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些年,科素亚作为ARB类药物对肾脏的保护作用已有大量报道,但多用于肌酐<3mg/dl,对于肾功能不全衰竭期患者多不主张服用。我科追踪观察慢性肾衰(肌酐>3mg/dl)长期服用科素亚而明显的延缓了进入透析的时间1例,现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55岁。间断头晕、乏力12a,加重0.5a于2000-04第一次收住我科。患者于1988-05感头晕、乏力,血压最高为150/90mm Hg,间断服用北京降压0号。2000-04体检发现血Hb65g/L,血BUN24.1mmol/L,Cr635μmol/L,CA1.82mmol/L,P1.8mmol/L,CO2CP17.5mmol/L,尿常规蛋白阴性-0.25g/L,尿糖( ),24h尿蛋白定量313mg,血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胰激肽原酶与苯那普利联合应用对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及24 h尿蛋白的影响。方法:58例随机分为苯那普利组29例,给予苯那普利10 mg,1次/d;联合用药组29例,苯那普利10 mg,1次/d,联合胰激肽原酶240 U,3次/d,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用药前后24 h尿蛋白、血肌酐和血尿素氮的变化。结果:苯那普利组24 h尿蛋白、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水平较用药前降低(P<0.05);与苯那普利组比较,联合用药组可更显著减少24 h尿蛋白、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水平(P<0.01)。结论:胰激肽原酶与苯那普利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肾病,较苯那普利单独应用能更好地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3.
对卡斯特曼氏病转变为髓外浆细胞瘤1例并文献复习如下。 1病历摘要 男,83岁。20 a前无意中发现左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不伴畏寒、发热,无局部红、肿、热痛,无乏力、盗汗、体重下降,未予重视,淋巴结逐渐增大。6 a前于我院行左侧腹股沟淋巴结活检,诊断为卡斯特曼氏病(浆细胞型),未治疗。1 a前出现双下肢不对称凹陷性水肿,左侧较右侧明显;0.5 a前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明显增大,双下肢水肿加重。查体:生命体征平稳,消瘦,颌下及双侧腹股沟可扪及数个肿大淋巴结,最大为7 cm×3 cm,质硬,无压痛,不活动,边界清;心肺(-),肝脾不大;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左侧较右侧明显。实验室检查:IgG 26.5 g/L,IgA6.43 g/L,IgM 0.70 g/L,C30.76 g/L,C40.16 g/L;血常规、血沉、肝肾功、电解质、自身抗体等正常;B超:双侧颈部、腋窝、腹股沟、腹主动脉下段周围及左侧髂血管周围多个异常低回声(肿大淋巴结);X线:头颅、胸骨、骨盆诸骨骨质稀疏;骨髓涂片:浆细胞占8%,可见幼浆、双核浆;右侧腹股沟淋巴结活结示:淋巴结髓外浆细胞瘤,K a(+)、CD 20(+)、L a(±)、CD 20(-)。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评估低分子尿蛋白诊断多发性骨髓瘤(MM)早期肾脏损害的临床诊断意义。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2年5月初诊的278例MM患者临床资料,按肾脏损害分为3组:肾小球损害组(血肌酐Scr≥2mg/dl)143例;肾小管损害组(Scr<2 mg/dl,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 protein,RBP)≥0.5 mg/L,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胺酶(N-acetyl-β-D-aminoglucoamidase,NAG)≥17.8 U/g.cr)114例;无肾小球和肾小管损害的正常组21例。对3组间性别、年龄、分型、分期、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尿RBP及尿NAG等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的差异进行比较,进一步分析所有患者尿RBP、尿NAG与血尿素氮(BUN)、血Scr、血胱抑素-C(Cys-C)、内生肌酐清除率(Ccr)、24 h尿蛋白、24 h尿轻链的相关性;并分析61例行肾脏活检患者的肾小管间质病变评分与低分子尿蛋白的相关性,使用ROC曲线比较尿RBP和尿NAG对MM早期肾脏损害的诊断效果。结果表明,肾小球损害组尿RBP显著高于肾小管损害组,而尿NAG显著低于肾小管损害组,两组尿RBP和尿NAG显著高于正常组;尿RBP与血Scr、血BUN、血Cys-C、24 h尿蛋白呈正相关,与Ccr呈负相关,而尿NAG与24 h尿蛋白、Ccr呈正相关,与血Cys-C呈负相关;肾小管间质病变与尿RBP显著相关,与尿NAG相关性较弱。结论:尿RBP与肾小管损害有明显的相关性,与尿NAG相比能更好地反映肾损伤的程度,并且特异性更高。  相似文献   

