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银艳  郭志新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0,10(11):1223-1226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脏组织中脂联素受体2(AdipoR2)、单核趋化蛋白(MCP)-1表达影响。方法 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健康对照组(A组,10只),糖尿病组(B组,13只)和罗格列酮治疗组(C组,13只),采用高糖高脂饮食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诱导糖尿病模型。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测定大鼠心肌AdipoR2mRNA、MCP-1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脏组织中AdipoR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A组比较,B组糖尿病大鼠心质量/体质量增加,MCP-1表达增加,血浆脂联素水平、心肌AdipoR2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经罗格列酮治疗后,C组大鼠心质量/体质量、MCP-1mRNA降低,血浆脂联素水平、心肌AdipoR2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结论 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Adi-poR2表达水平降低,MCP-1的表达水平升高,罗格列酮上调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AdipoR2的表达,并抑制MCP-1的过度表达从而延缓糖尿病心肌病的进展,可能是其心脏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组织脂联素及其受体R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3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n=10)、模型组(FC组,n=15)和替米沙坦干预组(FT组,n=10)。FC和FT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6周诱发脂肪性肝炎,其中FT组于高脂喂养12周后,给予替米沙坦(5mg·kg-1·d-1)灌胃治疗4周。取肝组织测肝指数;检测血清ALT及AST,RT-PCR方法测定大鼠肝组织脂联素及其受体R2mRNA的表达。结果与NC组相比,FC组血清ALT、AST均明显升高(P<0.01),脂联素及其受体R2mRN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FT组的血清ALT显著降低(P<0.01),脂联素及其受体R2mRNA水平较FC组均升高(P<0.05)。结论替米沙坦对实验性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之一是促进肝脏脂联素及其受体R2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ACE抑制剂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GluT4基因与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大鼠随机分对照组、糖尿病组及苯那普利治疗组。观察 4wk后应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组血浆和心肌组织ACE活性 ,Northern杂交检测心肌组织GluT 4mRNA表达 ,Western杂交检测心肌组织细胞膜GluT4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糖尿病组血浆ACE活性趋于下降 ,心肌组织内ACE活性却明显升高 (P<0 0 5) ,苯那普利对糖尿病大鼠血浆和心肌组织ACE活性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分别达 92 1%和 89 0 %。Northern杂交显示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GluT4mRNA表达明显下调 ,约比对照组下降 40 % ,苯那普利治疗 4wk对此无明显影响。Western杂交显示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细胞膜GluT4蛋白表达也明显下调 ,但苯那普利治疗 4wk可使下调的GluT4蛋白表达明显增加 (P <0 0 5)。结论 苯那普利不仅对糖尿病大鼠血浆ACE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 ,对心肌组织ACE活性也能明显抑制 ,它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下调的GluT4mRNA表达无明显影响 ,但可使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细胞膜下调的GluT4蛋白表达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4.
赵姜 《天津医药》2012,40(6):605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l型(AT1)受体阻滞剂替米沙坦对改善OLETF大鼠胰岛素抵抗(IR)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肥胖自发2型糖尿病雄性OLETF大鼠47只,高脂喂养22周诱导建立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随机分为5组,胰岛素抵抗对照组(OLETF)大鼠给予高脂饮食,替米沙坦组(L)高脂饮食加替米沙坦,二甲双胍组(MET)高脂饮食加二甲双胍,吡格列酮组(P)高脂饮食加吡格列酮,低剂量替米沙坦组(VL) 高脂饮食加低剂量替米沙坦,干预26周后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游离脂肪酸、血脂、网膜素、视黄醇结合蛋白4、内脂素水平。结果:替米沙坦具有改善OLETF自发胰岛素抵抗大鼠的胰岛素抵抗和糖、脂代谢的作用,药物干预组与胰岛素抵抗对照组比较,血清网膜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F=6.888,P<0.001),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表达水平明显降低(F=7.236,P<0.001),血清内脂素表达水平明显降低(F=4.165,P=0.003),血脂水平和胰岛素抵抗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替米沙坦可能通过提高血清网膜素表达、降低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及内脂素表达,调节血脂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在替米沙坦调节脂肪细胞脂联素表达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3T3-L1脂肪细胞,采用替米沙坦(10μmol/L)和/或PPARγ阻断剂GW9662(30μmol/L)干预3T3-L1脂肪细胞,采用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3T3-L1脂肪细胞的脂联素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经GW9662干预后3T3-L1脂肪细胞脂联素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替米沙坦组脂联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替米沙坦+GW9662组(替米沙坦+GW组)脂联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有增高趋势,但与空白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PARγ活性在替米沙坦上调3T3-L1脂肪细胞脂联素表达过程中可能起着一定程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脂联素受体1(AdipoR1)表达的影响,探讨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组(健康对照组)、B组(糖尿病组)和C组(糖尿病罗格列酮治疗组)。