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主神经与QRS波群振幅和时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Q R S波群是左右心室除极的综合心电向量,任何影响心室除极向量改变的因素都将导致Q R S波群振幅和时限的变化。心室肌细胞间除极的扩布速度、心脏特殊传导系统的传导速度、有效除极心室肌细胞的数量是Q R S波群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受到心肌供血、炎症、退行性改变等影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116例经皮穿刺气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中测定肺动脉收缩压(PASP)、舒张压(PADP)、平均压(PAMP)、肺毛楔入压(PCWP)及左房收缩压(LASP)、左房舒张压(LADP)、左房平均压(LAMP),分组分析结果显示,二尖瓣狭窄者肺动脉压力与左房压力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及相关规律,同时证实肺动脉与左房之间二级狭窄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心力衰竭患者心电图QRS波不同时限及振幅时心功能的情况。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住院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97例作为观察组(A组),另选择同期4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B组),收集并整理其完整心电图及临床资料。分析心衰不同QRS波振幅特点,对比两组∑QRS振幅、RⅠ+SⅢ振幅、RV1+SV5振幅;比较QRS<120ms、QRS≥120ms患者的∑QRS振幅、射血分数(LVEF)、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指标。结果 观察组∑QRS振幅、RⅠ+SⅢ振幅、RV1+SV5振幅低于对照组(P<0.05)。QRS<120ms组的∑QRS振幅高出QRS≥120ms组(P<0.05)。两组LAD比较无差异(P>0.05),但QRS<120ms组LVEF高出QRS≥120ms组,LVEDd低于QRS≥120ms组(P<0.05)。... 相似文献
4.
自主神经对P波振幅和时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二十年来,自主神经对正常、异常心脏的功能及电生理特征的调节作用越来越被重视,目前,已有多种方法用于评估和检测自主神经对心室肌的影响,如心室晚电位、心率变异性、QT离散度、T波电交替等。相比之下,自主神经对心房影响的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5.
<正>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也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慢性病,给公共卫生系统以及社会、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2017年,全球报告了300多万新发心房颤动病例[1]。2017年心房颤动的发病率比20年前高出31%,患病率也增加了33%[2]。QRS波时限代表着心室除极的综合时间,正常范围为60~120ms,如QRS波时限≥120ms则认为延长[3]。El-Chami等[4]的研究显示,即使在校正了已知的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后,QRS波时限延长仍是心房颤动的独立危险因素。这表明QRS波时限延长与心房颤动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本文将对相关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系指由心脏原因引起的急性症状发作后1h内的自然死亡,是最危重的心血管系统疾患。其死亡病例约占人类总死亡病例的10%~30%、猝死病例的75%和心血管病死亡病例的50%。美国每年发生SCD约18至45万多,我国每年发生SCD约54.4万(相当于每分钟有1人以上发生SCD),严重地危害了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7.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9,(5)
QRS波时限(QRSd)延长在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中较常见。年龄、性别、基础心脏病、药物等多种因素都可以影响QRSd。主流观点认为QRSd延长是心衰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但目前也有些不同的研究结果。起搏QRSd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QRSd及QRS波形态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选择及疗效的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运动试验心电图QRS波振幅间期乘积诊断心肌缺血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经(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明确有心肌缺血(n=21)和无心肌缺血(n=17)病人的运动试验心电图QRS波振幅(△R_v5和∑_R)、间期及其乘积的变化.心肌缺血组运动后3项指标明显增加(4.1和7.9mm、10.6ms、45.2和88.7mmms);而无心肌缺血组运动后反而下降(-1.4和-2.8mm、-3.4ms、-5.1 和-10.1mmms).QRS波振幅间期乘积运动前后变化与心肌缺血范围关系优于QRS波单纯振幅或间期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QRS第一峰时限对期前宽QRS波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别测量已确诊的106例房性早搏并室内差异传导和593例室性早搏心电图的Ⅱ导联QRS第一峰时限,以检测该指标的符合率。结果右心室早搏、左束型室内差异常传导、左心室早搏和右束支型室内差异传导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8.91%、35.00%、76.34%和96.51%。结论 QRS第一峰时限对右束支型室内差异传导与左心室早搏的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应用同步12导联法可提高QRS第一峰时限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观察Nehb导联和常规导联心电图P波的差异。方法 对80例健康体检人员进行Nehb导联和常规导联两种心电图检查,对P波的振幅、时限进行对比。结果Nehb导联心电图D、A导联较常规导联心电图Ⅰ、Ⅱ、aVF导联各P波振幅明显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导联P波时限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Nehb导联较常规导联心电图P波显示清楚。 相似文献
