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秀婷 《中原医刊》2007,34(24):17-17
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所致的急性颅脑血肿呈逐年上升趋势,患者大多病情危急,病死率高,而抢救及时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其中手术治疗能够迅速清除血肿,减轻脑组织压迫,足抢救患者生命、纠正和保存生命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尽快恢复,减少伤后致残发生的重要措施。我院自2005年以来,共施行颅内手术95例,其中急性颅内血肿手术52例,现将52例急性颅内血肿手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郭桂荣 《吉林医学》2010,31(29):5150-5151
目的:探讨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的病情观察、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的经验。方法:对82例颅内血肿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手术前、后的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2例手术患者中存活72例,存活率87%,死亡10例,死亡率13%。结论:积极做好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病情观察、术前准备及术后的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可提高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代秀勤 《中原医刊》2005,32(16):36-37
目的密切观察迟发性颅内血肿的病情变化,并总结其体会。方法对68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强调意识、瞳孔、生命体征、骨窗张力、缺氧情况,伤后48h这段时间每15~30min观察1次。结果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26例早期发现迟发性血肿,及时诊断、及时手术,挽救了病人的生命。结论外伤性迟发性血肿的发生,主要是在急性血肿的对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现有医学诊疗手段对重度颅脑损伤开颅术后迟发血肿进行有效诊治,以提高患者生存率,并分析发生开颅后迟发血肿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就诊于我院12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其中84例开颅术后未出现迟发性血肿(对照组),22例开颅术后出现迟发性血肿予一线保守治疗(观察组I),20例开颅术后出现迟发性血肿予二次手术治疗(观察组II),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纳入本研究病例的颅脑受伤机制、手术时机、手术方式、生命体征、年龄等因素与迟发血肿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对选择再次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年龄50岁、高血压、手术时间≤伤后6h、脑出血合并脑挫裂伤患者迟发血肿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手术治疗迟发血肿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有迟发性血肿危险因素的患者应予高度重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如有手术指证应及早行手术治疗,目前颅脑CT是确诊迟发血肿的重要辅助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硬膜外血肿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38例硬膜外血肿患者在CT引导下,采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微创血肿碎吸,尿激酶溶解引流治疗的观察护理经过,结果37例微创手术患者手术成功,无发生并发症;有1例术后症状进行性加重,而改为开颅清除血肿。结论微创治疗硬膜外血肿清除术安全、有效、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但对护理要求高,术前耐心解释病情,术后密切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引流液变化,做好心理护理,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等精心有效的措施是治疗取得成功的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6.
急性硬膜外血肿是颅脑损伤后最常见的颅内继发性病变,病情发展迅速,特别是特急性硬膜外血肿,可在损伤后短期发生脑疝,危及生命。大部分患者需要及时手术清除血肿,缓解颅内压,常用的手术方式包括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和钻孔穿刺血肿清除术。各种术式有其适应证,应严格掌握,不能一味追求微创手术,以免影响疗效。  相似文献   

7.
分析23例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手术治疗的疗效。结果按GCS标准,良好14例,重残3例,死亡6例,其中5例死于并发症。认为这类血肿伤复杂,易遗漏其中某一个血肿而危及患者生命。故严格掌握多发性颅内血肿的特点,正确及时处理和早期手术,对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严重的小儿颅脑外伤常继发颅内出血及血肿,可引起意识障碍、颅内高压、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不及时手术清除血肿,可导致病情加重,出现脑疝,最终生命功能衰竭而死亡。所以迅速而有效地麻醉处理,对抢救患儿生命尤为重要。现将我院近年来50例小儿急性颅脑外伤麻醉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假性动脉瘤是由于火器或其它锐器等穿透后引起血管壁破裂出血,在组织间隙形成巨大血肿后演变而成,其血肿外围机化形成包裹性囊壁,中心与动脉血管相通,随着压力的增高,瘤体呈膨胀性增长,一旦破裂将危及病人的生命,尽早手术是救治这类病人的关键措施。2005年1月,我院施行巨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手术1例,术后痊愈,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探讨小儿外伤性颅内血肿特点,围手术期治疗原则,本文介绍32例小儿外伤性颅内血肿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及愈后。结果:32例手术治疗中,死亡2例,重残3例,其余全部痊愈,认为小儿外伤性颅内血肿有其特殊性,生命体征紊乱明显,代偿能力差,围手术治疗要求与成人不同,但预后多很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和传统内科保守治疗比较,观察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效果。