用高脂高糖饲料加小剂量链尿佐菌素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C组给予罗格列酮(3mg·kg-1·d-1)灌胃12周。实验结束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肾脏组织中AdipoR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肾脏AdipoR1 mRNA表达。结果与A组比较,B组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血肌酐、尿素氮、尿白蛋白排泄率、肾脏指数和TGF-β1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罗格列酮干预后,C组上述指标均较B组显著降低(P<0.05)。B组糖尿病大鼠肾组织AdipoR1 mRNA表达显著低于A组(P<0.01);罗格列酮干预后,C组大鼠AdipoR1 mRNA表达较B组显著升高(P<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B组糖尿病大鼠肾脏AdipoR1表达较A组显著降低(P<0.01),经罗格列酮干预后,C组大鼠肾脏AdipoR1表达较B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AdipoR1表达降低。罗格列酮通过上调肾脏AdipoR1表达,降低TGF-β1表达,减轻肾脏肥大,产生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高脂血症大鼠心肌脂联素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阐述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药心肌保护的新机制。方法28只WKY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饲料组、高脂饲料组和罗格列酮(4mg·kg-1.d-1)组。24wk处死动物,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HE和Masson染色观察心肌形态学变化、测定心肌肥厚指数和平均心肌细胞直径,ELISA、RT-PCR和免疫组化法测定心肌脂联素及脂联素受体1和2(AdipoR1和AdipoR2)的表达。结果罗格列酮显著抑制高脂饮食引起的血脂升高和体重增加、抑制细胞内脂质沉积及心肌细胞肥大、增加心肌组织局部脂联素水平及其受体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论罗格列酮通过改善脂质代谢、增加心肌局部脂联素水平及其AdipoR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拮抗高脂血症所致心肌损害,从而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脂联素及PPAR-γmRNA表达的影响. 方法 3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模型组(n=15)和替米沙坦干预组(n=10). 模型和药物干预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6周诱发脂肪性肝炎,其中药物干预组于高脂喂养12周后,给予替米沙坦(5 mg&#8226;kg-1&#8226;d-1)灌胃治疗4周. 检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 测定大鼠肝组织脂联素及PPAR-γmRNA的表达;ELISA法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 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和HOMA-IR均显著性升高(P<0.01),药物干预组上述指标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0.01).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脂联素及肝组织脂联素、PPAR-γmRN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药物干预组的血清脂联素及肝组织脂联素、PPAR-γmRNA较模型组均升高(P<0.05). 结论 替米沙坦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9.
曲巍  于波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5):21-22,34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及心肌Smad2、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0只雄性SH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替米沙坦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替米沙坦10mg/(kg·d),对照组二甲亚砜1ml/d灌胃,共8周。于实验前、2周、8周,应用尾套法测血压3次。8周后分离血浆检测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心肌石蜡切片通过免疫组化法测定Smad2、3蛋白和Ⅰ型胶原的表达。结果:灌胃8周后,与对照组相比,替米沙坦组AngⅡ水平明显升高(P〈0.05);Smad2、3蛋白和Ⅰ型胶原的表达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替米沙坦能抑制心肌纤维化,这一作用可能部分通过抑制Smad2、3蛋白表达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和肝脏脂联素受体的表达变化。方法将2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组)和对照组(NC组),每组10只,分别饲以高脂饲料和普通饲料。第13周末DM组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2%链脲佐菌素(STZ)溶液(STZ 25mg/kg,以0.1mol/L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配制,pH=4.4),NC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的无菌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第14周末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筛选成模大鼠,第25周末处死所有大鼠,取血检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脂联素、胰岛素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使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分别检测2组大鼠骨骼肌和肝脏组织中脂联素受体(AR)mRNA表达水平。结果 DM组大鼠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胰岛素水平高于NC组,脂联素水平和ISI低于NC组(P<0.05);DM组大鼠骨骼肌中AR1mRNA和肝脏组织中AR2mRNA的表达水平低于NC组(0.64±0.25与1.36±0.30,0.93±0.18与1.52±0.21;P<0.05),AR1和AR2表达水平分别与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胰岛素、脂联素、ISI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大鼠AR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与胰岛素敏感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12.