5.
1 病历摘要男,35岁.主因确诊倦怠、乏力伴低热1个月为主诉就诊,查体:T38.5℃.颈部淋巴结可触及多个肿大,咽部无充血,扁桃体Ⅰ度肿大,听诊双肺呼吸音粗糙,服软无压痛,肝脾无肿大,双下肢无水肿,既往无药物过敏史.查血常规:WBC 5.2×109/L,Hb 12 0 g/L,PLT 157×109/L,N 0.75,L 0.22,M0.03.颈部肿大淋巴结活检病理:弥漫大B细胞恶性淋巴瘤.为排除骨髓有无淋巴瘤细胞浸润,以便更准确的临床分期,指导下一步治疗,予以骨髓细胞形态学分析,以髂后上棘为穿刺点,2%盐酸利多卡因3 ml局麻完毕后约2 min后患者突然呼吸困难、口唇发绀,颈部、前胸部皮肤可见散在皮疹,逐渐融合成片,伴瘙痒,考虑为利多卡因导致的过敏反应.立即使患者平卧,并给予吸氧,盐酸异丙嗪50 mg肌内注射、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 mg,30 min后患者临床症状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6.
木村病为临床少见病,常易被误诊、漏诊.该文报告一例木村病肾损害患者,该例患者为中年男性,以全身水肿为首发症状,在25年前已发现肾脏损害,但因未注意其淋巴结情况,一直按“慢性肾炎”治疗,11年前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并行切除术,当时诊断不明,长期自服激素治疗,反复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伴腮腺肿大,淋巴结活组织检查(活检)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伴较多嗜酸粒细胞浸润,不排除木村病,结合其肾活检病理及临床表现,考虑木村病肾损害.  相似文献   

7.
对阿昔洛韦致老年患者急性肾衰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80岁.因左侧胸部疼痛3d在本院皮肤科就诊,诊断为带状疱疹.门诊治疗给予阿昔洛韦注射液(成都平原药业批号1002010.5)0.5+0.9%氯化钠溶液250静脉滴注2次/d,阿昔洛韦片(石家庄以岭药业批号1001010.2)口服0.2,2 g/d,次日出现恶心、呕吐,3d后症状加重并出现腰痛、尿少、意识模糊.入院查尿素氮24 mmol/L,肌酐570 μmol/L,钾5.1mmol/L,钠143 mmol/L,氯109 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18.4mmol/L,尿常规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1.4g.血常规:Hb 100 g/L,pH 4.297,Be:-16 mmol/L.肝功能检查未见异常.诊断:急性肾功能衰竭(APF).停用阿昔洛韦,保护肾功能,利尿治疗,抗贫血治疗,纠正酸中毒,保护心脏功能.对症治疗.经10 d余的治疗患者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8.
1病例报告 女,28岁,未婚。因颜面红斑、水肿1a。腹胀、尿少2个月,加重伴腹痛、发热2d于2003—12—09入院。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病史1a,2个月前腹胀、尿量少,查血肌酐860μmol/l,肾活检病理示:狼疮性肾炎Ⅳ型,活动性,急性肾小管坏死;给予甲基强的松龙1.0冲击3d后强的松50mg,1次/d及骁悉0.75,2次/d,血液透析等治疗,水肿消退.血肌酐降至175μmol/L,2d前出现腹痛、畏冷、发热.无排便、无肛门排气。无血便、无呕吐。  相似文献   