11.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利尿剂后心电图可出现QRS波振幅的增加.发生机制尚有争议,下面是两种较为常见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宽QRS波心动过速(WCT)指QRS时间≥0.12 s、频率>100次/min的心动过速[1].室性和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电图上都可表现为宽QRS波群,两者电生理机制、诊断、治疗不同,因此,对宽QRS波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十分重要.依据体表12导联心电图鉴别宽QRS波心动过速是临床常用方法,已开展的有Brugada四步法、Vereckei五步法及aVR导联四步法.2010年Luis提出通过心电图Ⅱ导联测量QRS波第一峰时限(R-wave peak time,RWPT)[2](新方法)来鉴别宽QRS波心动.本研究应用新方法和aVR导联四步法对395份动态心电图记录的宽QRS波心动过速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方法鉴别WCT的优劣,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运动试验中QRS波时限变化的意义。方法 分析经冠状动脉造影 (冠脉 )证实的6 2例冠心病患者和 16例冠脉造影正常者运动试验前后QRS波时限变化。结果 冠脉正常组运动后QRS波时限较运动前缩短 (P <0 0 5 ) ;冠心病组运动后QRS波时限变化较运动前延长 (P <0 0 1) ;以运动后QRS波时限延长判断为异常 ,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 72 6 % ,特异性为 93 8% ,准确性为97 8%。结论 冠心病患者运动后QRS波时限延长是心肌缺血的一个标志 ,QRS波时限可能是运动试验中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敏感而特异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患者运动试验中QRS波时限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运动试验中 QRS波时限变化的意义。方法 分析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 6 2例冠心病患者和 16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以及 2 0例正常人活动平板试验前后 QRS波时限变化。 结果 对照组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运动后 QRS波时限较运动前缩短 (P<0 .0 5 ) ;冠心病组运动后 QRS波时限较运动前明显延长 ,Q RS波延长的程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的数目直接相关。结论 冠心病患者运动后 QRS波时限延长可能是心肌缺血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自噬相关基因-7(ATG-7)与心电图QRS波时限情况,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心电图QRS波时限分为QRS波时限≥110 ms组(n=69)和QRS波时限<110 ms组(n=51),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分为未发生组(n=72)和发生组(n=48)。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并进行分析;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中ATG-7水平;Pearson法分析患者QRS波时限与血清ATG-7水平的相关性;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ATG-7水平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关系。结果 与QRS波时限<110 ms组相比,QRS波时限≥110 ms组患者血清中ATG-7水平升高(P<0.05),急性肺水肿、恶性心律失常比例增加(P<0.0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ATG-7水平与QRS波时限呈正相关(P<0.05)。与QRS波时限<110 ms相比,120 ms≤QRS波时限<130 ms...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分析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病理性Q波、碎裂QRS波(fQRS)及其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探讨病理性Q波及fQRS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对335例确诊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将OMI伴fQRS波患者按照fQRS波时限分为fQRS≥110ms组(36例)、fQRS <110ms(156例),并对两组间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将OMI伴病理性Q波患者按照病理性Q波QRS波群时限分为QRS≥110ms组(21例)、QRS <110ms(75例),并对两组间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OMI伴fQRS波患者fQRS≥110ms组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明显高于fQRS<110ms (p=0.026);OMI伴病理性Q波患者QRS≥110ms组成对室性期前收缩(p=0.045)及室性逸搏心律(p=0.026)发生率明显高于QRS<110ms组.结论 OMI伴fQRS患者随着fQRS时限延长,发生室性心动过速的风险随之增高;OMI伴病理性Q波患者随着QRS波时限延长,发生成对室性期前收缩及室性逸搏心律的风险随之增高. 相似文献
18.
宽QRS波心动过速时的P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宽QRS波心动过速是临床常见急症,也是心电图分析中的难点。寻找P波,明确房室关系是鉴别诊断的关键。但因P波较小,常重叠在宽大畸形的QRS-T中较难辨认;有时由于伴二度房室阻滞使P波失去规律性;有时又可记录到一些酷似P波的伪象,使识别更加困难。如何寻找P波?如何明确P波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探讨心电图额面QRS-T夹角、QRS波时限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161例CHF患者为CHF组,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将其分为Ⅱ级组(57例)、Ⅲ级组(59例)、Ⅳ级组(45例);同期选择健康志愿者62例为对照组。收集患者病历资料,包括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生化指标[血脂(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空腹血糖]、N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 BNP);各组均接受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记录额面QRS-T夹角、QRS波时限。出院后随访12个月,记录随访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MACE组35例、非MACE组126例。Pearson相关法分析额面QRS-T夹角、QRS波时限与NYHA分级、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HF患者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额面QRS-T夹角、QRS波时限预测CHF患者发生MACE的价值。结果 CHF组额面Q...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