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闫毓茜 《四川中医》2012,(9):125-126
目的:观察经筋恢刺法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上肢痉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经筋恢刺法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针刺方法。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疗程后采用Ashworth量表评定肢体痉挛状态。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筋恢刺法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山东中医杂志》2016,(7):623-625
目的 :观察头部运动区滞针法配合运动针刺经筋结点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60例,采用头部运动区滞针法配合运动针刺经筋结点针刺法;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针刺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痉挛程度,分别使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67%,对照组总有效率6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部运动区滞针法配合运动针刺经筋结点能有效改善中风后痉挛状态,减少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颅骶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对于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的治疗作用.方法:60例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颅骶疗法配合康复技术治疗,对照组仅用康复技术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用Brunnstrom's运动功能评分法评定肌痉挛和运动功能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偏瘫患者肢体痉挛及肢体运动功能均有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纯使用康复技术相比,颅骶疗法结合康复技术对于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康复具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透刺法、经筋刺法及温针法三种刺法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影响进行临床评价。方法:36例卒中后肢体存在痉挛状态患者,随机分为经筋刺法组、透刺法组、温针法组各12例,治疗20天后,分别从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量表、NDS神经功能缺损量表、ADL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shworth痉挛程度、CSI痉挛指数五方面对三种刺法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及分析评价。结果:三种疗法在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量表、NDS、Ashworth、CSI量表治疗前后的评分比较P<0.01;经筋刺法组在ADL量表治疗前后比较P<0.01,透刺法和温针法比较P<0.05。结论:三种刺法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均有明显疗效,在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量表、NDS量表、Ashworth量表、CSI量比较中三种疗效相当,ADL量表中经筋刺法组优于透刺法组及温针法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颅骶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对于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的治疗作用.方法:60例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颅骶疗法配合康复技术治疗,对照组仅用康复技术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用Brunnstrom's运动功能评分法评定肌痉挛和运动功能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偏瘫患者肢体痉挛及肢体运动功能均有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纯使用康复技术相比,颅骶疗法结合康复技术对于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康复具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醒脑开窍法并夹脊刺治疗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醒脑开窍针刺法并夹脊刺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标准的60例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30例,采取醒脑开窍针刺法并夹脊刺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传统针刺法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后上肢痉挛Ashworth张力评分、下肢痉挛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定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并夹脊刺治疗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疗效确切,安全可行,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燔针劫刺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方法:84例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对照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针灸方法治疗,治疗组采用燔针劫刺法治疗,治疗20天后,以改良的Ashworth痉挛量表和痉挛指数(CSI)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痉挛程度,两组组治疗后痉挛程度,两组痉挛指数的差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治疗组改善肢体痉挛状态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燔针劫刺发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性瘫痪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针刺夹脊穴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3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目的:比较不同取穴法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疗效.方法:将70例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采用针刺夹脊穴,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每日针刺1次,10次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同时以修订的Ashworth量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作观察指标,观察评定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7%,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刺夹脊穴在缓解中风患者肢体痉挛方面优于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调和阴阳经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缺血性中风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调和阴阳经刺法,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痉挛指数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组痉挛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和阴阳经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痉挛性偏瘫有良好效果,能较快改善肢体痉挛偏瘫状态,恢复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筋刺法结合穴位注射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效果,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参考。方法:将符合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共30例,采用经筋刺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针刺法治疗。治疗组取鱼际、尺泽、通里、大陵、曲泽、血海、阴陵泉、照海、三阴交、太溪等穴,实施经筋刺法。针刺结束后,选取34个穴位,用维生素B12注射液进行穴位注射。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运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来测定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通过Barthel指分级法来评定;参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生活状态标准》(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值、积分值进行评定。结论:经筋刺法结合穴位注射能够有效改善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能够有效地减轻中风偏瘫痉挛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经筋结点恢刺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7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针刺组、恢刺常规穴位组和恢刺经筋结点组各25例,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FMA (上肢部分)、中医中风病诊断疗效评价法(上肢部分)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法(上肢部分),观察并比较各组对偏瘫侧上肢的肌张力降低程度、运动功能的改善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中医中风病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程度。结果:各组治疗后各项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恢刺经筋结点组明显优于恢刺常规穴位组和常规针刺组(均P﹤0.05);常规针刺组总有效率为60.71%,恢刺常规穴位组总有效率为80.00%,恢刺经筋结点组总有效率为88.00%,各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恢刺经筋结点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和恢刺常规穴位。  相似文献   

12.
