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瘢痕瘤的病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瘢痕瘤是目前整形外科面临的重大难题;因此其病因研究也就成了目前整形外科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瘢痕瘤患者的遗传背景、动物模型的建立、成纤维细胞活性、胶原代谢异常、以及细胞因子的调控等瘢痕瘤病因研究领域内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4.
王志敏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21,42(2):146-148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是剖宫产手术后再次妊娠且胚胎着床于剖宫产切口瘢痕处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异位妊娠,临床较为罕见.主要表现为无痛性阴道流血,但随孕周的增加,可能导致患者大出血及子宫破裂,甚至死亡,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降低患者风险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陈登巨 《中国罕少疾病杂志》1998,5(1):19-20
耳廓瘢痕瘤(又名瘢痕疙瘩)是一种罕见的结缔组织增生性疾病,多见于黑人,女性。发生于耳、鼻、头颈部的瘢痕瘤影响美容.甚至致畸。笔在坦桑尼亚工作两年期间治疗5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49例瘢痕瘤放射治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手术加放射治疗瘢痕瘤的有效方法.方法直线加速器(6MeV)电子束放射治疗49例瘢痕瘤,其中单纯放疗22例,手术切除后放疗27例,照射剂量14~20Gy,每次2Gy,共1.5~2周.结果单纯放疗与手术后放疗比较:治愈率为45.4%和55.6%,有效率为72.7%和81.8%,P>0.05;术后24h放疗与拆线后放疗比较:治愈率为77.8%和44.4%,有效率为100%和66.7%,P<0.05.结论手术加放疗是治疗瘢痕瘤的有效方法,尤其是术后24h内放疗效果好于拆线后放疗. 相似文献
7.
66例瘢痕瘤放射治疗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瘢痕瘤是皮肤损伤后结缔组织过度增生所致的良性皮肤肿瘤。在皮肤的愈合过程中,产生的瘢痕组织会高出皮肤表面,引起肿、热、痛、痒及活动受限,甚至导致严重的功能障碍或影响美容,即所谓的瘢痕组织过度增生,包括肥厚性瘢痕和瘢痕瘤。肥厚性瘢痕通常于创伤后的4周内出现;而瘢痕瘤则出现于创伤后3个月甚至创伤后数年出现,也有少数患者无明显皮肤损伤史。此病治疗方法比较困难和棘手。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瘢痕瘤患者66例,手术后进行6MeV电子束放射治疗,旨在探讨瘢痕瘤手术后辅助放射治疗的最佳时间及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19例(38耳)耳垂瘢痕进行局部注射长效激素曲安奈德治疗,总结耳垂瘢痕瘤治疗的经验。方法:用注射针头抽吸曲安奈德沿着耳垂瘢痕瘤的边缘组织进针,每一点注射药物0.1~0.2ml,每15~20d注射1次,共注射6~7次,时间为3~4个月,若瘢痕已软化松解,即可停止注射治疗,若不理想再追加注射1~2次。结果:19例患者注射3~4次后瘢痕瘤开始变软,并逐渐松解,当注射6~7次后瘢痕组织基本松解,停1~2个月后复查,若瘢痕已彻底软化松解,即可停止治疗,若不理想再追加注射药物1~2次。大于2cm以上的瘢痕瘤不易完全松解。结论:手术方法松解瘢痕失败的原因,就是这些方法都要在耳垂部留有新的创面,造成了新的感染机会,给新创口带来了各种抗原,而大于2cm以上的瘢痕瘤不能完全松解,必须先通过手术切除大部分瘤体再行注射。本法通过长效激素曲安奈德的局部注射,避免了新的变态反应的发生,而且通过曲安奈德在局部高效的抗炎、抗变态反应的作用逐渐松解了原已形成的瘢痕。 相似文献
9.
病理性瘢痕是组织过度修复的结果,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病理性瘢痕形成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成为目前困扰临床治疗日益突出的问题。对近年来病理性瘢痕基础研究中成纤维细胞、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研究,动物瘢痕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全面研究病理性瘢痕打下基础,有利于瘢痕形成机制的进一步明确及烧伤医疗技术的进步。 相似文献
10.
11.
