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事《伤寒论》教学,遇到过不少困难,也感受了一些成功的喜悦,笔者将讲授《伤寒论》的一些肤浅体会总结如下,不当之处,请同道指正。  相似文献   

2.
《伤寒论》是中医的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也是目前高等医药院校中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和主干课程.《伤寒论》成书距今已1800年,文字古朴,义理深奥,不少师生对学好、讲好这门课有畏难心理.尤其对刚刚走上讲台的青年教师而言,如何上好《伤寒论》这门课,更是一个难题.笔者现就近二年来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4.
<伤寒论>是一九重要的中医课程,但由于年代久远,言词晦涩,对教与学都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在教学过程中将情景再现、案例分析等融于条文讲解中;内容上忠于原著,并结合现代最新研究成果;课堂上注重师生互动,融演教于一体,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教授《伤寒论》的教学过程中,对其组方原则做了总结,概括为"用心于气机升降,着眼于寒热同治,落脚于阴阳自和"等诸方面,从而积极发挥"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等作用,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固然很多,笔认为,主要思路当把六经病证的病机分析作为贯穿其中的主线。不揣简陋,试论如下: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升降理论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振奋心阳,平水气上冲之急。《伤寒论》65条云:“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欲作奔豚,言其将作未作之势,乃由汗后虚其心阳,水火失济,水停下焦,复有随冲气上逆之势。方中桂枝振奋心阳于其上,重用茯苓泻肾邪于其下,共起温化寒水的作用,又以甘草大枣培运中土,俾水邪得以分化,不致泛滥成灾。振阳于上,泻邪于下,调和于中,使升降如常,冲逆得除。  相似文献   

8.
杏仁首载《本经》,谓其"味甘、温,主咳逆上气,雷鸣,喉痹,下气,产乳,金疮,寒气奔豚"。入肺与大肠二经,可起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之效。《伤寒论》与《金匾要略》两书中共34处用到杏仁,用其组成的方剂达23首,广泛用于内科及妇科各种疾病。许多方剂如麻黄汤、麻杏石甘汤、大青龙汤、麻杏石甘汤等,堪称千古名方,至今在临床上效如桴鼓。仲景用杏仁,可谓组方精妙,变化多样,令人叹为观止。笔者在教授《伤寒论》的教学过程中,细细琢磨之,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伤寒论》课堂教学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是一部理法方药齐备的辨证论治经典著作。千百年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各科的辨证思维,其证其方一直作为临床医学的典型范例。《伤寒论》既是学习中医理论到临床的重要基础,又是提高中医辨证论治水平的必修课。具有普及与提高双重意义。如何做好《伤寒论》的课堂教学及传授好学习方法,值得我们认真地探讨和研究。笔者不揣鄙陋,谈谈自己体会,希同道斧正。  相似文献   

10.
《伤寒论》作为经典的魅力在于:①所述"真理"的永恒。原著文本对中医学理论和临床具有长期深远、普遍确切的指导意义;②思想智慧的传承启迪。《伤寒论》激发、激励、激活了后世医家对原著文本的深入思索、深刻理解和深度阐述,其包含的思辩精神概括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特征和哲学特性。  相似文献   

11.
1多媒体在伤寒论教学中的设计原则 首先,作为教学多媒体,必须遵循教学规律,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合理设计多媒体的应用。其次,教学多媒体在展现能力上要以能反映物象的光彩、色泽、质感和形态变化演变特征为原则,适当辅以动画或具有幽默感的视频、音频效果来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印象。第三,教学多媒体必须以解决本课程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等问题且使教师易教、学生易学为原则。  相似文献   

12.
13.
在医学教育中不能只是医技的传授,还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我在《伤寒论》的授课过程中,除讲授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外,注重树立学生牢固的专业思想,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廉洁自律、严谨求实、勇于继承的高尚品格。将张仲景的高尚医德渗透在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医学知识的同时,也沐浴在高尚医德的熏陶之中。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的不断加强,留学生教育已成为我国新时期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校自2006年开始招收以巴基斯坦为主的留学生,生理学教研室承担了留学生《生理学》全英语教学任务《。生理学》是一门与临床课程密切相关的基础医学课程,具有理论性强、内容抽象、概念繁多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对生理学教学理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伤寒论》中心悸相关条文的分析,从心脏的气血阴阳失衡方面阐述心悸的病因病机,以及对仲景治疗心悸经方的分析,以期为临床心悸病的诊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全国高校都在掀起热烈的创新教学热潮。进行创新教学,是当前教育教学形势的需要。它对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特别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笔者所在教研室至2006年起尝试开设《伤寒论思维与辨析》选修课,兹将教学体会略述如下。1开展《伤寒论》创新教学的必要性众所周知,《伤寒论》是一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著作。作为一部中医辨证论治的奠基之作,蕴涵着丰富的辨证思想和方法,其原著的写法反映了张仲景临床辨证思维的过程,对于培养学生临床辨证思维能力和方法有着特殊的价值。《伤寒论》是研…  相似文献   

17.
<伤寒论>第29条实为仲景明示救治坏病治则之典型范例.读仲景之书,重要的是要学会辩证思维的方法,临床失误时,要善于分析不同的致误原因,总结教训,明确救误的原则、步骤,积极应对,果断处理,以提高临床疗效,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18.
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是一部治病活人、千古不朽的医学宝典,在中医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正如湖北中医学院李培生教授所说:“尝谓中医学中,苟无《伤寒论》则‘学’之一词,将大有逊色;业中医者,苟不学《伤寒论》,则不足以为中医。”该书以太阳病篇冠于全书之首,对太阳病的发病、传变、诊断、鉴别、治疗以及调护等有关疾病的每一个环节都有详细的论述,且以占全书近一半的条文(183条)“将诸病线索逐条提清”,脉络清晰,丝丝人扣,确有统领全局、总括六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我院进行专业建设与改革工作的整体要求下,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伤寒论》教学改革,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创新教学,提高学生的中医素质。  相似文献   

20.
方药煎煮恰当与否直接关系着药物疗效的发挥,影响到辨证论治的结果。就《伤寒论》中方药的煎法从煎药方法、煎煮溶剂、煎药辅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希望使临床医生对方药的煎煮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