9.
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的临床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的临床判定指标.[方法]对135例HSPN患儿进行肾脏病理学检查,采用肾脏病理评分法分析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采用双缩脲法测定24小时尿蛋白定量、采用ELISA方法测定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β2-微球蛋白(β2-MG)值.分析肾小管间质损害与临床指标间的关系.[结果]135例患儿中,轻度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66例,中度损害69例,无一例重度损害.轻度与中度损害尿RBP中位数分别为0.395(0.31~0.58) mg/L、0.81(0.47~2.72)mg/L,尿β2-MG中位数分别为0.435(0.31~0.65) mg/L、1.05(0.48~2.70) mg/L,24 h尿蛋白定量中位数分别为187.5(0.0~940.8) mg/24 h、958.0(123.50~5016.0) mg/24 h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SPN患儿24h尿蛋白定量、尿RBP和尿β2-MG水平,可以作为临床判定HSPN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对ANCA相关性肾炎误诊2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例1:女,70岁.首次入院2008-10-06,主诉乏力、食欲减退半个月.发病以来无皮疹,无口腔溃疡,无雷诺氏症,无多饮及消瘦,无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患者有长期口服中药病史(具体不详).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人院查体:BP 140/90mm Hg,贫血貌,心肺及腹部无异常体征,双下肢轻度水肿.化验血红蛋白83 g/L,白细胞及血小板正常.尿潜血5+,尿蛋白++~++++,血肌酐300 μmol/L,尿素氮22.7 mmol/L,ESR 107 mm/h,血浆白蛋白33.8 g/L,补体C3 0.705 g/L,肝功、血糖、免疫球蛋白、抗核抗体谱、尿本周氏蛋白正常.  相似文献   

11.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72岁,以"间断双下肢浮肿4个月,加重1个月"住院.患者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肢轻度浮肿,能自行缓解,但间断反复发作;实验室检查显示:尿蛋白1.5 g/L,血肌酐97μmol/L,尿素氮10 mmol/L,血红蛋白84 g/L;因症状较轻未予重视.2月后复查,血肌酐180 μmol/L,尿素氮17.1 mmol/L,血红蛋白87 g/L,未予特殊处理.1个月前患者因感冒出现咳嗽、咳黄色脓痰,体温正常,自服罗红霉素后自觉症状缓解,但双下浮肿逐渐加重,伴眼睑水肿、阴茎水肿,出现腹胀、乏力,尿量减少,尿中出现泡沫.  相似文献   

12.
1 病例报告 女,43岁.因间断颜面水肿伴腰酸痛1a余入院.1a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颜面及眼睑水肿,伴腰酸痛、乏力、夜尿增多,查尿中有少量蛋白,以肾炎给予中药(含木通)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近5个月来无明显诱因感口干、喜欢饮水,量2000ml/d,易饥饿,主食400~450 g/d,大便3~4次/d.查体:BP120/70 mmHg,轻度贫血貌,眼睑及颜色轻度水肿.化验,尿常规:比重1.010~1.020,pH6.5~7.0,Pro25~75 mg/dl,Glu50~100 mg/dl,SER22 mm/h,生化:BUN3.5~5.3 mmol/L,Cr97~101 mmol/L,ALT20~65 IU/L,AST 38~88IU/L,AKP239~432 IU/L,γ-GT73~172IU/L,尿酸126μmol/L,Cl 107.5~112.9 mmol/L,24h尿蛋白定量阴性;尿UAER48.94 ng/min,肾图:GFR左肾30.03 ml/min,右肾28.08 ml/min,双肾B超正常,糖耐量实验正常,FT3、FT4、TSH正常;ENA多肽谱阴性,ANA阴性,抗-dsDNA阴性,肾活检:可见11个肾小球,无明显病变,肾小管上皮空泡及颗粒变性,灶状萎缩,肾间质灶状纤维组织增生,无细胞硬化,小动脉无明显病变,符合慢性肾小管间质肾病,免疫荧光阴性.  相似文献   

