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经单侧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黎军 《河北医学》2003,9(10):896-898
目的:介绍经单鼻孔蝶窦入路行垂体腺瘤的显微手术方法,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方法:手术显微镜下采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32例。沿一侧鼻腔置牵开器至蝶窦前壁中下部,将鼻中隔完整推向对侧,根据解剖定位进入蝶窦,打开鞍底切除肿瘤。结果:本组手术经过顺利,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解剖定位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准确、并发症少、省时,是切除垂体腺瘤理想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疗效。方法采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行垂体腺瘤切除术29例。结果本组29例患者临床症状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手术效果良好。结论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效果好,术中损伤小,出血少,患者痛苦少,术后康复快,没有或较少出现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切除垂体腺瘤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鼻-蝶窦显微入路切除垂体腺瘤50例的治疗效果。结果肿瘤全切除35例,次全切除11例,大部分切除4例。术后脑脊液漏5例,尿崩症12例,术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无死亡病例。结论鼻-蝶窦入路显微切除垂体腺瘤具有创伤小、风险低、术后并发症少、费用低等特点,是目前垂体腺瘤切除术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单鼻孔蝶窦直接入路切除垂体腺瘤5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宏学  李忠 《中国热带医学》2008,8(11):1944-1945
目的总结经单鼻孔蝶窦直接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方法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经单鼻孔蝶窦直接入路显微切除50例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垂体腺瘤全切37例,次全切9例,大部分切除4例,手术时间平均76min,无死亡病例,患者临床症状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经单鼻孔蝶窦直接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缩短了手术路径及时间,创伤小,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疗效。方法:经单鼻孔蝶窦入路行垂体腺瘤切除术38例。结果:31例无并发症、5例术后并发尿崩症、2例并发鼻漏,均治愈。平均随访6个月,患者临床症状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均未见复发,手术效果良好。结论: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效果好,术中损伤小,患者痛苦少,术后康复快,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6.
    
汤德刚  张相双  王维东 《安徽医学》2013,34(8):1112-1114
目的介绍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切除垂体腺瘤的手术方法及经验。方法分析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20例垂体腺瘤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14例,次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2例。1例出现电解质紊乱,3例出现一过性尿崩,无永久性尿崩,1例出现脑脊液漏。结论单鼻孔蝶窦入路能减少垂体腺瘤手术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和伤残率。  相似文献   

7.
显微手术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治疗垂体腺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手术技巧及治疗经验.方法 采用经单鼻孔蝶窦人路切除垂体腺瘤20例.其中微腺瘤8例(<10mm).小腺瘤7例(10~20mm),中腺瘤3例(20~30mm),大腺瘤2例(>30mm).结果 本组20例无并发症,平均随访6个月~2年,患者临床症状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手术效果良好.结论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手术效果好,术中损伤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手术适应证、技巧和临床疗效。方法 总结分析2 2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切14例,大部分切除5例,部分切除3例,无颅内感染、死亡,随访2~2 8个月,复发2例。结论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单鼻孔经蝶窦显微外科治疗垂体腺瘤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单鼻孔蝶窦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方法及经验。方法 垂体腺瘤22例,采用经鼻蝶窦手术入路,显微镜下切除垂体腺瘤并随访患者的预后。结果 垂体腺瘤大部分切除20例,部分切除2例。本组无颅内感染、死亡病例。视力下降患者术后视力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经蝶窦入路显微外科切除垂体腺瘤是治疗垂体腺瘤的有效、可靠的一种方法,具有切除彻底、创伤小、危险小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切除垂体腺瘤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15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5例垂体激素水平恢复正常,4例视力恢复正常。无颅内感染及死亡病例。结论经单鼻孔蝾窦入路具有切除彻底,麻醉和手术时间短,创伤小、风险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垂体腺瘤的一种有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垂体生长激素腺瘤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及垂体卒中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例垂体生长激素腺瘤合并DKA及垂体卒中患者的诊治经过,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本例29岁女性患者,表现为DKA和垂体卒中,最终确诊为垂体生长激素腺瘤.后行经蝶垂体腺瘤切除术后好转出院.结论 DKA及垂体卒中均为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的罕见临床表现,及早确诊并治疗原发病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经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经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1990年3月至2002年12月采用经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493例(微腺瘤93例,大腺瘤301例,巨大腺瘤99例),其中经唇下-鼻中隔入路345例,经鼻小柱-鼻中隔入路99例,经单鼻孔入路49例.结果:肿瘤全切除269例(54.6%),次全切除117例(23.7%),部分切除107例(21.7%);术后视力及视野改善者占86.7%(268/309),内分泌指标改善者占73.8%(259/351),出现并发症43例(8.7%).结论:经蝶窦手术切除垂体腺瘤是安全有效的;大型垂体腺瘤可以采用分次经蝶窦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扩大经额硬膜外入路切除巨大侵袭性垂体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扩大的经额硬膜外入路切除巨大侵袭性垂体瘤的临床应用.方法:1997年6月至2002年3月采用该入路显微外科切除巨大侵袭性垂体瘤10例,肿瘤主要累及于鞍上、蝶筛窦及上斜坡区.结果:本组10例中,肿瘤全切6例,次全切除3例,大部分切除1例.术后发生颅神经麻痹4例,其中动眼神经障碍3例,外展神经障碍1例.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影像学随访6~24个月,全切除肿瘤病例未见肿瘤复发,次全切除者无明显增大.结论:该入路可充分显露鞍区肿瘤,术野开阔,对脑组织损伤小,适用于已侵犯蝶筛窦区及上斜坡的侵袭性垂体瘤.  相似文献   

