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1992~1993年在广东省惠东县进行亚热带地区肠道病毒对TOPV免疫干扰的研究,观察在夏、冬季基免的188名儿童肠道病毒带、排毒情况和服苗后血清抗体反应,还检测母乳和生活污水。结果TOPV免疫一或三次后,冬季各型抗体GMT比夏季高2.0~7.1倍,健康儿童服苗前肠道病毒带毒率为54.8%,夏季高于冬季;服苗前带毒与否,各型抗体GMT差异有显著性,不带毒者高于带毒者1.5~1.7倍;服苗前抗体≤ 1:16者,服苗后各型抗体GMT冬季高于夏季。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2007年变更后流感毒株生产的流行性感冒病毒裂解疫苗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方法 在江苏省射阳县选择500名观察对象,按随机的原则开展现场临床试验. 结果 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2007年变更后流感毒株生产的流行性感冒病毒裂解疫苗全身及局部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4.67%.血清学检测表明,免疫后H1N1型、H5N2型、B型HI抗体阳性率(抗体滴度≥1∶40)分别为99.13%、99.13%和100%.免后HI抗体4倍增长率,除13~17岁组H3N2型为52.83%外,其他各组中各型别HI抗体均达到78%以上.各型各组免后HI抗体GMT增长倍数较免前均>3.9倍. 结论 流行性感冒病毒裂解疫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谢桂香  李梅芳  陈锋 《现代医院》2009,9(11):153-154
目的为了观察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在广东省东莞地区使用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对2009年6月~8月在东莞市东城区人民医院预防接种门诊服用该疫苗的2500例2月龄~3岁的健康婴幼儿采用家长主动上报和电话随访的方式进行追踪观察,了解服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2500名健康儿童服食了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成功随访2376例,96.93%(2303/2376)接种者在14d内无不良反应,仅3.07%(73/2376)出现不良反应。其中强反12例(0.51%),中反应者26例(1.09%),轻反应35例(1.47%)。未发现严重或潜在生命威胁的不良反应。结论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在东莞地区使用后是安全的,将该疫苗用在预防轮状病毒性腹泻方面是可以全面推广使用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临沂市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的效果和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方法随机抽取2个县区1 534名0~39岁健康人,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1 534人中抗体阳性1190人,阳性率77.57%,几何平均滴度(GMT)1:783.1~12岁儿童抗体阳性率最高(85.71%~98.44%),GMT则从6岁开始下降至中低等水平,抗体阳性率有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趋势.观察麻疹疫苗初种8~12月龄儿童188人,免疫成功率为96.81%;麻疹疫苗复种5~7岁儿童186人,免疫成功率61.29%;免疫后抗体GMT初、复种疫苗分别比免疫前提高28.4倍和3.1倍.结论大年龄儿童及成人的麻疹抗体水平仅达到中低水平;不论是初种或复种,免疫前抗体处于中低等水平者其免疫成功率显著高于免疫苗高抗体水平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国产Ⅲ价轮状病毒基因重配株疫苗在中国健康成人、儿童和婴幼儿中服用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和安慰剂对照研究方法,按照1∶1的比例分别给予140名健康观察对象(其中18岁以上40名、6~17岁40名、2~35月龄60名)接种我国某厂家生产的Ⅲ价轮状病毒基因重配株疫苗(简称Ⅲ价RV基因重配疫苗)和安慰剂。观察接种日和接种后28天内的全身反应;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ELISA)检测婴幼儿试验对象免疫前后的抗轮状病毒IgA抗体。结果Ⅲ价RV基因重配疫苗与安慰剂全身反应相似,均未见全身严重不良反应。经3剂免疫后特异性抗体滴度均增加,疫苗组为免疫前的3.86倍,安慰剂组为原来的2.46倍,免疫后两组间抗体滴度及增长倍数均无统计学差别(P值均﹥0.05)。结论Ⅲ价RV疫苗在健康人群特别是2~35月龄目标人群中接种的安全性良好并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观察流行性感冒 (流感 )亚单位疫苗和裂解疫苗的安全性和血清学效果 ,选择 2 39名 2 2~ 6 6岁 (平均 37岁 )健康人群 ,分两组于 2 0 0 3年 9月接种流感疫苗。第 1组接种流感亚单位疫苗 ,第 2组接种流感裂解疫苗 ,应用血凝抑制试验 (HI)检测流感抗体 ,同时进行临床反应观察。结果显示 :接种两组疫苗的发热弱、中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6 19%、5 5 5 % ,接种两组疫苗后 3个型别抗体阳转 (含HI抗体≥ 4倍增长 )率平均分别为 94 %~ 96 %、93%~94 %、90 %~ 92 %。抗体保护水平 (≥ 1∶4 0 )亚单位与裂解疫苗均达到 10 0 %。接种两组疫苗前后 3个型别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增长倍数为 :流感亚单位疫苗增长 4~ 6倍 ,流感裂解疫苗增长 4~ 7倍。两组疫苗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血清学效果差异均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表明观察的两种流感疫苗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血清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Meningococcal Polysaccharide Conjugate Vaccine,MCV)在6月龄~5岁儿童中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 对1339名6月龄~5岁儿童接种1~2剂A群MCV或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ening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MPV),观察72h内局部和全身反应,测定免疫前后血清杀菌抗体滴度.结果 接种A群MCV或MPV后,均未观察到即时反应,局部和全身反应轻微,发热反应以弱反应为主.6~11月龄接种2剂、1~5岁接种1剂A群MCV后,杀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分别为1:891.3和1:924.6,抗体≥4倍增长率分别为98.81%和98.45%.结论 A群MCV对6月龄~5岁儿童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临床试验注册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研究批件号:2003L02729、2004L00764.  相似文献   

8.
