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是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感染率和发病率均比较高。如浙江省调查,40岁以上的成年人中,甲肝抗体阳性率达90%以上,1978~1987年平均年发病率高达300/10万,1988年春上海甲肝特大流行,罹患率高达4000/10万,患病人数约34万。本病在高年龄组表现为很高的既往感染率;在青、少年中又表现为很高的发病率。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1995-2006年浙江省湖州市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浙江省湖州市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疫情动态,预测甲肝流行趋势。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1995-2006年甲肝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5-2006年间,湖州市甲肝发病率波动在5.40/10万~59.46/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17.60/10万,于1996年出现流行高峰,以后呈逐年下降趋势,近几年维持在较低水平;甲肝在病毒性肝炎中的构成比从1996的54.22%下降到2006年的4.89%;病例以青壮年为主,并呈现主要感染年龄组逐渐由低年龄组向高年龄组转移的现象;男性多于女性,以农民为主。结论 湖州市甲肝防制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发生暴发疫情的潜在危险,应继续实行以保护易感人群和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防制策略。  相似文献   

3.
杨兴万  张旭  王全霞 《疾病监测》2007,22(5):327-328
目的 了解甘肃省务川县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比较分析人群在甲肝疫苗接种前后的甲肝流行特征.结果 接种甲肝疫苗前,甲肝发病逐年增高,发病高峰在4~8月,以学生发病为多,其次是农民,发病以5~9岁年龄为主.开展甲肝疫苗接种后,甲肝的发病率逐年下降,大年龄组发病比重增加,发病季节集中度降低,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各年龄组发病差别不大,发病仍以农民与学生较多.结论 接种甲肝疫苗能有效降低甲肝的发病率,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4.
甲型肝炎疫苗的研究进展与展望严有望434100湖北省江陵县卫生防疫站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是一种流行十分严重的肠道传染病,据报道,我国人群甲肝感染率高达44.2%~92%,平均71.4%[1],在城市16岁后感染率达80%以上,农村4岁后达8...  相似文献   

5.
北京海淀区1999~2003年甲型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了解1999-2003年海淀区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流行概况,以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为甲肝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9-2003年海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甲肝病例报告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99-2003年海淀区甲型病毒性肝炎共计发病577例。1999年发病率最高(11.89/10万),2003年发病率最低(3.07/10万),年均发病率7.05/10万。海淀区甲肝发病呈总体下降趋势,但有小幅波动。5年间地区发病最高为1999年的聂各庄乡,发病率达92.56/10万.发病数占前三位的职业是干部职员、学生、工人。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39岁之间,占总病例数的57.02%。男女甲肝发病比为2.07:1,差异有极显著性(X2=61.11P<0.01)。结论随着甲肝疫苗的应用,1999-2003年海淀区甲肝发病率呈总体下降趋势,发病年龄明显后移,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39岁之间,应加强对重点人群、重点年龄组和易感人群的保护,进一步提高甲肝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杭州市西湖区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西湖区2005-2011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的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杭州市西湖区病毒性肝炎疫情总体均呈平稳流行态势,以散发为主,年平均发病率为29.02/10万;病毒性肝炎病例男性多于女性,街道高于乡镇,主要为工人、干部职员、离退休人员,20~49岁年龄组占70.77%;各型病毒性肝炎中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发病率最低,年均发病率为1.75/10万;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年发病率由2005年的19.40/10万下降到2011年的12.85/10万;戊型病毒性肝炎(戊肝)发病总体呈上升态势,年发病率由2005年的3.95/10万上升到2011年的10.49/10万。 结论 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成效明显,但应调整和优化甲、乙肝免疫策略,加大戊肝疫苗的研发和预防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河南省1997~2002年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为防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河南省1997~2002年甲肝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7~2002年甲型病毒性肝炎年平均发病率9.87/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地区分布以信阳市为最高(20.01/10万);甲肝发病以夏秋季为发病高峰(38.04%),职业以农民为主,甲肝发病男女性别比为1.76:1;15岁以下发病较多。结论应采取的防治措施为:在适龄儿童和高危人群中接种甲肝疫苗,提高人群免疫力,同时加强健康教育和食品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8.
吴登科  黄会  吴戈  黄生权  陈敏 《疾病监测》2010,25(4):261-262,266
目的分析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湘西州)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 ,对1990-2008年湘西州甲肝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0-2008年湘西州甲肝报告发病率波动在5.76/10万~76.99/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23.06/10万,流行高峰年是1990、1998、2006年,发病率分别为76.99/10万、25.01/10万、25.66/10万。甲肝在病毒性肝炎中构成比从1991年的55.56%下降到2008年的11.01%。1990-2008年,甲肝先后在吉首、永顺、龙山、凤凰等地局部流行,4县市人口数所占全州总人口数分别为8.93%、18.63%、20.11%、14.01%,甲肝流行年报告病例数分别占同期全州病例总数的33.49%、34.01%、47.90%、46.07%。病例职业以学生为主,占病例总数的31.52%。年龄分布:0~4岁儿童发病率逐年下降,5~14岁儿童和学生是该病高发人群。结论 湘西州甲肝发病呈周期性波动,间隙8年出现一次流行高峰。今后工作重点要把学生作为甲肝疫苗的首选接种对象。发生甲肝流行时,学龄前儿童必须接种甲肝疫苗。落实保护易感人群和切断传播途径等综合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1988年1~6月,本市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暴发流行期间,我院共收治1 400例病毒性肝炎,对确诊为甲肝的1 316例患者常规进行了心电图(EKG)  相似文献   

