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NTRODUCTION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 (VEGF)orvascularpermeabilityfactor (VPF)consistsofafamilyofpolypeptideisoformsthatspecificallyregulateendothelialcellfunction ,includingenhancementofangiogenesis( 1) ,enhancementofmicrovascularpermeability ( 2 ) ,an…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对52例胃癌患者血清中的VEGF表达进行测定,并与30名健康人VEGF水平对照。结果胃癌患者血清中VEG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术后VEGF水平明显低于术前(P〈0.01);VEGF水平与胃癌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受累程度密切相关,随着临床病理分期的上升,VEGF水平亦明显升高。VEGF水平与组织学分化程度及患者的性别等因素无关。结论血清VEGF水平与胃癌的浸润程度密切相关,术前检测血清VEGF水平对预测胃癌的侵袭和转移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诱导大鼠脑缺血耐受模型再灌注不同时间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探讨其在脑缺血耐受中的作用。方法将5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对照组(SS+SS,5只)、假手术+再缺血组(SS+MCAO,25只)、缺血预处理+再缺血组(IP+MCAO,25只),后两组再随机分成5个亚组。线栓法阻塞大脑中动脉(MCAO)建立局灶性缺血预处理模型(缺血预处理10min),分别在缺血预处理后1、3、7、14、21d进行再次缺血2h再灌注22h,然后取脑检查。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并测定脑梗死体积,观察神经行为缺损,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蛋白表达。结果IP+MCAO组1、3、7d亚组与SS+MCAO组相应亚组比较,神经行为缺损评分明显降低,梗死体积明显减小,VEGF表达明显增高,差异均有显著性(t=2.357~11.479,P<0.05)。结论缺血预处理诱导了脑缺血耐受,预缺血诱导的VEGF表达增加在脑缺血耐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内皮细胞的增殖存活因子,能保护内皮组织、刺激血管生成。VEGF能在肾脏中表达,并且在肾脏正常生理功能和病理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适当调节内皮生长因子在肾小球的表达可能是今后治疗肾小球疾病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过敏性紫癜病儿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①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 (HSP)病儿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水平变化及其在HSP发病中的作用。②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 38例HSP病儿及 16例正常儿童的血浆VEGF水平。③结果HSP病儿急性期血浆VEGF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及正常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t =3.5 2 9、4 .183,P <0 .0 1)。急性期有、无肾损害组血浆VEGF水平分别为 (2 30 .71± 74 .93)ng/L、(192 .70± 139.83)ng/L ,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t=0 .814 ,P >0 .0 5 ) ;急性期有、无胃肠道症状组血浆VEGF水平分别为 (2 80 .0 6± 16 1.4 9)ng/L、(15 2 .88±4 6 .4 3)ng/L ,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t=2 .79,P <0 .0 5 )。④结论 HSP病儿急性期血浆VEGF水平明显升高 ,提示VEGF参与了HSP血管炎症反应过程 ,在HSP发病机制中有重要意义。VEGF可能与HSP胃肠道损害有较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脑梗死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及丁苯酞注射液对VEGF的作用。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发病1、3、7、10、14d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VEGF水平,头颅CT测量梗死灶面积,将中等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用药组和非用药组,非用药组按常规治疗方案,用药组在病后第一天至第十四天加用丁苯酞注射液,2次/d 25mg静滴,3个月后采用mRS评分评估预后。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各时相血清VE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VEGF水平发病当天即升高,在7d达最高,第十天开始下降,14d降至最低;用药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高于非用药组(P<0.01);预后较好患者血清VEGF水平高于预后较差者(P<0.01)。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能使VEGF表达增强,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D(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D;VEGF-C,VEGF-D)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和RT-PCR法检测57例鼻咽癌组织中VEGF-C及VEGF-D的表达,用RT-PCR的方法检测29例足够量同时提取RNA和制作蜡块的鼻咽癌组织中VEGF-C及VEGF—D表达。