餐餐后血糖,同时降低胰高血糖素分泌。  相似文献   

9.
①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病人空腹及馒头餐后血浆胰高血糖素、血清胰岛素含量的变化及意义。②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了 6 5例 2型糖尿病病人空腹及馒头餐后血浆胰高血糖素、胰岛素的水平变化 ,并与 34例健康人进行比较。③结果 糖尿病病人空腹及餐后各时相胰高血糖素水平均高于正常人 (t =16 .79~2 0 .37,P <0 .0 1)。糖尿病病人馒头餐后胰高血糖素水平明显升高 ,6 0min显著高于其空腹水平 (F =15 .4 5 ,q =5 .6 2 ,P <0 .0 1) ,180min时基本恢复到空腹水平。正常人餐后 30min胰高血糖素水平略有升高 ,后各时相逐渐下降 ,180min稍低于空腹水平 ,各时相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 (F =2 .38,P >0 .0 5 )。糖尿病病人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比值馒头餐后上升迟缓 ,6 0min才高于其空腹水平 (F =2 .6 7,q =4 .11,P <0 .0 5 ) ;12 0、180min比值仍上升 ,亦明显高于其空腹水平 (q =4 .78、5 .4 3,P <0 .0 1)。正常对照组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比值于馒头餐后上升快 ,6 0min达高峰(F =12 .6 7,q =5 .5 2 ,P <0 .0 1) ;180min与空腹相比无显著差异 (q =1.77,P >0 .0 5 )。④结论  2型糖尿病病人存在较严重的胰岛A细胞功能异常 ;餐后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比值是一项能敏感、准确判断糖尿病病情的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胰岛素拮抗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 目的] 探讨胰岛素拮抗激素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关系.[ 方法] 观察8 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在酮症酸中毒治疗前后血糖、血浆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血清皮质醇、三碘甲腺原氨酸、甲状腺素等,并进行对比.[ 结果] 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前血中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皮质醇的浓度显著高于治疗后的水平.三碘甲腺原氨酸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后显著上升,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甲状腺素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前后无差异.[ 结论] 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皮质醇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病机理有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出现低三碘甲腺原氨酸综合症,提示有甲状腺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空腹及糖负荷后胰高血糖素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及对MS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5-12月于青岛市内分泌糖尿病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糖调节异常患者及血糖正常的健康体检者共176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空腹及糖负荷后30、60、120 min的血糖、胰高血糖素水平,比较不同胰高血糖素水平与MS的相关性.结果 空腹及糖负荷后30、60、120 min,与低胰高血糖素组相比,高胰高血糖素组患者BMI水平明显升高(P<0.05);在空腹状态下,与低胰高血糖素组相比,高胰高血糖素组患者TG及糖尿病患病率明显升高(P<0.05),而H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糖负荷后30、60 min高胰高血糖素组糖尿病患病率明显升高(P<0.05),而H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空腹及糖负荷后30、60 min,高胰高血糖素组MS患病率均明显高于低胰高血糖素组(P<o.05).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空腹及糖负荷后30、60 min状态下,胰高血糖素与BMI及糖尿病呈正相关,而与HDL-C呈负相关,与TG未见相关性;糖负荷后30、60 min,胰高血糖素与高血压呈正相关.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各时点胰高血糖素与MS呈正相关.结论 不论空腹或糖负荷后,高胰高血糖素水平与MS的患病率升高有关,胰高血糖素可能参与了MS的发生,改善胰岛a细胞功能可能是MS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12.