14.
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切除垂体腺瘤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李杰  史继新  王汉东  潘云曦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5,18(11):1014-1016,1019
目的:探讨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技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002年12月至2005年1月44例垂体腺瘤患者采用经单鼻孔蝶窦直接入路显微手术技术予以切除.结果:27例(61.4%)患者腺瘤获全切除,13例(29.5%)次全切除,4例(9.1%)部分切除,无手术死亡.对33例(75%)患者进行平均14个月随访,20例(20/22)头痛消失或减轻;23例(23/25)视力、视野障碍显著改善,2例视力、视野障碍无改善;8例(8/10)肢端肥大症明显减轻;9例(9/12)溢乳停止;9例(9/14)月经恢复.结论: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鼻腔的自然间隙,具有入路直接、创伤轻微、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是微创治疗垂体腺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神经内镜辅助下经蝶单鼻孔入路切除垂体腺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经单鼻孔入路神经内镜下切除垂体腺瘤的手术方法、疗效及体会.方法11例垂体腺瘤患者采用此手术方法予切除.结果内镜下肿瘤全切8例,部分切除3例,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术后随访6~12月,4例视力、视野障碍显著改善,3例月经恢复,泌乳停止,2例肢端肥大骨痛症状明显好转,1例视力下降改善不显著.结论单鼻孔入路神经内镜下垂体腺瘤切除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手术视野广、照明好、并发症少、病人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总结脑室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的手术配合与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8例脑室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和积极的术前准备,掌握脑室镜的操作方法和保养,熟悉垂体瘤切除的手术配合步骤,术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配合完成手术,提高手术质量。结果:28例病人均顺利通过手术治疗,无1例发生并发症,术后恢复快,均痊愈出院。结论:脑室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术中视野清晰,创伤小,肿瘤切除彻底,患者术后恢复快,是一种较理想且值得推广的微创手术。高质量的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Liu WM  Ni M  Jia W  Guan SS  Jia GJ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41):2932-2934
目的 提高对囊性垂体瘤(PA)、颅咽管瘤(CR)、蛛网膜囊肿(AC)和拉克氏囊肿(RCC)鞍内囊性占位病变的治疗方法和预后的认识.方法 对72例鞍内囊性病人采取了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比较术前的临床表现,生化检查结果和神经影像特点及差异,给出初步诊断;术中进一步验证诊断,术中所见结合术前特点,选择不同手术策略;术后随访,观察临床症状变化,根据病理性质分组,观察病变复发情况.随访12~52个月,平均34个月.72例病变中:囊性PA 32例(44.4%),RCC 27例(37.5%),CR 10例(13.9%),AC 1例(1.4%).内分泌症状中CR有较明显的全垂体功能低下(8例,80%),PA(15例,55.6%)和RCC(12例,44.4%)中反馈性泌乳素轻度增高较其他病变多.结果 (1)影像学特点:囊性PA囊壁强化明显,强化部分为肿瘤成分;CR出现钙化的概率高(70%);典型的RCC位于垂体前叶和后叶之间,囊液信号多样;AC囊液同脑脊液信号,垂体被推挤向 后方.(2)术后:术后占位征象均消失,CR需要长期的激素替代治疗(6例CR).其他几种疾病内分泌可在1~2个月内恢复正常.尿崩症出现的比例CR 9例(90%),RCC 11例(40.7%)高于其他两种疾病.(3)复发:PA复发1例,CR复发2例,RCC和AC没有复发.结论 应了解各种鞍内囊性病变特点,诊断明确,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改善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系统在经鼻一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在12例垂体腺瘤手术中,应用神经导航系统指导手术,进行三维重建,标记出肿瘤及重要结构后,设计最佳手术入路,术中在导航的引导下切除肿瘤,判断肿瘤切除程度。结果:平均导航注册精度为(1.05±0.5)mm,9例肿瘤达全切除,2例次全切除,1例大部切除,术后10例病人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2例无变化,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神经导航辅助下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等优点,有助于提高肿瘤切除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大型及巨大型垂体腺瘤外科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 对 34例大型及巨大型垂体腺瘤分别采用经额下入路 (3例 ) ;经纵裂入路 (14例 ) ;经翼点入路 (8例 ) ;经口鼻蝶入路 (7例 ) ;经眶上锁孔入路 (1例 ) ,内镜下经鼻腔经蝶窦手术 (1例 )实施治疗。结果 依据术中显微镜下所见及术后CT或MRI复查结果 ,31例垂体腺瘤全切 ,3例次全切 ,无明显术后并发症 ,无死亡病例。结论 显微外科手术及内镜手术是治疗垂体腺瘤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treatments and prognosis of pituitary adenomas in children, the experience in the treatment of 15 children with pituitary adenomas was summed up. The clinical data of 15 children with pituitary adenomas in Tongji Hospital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from Jan. 1997 to Aug. 2004, including 9 males and 6 females with the age ranging from 9-15 years old (mean 12.8). The disease duration was 3 months to 5 years (mean 2 years). Fourteen cases were subjected to the microsurgical operation through oral tanssphenoidal approach and one case to medical treatment. All cases were followed up from 1 to 5 years by imaging studies and endocrine investig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3 eases obtained total removal of the tumor and one subtotal removal of tumor. No severe complications and operation death occurred.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tanssphenoidal approach was the optimal treatment for children with pituitary adenomas. Regular and long-term follow-up is of great import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