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构建一种远程家庭医疗模式,使更多老弱病残人群在家中得到有效的监护.方法:研制一种基于3G网络和Internet网络的社区远程诊断系统,将测量得到的生理参数通过网络传送到数据库,医生在其终端通过访问数据库进行会诊,然后向用户反馈意见.结果:该系统可满足社区或家庭的常规生理参数检查.结论:该系统可以作为远程家庭医疗的有效平台,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家庭监护.  相似文献   

2.
基于物联网技术和5G移动通信技术,利用可穿戴智能设备,构建网络照护系统,实现了干休所老年患者病情数据实时采集、数据分析展示、病房网络监护、专家远程救治指导等。系统应用后,干休所医护人员工作效率提高,老年患者获取服务时间缩短,干休所服务项目增加。基于信息技术的网络照护系统为干休所老年患者提供了24 h实时监护和优质远程医疗服务,缓解了干休所卫生人力资源短缺等难题。  相似文献   

3.
面向远程医疗的生理监护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种面向远程医疗的生理监护系统,系统结构主要包括生理参数监护终端、通讯网络和数据服务网站。生理监护终端包括心电、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体温和呼吸等生理测量模块,每个模块都通过临床验证。通讯网络有基于CDMA/GPRS、基于互联网及基于机顶盒等方式。该系统先后进行了产品演示、远程通讯测试,结果显示该系统可以作为一个有效的远程医疗平台。  相似文献   

4.
应用基于Java的新型3G远程患者监护系统中实时波形数据监测、列表趋势数据监测及病人信息等功能,医护人员可直接从3G手机上监测到患者重要的生理信号,阐述该系统的总体架构、信息采集、移动监护终端等进行介绍.该系统可对诊断效率、准确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家庭远程监护系统,使患者无需到医院就诊,方便医生远程监护患者,提高就诊效率。方法: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采用嵌入式网关服务器将被监护对象的生理参数(比如血压)通过互联网从客户端传输至医疗中心,医生通过数据分析,从而实现远程监护。结果:建立了一个家庭远程监护系统,使患者方便有效地得到了良好的监护,使医生方便有效地提高诊断效率。结论:监护系统可以运用在将来的医疗设备中,为患者提供方便,同时也能为医生及时地提供有效的数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利用无线网络生理参数监测技术提高干部健康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线网络生理参数监测系统采用无线远程监护技术、GPRS移动通讯网络和互联网技术,将监护患者的主要生命体征信息实时传送到监护中心,医院或干休所医师通过医师工作站监测终端可实时观察被监测对象的生理参数,并进行及时的医疗救护和远程健康指导。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医学监护系统的现状,指出监护设备网络化、便携化发展趋势,提出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医学监护系统整体解决方案:采用嵌入式技术,构建基于网络的便携式医疗监护设备;研制生产基于802.11b/g和CDMA的无线通讯接口模块,对传统B超、CT、MRI等影像设备及各类生物电采集监护设备进行改造和功能扩展;设计符合DICOM3.0和HL7国际标准的网络数据库,重新整合医院原有PACS系统信息资源;研制生产基于WINCE的手持式终端,实现病历数据与诊断信息的实时共享交互。  相似文献   

8.
目的:设计一款基于Android的慢阻肺管理系统,为患者提供诊断、自我管理及远程监护等功能。方法:该系统由便携式多参数肺功能仪、医生Android端、患者Android端及服务器组成。其中Android端采用Android Studio开发平台,通过Java语言编程搭建,整个系统采用MVP(Model-View-Presenter)设计模式。该系统采用便携式多参数肺功能仪获取患者的相关呼吸参数,采用问卷调查获取患者的病症数据,采用慢阻肺全球倡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GOLD)评估患者的慢阻肺等级,并将数据存储至患者Android端,实现帮助患者诊断以及自我管理。医生Android端可实时查询患者数据,实现对患者的远程监护功能。结果:该系统可便捷地测量患者的相关呼吸参数、综合评估慢阻肺等级并提供急性加重预警,并能为患者提供可靠的天气信息和出行建议。结论:该系统可以帮助患者在家中进行自我管理,辅助医疗工作人员进行肺功能测量诊断和远程监护,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实际使用意义。  相似文献   

