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静滴喜炎平注射液引起全身皮疹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男。7岁。因发热咳嗽7d,以“支原体肺炎”收住院。入科后,遵医嘱给予10%葡萄糖(百特)250ml加喜炎平注射液4ml静滴。患儿在静点时全身出现风团样皮疹伴瘙痒。立即更换10%葡萄糖(百特)250ml静滴。遵医嘱给予地塞米松4mg静脉滴入。患儿全身皮疹医生诊断为荨麻疹,考虑喜炎平过敏。2h后患儿全身皮疹没有减轻。遵医嘱给予炉甘石洗剂涂擦患处。并给予10%葡萄糖(百特)100ml加康体多4ml静点,氯苯那敏、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口服,3d后患儿全身皮疹消退。  相似文献   

2.
病人,男,23岁,学员。半年前进食苹果后出现全身皮肤红色丘疹并瘙痒,尤以面颈及躯干部明显,部分融合成片。经抗过敏治疗缓解。今进食苹果后再次出现相同症状,并感轻度头昏、胸闷。查体:生命体征正常,心肺(-)。诊断:荨麻疹。立即给予吸氧,肌注地塞米松10mg,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m1+维生素C2.0g+10%葡萄糖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  相似文献   

3.
<正> 患者:男,36岁,因左手外伤急诊入院。主诉无药物过敏史,遵医嘱给其做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15min后,观察反应,见皮丘范围增大,直径约1.5cm,浸润,为阳性反应,即给予脱敏注射。方法是将抗毒素用生理盐水稀释10倍,第一次臀部肌肉注射1ml,10min后患者主诉针眼处瘙痒,观察其针眼处周围红肿有一直径约1cm的皮丘,20min后在另一侧臀部肌肉注射第二针10倍稀释的抗毒素2ml,10min后,针眼处出现同样反应,红肿范围增大,且患者主诉周身瘙痒难忍。遵医嘱给予扑尔敏8mg口服见面色苍白、紫绀、气喘等休克前躯症状。20min后,在右上肢三角肌处肌注第三针,稀释10倍的抗毒素3ml,注射后患者即感周身瘙痒,咳嗽,观察患者周身出现片状的,与皮肤同颜色的荨麻疹。遵医嘱即刻给予地塞米松4mg加入  相似文献   

4.
<正>病人,男,21岁。包皮环切术后,第2天换药,常规用1‰苯扎溴铵消毒伤口及外生殖器皮肤,15 min后患者感阴囊皮肤瘙痒疼痛,查体见苯扎溴铵消毒处的阴囊皮肤出现红斑、丘疹、少量渗出,自觉瘙痒、疼痛。身体其他部位皮肤无皮损及瘙痒,考虑苯扎溴铵过敏。立即用生理盐水局部冲洗,并静推10%葡萄糖注射液20 ml+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 ml,30 min后明显好转,但仍感皮肤瘙痒。  相似文献   

5.
1.临床资料 患者女33岁。剖宫产并阑尾切除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术前用头孢曲松钠皮试液0.1ml(50ug)皮内注射,皮试结果局部及全身无反应。手术经过两小时,术后即(上午8:30)用头孢曲松钠2.0g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于中午12:00患者自述全身多处皮肤瘙痒,观察瘙痒皮肤无红肿、无丘疹,无其它不适,考虑镇痛药物所致,给予10%葡萄糖酸钙10ml加50%葡萄糖20ml稀释后缓慢静脉推注,症状略微缓解。于4pm及次日8am继续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钠,滴注后仍有皮肤瘙痒,且在药品滴注结束后有症状加重现象,即给予更换抗生素静脉滴注,继续观察,患者皮肤搔痒症状于下午渐自行缓解并消失。  相似文献   

6.
病例 女,59岁,于2006年11月5日因发热来我院急诊科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静脉注射头孢呋辛钠1.5g,行抗炎治疗。注射20min后面部即出现皮疹,波及躯干四肢伴瘙痒。于2006年11月6日入院治疗,体检:头面部躯干四肢有较多红斑、丘疹、部分成片,停用头孢呋辛钠,静注地塞米松10mg后,静滴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和氯化钠注射液500ml、维生素C8.0g,口服氯苯那敏(扑尔敏),外用氧化锌软膏,2d后病人全身皮疹明显消退,病情好转。  相似文献   

