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占奎  沈琳 《国医论坛》1997,12(2):48-48
炎症性肠病,狭义上指克隆病及溃疡性结肠炎.广义上的概念则包括肠道白塞氏病、单纯性肠道溃疡、慢性直肠炎、胶原性疾病伴发的肠道炎症等各种原因不明的肠道疾患。中医学是经验治疗医学,把握患者呈现的症状或证候,依据独特的病理观来决定治疗药物.对于炎症性肠病之类的疑难病症,在现代医学的严格管理下进行研究,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典型病例:溃疡性结肠炎。女性,18岁.高中学生。1993年4月初开始时常腹痛,4月25田附近就诊,口服药后症状加重并见血便,于5月12日来本科就诊。发热37.7℃,全身倦怠乏力,项部肌肉拘急.查血:HbllZ…  相似文献   

2.
何永恒教授认为炎症性肠病的病因病机以湿热、脾虚、血瘀为主,根据三者的轻重主次,分别以清热化湿、健脾助运、化瘀生新治疗,在控制炎症性肠病的症状、减少复发上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炎症性肠病是累及肠道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中医认为其属“久痢”“肠澼”等范畴,分急性期和缓解期,病机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证。从中医外科角度出发,根据古代医籍描述和现代内镜、病理检查等微观检查,把外疡的治疗理念引入内疡的治疗,认为其属于中医外科中“肠痈”的范畴。气血的运行变化贯穿炎症性肠病发生、发展的始终,也是决定其转归的重要因素,确立了“托”法为治疗原则。炎症性肠病缓解期以本虚为主,脾肾阳虚证为主要证型,故温补脾肾为重要治法之一,可改善免疫因子和炎症细胞对肠道黏膜的损伤,纠正肠内菌群失调。  相似文献   

4.
劳绍贤教授,全国著名中西医结合诊治脾胃病专家。业医40余载,博览群书,汲取众家之长,不断创新,注重现代医学先进技术与传统中医诊治技术相结合,遣方用药独树一帜,以灵巧取胜,疗效卓著。笔者有幸侍诊于左右,蒙受教诲,受益匪浅。现将其诊治脾胃病的学术思想简介如下,以飨同道。脾  相似文献   

5.
6.
李军 《江苏中医药》2011,43(11):69-70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与克罗恩病(Crohn'sdisease,CD)。前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和黏液脓血便,属于中医学"久痢"、"休息痢"、"肠澼"、"肠风"、"脏毒"等范畴;后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  相似文献   

7.
炎症性肠病(IBD),是发生于肠道黏膜及黏膜肌层,具有反复发作特点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疾病。其发病机制可能与患者的肠道黏膜屏障保护功能下降或破坏有关。通过对近5年单味中药、中药提取物和复方中药干预IBD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进行分析总结,发现中医药能够保护修复肠道黏膜屏障、缓解IBD临床症状,并防止其复发,为IBD的进一步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介绍杨巍教授治疗炎症性肠病经验。认为其多因湿热之邪引起,活动期为湿热蕴肠,致肠脂血络受损,可清热祛湿、行气止痛;缓解期为阳气受损、湿热之邪留恋,可清热祛湿、培元固本。分别运用实炎方及虚炎方。  相似文献   

9.
劳绍贤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广东省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脾胃消化病专家,我国脾胃学说研究的主要开创者之一,从事脾胃学说的临床研究工作40余年,在脾虚证、脾胃湿热证、胃癌癌前病变等重大课题方面成绩斐然.劳绍贤教授指出岭南之地以脾胃湿热证为多见,病因在于内外相合,天人相应,倡导“证为本、病为枢、症为标”的现代中医学临证思维,临床时根据标本缓急,做到证、病、症3者结合,在治疗上强调湿热分解,重在治湿,并以调理脾胃为主,通达气机为要.本文主要介绍劳绍贤教授治疗脾胃湿热证肠易激综合征经验.  相似文献   

