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李胜生  张全 《吉林医学》1993,14(5):303-303
<正> 本文收集了我院近5年13岁以下行未闭动脉导管(PDA)结扎术病例共11例,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及上消化道出血,其中4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本文就此分析探讨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3岁~13岁。其中6例术前行右心导管检查,左向右分流量40%~70%。术中见导管与主动脉直径  相似文献   

3.
356例小儿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赵福金,李广瑛,郑有仁,王占明,王庆善,李树森,徐世安,王文生,朱兵(附属第二医院小儿心脏外科)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外科手术我院自1982年2月~1992年7月行小儿动脉导管未闭结扎356例,占同期住院手术...  相似文献   

4.
小儿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中降压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中 ,控制性降压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一般导管直径在 5mm~ 15mm ,合并肺动脉高压 (PH)者 ,更需行可靠的控制性降压 ,降压的方法尚未臻完善 ,各有利弊。近年我院单纯使用异氟醚 (ISO) ,压宁定 (URA) ,硝普钠 (SNP)及复合使用ISO URA ,URA SNP ,效果优于前者 ,现将 75例小儿PDA结扎术中 ,几种降压方法对比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 75例 ,年龄 7月— 12岁 ,男 4 3例 ,女 32例 ,体重 7 5~ 31kg ,ASAⅠ~Ⅱ级 ,PDA直径 ( 7 6±1 32mm) ,脉压 >6 67kPa2 9例 ,ECG左室…  相似文献   

5.
动脉导管未闭占先天性心脏病的20%,发病率仅次于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本文介绍我院自1980年~1990年,共63例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的外科治疗体会,提出了新的认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 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方法种类较多,各有其优点。自1990~1992年,我们行主动脉外膜下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15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男7例,女8例。年龄6~14岁。术前全部作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确诊。合并肺动脉高压6例,肺动脉瓣相对狭窄1例,三尖瓣相对关闭不全1例。动脉导管直径0.8~1.5cm。单纯结扎8例,双重结扎7例,其中加贯穿缝扎5例。术后血压升高者9例,收缩压升高3kPa以上,最高1例达11 kPa。需静点硝普钠控制血压者3例,余口服降压药物至  相似文献   

7.
未闭动脉导管主动脉端荷包缝合结扎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百顺  辛军 《甘肃医药》1991,10(3):129-131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1975年以来采用翻转胸膜法结扎动脉导管发生乳糜胸2例,现报道如下。病例摘要例1:患儿,5岁。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1979年2月22日全麻经翻转胸膜法结扎动脉导管,手术经过顺利。术后第1天晨计引流量250ml 淡红色胸水。第2天进食后转为黄白色混浊样胸水,做乳糜试验强阳性,淋巴细胞超过50%。第4天中午进食后引流液急剧增多为乳白色混浊胸水,24小时达490ml,此后每天引流乳白色胸水均在400~850ml,胸水培养无细菌生长。诊断:乳糜胸。给予支持疗法后不见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复合麻醉法在小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结扎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8例PDA结扎术病例术中麻醉效果及患儿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PDA结扎术患儿,术中监测MAP、BP、HR、ECG、SpO2、RR等,生命指标平稳,麻醉效果满意,手术顺利,术后患儿康复良好。结论 复合麻醉法适用于小儿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麻醉效果满意,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单肺通气(OneLungVentilationOLV)用于成人外科手术的麻醉已有多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但小儿OLV,特别是小儿OLV应用于电视胸镜(Video-AssistedThoracoscopy,VAT)下动脉导管未闭(PatentDuctusArterious,PDA)结扎术则未见文献报道。我院自1997年底将VAT技术引进心脏外科以来,到1999年初,应用VAT技术,在OLV方法支持下,共实施了19例PDA结扎术,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择期(ASA1~2级)PDA患儿19例,男性5例,女性14例;年龄(6.23±3.30)岁(1岁10个月~12岁);体重(20.14±9.87)kg(11.50~38.00kg);PDA直径(8.21±2.04)m…  相似文献   

12.
近十年来,学者们对动脉导管未闭再次采用单纯导管结扎术,并认为此术安全有效、手术简便、死亡率低、再通率极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小儿动脉导管未闭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春英  刘永岭 《医学综述》2009,15(12):1819-1821
动脉导管未闭(PDA)是先天性心脏病中常见疾病之一,占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第2位。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有:①药物治疗,主要有布洛芬、吲哚美辛等,可促进未闭动脉导管的闭塞。②经导管介入治疗,使用弹簧栓及Amplatzer蘑菇伞状封堵器。③手术治疗:微创手术治疗、腋下小切口、经胸部正中切口等。上述治疗方法各有优缺点,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PDA经导管介入封堵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并发症率低,与外科手术疗效相仿,在其适应证范围内可作为外科的替代疗法。  相似文献   

14.
例一:女性,10岁,于1962年10月8日入院。主诉2年来有运动后心跳气短。当运动后出现气急、心悸,伴有头晕,但从未出现口唇与肢端发绀。曾喀血3次,最大量为300毫升。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口唇与肢端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血压100/50,心界不扩大,心律齐,心率100。胸骨左缘第Ⅱ肋间隙有连续性双期杂音.伴有震颤,肺动脉第二音增强。X线检查:两肺纹理增强,左室增大,右室及两心房微大,肺动脉总干突出搏动增强。心电图检查正常。 1962年10月16日在低温麻醉下手术。取左前外侧切口,经第四肋间进入胸腔,见左肺充血,肺动脉稍扩  相似文献   

15.
用改良双重结扎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共41例,效果良好。术式系通过胸主动脉绕过双10号丝线,将动脉导管结扎,不需要游离动脉导管,以避免动脉导管的可能损伤。强调了改良术式的操作技术要点和病例选择。  相似文献   

16.
动脉导管未闭(PDA)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介入封堵术、开胸结扎术、胸腔镜手术、体外循环手术等.我院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对108例患者采用腋窝小切口施行动脉导管未闭(PDA)结扎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19.
动脉导管未闭(下简PDA)的手术方式以往多采用经胸膜腔内切断缝合法,potts-smitn钳阻断血流切断缝合法、钳闭法及结扎法。我院自1990年2月份以来不进胸膜腔行PDA结扎术,共治疗8例,均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临床资料:男性6例,女性2例,男女比例3:1;年龄最小的3岁,最大的12岁,平均年龄8岁;PDA的直径0.8~1.2厘米,长度0.6~1.0厘米,管型5例,漏斗型3例。B型超声彩色多普勒检查证实8例均为左向右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我院1962年~1976年收治动脉导管未闭病儿31例,并作简要分析。临床资料本组男马例,女22例。年龄:5·岁2例,6~12岁29例。症状:有劳累后心慌、气短者24例,无症状在体检时发现者7例。体检:发育一般者23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