7.
<正> 病例介绍:患者女,36岁,四天前右大腿外伤,清创缝合,感染于1993年6月2日入院诊治。患者既往对青霉素无过敏史。青霉素钠皮试阴性,遵医嘱静脉给予生理盐水250ml,先锋霉素V4.0g滴入。15min后患者感全身瘙痒颜面及双上肢可见皮肤发红伴有突出体表斑块状风团,无其它不适。考虑为药疹,立即给予10%葡萄糖酸钙10ml静脉推注,15min后斑块状风团消退,皮肤颜色逐渐恢  相似文献   

8.
病人,男,51岁。因急性胃肠炎于2004年6月3日来门诊输液。既往元药物、食物过敏史及其有关家族史。遵医嘱给予乳酸环丙沙星200mg静滴,10min后出现胸闷、心慌、气紧、口唇四肢麻木、全身皮肤瘙痒。查体:体温36.8℃,脉搏100次/min,呼吸28次/min.血压13.3/9.31kPa(1kPa=7.5mmHg)。口唇发绀、面部潮红、全身皮肤荨麻疹,双肺未闻及干、湿哕音。诊断环丙沙星过敏反应。立即停用环丙沙星,更换输液器,吸氧,静推地塞米松10mg,10%葡萄糖酸钙10ml,肌注非那根25mg,改用氨苄青霉素抗感染,病情迅速好转,半小时后症状体征消失。患者静滴环丙沙星后迅速出现过敏反应表现,抗过敏治疗有效,故判定该患为环丙沙星过敏反应没有问题。静滴环丙沙星注射液引起急性过敏反应者临床较少见,应引起临床医生注意。  相似文献   

9.
1病例报告侧目男性,16岁,进食螃蟹后全身出现红色风团、逢痒伴胸闷、心悸2h入院。查体:血压12/8kPa,神志清,全身皮肤见散在风团、大小不一,呈淡红色。心率84/min;可闻及期前收缩8~10/min,无杂奇;心电图提示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治疗:予静注10%葡萄糖酸钙液10ml,异丙哮25mg,3/d口服,次日皮疹及胸闷心悸症状消失,复查心电图正常。临床诊断:心脏导麻疹。例2男性,34岁,因“牙痛”白眼去痛片,2d后全身出现散在指甲大小风团伴瘙痒,第3天出现胸闷,无发热及呼吸困难,遂经门诊入院。查体;粉状况可,血压正常,双肺呼吸音…  相似文献   

10.
1病例报告患者男,19岁。常规查体身体健康,无接种疫苗禁忌证。按照新兵入营统一预防接种程序,在左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1ml(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失效期2015年12月),20min后患者出现全身瘙痒,躯干、四肢出现红色小丘疹,继而出现头晕、胸闷、心悸等症状。查体:体温36.8℃,脉搏108/min,呼吸25次/min,血压120/  相似文献   

11.
王卉  张林彬 《人民军医》2014,(7):766-766
1病例报告 患者女,23岁。因注射破伤风抗毒素3h后出现全身红色斑丘疹就诊。3h前因手指刀伤在我院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因皮肤试验阳性,采用脱敏法注射,注射过程中无明显不适,注射后观察30min离开。查体:脉搏100/min,血压118/60mmHg;全身散布红色斑丘疹。考虑为TAT所致。立即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症状无明显好转,送体系医院。到达体系医院,立即给予心电监护,肌内注射马来酸氯苯那敏注射液10mg,静脉注射维生素C 2.0g。  相似文献   

12.
病人,男,23岁。咳嗽、咳痰、体温38℃,服速效感冒胶囊和头孢氨苄3d体温正常,但咳嗽加剧,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给予青霉索400万单位加入10%葡萄糖液250ml中静滴,2次/d,3d后咳嗽不减轻,痰色黄。改用头孢唑啉钠2g加入10%葡萄糖液200ml中静滴,当输入约100ml时,患者突感咽痒不适,烦躁不安,5min后气短胸闷,呼吸困难,全身出现散在大小不等、淡红色风疹团,剧烈瘙痒。立即停止输液,静推地塞米松10mg,10%葡萄糖酸钙10ml,肌注盐酸异丙嚎25mg。约10min后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13.
利君同舒引起患儿阵发性腹痛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儿,男,7岁。间断发热20d,以“上呼吸道感染”收住院。患儿20d前无明确诱因开始出现发热,体温达39.5℃,查体:体温37.5℃,脉搏16次/min。遵医嘱给予10%葡萄糖(百特)100ml加利君同舒(头孢哌酮钠与舒巴坦钠1:1或者2:1均匀混合的白色或类白色粉末)1.0g静滴。在静滴过程中,患儿偶诉阵发性腹痛,症状较轻,嘱其家长给予腹部按摩,未作其他特殊处理。在静滴10%葡萄糖(百特)250ml加喜炎平注射液4ml静滴过程中,患儿未诉腹痛。在静滴第三组液体:10%葡萄糖(百特)100ml加利君同舒1.0g过程中患儿自诉腹痛,并且疼痛加重。  相似文献   