10.
炎症性肠病(IBD)指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克罗恩病(CD)。临床多采用抑氮磺胺吡啶(SASP)治疗IBD,虽有一定的疗效,但部分患者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而不能耐受。虽然美沙拉嗪(又名5-氨基水杨酸,5-ASA)缓释颗粒剂,其对IBD具有良好的疗效而无明显的副反应,但价钱昂贵,大多数患者不能接受。所以自2000年12月~2002年12月,我院用蒙药治疗IBD,并与SASP治疗IBD进行埘照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马剑颖 《新中医》2006,38(12):14-15
劳绍贤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脾胃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劳教授擅长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病,有很高的造诣,临证注重证、症、病相结合,辨证灵活,组方严谨,用药不拘泥于补法。笔者有幸随师应诊,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脾胃湿热证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IBD是一种在各国极其普遍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disease,CD),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临床缺乏有效治疗方法[1]。因此,寻求一种重复性好,操作便捷,并且与临床症状相似的动物模型至关重要。目前IBD动物模型有以下几种分型:自发性动物模型、细胞移植型动物模型、化学物质诱导型动物模型、基因工程动物模型、中医IBD动物模型、肝螺杆菌型动物模型、蠕虫IBD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3.
炎症性肠病的抗凝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研究认为血液凝固系统在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纠正凝血异常是IBD治疗应有之意,现将炎症性肠病抗凝治疗的近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炎症性肠病是难治性的肠道炎症性疾病,病因不明且难以治愈,常导致患者产生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威胁生命。目前我国炎症性肠病患者数量在逐年增加,但治疗手段依然较为局限。随着中西医对本病研究的不断深入,多种治疗手段的联合运用显示出了积极的疗效。就中医药与间充质干细胞联合运用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进展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和总结陆金根教授治疗炎症性肠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用药规律,探索名老中医经验整理的方法。方法:收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2011—2017门诊陆金根教授治疗炎症性肠病典型医案,对所选医案中符合纳入标准的药物运用Excel表进行收录,然后用SPSS 21. 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有162份医案纳入研究,共计就诊622次,共得药物225味,出现的总频次为10411,常用中药有白术、败酱草、白芍、大血藤、山药等27味。聚类分析发现清热解毒药、化湿药、理气药、补虚药、收涩药和活血化瘀药等为陆金根教授治疗炎症性肠病的常用配伍药类。红藤败酱散、白头翁汤、痛泻要方、参苓白术散、甘麦大枣汤等为陆老治疗炎症性肠病的基本方药。结论:陆老治疗炎症性肠病体现出"以清为主,清补结合"的学术思想。聚类分析结果客观反映了陆金根教授临床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17.
18.
劳绍贤教授治疗脾胃湿热证经验介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正  黄志新  劳绍贤 《新中医》2003,35(6):12-13
介绍劳绍贤教授治疗脾胃湿热证的诊疗经验。认为脾胃湿热证的发生机制是内外合因,天人相应,治疗主张分解湿热,重在治湿;调理脾胃,通达气机,气化湿亦化。并强调病证结合,证为本,病为抠,症为标。  相似文献   

19.
炎症性肠病为常见的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尚未明确,因此在发病机制研究尚待进一步明确,其有着较为明显的临床表现和镜下、实验室检查特征,不难诊断,通过一般治疗、药物及手术治疗也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总结分析了目前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著名老中医姜海涛系巳故全国名老中医姜春云之侄,家学渊源,诊治糖尿病四十余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治疗糖尿病肠病以阴阳气血辨证,临证加减,收到良好的疗效。 姜老认为,糖尿病肠病的主要机理是气血阴阳失调以及与由此产生的病理产物湿、痰、火、瘀有密切关系,这些病理产物同时又是糖尿病肠病的致病因素。糖尿病大多属中医“消渴”范畴,最伤阴津,水不行舟,可见大便秘结。但临床又见大量糖尿病患者早期无明显的口干、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症状,而表现为肥胖乏力.以脾虚湿阻力主,病程绵长。久病及肾,脾肾双亏。脾失运化,水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