10.
1996-2005年天津市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天津市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1996-2005年天津市甲肝疫情资料统计分析.结果 天津市甲肝发病率从1996年的10.94/10万下降到2005年的0.83/10万,静海县年均发病率最高(9.86/10万);全年各月均有发病,存在春、秋季两个高峰;发病数前三位的职业是学生、农民和工人;男性年均发病率为5.09/10万,女性为2.84/10万,各年龄组男性发病率均高于女性,近10年1~14岁组发病率下降90%以上,平均发病年龄推迟约15岁.结论 天津市近10年甲肝报告发病率显著下降,今后在进一步提高儿童甲肝疫苗接种率的同时,要做好其他重点人群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1.
输血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传播感染,虽然很多传染病及微生物可通过输血传播,但最重要的仍是病毒性肝炎。作者认为甲型、乙型肝炎均可通过口及肠道外二种方式传播,血清学研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证明,许多流行性肝炎病人是乙型肝炎。随着甲型和乙型肝炎血清学检验的进一步发展,发现—个或更多其他引起肝炎的病毒,这个疾病或这组疾病近来命名为非甲非乙型肝炎,其潜伏期从2周到4个月。自从排除了所有HBsAg阳性供血员以来,非甲非乙型肝炎成为最常见的输血后肝炎,占80~90%。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动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病毒性肝炎是一组嗜肝病毒感染人体后引起的肝脏坏死或急慢性炎症 ,严重危害着人民的身体健康 ,是当前世界上面临的重大社会卫生问题之一。甲型病毒性肝炎在五型肝炎中发病率较高 ,疫情波动变化较大、涉及面广、容易以暴发形式出现。为了解我省甲肝近年来的流行特点 ,为今后甲肝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现将我省 2 0年来的甲肝流行特征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1 资料来源 :辽宁省甲肝疫情资料、人口数资料及正常人群血清抗体调查材料。2 统计分析 :采用总体统计和年代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  果1 流行强度 :从历史资料所见 ,甲型肝炎的…  相似文献   