方法3年来选择经头颅CT检查,出血量大于30ml的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例,采取知情同意自愿手术的原则,为25例脑出血患者施行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术中给予尿激酶3万U血肿腔注射。持续引流,3d复查头颅CT,在血肿量小于10ml后拔除穿刺针。术中、术后连续观察病情变化。结果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能有效减轻血肿的占位、压迫效应,减轻肢体功能损伤,有利于患肢功能重建,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在重症患者能防治脑疝形成,延长生命。结论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器才简单易购、方法简单创伤小、疗效确切。通过手术实践和疗效观察我们认为县级基层医院具有开展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的条件,可以在县级医院推广;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疗效优于传统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颅内血肿的疗效。方法对50例脑出血者以YL-1型颅内血肿穿刺进行血肿微创抽吸引流术,前瞻性观察患者术后病死率,同时对手术时机首次血肿清除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微创抽吸引流术后患者病死率与血肿量有相关性(P〈0.05),而与年龄、血肿部位、引流后残余血肿量无显著相关性(P〉0.05),再出血的发生率较高。结论血肿量是影响微创抽吸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主要因素,术前相应指征的选择对提高手术疗效及改善愈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一种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新技术,手术操作简便,安全有效,是一种应用正压连续冲洗液化的方法,对颅内血肿进行液化快速清除血肿,缓解颅内压力及血块降解产物对脑组织的毒性作用。由于其血肿清除是采用穿刺引流的方式,颅内组织与外界相通,故术后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与神志,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对防止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和病残率、提高生活质量、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院神经外科自2004年5月-2006年8月对68例入院诊断为高血压性脑出血实施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1):122-122
科技日报,5月15日,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在野战手术车上成功完成1例巨大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手术。术后伤员四肢恢复活动,生命体征稳定。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160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提示脑出血的部位、血肿量与血肿破入脑室有密切关系,脑内血肿量与中线结构移位呈正相关;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手术预后与出血部位密切相关。血肿侵入脑室系统的范围、出血量及其存在状态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手术清除血肿及脑室内积血,改善脑脊液循环是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颅内血肿尤其是急性颅内血肿是危害患者生命健康的颅脑损伤之一.颅内血肿的大小是衡量病人手术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对CT图像的处理与分割问题进行研究,得到了临床需要的自动颅内血肿体积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7.
颅内小血肿对大脑功能的损害,包括血肿的机械压迫性损伤及出血后产生的一系列物质所致继发性损害。血肿压迫时间越长,周围脑水肿越严重,脑组织不可逆损伤越严重,致死、致残率就越高。而脑出血急性期内科保守治疗仅限于脱水及防治并发症,血肿需1—2个月才能完全吸收。对于此类小血肿神经外科立体定向术的发展拓宽了脑出血的手术指征,使手术方法消除重要功能区的血肿成为可能。应用脑立体定向血肿碎吸术能保证定位准确,手术损伤小,尤其适用于脑深部或重要功能区的血肿清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侧瞳孔散大的外伤性脑疝的手术效果和术后治疗。方法36例双侧瞳孔散大的外伤性脑疝患者按原发损伤类型分组并接受手术治疗,于术后半年进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全组恢复良好6例,中残4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22例。其中,硬膜外血肿组预后最好,弥漫性脑肿胀组最差,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瞳孔散大的外伤性脑疝手术疗效与脑原发损伤类型密切相关,硬膜外血肿所致的晚期脑疝应积极手术治疗,患者预后较佳;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所致晚期脑疝手术意义不大;部分脑挫伤和(或)硬膜下血肿导致的晚期脑疝患者经手术及有效的术后治疗仍能够挽救生命。快速准确的术前诊断、恰当的术式选择围手术期处理以及恰当的术后治疗是救治成功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是颅脑损伤中一类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症,它包括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特点是病情重、变化快,死亡率高.所以能否尽快地为患者施行血肿清除术是挽救病人生命的关键.但手术是否成功与术前术后的急救护理是分不开的.现将我院近几年的颅内血肿清除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具有反复出血的潜在危险性。治疗分为开颅手术和介入治疗,即血管内栓塞术两种。血管内栓塞治疗因其具有创伤微小、并发症少等特点,日益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围手术期护理是神经介入治疗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术前心理护理、生命体征监测及常规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观察穿刺点出血情况,防止渗血及皮下血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