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性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重要的表现之一.现将1992叫999年间本院临床治疗的乳头溢血性液30例,分析报道如下.l临床资环本组资料中文29例,男1例,年龄22·69岁.经病理证实良性病变平均年龄41岁,乳癌平均50岁.病变部位及肿块大小:均为单侧,左乳18例,右乳12例‘内上系限7例,内下象限2例;外上象限9例,外下完限6例.乳头部6例.合并乳腺肿块13例.其中恶性肿块7例,占533%,肿块直径10-56cm.良性肿块6例,占462%,肿块直径05入7cm.4例们压肿物滥液后肿块明显缩小.2治疗与扶果导管单恻切降2例,导管并部分晚体切除对削,乳损改良…  相似文献   

2.
乳头血性溢液是乳房疾病的重要表现之一。现将我科1985~1995年间收治的乳头血性溢液40例分析讨论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40例均为女性,年龄23~74岁,经病理证实乳房良性病变的病例平均年龄42.5岁,乳癌患者的平均年龄53岁。H、病变部位和肿块大小均为单侧,左乳18例,右乳22例。内上象限8例,内下象限3例,外上象限16例,外下象限6例,乳头部7例。在合并乳房肿块的26例中,病理证实为恶性肿块10例(38.5%),肿块大小在1.0~5.ocm之间;良性肿块16例门65%),大小在0.6~20cm之间,3例挤压肿块溢液后肿块可缩小。三、诊断和…  相似文献   

3.
乳腺导管扩张症 ,又称浆细胞性乳腺炎。因其主要表现为乳头溢液及乳房肿块 ,易与乳腺癌相混淆 ,造成误诊。我院 1995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收治乳腺导管扩张症 90例 ,占同期收治乳腺良性疾患的 11.1% (0 / 810 ) ,术前确诊率为 5 2 .2 % (4 7/ 90 )。现结合文献 ,对该疾患的诊断及治疗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 1例 ,女性 89例。年龄 19~ 70岁 ,其中 30~ 5 0岁占 88% ,未婚女性 3例 ,余 86例女性患者均为非哺乳期产后妇女。左乳 44例 ,右乳 39例 ,双侧 5例 ,腋下副乳 2例。病程 17d~ 8a,其中 1a以内就诊者占 78%。…  相似文献   

4.
乳腺增生症是妇女的一种常见病症。我们调查了城乡妇女7017人有691人患此症,发病率为10.15%。国外报道乳腺良性疾病患者乳癌发病率较一般高2~4倍,我国已于1970年将之列为癌前期病变。乳腺增生与性激素失调有密切关系本文就432名乳腺增生症患者作有关性内分泌改变的初步探索,结果如下:资料与分析一、对象:1987年9月~1989年9月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乳房疾病门诊患者590人中,乳腺增生症432人(占73.2%)。年龄9~42岁,平均34.7岁,以30~39岁组最多(占45.8%),说明乳腺增生症在成年  相似文献   

5.
1 一般资料患者,女,5 2岁,因发现左乳腺无痛性包块1月入院。患者1月前无意中发现左乳包块增长迅速,体检:左乳腺外上限触及一约3cm×3cm×2 cm包块。质硬,边界尚可,同侧腋下可触及1枚肿大淋巴结,其他检查未见异常。临床诊断:左乳癌。行左乳癌根治术。2 病理检查左乳癌简根术标本,乳腺外上限有一约2 .5 cm×2 .5 cm×2 cm结节,质硬与周围组织粘连,切面灰红色,质细腻。镜检:肿瘤组织由弥漫密集分布的大细胞组成,瘤细胞大圆形、多边形或不规则形(图1)。胞质嗜伊红颗粒状,少部分瘤胞浆呈泡沫状。瘤细胞核明显多形性、圆形、肾形、月牙形或不规…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高危人群的乳腺进行广泛普查,研究不同时期正常乳腺的高频超声特征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参数,以便与乳腺疾病进行对照,找出区分正常与疾病之间,良性与恶性病变之间规律性的参数,以期达到筛选早期乳癌的目的。方法用彩色超声诊断仪,对20~70岁妇女的乳腺进行区域性普查。结果普查3万人,筛选阳性病例3580人(11.9%),其中乳腺癌32人(0.1%)。结论利用脉冲多普勒(PW)所测的VP=22±1.2cm/s,PI=1.49±0.20,RI=0.82±0.07作为区分良、恶性病变之间的临界值,可明显提高筛选早期乳癌的敏感性达82%,特异性达81%。彩色血流显像(CDFI)信号O-Ⅱ级者多数为良性肿块,Ⅲ-Ⅳ级者为恶性肿块,Ⅳ级是诊断乳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55岁,已婚,病案号:16646。1969年5月发现右乳外上象限(?)2.5cm 肿块,在外院诊断为:右乳癌,行右乳癌根治术,术后病检为:右乳腺癌,腋淋巴结(一),未经放、化疗。8年后又发现左乳内上限象(?)3cm 块,在外院行左乳癌扩大根治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左乳髓样癌,腋淋巴结和内乳淋巴结(一),未作放(?)化疗。其后1979年2月发现左胸第五肋腋中线处肿块,在外院作左胸壁肿瘤扩大切除术,病检示:左胸壁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术后局部加放疗和全身化疗。1982年7月发现右上肺占位,在我所  相似文献   