结果:鼻咽癌组织中,免疫组化检测VEGF—C、VEGF—D的阳性率分别为59.6%(34/57)、29.8%(17/57),RT—PCR检测VEGF—C、VEGF-D的阳性率分别为89.6%(26/29)及65.5%(19/29),VEGF-C的表达与鼻咽癌的分期鼻咽癌组织中,淋巴结转移组(N1-N3)、晚期T分期组(T3/T4)以及晚期临床分期组(Ⅲ/Ⅳ)的VEGF-C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NO)、早期T分期组(T1/T2)或者早期临床分期组(Ⅰ/Ⅱ)(Pd0.05),但是不同年龄、性别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而VEGF-D的表达在有无淋巴结转移,不同T分期、临床分期、年龄及性别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在鼻咽癌中VEGF-C可能对肿瘤的淋巴转移及病情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且较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可导致不可逆的视功能损害或完全失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其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 (EM)中的表达及其与 EM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收集 2 9例EM患者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组织 ,2 9例在位内膜组织及 30例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子宫内膜组织 (对照组 ) ,分别测定 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 :1VEGF的表达在位内膜组高于对照组和异位内膜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异位内膜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2在位内膜组和对照组的不同月经周期 VEGF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 5 )。结论 :VEGF为促进血管生成的重要细胞因子 ,在 EM的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中均有表达 ,VEGF的促血管生成是 EM发生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与胶质瘤发生、演进、诊断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研究 132例脑胶质瘤VEGF的表达。结果 :高分级胶质瘤VEGF呈高表达 ,而正常脑组织表达很低 (P<0 0 5 ) ,此规律在星形细胞瘤中更明显。髓母细胞瘤也呈高表达 (90 91% ) ,良恶性室管膜瘤、少突神经胶质瘤表达均略高 (P >0 0 5 )。结论 :VEGF在胶质瘤中的表达随病理分级的增高而增高 ,VEGF的表达对胶质瘤的发生、演化、诊断、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了解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药厄贝沙坦对急性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大鼠血浆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用40只雄性Wistar大鼠,10只不结扎冠状动脉列为假手术组(A组),其余30只结扎左冠状动脉主干制成心肌梗死模型后,存活的20只再随机分为对照组(B组)和厄贝沙干预组(C组)各10只.3组大鼠在14d内不同时间点取尾血检测BNP、内皮素1(entothelin-1,ET-1)及一氧化氮(nitrogen monoxide,NO)指标.结果 ①3组大鼠BNP、ET-1及NO水平在每个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B组BNP呈双峰分泌,且第1峰值高于C组;C组BNP浓度只有1个峰值;A组BNP浓度变化平坦.③C组大鼠各时间点的ET-1水平高于A组但低于B组(P<0.05).④C组大鼠各时间点的NO水平高于B组但低于A组(P<0.05).结论 ①血清BNP和ET-1的升高及NO的降低参与了AMI后病情演变过程.②大鼠AMI后血清BNP的浓度呈双峰分泌.③厄贝沙坦能改善AMI后血清BNP升高的程度,降低BNP峰值水平,同时避免BNP第2峰出现.④厄贝沙坦可以改善AMI后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动脉粥样硬化家兔斑块内P选择素和VEGF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机制。方法:雄性新西兰兔36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12只),高胆固醇模型组(12只)和番茄红素治疗组(12只)。正常组每天给予正常饮食,模型组每天除正常饮食外,给予1.5%的胆固醇和3%的猪油,治疗组在模型组饮食的基础上给予60mg/kg的6%的番茄红素粉荆。实验周期为12周,待12周后确定模型组成功后麻醉处死家兔,取主动脉标本观察大体形态,进行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斑块内P选择素和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与高胆固醇模型组相比,番茄红素治疗组相对于模型组的主动脉斑块面积减少,斑块内P选择素和VEGF表达也明显减少。结论:番茄红素能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P选择素和VEGF的表达,这可能是番茄红素减少动脉粥样斑块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变化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M)发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1例EM患者(I~期12例,~期19例)术前和术后1周及24例对照组血清中VEGF水平。结果:EM患者术前血清中VEGF水平[(255.58±89.26)ng/L]较对照组[(106.89±52.66)ng/L]显著升高(P<0.05),术前血清中VEGF水平显著高于术后1周VEGF水平[(154.38±49.52)ng/L](P<0.05)。~期EM患者血清VEGF的水平[(304.59±80.13)ng/L]高于I~期[(177.98±22.51)ng/L](P<0.01)。结论:VEGF在EM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和疾病的进展存在一定联系,并可能对术后EM患者的病情监测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4.