经筋刺法治疗中风上肢痉挛状态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3,自引:7,他引:23  
目的:观察经筋刺法对中风上肢痉孪状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经筋刺法组60例,另设针刺手阳明经穴组60例作对照,采用Ashworth痉挛量表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对受试者进行治疗前后比较.结果:经筋刺法组治疗后Ashworth级别降低,(P<0.005);经筋刺法组(P<0.001)与对照组(P<0.05)治疗后Fugl-Meyer分值均提高,肌张力的降低值(Ashworth量表)与肢体功能的增加值(Fugl-Meyer量表)呈显著性正相关(P<0.001).结论:经筋刺法能降低中风病人的肌张力,缓解肌肉痉挛,而痉挛的改善有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括楼桂枝汤中药熏蒸联合巨刺法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康复训练,治疗组加用栝楼桂枝汤中药熏蒸及巨刺法,治疗前后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评估肢体痉挛程度、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组痉挛状态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括楼桂枝汤中药熏蒸联合巨刺法能显著降低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肌张力,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4.
〔摘 要〕 目的:探讨中风偏瘫患者肢体痉挛状态采用经筋刺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 2015 年 7 月至 2019 年 2 月 期间湛江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 72 例中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各 36 例。其中给予对 照组传统针刺法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经筋刺法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Fugl–Meyer 评分以及 Ashworth 分级。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Fugl–Meyer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Fugl–Meyer 评分高 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 83.33 %,高于对照组的 55.5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的 0 级和Ⅰ级所占比例高,且Ⅱ、Ⅲ、Ⅳ级所占比例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临床上运用经筋刺法对中风偏瘫肢体痉挛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艾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方法:将80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艾灸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以修改的Ashworth量表、简式Fugl—Meyer评价法、Barthel氏ADL指数等测试项目的测评成绩作为观察指标,评定其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7%,优于对照组的51.3%。结论:艾灸可有效的缓解中风偏瘫的痉挛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电脑中频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作用。方法:78例中风偏瘫伴肢体痉挛状态患者随机为对照组38例及治疗组40例,对照组予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电脑中频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1%(P〈0.01)。结论:电脑中频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MOTOmed重复性训练治疗中风后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痉挛偏瘫患者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采用规范化的诊断和Ashworth痉挛状态量表、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定法、Fugly-Meyer评分法、Barthel分级测定评分法进行疗效判定,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MOTOmed重复性训练,对照组采用MOTOmed重复性训练进行治疗。结果:两组均能改善中风后痉挛偏瘫状态,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两组患者的Ashworth痉挛状态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Fugly-Meyer评分和Barthel分级测定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MOTOmed重复性训练能够明显降低中风后痉挛偏瘫患者的痉挛程度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有理论指导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巨刺结合夹脊穴针法治疗中风偏瘫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常规头针法,并采用巨刺法、针刺颈腰部夹脊穴和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取穴法及康复训练治疗。通过Ashworth痉挛量表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对患者的功能情况进行治疗前后比较。结果:巨刺结合颈、腰部夹脊穴针法对治疗中风后偏瘫肢体痉挛状态有明显疗效,并显著优于传统针刺方法(P〈0.05)。结论:巨刺结合颈、腰部夹脊穴针法治疗中风后痉挛状态有明显疗效,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经筋刺法对偏瘫痉挛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经筋刺法对中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偏瘫痉挛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经筋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治疗,2组均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5天后休息2天,5天为1疗程,治疗3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上、下肢Brunnstrom分级治疗前后分别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上肢Brunnstrom分级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下肢Brunnstrom分级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上肢Brunnstrom分级治疗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下肢Brunnstrom分级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上、下肢简式Fugl-Meyer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上、下肢简式Fugl-Meyer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上肢简式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下肢简式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经筋刺法可以改善中风偏瘫痉挛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且疗效优于传统针刺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温针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标准的60例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30例,采取温针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传统针刺法治疗。结果 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Ashworth量表评定肢体痉挛状态,采用Fugl—Meyer评分法和Barthel指数评定肢体运动功能水平、日常生活能力。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温针治疗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疗效确切优于传统针刺法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