14.
病人,男,20岁。因训练致双腿肌肉疼痛,用松节油搽拭,约24h后患者搽拭部位出现瘙痒、红肿、皮疹。随后出现致密的小水泡,直径约2mm。诊断为接触性皮炎。予松节油搽拭部位清水冲洗,搽炎平霜适量,口服氯苯那敏4mg,3次/d,静推10%葡萄糖酸钙10ml加50%葡萄糖注射液20ml、维生素C注射液1g,1次/d。治疗1d后.病人红肿消退,瘙痒症状消失.小水泡开始塌陷、萎缩。3d后.病人受损部位皮肤与正常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正>病人,女,64岁。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4个月,拟行第6次化疗住院,查体:体温36.5℃,脉博80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120/80 mmHg(1 mmHg=0.133 kPa),遵医嘱于化疗前给予盐酸异丙嗪25 mg肌内注射,约15 min后患者诉头晕、四肢无力,查血压90/60 mmHg,立即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生理盐水250 ml加地塞米松5 mg静滴,  相似文献   

16.
张海生 《人民军医》2008,51(5):262-262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55岁。因全身皮肤瘙痒1h就诊。查体:体温36.5℃,血压126/80mmHg;全身多处可见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的鲜红色风团,以颈部、躯干明显,有的融合成片,压之褪色,瘙痒难忍;心肺未见异常。患者自述因体检血脂偏高,曾于2h前口服舒血宁2片,未服用其他药物,考虑由舒血宁引起。停用舒血宁,给予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ml+地塞米松10mg+维生素C注射液2.0g静脉滴注,每天1次;西替利嗪10mg,口服,每天1次。3天后症状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17.
1病例报告 患者男,36岁。因手外伤于外院行清创术后来我院行破伤风抗毒素(TAT)注射。患者既往无过敏史。取TAT皮试液0.1ml(150U/m1)于前臂掌侧行皮内注射,20min后皮丘红肿,直径约1.3cm,呈不规则片状,全身无不适,判定皮肤试验为阳性。行脱敏治疗,第1次肌内注射稀释的TAT 0.2ml(150U/ml),10min后患者诉局部皮肤瘙痒,观察肌内注射部位可见手掌大小苍白色风团。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42岁.因发烧、咳嗽.胸透检查:肺纹理增粗,余未见异常.临床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静脉点滴0.9%NS250ml加青霉素纳800万单位1天1次.用药5天后病情明显好转,改为口服阿莫西林胶囊0.5g,1日3次. 患者首次服药后约20min,全身出现大片风团疹、瘙痒、感到胸闷急来就诊.行影像学胸透检查时,病人发生休克,立即送往急症室抢救,马上给予50%GS20ml加入5%葡萄糖酸钙10ml、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症状未减轻.  相似文献   

19.
猪肉过敏1例     
病人 ,男 ,汉族 ,2 3岁 ,甘肃人。误食猪肉水饺 1个 ,饭后 10min后突然感咽、喉部及全身发痒 ,呼吸急促 ,测血压80 / 5 0mmHg ,脉搏 10 5次 /min ,呼吸 30次 /min ,全身大片红色丘疹 ,以双上肢及前胸部为甚。疑为“食物过敏” ,遂给予吸氧 ,0 1%肾上腺素 0 5mg肌内注射 ;10 %葡萄糖酸钙 2 0ml静滴注射 ;5 %葡萄糖盐水 2 5 0ml+维生素C 2 g +地塞米松 10mg静滴 ;治疗 15min症状缓解后给予洗胃。 4 5min后症状完全消失。追问病史 ,患者既往有猪肉过敏史。  讨论 异体蛋白 ,如鱼、虾、蟹、蛋、牛乳等引起过敏 ,已为人们所熟知 ,但猪肉引…  相似文献   

20.
袁波  凌建新 《人民军医》2006,49(6):369-369
患者男,57岁。因反复右上腹疼痛、不适7年入院。B超检查提示胆囊及胆总管结石,择期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形管引流术,术后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500ml+茵栀黄注射液(下称茵栀黄)20ml静脉滴注。液体注入约50ml后,突然出现全身皮肤潮红、呼吸急促等,自诉咽喉部梗阻感。考虑为药物过敏,遂立即停止输注茵栀黄,同时给予心电监护、吸氧,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mg,肌内注射异丙嗪25mg,约20min后症状逐渐消失。住院24天出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