8.
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除全身性疾病的因素外,多数由于乳腺导管内的良、恶性病变所致.乳管内乳头状瘤( intraductal papilloma,IP) 是引起乳头病理性溢液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一种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对其病因诊断以及乳管内病变的定位,一直是困扰临床的难题,我院采用硬性乳管内视镜及计算机等辅助设备,对乳管内病变进行诊断,并用乳腺定位钩针经乳头溢液孔进行定位,现就临床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988年以来,我们为3例乳癌患者施行了Roses氏改良式乳癌根治术,认为手术野暴露良好,不易损伤胸内、外侧神经,各组淋巴结廓清充分,保留的胸大肌有功能无萎缩。患者年龄为39、44、56岁。癌肿生长部位均为外上象限,2例发生于右乳。病理分型分别为左乳腺导管癌、右乳腺腺癌和右乳腺髓样癌。患者保留的胸大肌均功能好,  相似文献   

10.
乳腺导管扩张症是一种并不少见的良性疾病 ,临床易与乳腺肿瘤混淆 ,本文选2例误诊为肿瘤的乳管扩张症分析如下。例1 ,女性 ,27岁 ,因左乳肿物进行性增大半年就诊。入院查体 :双侧乳腺对称 ,左乳外下象限有一约4cm×4cm大小肿物 ,质硬、轻压痛 ,与皮肤及胸壁无粘连。左侧腋窝淋巴结无肿大 ,入院后考虑右乳腺纤维瘤。行手术切除 ,术中见肿块3cm×3cm大小 ,切面有脓点 ,无坏死组织 ,术中冰冻切片及术后蜡片示 :乳管扩张症。恢复良好出院。例2 ,女 ,55岁 ,因左乳肿物进行性增大伴左腋下疼痛40天就诊。入院查体 :左侧乳腺明…  相似文献   

11.
胸壁肿瘤较少见,通常不包括乳腺和皮肤肿瘤,而某些瘤样病变,如骨纤维结构不良、嗜酸性肉芽肿等则包括在内。本文报道经手术切除病理确诊的21例胸壁肿瘤,并对其发病率、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临床分析一般资料;在21例中,良性14例,恶性7例(附表)。发病年龄除3例在6~15岁,其余18例均在20~52岁。良性肿瘤平均年龄为32岁,恶性为37岁。  相似文献   

12.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IP)是发生在乳腺导管上皮的良性肿瘤,我院1997年1月至2005年2月共收治患者63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均为女性,年龄21~74岁,平均42岁。以首发症状为乳头溢液者43例,占68%,其中血性溢液和浆液性溢液为30例、13例;以首发症状为乳房肿块者16例,占25%;乳房疼痛者4例,占6%。单侧病变59例,占94%;双侧病变4例,占6%。单发性乳管内乳头状瘤51例,占91%;多发性乳管内乳头状瘤12例,占20%。1·2检查方法:32例行乳头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8例诊断为IP;13例行乳腺钼靶照相,10例发现肿物;11例超声检查,6例诊断为乳腺…  相似文献   

13.
乳腺肿块2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陈邦槐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6):2237-2237
目的 观察乳腺肿块的诊断及病理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248例乳腺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乳腺良性肿瘤222例(89.5%),乳腺恶性肿瘤(均为乳腺癌,均为35岁以上)26例(10.5%);乳腺良性肿瘤中乳腺纤维瘤128例(51.6%,15~24岁105例)、乳腺增生症49例(19.7%,35~44岁43例)、乳腺发育症23例(9.3%,均为14岁以下)、乳腺脂肪瘤8例(3.2%)、乳腺慢性炎症7例(2.8%)、导管内乳头状瘤7例(2.8%). 结论 乳腺肿块主要以良性病变为主,但对于35岁以上患者应警惕乳腺癌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乳腺囊性增生病(简称乳腺病)是指乳腺小叶和乳腺导管结缔组织增生以及乳管扩张或成囊形肿,属于中医“乳辟”范围,系常见多发病。大约20%可发生恶变,有人将其视为乳癌前期病变,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自1975~1988年间共门诊治疗526例,效  相似文献   