瘢痕瘤在临床上比较多见,虽属良性病的一种,但其生长在颜面、胸背等部位不仅影响患者容貌,而且局部痛痒之症状往往使人难以忍受。笔者回顾分析本科应用深部X线和电子线单纯放射治疗的123例患者,均取得较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87年4月~2004年10月共收治 相似文献
12.
13.
儿童喉乳头状瘤41例病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 ̄1993年间收治41例儿童喉乳头状瘤患儿,通过对现病史、生育史、家族史的详细调查;父母双方体格检查;患儿机体免疫水平的检测。结果发现24例患儿有性病湿疣家族史,占发病总数的53.6%,11例因感冒后发病,占26.8%,6例原因不明,占14.6%。提示:该病与父母患性病湿疣有密切关系;患儿对该病的易感性与机体的细胞免疫力高低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病理性瘢痕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常见的病理性瘢痕主要是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 ,它们不仅影响病损局部的外观形态 ,而且还给患者带来瘙痒和痛苦 ,甚至限制病人的活动。增生性瘢痕仅限于原皮肤伤口的边缘 ;而侵及周围正常皮肤组织的瘢痕 ,或病程超过 9~12个月无自发消退征象且边缘超出原伤口部位的增生性瘢痕就演变成了瘢痕疙瘩 [1 ] 。至今为止 ,这两种瘢痕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甚清楚 ,目前所知与外伤、烧伤、手术、感染、异物、机体局部胶原代谢失调、遗传及局部免疫功能等多种因素有关 ,它们的治疗方法虽然很多 ,但效果均不是十分满意。本文就近年来对增生性瘢痕… 相似文献
16.
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是一种特殊的异位妊娠,主要表现为妊娠囊和(或)胎盘着床于前次剖宫产瘢痕处(仅限于孕周≤12周)。随着医学影像学的进步,CSP越来越常见,发病率约为1∶1 800。过去几十年,伴随我国剖宫产数量的增加,CSP发生率也随之升高,尤其是在我国实施二孩政策后,CSP对女性的危害逐渐暴露出来。CSP是一种医源性疾病,可以造成术中及术后严重并发症,如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子宫破裂、周围脏器损伤甚至子宫切除等,严重威胁患者的生殖健康甚至生命。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对妇女至关重要。目前对CSP的发病机制说法不一,对CSP治疗方案的选择国内外均没有规范化的标准和指南以及较好的循证医学证据,缺乏大样本量的随机对照研究。因此,本文将对CSP的病因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CSP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家族性圆柱瘤基因(cylindromatosis,CYLD)在病理性瘢痕组织及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临床手术切除的皮肤标本72例,分为正常皮肤组(20例)、正常瘢痕组(14例)、瘢痕疙瘩组(25例)、增生性瘢痕组(13例)。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织中CYLD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对结果进行差异比较;另收集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及周围正常皮肤组织各10例,采用组织块贴壁法进行原代成纤维细胞培养,Western blot测定CYLD蛋白在3种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1免疫组化结果表明CYLD蛋白在A组(0.762±0.039)与B组(0.721±0.042)中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C组(0.173±0.069)与D组(0.213±0.072),(F=213.832,P=0.000);C组、D组分别与A组比较(P值均为0.000),C组、D组分别与B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为0.000);2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YLD蛋白在正常皮肤(0.550±0.030)与正常瘢痕组织(0.442±0.016)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瘢痕疙瘩(0.068±0.013)与增生性瘢痕(0.178±0.009)(F=424.685,P=0.000);3CYLD蛋白在正常成纤维细胞(0.564±0.037)中的表达同样明显高于瘢痕疙瘩(0.240±0.022)与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0.256±0.038)(F=90.306,P=0.000)。结论:CYLD蛋白在病理性瘢痕成纤维中的表达低于正常皮肤与正常瘢痕,说明CYLD的低表达可能与病理性瘢痕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19.
吴铁锋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1989,31(3):1
<正> 瘢痕疙瘩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皮肤病,难于治愈,影响身体的美观,是许多皮肤科与整形外科医务人员的研究课题。本文拟对瘢痕疙瘩的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理和治疗加以讨论,特别是介绍使用确炎舒松-A治疗此病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烧伤后瘢痕溃疡病人比较多,但假上皮瘤样增生性瘢痕溃疡较少见.笔者2003年4月至2006年10月共收治该类病人1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