13.
感染甲型肝炎病毒(HAV)后,甲型肝炎IgM型抗体(抗-HAVIgM)是血清中最早出现的标志之一,是诊断甲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依据。 为了能普及病毒性肝炎血清学诊断方法,自给试剂,我们按照全军病毒性肝炎血清学标志检测班的方法,制备了ELISA检测抗-HAV,抗-HAVIgM、HAAg、抗-HBc,抗-HBcIgM,抗-HBe、HBeAg等试剂。检测抗-HAVIgM试剂的制备与效果如下。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甲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实质细胞炎性损伤为主的世界性传染病,各国的甲肝抗体水平差异明显。1992年全国开展了病毒性肝炎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至今已十余年,为及时掌握甲肝抗体各地区、年龄组等分布情况,与1992年流调结果相比较,找出变化规律,提出甲肝预防策略,2001年我们对浙江省人群甲肝流行情况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蓝岳云  姜宪尘 《疾病监测》2015,30(9):749-753
目的 分析浙江省衢州市2001-2014年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的流行病学特征变化与接种甲肝疫苗的关系,为全市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主要收集衢州市近24年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中甲肝疫情、接种率及血清学监测资料,运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甲肝报告发病率持续下降,无周期性流行。2001-2014年甲肝年发病率在0.52/10万~6.99/10万之间,甲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前后平均发病率分别为4.81/10万和1.08/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纳入免疫规划前,季节分布明显,发病高峰在3-5月和8月,纳入免疫规划后,季节分布不明显;以龙游县和江山市甲肝发病率较高,衢江区最低。职业以农民为主,占68.94%;发病年龄以30~49岁青壮年为主,占43.24%;男性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2.49:1。结论 衢州市甲肝报告发病率持续下降,周期性消失,加强以甲肝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能有效降低甲肝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昌平地区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自1982年流行高峰后,发病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为加强甲肝的流行病学监测,指导我县甲肝的防治工作,于1992年5月进行了甲肝抗体(抗-HAV)阳性率调查。材料和方法1.调查对象:随机抽取阳坊镇后白村、南口镇红泥沟村和南邵乡辛庄村为调查点。每个调查点按片分组约120人的若干组、再随机抽取一组,该组的0~59岁者为调查对象。2.采样和抗体检测:每名调查对象采静脉血、及时分离血清于-20℃条件下保存待检。抗-HAV 抗体检测采用 EIA 竞争抑制法、50%抑制率为阳性。检测工作由北京市卫生防疫站协助完成。  相似文献   

17.
石有昌  门兆捷  刘敏  李丹 《疾病监测》2005,20(7):364-366
目的分析甲肝流行特征,预测甲肝疫情,提出针对性防制措施,以降低甲肝发病率。方法利用全省疫情资料及人口资料,采用总体统计和各年代统计分析方法。结果1994年以来辽宁省甲肝流行规律发生明显变化,7~8年一个流行高峰规律及秋冬季高峰现象明显消失,现流行高峰以春季为主,沿海地区和城市发病高于内地和农村,发病人群年龄组后移,15~30岁年龄组甲肝发病人数占70%。甲肝发病数占病毒性肝炎构成比明显下降。预测辽宁省仍然存在甲型肝炎暴发及流行可能。结论历史流行规律明显消失,发病率下降,暴发疫情明显减少。应积极开展以甲肝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基层医院护士接种乙型肝炎疫苗(HepB)情况,为提高护理人员乙型病毒肝炎(HBV)感染认知度、加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统一检测当地基层医院869名护士空腹血清乙型肝炎五项血清学标志物,调查本组护士接种HepB、感染情况及不同年龄组护士接种HepB阳性率、自然感染抗体阳性率和感染率。结果:本组护士接种HepB 352名,接种率为40.5%;感染率为8.5%;不同年龄组护士接种HepB阳性率、自然感染抗体阳性率和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医院护士应及早、规范地接种HepB,以提高HBV感染认知度、降低HBV感染率和发病率。  相似文献   

19.
甲型肝炎(简称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一种以肝脏损伤为主的传染病。HAV经口侵入人体,在肝细胞浆内复制。HAV在肝外复制部位尚未确定。我国是甲肝高发区,其发病率占各型病毒性肝炎首位。下面介绍其传播方式及防治方法。1传播途径甲肝主要通过粪一口途径传播。1.1水传播饮用水被HAV污染后,如未充分煮沸或加氯消毒而直接饮用就可能感染。病毒随粪便排入江河湖水中,用这样的污染水洗蔬菜或其他食品,都可造成甲肝传播。由于HAV对氯的抵抗力较强,所以甲肝流行期间必须切实加强水的投氯消毒,并注意饮用水的卫生。1.2…  相似文献   

20.
甲型肝炎病毒合并戊型肝炎病毒感染1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分析甲型病毒性肝炎合并戊型病毒性肝炎 (甲肝合并戊肝 )的临床表现及转归预后。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抗HAV IgM和抗HEV。结果 甲肝合并戊肝出现发热和肝大的病例分别占 6 9.85 %和 6 3 .97% ,显著高于单纯甲型病毒性肝炎 (甲肝 )的 3 7.0 0 %和 3 5 .43 %。甲肝合并戊肝发病的平均年龄为 3 1.42± 11.2 1岁 ,显著高于甲肝的 2 3 .2 1± 9.2 3岁。结论 甲肝合并戊肝也是与甲肝类似的自限性、急性、黄疸型肝炎 ,但甲肝合并戊肝具有发病以中青年为主 ,发病年龄较甲肝偏大、发热和肝大发生率高、黄疸时间较长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