流行性感冒裂解疫苗安尔来福TM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为了评价3价流行性感冒(流感)裂解疫苗安尔来福TM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于2003年6~11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和柳城县进行以进口同类疫苗为对照的临床研究.受试者为>6个月~>60岁健康人群1 332人,接种疫苗后对受试者进行不良反应观察,应用微量血凝抑制(HI)试验对受试者血清进行抗体分型检测.结果试验疫苗组与对照疫苗组各有1例出现接种部位红肿,均在72h内消失;试验组与对照组发热反应率分别为3.21%(35/1 092)、6.25%(15/240),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未见其它不良反应发生.试验组和对照组各有734人和163人检测了HI抗体,结果各型HI抗体总阳转率分别为50.0%~84.2%和57.7%~84.0%,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分别增长4.2~11.4倍和5.7~11.6倍,差异均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试验疫苗的免疫效果达到欧盟标准,表明流感裂解疫苗安尔来福TM的安全性、免疫原性良好,适于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12年上海部分0~5周岁儿童的血清轮状病毒LLR型中和抗体水平及不同年龄段儿童轮状病毒感染的情况,为疫苗的研究提供科学数据。[方法]在2012年6—8月上海市静安区儿保门诊部就诊的儿童中,筛选无发热、无轮状病毒感染疑似症状的健康儿童血清标本210份,采用微量中和试验方法检测儿童血清对轮状病毒LLR型疫苗株的中和抗体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10份0~5周岁儿童血清中,轮状病毒LLR型中和抗体阳性率为27.1%,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35.36;0~6个月婴儿血清中和抗体阳性率为16.0%,GMT为1∶28.72;7~11个月儿童血清中和抗体阳性率为2.5%,GMT为1∶25.88。1~2周岁儿童的中和抗体阳性率为20.0%,GMT为1∶30.78,2~3周岁儿童的中和抗体阳性率为20.0%,GMT为1∶32.99,该两年龄组(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周岁儿童的中和抗体阳性率为56.67%,GMT为1∶54.84,4~5周岁儿童的中和抗体阳性率为63.33%,GMT为1∶44.55,此两年龄组(段)儿童的阳性率和GMT均显著高于3周岁以下各年龄组,此两组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0~3周岁儿童中和抗体水平较低,特别是7~11个月年龄组为最低,提示可能为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危儿童群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婴幼儿接种两种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EV71疫苗)的安全性,为宁海县婴幼儿EV71疫苗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在宁海县18个乡镇(街道)抽取6家卫生院儿童预防接种门诊作为免疫安全性主动监测点,于2016年11月—2017年8月对宁海县接种Vero细胞EV71手足口病疫苗(Vero细胞疫苗)或人二倍体细胞EV71手足口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疫苗)的6~35月龄常住婴幼儿进行观察,对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类型和不良反应严重程度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有效观察917人,累计接种EV71疫苗1 806剂次,发现不良反应3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0%,第一剂次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5%,高于第二剂次不良反应发生率的1.12%(P0.05)。Vero细胞疫苗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0%,人二倍体细胞疫苗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观察到局部反应4例,其中Vero细胞疫苗3例,人二倍体细胞疫苗1例;全身反应34例,其中第一剂次后发生25例,第二剂次后发生9例。Vero细胞疫苗不良反应严重程度1级、2级、3级病例数分别为4、9和2例;人二倍体细胞疫苗分别为1、16和6例,两种EV71疫苗的不同严重程度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宁海县6~35月龄婴幼儿接种两种EV71疫苗后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当前医院护理管理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思想不纯正;接受继续教育不足:工作效能低下。提出了建设高素质护理管理人才队伍的思路:严格标准,搞好选才;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加大培养力度;建立科学考评和激励机制;完善人才合理流动措施;合理编制,突出效率。  相似文献   

12.
13.
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是社会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促进社会公平。因此,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应该具有较强的目标针对性,应该向社会贫困人群倾斜,使其从中受益。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相关文献资料。阐述了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井着重探讨了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内涵、研究范围、测算方法和研究意义。以及实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我国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研究方向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长春新碱过量引起严重毒副反应1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1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因误用长春新碱(VCR)10mg一次性静脉推注后治疗护理情况。其出现间断性神志恍惚、眼睑闭合不全、言语不清、口腔黏膜糜烂、全身疼痛、麻痹性肠梗阻、尿潴留、手足麻木等症状,经积极解救,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胃管内注入麻油、开塞露、生理盐水灌肠,合理应用肠外营养,注重疼痛、心理护理,做好口腔、肛周护理,预防感染加重,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5.
16.
对上海市某医院2003年-2007年骨科出院病人的住院日描述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的床位利用指数与平均住院日相关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床位与医护比例分析.2007年骨科前10大病种平均住院目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STATA软件)。通过对骨科10大病种住院日影响因素分析,术前等待天数、手术类型、是否输血分别对10个、9个和8个病种的住院目有影响。输血因素和手术类型是医院不可控、由病人的病情决定的,术前等待天数是管理因素,是最值得医院重视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