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国内外对急性射线照射事故和职业慢性照射者剂量估计中.常因未佩戴个人剂量计。或虽佩戴但常常超出了剂量计的量程,不能快速准确地给出可靠的剂量数据,此时,利用细胞学方法进行剂量估计就成为可靠的结果。虽然染色体畸变和微核已作为辐射作用后可靠的生物剂量计被应用着。但由于一些非稳定性畸变随细胞的分裂增殖而丢失。常使检测结果随时间推移而改变,而且染色体只能反映本身可见的损伤,从而影响对辐射效应的评价。GPA(Glycophorin A)基因位点突变发生在造血干细胞,可以在体内传代而长期存在,属中性突变,能反映个体累积损伤,剂量反映曲线好,可作为终生生物剂量估计。而且GPA分析方法具有所需血样少,不需培养,速度快,稳定性好,重复性高等优点,因此,GPA基因突变技术作为放射生物剂量估计一直被广泛应用着。现就GPA基因突变研究方法及其在放射生物剂量估计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染色体畸变分析作为辐射生物剂量计的应用评价邓文,刘文丽,康德英四川省放射卫生防护所610041用生物学指标估算人体受照剂量即辐射生物剂量计,具有人体受照实录的真实性,它已成为国际上放射卫生防护领域的一个热点发展方向。以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  相似文献   

3.
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在急性照射生物剂量的估算、早先事故照射剂量重建以及慢性低剂量辐射生物效应评价等方面的意义和价值已得到国际学界的广泛认可,积累了较为丰富资料。为此,本文对染色体畸变分析在急慢性辐射损伤评估中的应用与意义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4.
应用多核细胞法研究晚期混合裂变产物内照射诱发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hprt 基因位点突变, 并与染色体畸变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淋巴细胞hprt 基因位点突变不仅随内照射剂量增加而增加, 呈现出良好的正相关, 而且与染色体畸变之间亦呈现出较好的相关性。说明辐射诱发hprt 基因位点突变和染色体畸变的剂量效应关系动力学相似。因此hprt 基因位点突变有可能成为生物剂量计。  相似文献   

5.
在分子水平研究辐射剂量的量效关系是当今辐射生物剂量计研究的热点[1].目前研究中的生物剂量估计方法已有多种,其中体细胞基因突变具有稳定性好、灵敏度高、剂量-效应关系呈线性和检测样品可取自外周血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γ射线诱发培养淋巴细胞T细胞受体 (TCR)基因突变的剂量 效应关系。方法 以不同剂量 (0~ 4 0Gy)的γ射线照射新鲜分离的健康成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植物血凝素脉冲式刺激 2h后 ,用白细胞介素- 2培养 7d ,用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TCR基因突变频率 (TCRMF)。应用SAS统计软件包编写的程序进行辐射剂量 效应曲线的拟合和筛选。结果 培养 7d后 ,TCRMF (10 -4)随照射剂量D (Gy)的增加而增高 ,最佳拟合曲线为二次多项式模型 ,其方程式可描述为 :TCRMF =2 . 74+ 6. 0 5D + 7 60D2 (F =3 62. 3 7 16,P <0 . 0 1,经校正的R2 =0 . 9999)。结论 TCR基因突变作为一种有潜力的生物剂量计可能用于近期辐射照射生物剂量的估算。  相似文献   

7.
慢性放射损伤细胞遗传学变化特点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染色体畸变分析和微核测试法在辐射领域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用染色体畸变估算全身一次比较均匀的X、γ和中子的过量照射时的生物剂量比较准确,对不均匀和局部照射可给出相当于均匀照射的剂量。淋巴细胞微核作为估算受照剂量的辅助指标,已受到广泛重视。尤其是CB微核法的问世,提高了微核检测的准确性,但在慢性放射损伤时,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的变化特点及其在慢性放射病诊断中的作用,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染色体畸变研究方法及其在生物剂量估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染色体畸变分析可以作为生物剂量测定方法估算受辐射人员所受的辐射剂量[1]。  相似文献   

9.
广东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广东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分析郑巧玲梁丽燕李伟均陈润涛李来玉谭光享麦维基(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广州520260)在急性照射条件下,染色体畸变(简称CA)作为生物剂量计,其应用效果比较满意。CA分析已作为国家评价辐射损伤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但在长期小剂...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用染色体畸变分析法对某钴源事故受照者进行了生物剂量估算和细胞遗传学的动态观察。方法:用本室细胞培养制片法略加改进,用泊松分布检验受照者的照射状况。结果:根据照后11d“双 环“频率推算“天“和“旺“的生物剂量分别为2.41和2.17Gy,该剂量与物理剂量和临床诊断是相吻合的。“双 环“的变化,随时间推移而下降,到2a时,仍高于本底水平。结论:染色体畸变分析是估算受照剂量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腹腔肿瘤患者放疗后血液和细胞遗传学的变化。方法 选择腹腔肿瘤患者 4 6例。加速器照射或60 Coγ射线与加速器混合照射。每周照射 5d ,每天照射一次 ,每次组织中心剂量 2Gy ,总剂量 4 3~ 6 0Gy。观察白细胞及淋巴细胞计数 ,淋巴细胞微核及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结果 腹腔肿瘤患者接受放疗后白细胞数逐渐减少 ,以淋巴细胞减少更明显 ,淋巴细胞微核率明显高于照前水平 (P <0 0 1) ,染色体畸变和畸变细胞率随累积剂量增加明显增多。结论 腹腔肿瘤患者接受放疗后 ,血细胞变化规律和急性全身照射近似 ,但变化程度明显减轻 ,速度变慢 ,染色体畸变偏离泊松分布。  相似文献   