胰高血糖素瘤二例报告并文献回顾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对少见病胰高血糖素瘤的诊治水平.方法:总结本院2例及国内24年间文献报道30例胰高血糖素瘤的诊治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在病程中的不同阶段曾被误诊(多被误诊为湿疹和糖尿病),其中84.4%(27/32)患者有典型的胰高血糖素瘤临床特征(如轻度糖尿病,迁移性坏死性皮炎、舌炎、口角炎、贫血和体质量减轻等).21例行胰体尾切除术,1例行Whipple手术,1例行胆肠吻合术,2例行肿瘤局部切除或摘除术,7例不适宜手术或拒绝手术.病理结果显示27例为恶性,3例良性,2例性质不确定.治疗后多数患者皮疹在短期内消退,症状改善.结论:胰高血糖素瘤临床罕见,极易误诊;根据典型的胰高血糖素瘤综合征及实验室检查(血浆胰高血糖素水平)即可提出定性诊断,辅以影像学检查可提出定位诊断;根治性或姑息性手术切除是其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 糖尿病的病因至今尚未阐明,目前主要趋向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或相对不足及胰高血糖素分泌过多为糖尿病的基本发病原理。为了探讨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原理,对健康人及糖尿病患者分别测定空腹血浆皮质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奥曲肽对糖尿病大鼠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32只,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4组(每组8只),分别予奥曲肽(DA组)、胰岛素(DI组)、奥曲肽加胰岛素(DAI组)、生理盐水(DC组)治疗4周。另8只同龄SD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相应剂量的柠檬酸钠缓冲液,作为正常对照(NC)组。分别测定治疗前后空腹及糖耐量2 h血糖、血浆胰高血糖素、胰岛素和C肽。结果治疗前,糖尿病各组血浆胰高血糖素较NC组显著升高、血浆胰岛素和C肽显著降低(均P〈0.001)。治疗后,DA组和DAI组的2 h血糖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或〈0.001);DAI组的2 h血糖均比DA组和DI组明显降低(均P〈0.05)。DA组和DAI组的空腹及2 h血浆胰高血糖素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0.01)。DA组的空腹及2 h血浆C肽明显高于DC组(P〈0.001或〈0.05)。胰岛素结果类似于C肽。结论奥曲肽可降低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的餐后高血糖和高胰高血糖素水平,改善胰岛A细胞功能;并可使“B细胞休息”,保护胰岛B细胞。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食道静脉曲张套扎术对肝功能及胰高血糖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临床诊断的26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住院患者,观察患者套扎前后肝功能 及血浆胰高血糖素水平.结果 26例患者套扎治疗后ALT、AST、TBil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差别(P>0.05),而ALB套扎后较套扎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血浆胰高血糖素水平与治疗前相比较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 食道静脉曲张套扎前后肝功能及血浆胰高血糖素水平无明显变化. [关键词] 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套扎治疗肝功能胰高血糖素  相似文献   

16.
玉米须水提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高血糖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玉米须水提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高血糖素的影响. 方法 采用高脂高糖饲养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诱导模拟2型糖尿病雄性SD大鼠模型,给药干预8周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和胰高血糖素(glucagon)的水平;免疫组化法分析胰岛中胰高血糖素的表达水平. 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中、高剂量的玉米须水提物可呈剂量依赖型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FBG和glucagon的水平(P<0.05或P<0.01),明显降低胰岛细胞中胰高血糖素的表达(P<0.05或P<0.01),对胰岛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结论 玉米须水提物可降低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和胰高血糖素,抑制胰高血糖素大量分泌,对2型糖尿病大鼠可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浆胰高血糖素(CLU)、内皮素(ET)水平和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0例肝硬化患者,并选30例健康体检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分析血浆胰高血糖素、ET水平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出血、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和内镜下"红色征"的关系。结果肝硬化出血组血浆胰高血糖素、ET和HVPG分别为(157.53±10.19)、(89.63±11.40)ng/L、(14.4±2.3),均显著高于肝硬化非出血组(P〈0.05);Child-Pugh C级血浆胰高血糖素、ET水平分别为(162.31±9.25)、(96.39±12.03)ng/L,显著高于A级和B级(P〈0.05);肝硬化有"红色征"患者的血浆胰高血糖素、ET水平分别为(155.33±13.26)、(93.43±12.94)ng/L,均显著高于无"红色征"组(P〈0.05)。结论血浆胰高血糖素、ET水平可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甜茶素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四氧嘧啶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甜茶素治疗组(200,100,50mg/kg)、阳性对照组(盐酸二甲双胍100mg/ kg)、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同时设一正常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灌胃给药30d后,测定各大鼠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血脂等指标.结果 甜茶素可明显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升高血清胰岛素及降低血浆胰高血糖素含量;同时也能明显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结论 甜茶素具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可能与其促进胰岛素分泌及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9.
胰高血糖素样肽-1是分泌自L细胞的激素,刺激胰岛素分泌。其受体激动剂是对2型糖尿病极有前景的治疗。为总结其作用特点和临床效果,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分析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的治疗优点。临床试验证明了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在控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方面的疗效。胰高血糖素样肽-1是对2型糖尿病即安全又有效的治疗手段,将对2型糖尿病的防治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神经内分泌因子的检测,观察心理应激性2型糖尿病患者神经内分泌的变化。方法 60例心理应激性2型糖尿病患者与60例健康人按照SCL-90自评量表评分,并分别检测血液神经内分泌因子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血浆糖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结果 SCL-90量表的检查结果表明,心理应激性2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人评分结果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2组神经内分泌因子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血浆糖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检测结果差异均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心理应激性2型糖尿病患者中,神经内分泌因子比正常人异常升高,说明心理应激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神经内分泌因子有非常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