多发性骨髓瘤病人血浆BDNF和VEGF水平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多发性骨髓瘤(MM)病人中的含量,并探讨其在MM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20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与56例MM病人血浆BDNF、VEGF的水平,并对不同免疫亚型、不同临床分期、治疗前后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MM病人血浆BDNF、VEG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15.859、13.517,P〈0.001)。治疗有效的44例MM病人血浆BDNF、VEGF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t=12.35、10.26,P〈0.01);治疗无效的10例MM病人治疗前后血浆BDNF、VEGF水平无明显差异(t=1.56、1.78,P〉0.05)。不同临床分期MM病人之间血浆BDNF、VEGF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4.63、4、10,P〈0.05),Ⅲ 期病人血浆BDNF、VEGF水平明显高于Ⅰ期病人(q=3.86~3.90,P〈0.05)。但MM病人不同免疫亚型之间血浆BDNF、VEGF水平无统计学差异(F=1.49、1.31,P〉0.05)。结论 血浆BDNF、VEGF水平在MM病人呈高表达,并且与其临床分期有关,可作为MM疗效判断的一个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1例(自愿)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缓解前后骨髓细胞VEGF的表达。选择同期住院的非白血病患者15例正常骨髓作为对照组。结果VEGF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阳性表达状况与骨髓中原始细胞数呈正相关(r=0.536);治疗后19~35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组、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组VEGF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均<0.01),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未缓解组患者化疗前表达显著高于缓解组及对照组(P均<0.05),未缓解组患者化疗后VEGF表达下降,但较化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著高于化疗后缓解组患者及对照组(P均<0.01)。结论VEGF在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中存在高表达,一定程度上可能反映体内白血病细胞的总负荷量、疾病状态和预后;化疗未缓解组持续高表达,化疗缓解患者表达明显下降,血清VEGF水平可以作为诊断和预测白血病发生、是否难治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endoglin(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essel density,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及正常子宫内膜的表达,探讨CD105-MVD及VEGF值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25例子宫内膜癌、10例复杂性增生、8例正常增生期内膜中CD105和VEGF的表达,计数MVD值,用CD105-MVD与临床参数进行分析.结果 子宫内膜癌、复杂性增生及正常内膜CD105-MVD值依次为28.680士5.808、28.467士5.242、12.667±2.575.内膜癌、复杂性增生组显著高于正常组,CD105-MVD值与临床分期、浸润肌层深度及局部淋巴结转移有关;VEGF在内膜癌组的阳性表达率(80%),显著高于复杂增生组(30%)和正常组(20%),VEGF与临床参数无关,CD105与VEGF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CD105是影响子宫内膜癌发生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可能与患者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7.
VEGF在甲状腺滤泡性肿瘤中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VEGF在甲状腺滤泡性肿瘤中的表达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5例甲状腺滤泡性腺瘤、21例甲状腺滤泡癌中VEGF的表达.结果:在甲状腺滤泡性腺瘤、滤泡癌中,VEGF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0.0%、61.9%,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VEGF是鉴别甲状腺良恶性滤泡性肿瘤及判断其生物学行为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病人血浆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58例DR病人血浆VEGF和VWF的变化,其中,非增生性DR(NPDR)28例,增生性DR(PDR)30例。并与54例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病人进行比较,同时以49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结果糖尿病病人血浆VEGF和VWF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27.09、28.85,P<0.001);DR病人血浆VEGF和VWF明显高于NDR病人,差异有显著性(t=10.35、16.02,P<0.001);PDR病人VEGF和VWF明显高于NPDR病人,差异有显著性(t=6.74、7.01,P<0.001)。NPDR和PDR病人血浆VEGF与VWF呈明显的正相关(r=0.569、0.629,P<0.001)。结论血浆VEGF和VWF水平变化参与了DR的发生与发展,且与病变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在位内膜的表达,探讨二种因子与EM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收集EM患者的在位子宫内膜组织38例及正常子宫内膜37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测定VEGF及bFGF在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用组织学评分对实验结果进行半定量统计,比较其表达强度。结果 (1)VEGF在二组内膜的腺体及间质细胞中均有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浆,在位内膜组的表达强度高于正常对照组,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2)VEGF在EM患者在位内膜分泌期中的表达强度比增生期明显增强,在月经周期中呈周期性变化;(3)bFGF在正常子宫内膜及EM患者在位内膜的增生期和分泌期中均有表达,表达强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周期性变化;(4)VEGF和bFGF在EM患者增生期和分泌期的在位内膜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VEGF和bF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在位内膜均有表达,而二者均为促进血管生成的重要细胞因子,从而表明血管生成是EM发生发展中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脑膜瘤瘤周血管源性脑水肿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 探讨脑膜瘤瘤周血管性脑水肿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关系。②方法 选择61例幕上非脑室型脑膜瘤病人,均进行了脑膜瘤切除术。所有的标本根据Mac Carty的病理标准分类。瘤周水肿的存在及程度由磁共振三维扫描确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检测。③结果 61例病人中,29例无水肿或可疑水肿。32例有不同程度的水肿,水肿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水肿或可疑水肿,32例有不同程度的水肿,水肿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水肿或可疑水肿组(χ^2=6.62,P<0.01)。脑膜瘤病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阳性表达率为65.6%,其中恶性脑膜瘤和脑膜上皮细胞型脑膜瘤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和70%,纤维型脑膜瘤阳性表达率为437.5%,前两者和后者比较有显著差异(χ^2=7.57,P<0.01;P=0.006)。④结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以促进脑膜瘤瘤周血管源性水肿,其在脑膜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可作为判断脑膜瘤病理分型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