15.
笔者用液晶微胶囊膜(ELC)共测试乳腺760例,其中良性病变51例,乳腺癌7例(病理报各8例乳癌),现就8例乳腺癌的ELC热图详细描绘记录,并在术后对8例乳癌标本逐个解剖分离血管和病理切片的观察,试图揭示ELC病理性热图产生机制,与同道商讨。材料和方法一、ELC系1987年衡水地区液晶化工厂产品,温度28~33℃,一套6张,其梯度差为1℃,用该膜对58例乳腺肿瘤进行定  相似文献   

16.
马淑贤  马红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5):135-135,138
目的:探讨乳腺血氧功能影像检查仪在妇女乳腺疾病普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乳腺血氧功能影像检查仪对824名成年妇女进行乳腺检查。通过乳腺血氧功能影像检查仪筛查,可早期发现乳腺癌可疑病例,并能筛查出其他乳腺疾病。结果:检出50%可疑病变,需要其他方法检查和病检的8例;良性可能性大,有肿瘤倾向病变的25例;中重度增生伴有结节病变,需要短期复查的225例;轻度增生、良性病变、良性肿瘤482例。结论:乳腺血氧功能影像检查仪适合进行大范围乳腺疾病筛查,能较早的发现乳腺癌。  相似文献   

17.
余涛 《家庭医药》2011,(2):14-15
戚晓东北京军区总医院乳腺中心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在乳腺疾病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擅长乳腺疑难疾病的诊断;乳腺良性疾病的小切口美容手术;乳癌保乳手术;乳癌各种根治手术;乳房美容整形手术;乳癌化疗、内分泌治疗、生物靶向治疗;乳癌的基因疗法;晚期、复发乳癌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8.
马煜 《临床医药实践》2003,12(6):427-429
目的 :研究乳腺癌中端粒酶活性的意义及其与腋窝淋巴结状况的关系。方法 :用建立在多聚酶链反应 ( PCR)基础上的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 ( TRAP) ,对 78例乳腺癌 ,18例乳腺良性疾病和 2 0例正常乳腺组织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结果 :78例乳腺癌中 ,67例 ( 85 .89% )检测到端粒酶阳性 ,在 18例乳腺良性疾病中仅有 2例 ( 11.1% )端粒酶阳性 ,在 2 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 ,2例 ( 10 % )端粒酶阳性。在乳腺癌、乳腺良性组织、正常组织中 ,端粒酶的表达有显著差异 ( P<0 .0 0 1)。此外 ,端粒酶活性在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 ( 92 .3 3 % )中显著高于淋巴结阴性者 ( 76.3 % ,P<0 .0 5 )。结论 :端粒酶活性在乳腺癌乳腺良性肿瘤 ,正常组织之间有显著差异。良性肿瘤和正常组织之间有显著差异。端粒酶活性在乳腺癌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且有可能成为乳腺癌发生的早期指标  相似文献   

19.
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非哺乳期乳腺的良性疾病。是乳腺导管扩张症病程中一个阶段表现。本病由于炎症浸润及纤维组织增生而造成肿块边界不清,乳头内凹,乳头溢液、腋下淋巴结肿大,临床表现酷似乳癌,致使术前诊断十分困难。本文结合有关资料分析28例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表现,并对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临床资料一、年龄:平均年龄35岁(21—49岁)二、病程:最短24天,最长12个月,病程在8个月以内者21例,占75%。三、症状与体征,全部病例均以乳房肿块为主诉  相似文献   

20.
<正>患者,女,66岁。因左乳癌术后15年,右乳癌术后4年,上腹部疼痛1月于2010-03-16入院。患者1995-04发现左乳包块,行左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左乳单纯癌,大小约2.5 cm×2.5 cm,腋窝淋巴结(4/12)转移。免疫组化:ER(+)、PR(+)。术后CMF方案化疗6个周期,局部放疗,口服三苯氧胺5年。2006-04发现右乳包块,行右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浸润性导管癌,大小约2.0 cm×1.8 cm,腋窝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