13.
对激素加免疫抑制剂治疗慢性肾炎型IgA肾病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26岁。以间断头痛、发热6个月,加重20 d为主诉入院。6个月前受凉后出现头痛、发热,按上感自服药物1周,体温降至正常,头痛减轻。此后,发热、头痛症状反复出现。20 d前,头痛症状加重,当地测BP 170/120 mm Hg,查:尿蛋白++,尿红细胞11个/HP,Scr 280μm o l/L,BUN 15.6 mm o l/L,尿蛋白定量(24 h)5.2 g,血A lb 31.3 g/L,按肾病综合征给予降压治疗,肾活检结果示:增生硬化性IgA肾病。给予ACE I及中药治疗,效欠佳。10 d前再次出现发热,伴咳嗽、咳白色痰,咽痛,遂入院。无过敏史,家族史无特殊。入院查体:T 37.4℃,BP 150/90mm Hg,咽充血,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腹水征(-),肾区无叩击痛,双下肢无水肿。化验:尿常规: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尿蛋白定量(24 h)7.06 g。血常规RBC3.22×1012/L,Hb 91 g/L,总蛋白59.7 g/L,血A lb 31.2 g/L,球蛋白28.5 g/L。Scr 356μm o...  相似文献   

14.
颈淋巴结组织细胞肉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49岁。颈部淋巴结肿大17月余,腰痛6个月,扪及腹部包块伴发热2个月。颈部淋巴结活检:淋巴结肉芽肿性炎,考虑特异性感染可能性大。后颈部淋巴结增多、长大伴局部胀痛,近半年出现腰痛。外院CT及我院彩超示胰腺周围、腹主动脉旁及左右髂血管周围见多枚肿大淋巴结,最大2.6 cm×1.8 cm×1.8 cm。血常规检查:WBC29.2×109/L,RBC 2.56×1012/L,Hb 84g/L,Plt 913×109/L淋巴细胞3%;单核细胞0.2%,中性粒细胞96.8﹪,嗜酸和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54岁,因反复全身淋巴结肿大10余年,发现肾功能异常1周于2009年6月5日入院.患者10余年前反复全身多处淋巴结肿大,以双侧耳后、双侧颌下、右侧锁骨下、双侧腹股沟区多见,淋巴结时大时小,无不适症状,曾取左腹股沟淋巴结活检,病理报告示:淋巴结慢性炎,滤泡丰富反应性增生,灶性色素细胞查见,未见恶性肿瘤,未进一步治疗.1年前患者开始出现乏力、纳差,活动后易劳累,小便多泡沫.1周前体检时发现血肌酐升高达418 μmol/L,遂入院.患者对虾蟹过敏,常有皮肤湿疹.入院时体检:体温、血压均正常,发现颈部、双侧腋窝、腹股沟可触及多个淋巴结肿大,大小不等,最大分别位于双侧腋窝,直径达6cm,质韧,边界清楚,可稍移动,无压痛,表面皮肤无红热、溃烂.余查体均无异常.入院后尿量1300~1700 ml/d,尿常规示蛋白质+,潜血+,尿比重1.020,pH 6.0.24 h尿蛋白0.39g/d.  相似文献   