13.
何莉  向玉鸾  佘强 《中国药房》2011,(5):389-392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TMZ)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心室肌Ito通道α亚单位(Kv1.4、Kv4.2、Kv4.3)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高脂喂养1月后,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35mg·kg-1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治疗组(高脂饮食,灌胃TMZ10mg·kg-1)和模型组(高脂饮食,灌胃生理盐水),每组10只,给予相应药物,每天1次,4周后分别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Real-timeP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左心室Kv1.4、Kv4.2、Kv4.3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另设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左心室Kv1.4mRNA和蛋白质表达明显升高,Kv4.2、Kv4.3mRNA和蛋白质表达明显降低(P均<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左心室Kv1.4mRNA和蛋白质表达明显降低,Kv4.2、Kv4.3mRNA和蛋白质表达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TMZ可逆转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心室肌Ito通道α亚单位表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肾脏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及其抑制物金属蛋白酶-2组织抑制物(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2,TIMP-2)表达的影响.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糖尿病组(B组)及姜黄素治疗组(C组),采用腹腔单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65 mg/kg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治疗组给予姜黄素30 mg·kg-1·d-1腹腔注射.实验第3、6周各组分别宰杀6只大鼠,并检测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及肾重/体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肾小球MMP-2、TIMP-2、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和Ⅳ型胶原表达.结果 治疗组大鼠UAER(P〈0.05或〈0.01)、Ccr(P〈0.05)、肾重/体重(P〈0.05)均明显低于糖尿病组大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糖尿病大鼠肾小球TIMP-2、 FN和Ⅳ型胶原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或〈0.01),治疗组上述指标的表达均受到明显抑制(P〈0.05).MMP-2在糖尿病大鼠肾小球的表达明显被抑制(P〈0.01),治疗组其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 姜黄素通过上调糖尿病大鼠肾小球MMP-2表达、下调TIMP-2表达,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活性维生素D3(1,25-(OH)2D3)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球足细胞标志蛋白Nephrin,间质转化标志蛋白Snail及间质标志蛋白Desmin表达的影响,探讨1,25-(OH)2D3在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方法:24只链脲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和1,25-(OH)2D3治疗组(DD),后者给与1,25-(OH)2D3按3 ng·100 g-1·d-1皮下注射。另以1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NC)。于6周检测血糖(BG)、24 h尿蛋白(24 h UP)、尿液足细胞(UPC)。处死大鼠,PT-PCR及Westernbolt分别测定肾小球Nephrin、Snail、Desmin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结果:DM组BG、24 h UP较NC组显著升高,而UPC与NC组相比无显著差异。DM组肾小球Nephrin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较NC组显著降低,而Snail、Desmin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增加。DD组BG、UPC与DM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而24 h UP较DM组显著降低,肾小球Nephrin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较DM组升高,而Snail、Desmin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结论:1,25(OH)2D3上调Nephrin的表达,并减少Snail、Desmin的表达,可抑制上皮间质转化,减轻肾损伤。  相似文献   

16.
江庆澜  李瑜元  雷秀霞 《中国药房》2009,(16):1220-1222
目的:从基因表达水平上分析盐酸二甲双胍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模型的干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高脂饲料饲喂雄性Wistar大鼠诱发NAFLD,并分别进行盐酸二甲双胍干预与蒸馏水灌胃对照,每组8只,为期4周。通过逆转录和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方法检测脂肪组织中脂联素、瘦素、肿瘤坏死因子(TNF)-α、抵抗素和解偶联蛋白2的mRNA相对水平并进行t检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药物干预组脂联素mRNA相对水平略有上升(P>0.05),瘦素mRNA和TNF-αmRNA相对水平显著下降(P<0.05)。2组样品中均未检测到抵抗素和解偶联蛋白2的mRNA。结论:盐酸二甲双胍可能主要是通过促进脂联素基因表达和抑制TNF-α基因表达来调节肝脏脂肪代谢、改善肝细胞脂肪变性和炎症反应,从而发挥其对NAFLD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