12.
自Bender,M. A用染色体畸变作为生物剂量计的研究以来,许多实验室应用染色体畸变分析技术,进行生物计量测定,它是物理剂量测定的良好补充。随着核工业的发展以及X线在工、农、医方面的应用日益增多而受到重视,为确保从事有关工作人员的健康,并使之用于实践,各实验室有必要建立自己的刻度曲线。本实验室继1982和1983年相继报道中子、γ射线照射诱发染色体畸变与剂量效应的刻度曲线以来,现把低剂量X射线照射离体人血诱发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的剂量—效应关系研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完善外周血淋巴细胞TCR基因突变的离体培养方法,为其作为生物剂量计提供试验模型。方法以不同剂量(0~8 Gy)的X射线照射新鲜分离的健康成人周围血淋巴细胞,用不同浓度的植物血凝素(PHA-P)、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rhIL2)协同刺激,37℃、5%CO2、饱和湿度条件下培养7 d,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PHA-P及rhIL2协同刺激,细胞的活化增殖要优于PHA-P单一刺激后再加入rhIL2。TCR基因位点突变频率(TCRMF)在0~8 Gy剂量范围内,剂量效应拟和曲线以二次多项式模式相关性最好。结论采用本实验改进的方法,可缩短TCR基因突变表型表达的时间,可为尽快估算受照人员的辐射生物剂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是巨大的遗传信息储存库,它具有高度的辐射敏感性。染色体畸变分析可察觉早期的辐射损伤,已被用作"生物剂量计"来估算辐射剂量[1],同时也是评价远后效应的重要指标[2]。电离辐射诱发染色体畸变的转归及其生物学意义,引起了学者们的普遍重视,尤其在辐射致癌和遗传效应与染色体损伤关系的研究方面已积累了一些资料,并取得了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辐射诱导人淋巴细胞GADD45基因表达定量检测技术,探讨GADD45基因表达变化作为辐射生物剂量计的可行性。方法健康人周围血经X射线照射后分离淋巴细胞,提取总RNA,反转录成cD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GADD45基因经不同剂量照射(0~8 Gy)、2 Gy照后不同时间(0~72 h)的mRNA表达水平,以管家基因GAPDH为内参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照射后GADD45基因在转录水平表达呈剂量依赖性增加,4 Gy照射时达到峰值,8 Gy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GADD45基因表达改变存在线性剂量-效应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3.408 1.528x,R2=0.787。2 Gy照射后GADD45基因mRNA表达在照射后1 h呈现上升趋势,在4 h时达峰值,照射后72 h基因表达仍未恢复到初始水平。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GADD45基因表达方法具有良好的敏感性、重复性和剂量-效应关系,有可能成为新的辐射生物剂量计。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某辐照加工单位 ,1名工作人员违反操作规程 ,误入正在照射状态的 6 0 Co辐照室 ,导致一起意外照射事故。为尽快估算受照者的剂量 ,通过事故现场调查 ,模拟操作确定出受照者的几何条件和受照时间 ,对受照者进行了物理剂量和生物剂量估算。1 事故经过2 0 0 1年 1 2月 1 1日上午 7时 ,因辐照货物吊篮在辐照室内受阻 ,造成辐照装置自动停机 ,当班工作人员刘某在没有观察控制台上的 Y射线剂量仪、模拟屏上的源位显示和升降源钢绳源位 ,未携带警报器和佩戴个人剂量计的情况下 ,进入辐照室检查处理故障。当刘某从东侧迷道口进入辐照室中部…  相似文献   

17.
慢性放射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分析在电离辐射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可作为“生物剂量计”估算辐射剂量〔1〕,同时也是评价远后效应的重要指标〔2〕。本文对被诊断为慢性放射病(Ⅰ度或Ⅱ度)的患者染色体畸变和微核进行了分析。1对象与方法1.1观察对象共观察10...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某次钴源丢失事故中受照人员健康损害情况。方法应用常规染色体畸变分析技术,利用本实验室建立的低剂量率离体照射人外周血染色体畸变的剂量—效应曲线进行生物剂量估算。结果2名事故受照人员的“双着丝粒体 着丝粒环”(d ic r)畸变频率明显高于自发频率,其中1人为均匀照射,另1人为不均匀照射,根据“d ic r”估算的受照人员生物剂量分别为0.53 Gy和1.09 Gy。结论本次事故中,2名受照人员已观察到明显的染色体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低剂量照射后不同攻击剂量对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的适应性反应.方法小鼠预先用137 Cs γ射线0.05 Gy(D1,预照射剂量)低剂量全身照射(低剂量照射组)、剂量率0.054 Gy/min,3 h后再接受0.7 Gy或1.0 Gy(D2,攻击剂量)全身照射、剂量率0.87 Gy/min,同时设单纯较大剂量组为对照组,观察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结果 0.05 Gy低剂量全身照射后3 h再接受0.7 Gy或1.0 Gy全身照射组,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单体断裂(ctb)均明显低于其相应对照组,而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照射组断片(ace)减少不明确.结论预先的低剂量辐射能够诱导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的适应性反应,从而使随后较大剂量辐射所致的染色体损伤减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测定连云港地区天然辐射水平及变化规律,估算天然辐射给人类造成的剂理负担,方法:选择观测点,使用 光剂量计和FD-71型辐射仪测量。结果:连续5a的监测结果表明:年变异最大值为32.1%,季变异最大值为22.5%,地表γ辐射水平随土壤水量和覆盖层在一定范围内改变,结论:γ照射量率随季节,年份有一定变化,与降水量之间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