16.
三七总皂苷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尿白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三七总皂苷治疗慢性肾衰竭(CRF)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60例CRF(非尿毒症期)患者按入院顺序1:1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一般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三七总皂苷提取物血栓通0.45 g,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百令胶囊1.0 g,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肾功能、血红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甲状旁腺素(PTH)、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的变化.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素氮(BUN)、血尿酸(UA)、血红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改善,以观察组CCr、BUN、血红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变化更为明显[CCr(ml/s):0.36±0.13比0.34±0.12,BUN(mmol/L):15.66±9.05比20.32±8.30,血红蛋白(g/L):101.2±9.4比95.4±8.7,24 h尿蛋白定量(mg):1 040±450比2 360±390,均P<0.05];而两组治疗后PTH、NAG中仅对照组NAG(U/L)较治疗前明显下降(18.2±9.8比28.9±12.0,P<0.05). 结论 三七总皂苷是治疗CRF(非尿毒症期)的有效药物,具有改善肾功能、减少尿蛋白等作用.  相似文献   

17.
肾病综合征合并皮肤软组织感染1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肾病综合征合并皮肤软组织感染1例的护理总结如下。1病历摘要男,21岁,患者因水肿伴尿检异常4个月余,双下肢片状红肿2 d收入院,查体:T 36.7℃,BP 136/84 mm Hg,双下肢可见片状红肿,局部触痛,皮温升高,部分有波动感,双足凹陷性水肿,尿检:尿蛋白19.02 g/24 h,血液:Hb 13.3 g/L,WBC19.1×109/L,PLT 28.8万/nm3。免疫:自身抗体IgG 3.4 g/L,IgE 26 IU/ml,CRP 146 mg/L,ALB 21.7 g/L,病程中患者于2010-12-12出现肠道微生态紊乱,无肉眼血尿、夜尿不多,无尿频、尿急、尿痛,精神  相似文献   

18.
【例 1】 男 ,55岁。因发现血球蛋白升高 1年入院。查体 :血压 1 2 8/ 75mmHg。贫血貌 ,浅表淋巴结未触及 ,脾肋下 1 2cm ,下肢无水肿。医技检查 :血白细胞 5 4×1 0 9/L ,淋巴细胞 0 54,红细胞沉降率 70mm/h ,血红蛋白 92g/L ;尿蛋白 (2 +) ,白细胞 2 5/HP ;尿本周蛋白阳性 ;2 4小时尿蛋白 0 78g;乙肝病毒标志物阴性 ,血清总蛋白 92 7g/L ,球蛋白 51 3g/L ;IgM 40 7g/L,κ蛋白 2 4g/L,λ蛋白 2 1 1g/L ,肌酐 359μmol/L,尿素氮1 8 87mmol/L ,血清蛋白电泳显示M峰 ,γ蛋白 0 30 2 ;B超检查示脾大 ,骨髓涂片成熟红细胞呈缗钱…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68岁.2004年因腹部皮脂腺囊肿手术住院过程中发现尿蛋白(++),未行特殊检查及治疗.2009年3月因肺感染入住当地医院,诊断肾功能不全,口服金水宝胶囊等药物治疗.期间反复查尿蛋白(++)、血肌酐167μmol/L并出现腹泻.2010年9月27日来我院就诊.入院时查体: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无皮疹及皮下出血,表浅淋巴结未见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肝、脾肋缘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血常规:RBC 2.6× 1012/L,HGB 71g/L,红细胞压积0 25,红细胞平均体积96.3 f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33.1 pg,WBC 11 2 ×109/L,中性粒细胞0 74,PLT 76×109/L.尿常规:尿蛋白(++)、尿精(+)、白细胞(+).  相似文献   

20.
我们从1988年开始使用中药番泻叶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取得较好疗效,特报告如下。  一、病例选择  22例病人中;男14例,女8例,年龄最大74岁,最小21岁,平均46.6岁;病程最长5年,最短半年。原发病慢性肾炎16例,慢性肾盂肾炎4例,肾囊肿1例,肾小动脉硬化1例。治疗前患者血肌酐(Cr)平均8.1mg/dl,尿素氮(BUN)平均87.9mg/dl,血浆蛋白平均5.6g/dl,血红蛋白平均4.35g/d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