9.
远程医疗发展现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牟岚  金新政 《卫生软科学》2012,26(6):506-509
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对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远程医疗的文献和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初步了解国内外远程医疗各个方面的发展、应用以及一些关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目前远程医疗主要包括远程会诊、远程诊断、远程教学、远程监护和远程医疗车等。应用空间范围除医院、诊所等医疗场所外,还有作战场地、海上医疗、家庭监护等。而远程医疗中应用的一些技术也从单一的电视监控或电话远程诊断逐渐发展为利用移动通讯设备、有线网、无线网络等进行数字、图像、语音的综合传输;监控设备以及各种生命体征监测仪器、无线传感器都向小型化和便携式方向发展,穿戴式生物医疗仪器是目前的研究热点。虚拟网络和灵活组网等是目前远程医疗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0.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远程监护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设计一种无线监护系统,可以使医护人员远程监控患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生。方法:把信号检测和ZigBee无线网络技术结合起来,由CC2430控制单元将采集到的睡眠呼吸信号以射频方式进行发送和接收,接收到的数据送到PC进行处理和显示,监护终端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睡眠情况。结果:该系统实现了呼吸信号的无线传输与监护,使患者摆脱了电极连线的束缚,不影响睡眠质量。结论:该系统具有体积小、功耗低的特点,为社区医疗远程监护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由ZigBee无线网络技术将采集到的胎儿心电信号以射频方式发送和接收,再利用软件MATLAB将接收的数据进行处理并显示。该系统实现了社区内胎儿心电的远程无创监护,社区医疗人员可直观地实时监测胎儿的心电。  相似文献   

12.
军事综合信息网的广覆盖,为在军队医院与体系部队间开展网络医疗服务奠定良好的基础。医院结合实际积极构建网络医疗服务平台,为部队官兵提供足不出户的远程诊疗、教学等服务,提高部队医护人员业务水平,改善了伤病员的治疗效果,一定程度上避免过度医疗后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设计一个基于ZigBee技术的医疗设备使用状态无线监测系统,实现医疗设备使用状态的在线监测,为使用率统计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方法:建立医疗设备功耗与其使用状态的数学模型,通过数据采集终端实现医疗设备功耗数据的实时采集,采集的数据由ZigBee无线网络发送至服务器进行存储并结合所建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对医院健瑞监护仪M8000和飞利浦V60呼吸机功耗进行测试,所测数据能够通过ZigBee无线网络实时准确的传输到服务器端;实验结果显示,所建模型有较好的适用性,使用时长统计精确度较高。结论:系统实现了医疗设备使用状态的在线监测,同时能够准确统计医疗设备使用时长,为医疗设备使用率统计提供准确的数据来源,对推动医院数字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制一种核生化现场处置遥控车,用于核生化突发事件中医学救援现场侦检、采样、洗消和伤员搬运.方法:核生化现场处置遥控车采用模块化设计,主要由机动平台、侦检平台、采样平台、洗消平台和伤员搬运平台组成.其中,机动平台采用履带式底盘,侦检平台可搭载多种便携式核化侦检仪,采样平台主要由6级安德森空气微生物采样器组成,洗消平...  相似文献   

15.
介绍一种具备实时健康监护和简单医疗服务功能的自主机器人系统的设计。本系统将生理参数检测.传输和实时定位集成在若干便携的无线节点上,具有低成本、低功耗,易于配置维护等优点。室内环境下的实验验证了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阐述智慧医疗背景下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心脑血管疾病医疗救治信息平台的建设思路、平台架构、平台功能以及技术挑战等,提出构建远程急救和移动急救信息化平台、互联网心脑血管疾病联合救治医疗服务平台、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的心电监测与高危人群预警平台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综合指导教育平台4个子平台,形成完整的心脑血管疾病医疗救治信息平台,实现现代智能网络和信息技术在医疗救治领域中的创新应用,达到医疗救治资源的互联互通,提高医疗救治服务质量与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