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新国 《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2002,25(5):302-307
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是一组进行性的可致盲的单基因遗传性视网膜疾病,以视网膜光感受器和色素上皮功能进行性受损为主要特征。常染色体隐性视网膜色素变性(autosoma recessive RP,adRP)属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一种类型,具有遗传异质性和临床异质性。目前巳克隆了15个致病基因,包括PDEA、PDEB、CNGA1、ABCA4、RLBP1、RPE65、TULP1和CRB1等。现简介绍下。 相似文献
2.
常染色体显性视网膜色素变性 (autosomal dominant retinitis pigmentosa,ad RP)属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一种类型 ,是单基因遗传病 ,具有遗传异质性和临床异质性。目前已克隆了 8个致病基因 ,包括 RHO、Peripherin/ RDS、RP1、NRL、CRX等 ,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3.
邓新国 《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2002,25(3):173-177
常染色体显性视网膜色素变性(autosomal dominant retinitis pigmentosa,adRP)属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一种类型,是单基因遗传病,具有遗传异质性和临床异质性。目前已克隆了8个致病基因,包括RHO、Peripherin/RDS、RPI、NRL、CRX等,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视网膜色素变性(autosomal recessive retinitis pigmentosa,ARRP)致病基因磷酸二酯酶β亚单位(phosphodiesterase β subunit,PDE6B)基因在中国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患者中的突变谱及突变率。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对收集的35个常染色体隐性RP家系38例患者和55例散发RP患者进行PDE6B基因的22个外显子和5’端非翻译区突变筛选;对有变异条带者进行DNA序列分析。结果 测得一个常染色体隐性家系患者PDE6B基因第11外显子5’端上游第19位碱基(第10内含子内)发生G→A转换。1例散发RP患者同时检测到第6外显子第2492位点碱基T颠换为C和第10外显子5’端上游(第9内含子内)第27—28碱基之间有两个碱基TG插入。另两例散发RP患者分别发现第4外显子5’端上游30—31碱基处两个碱基GT插入和第18外显子3’端下游第15个碱基发生G→C颠换。结论 发现1名中国人的散发RP患者携带RP致病基因PDE6B基因的一种复合杂合突变。中国人的PDE6B基因内含子有多种变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确定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视网膜色素变性(autosomal dominant retinitis pigmentosa,ADRP)家系的致病基因及其突变位点和类型。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结合DNA测序技术,对来自同一家系的4例RP患者及4名正常人外周血DNA进行分子遗传学分析,筛查3个候选基因共8个外显子。结果:来自同一家系的4例RP患者均发现有视紫红质基因(rhodopsin,RHO)第1外显子第52密码子存在TTC→TAC的点突变(Phe52Tyr),而4名正常人未发现这种突变。结论:在这个中国ADRP大家系中,发现RHO基因的致病突变,表明ADRP存在明显遗传异质性。 相似文献
6.
7.
视网膜色素变性是视网膜感光细胞和色素上皮细胞变性导致夜盲和进行性视野缺损的一类眼底遗传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视网膜色素变性占视网膜色素变性的20%~25%,已克隆至少11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基因。本文就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视网膜色素变性临床分型、基因定位、克隆和治疗等方面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一组常见遗传性致致盲眼底病,本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了目前研究的15个与RP相关的基因。 相似文献
9.
10.
11.
先证者(V6)女,32岁。3岁开始发现夜晚不能辨别物体,渐进性视力下降20多年,自述生第2个孩子后发现视力严重下降。1年前入院检查,发现双眼视力均为0.06,不能矫正,视野缩小。眼底检查:视盘色泽呈蜡黄色,视网膜血管变细,视网膜上有菱形黑色素沉着,广泛的分布于视网膜周围,诊断为视网膜色素变性。未看出视神经有萎缩现象,黄斑反光比正常人的暗些,但不严重,表现为黄斑中心小凹,反光点弥散。 相似文献
12.
遗传性视网膜色素变性致病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传性视网膜色素变性致病基因的研究进展缪为民,柴建华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pigmentosa,RP)是一组引起视网膜退行性病变的遗传性疾病。其发病率约为3500个活产婴儿中有1个。本病绝大多数为双侧性,通常在10~30岁起病,症状... 相似文献
13.
三个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早发型帕金森病家系的PARKIN基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PARKIN基因与中国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早发型帕金森病(autosomal recessive early-onset Parkinson’s disease,AREP)家系的关系。方法 对3个AREP家系的6例患者和23位成员进行系统的临床检查并进行PARKIN基因PCR扩增,产物通过变性高压液相色谱(denatur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mnatogmphy,DHPLC)进行突变检测,阳性结果标本进行基因测序。结果 所有研究对象的PARKIN基因外显子均扩增成功。DHPLC检测和基因测序发现一个家系中存在PARKIN基因杂合Gly284Arg突变,另一个家系中存在PARKIN基因Ser167Asn多态性,且患者均有环境毒物接触史。结论 PARKIN基因杂合Gly284Arg突变在环境因素的协同作用下可能导致发病。PARKIN基因Ser167Asn多态性是帕金森病的易感因素,汞中毒与其共同作用可能导致发病。 相似文献
14.
先证者 ( 8) 男 ,6 1岁 ,自幼夜盲 ,30岁后 ,双眼视力开始渐进下降 ,眼底检查双眼均可见视网膜血管变细 ,现双眼视力仅有光感 ,视野缩小。经多家医院确诊为视网膜色素变性。家系调查 (图 1) :5代 10 0多名成员中 33人已确诊为该疾病患者。第 代患病人数达 71.4 % (5 / 7)。第 代患病人数达5 7.9% (11/ 19)。第 代患病人数达 4 6 .4 % (13/ 2 8)。第 代 13例患者中有 3例成年已婚患者分别产下一患者。第 代患病人数达 4 2 .8% (3/ 7)。该家系还出现单纯痴呆 ( 1 9) ,单纯聋哑( 8) ,单纯指 (趾 )异常 ( 2 6 )患者 ,视网膜色素变性伴轻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多囊肾病(autosomal recessive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RPKD)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我院1995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16例小儿ARPKD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ARPKD中,男11例,女5例,影像学诊断14例,病理学诊断2例,肾脏影像学显示囊肿广泛分布于皮质和髓质。起病时以泌尿系症状就诊仅7例(43.75%),以肾脏外症状就诊3例(18.75%),其他就诊原因包括早产1例,出生时重度窒息1例,血尿素氮-肌酐(Bun—Cr)升高2例,贫血1例,外伤后肾囊肿破裂性腹痛1例。确诊时有12例(75%)肾衰竭,8例(50%)生长迟缓,10例(62.5%)合并肾脏外病变。随诊8例,4例死亡(分别死于先天性肺发育不良、重度窒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进行性肾衰竭以及终末期肾病合并胆管细胞癌肾脏转移),1例透析,1例肾移植,1例肾功能正常,1例肝硬化。结论ARPKD为先天遗传性、进行性的肾脏和肝脏损害,小儿期临床表现形式多样,产前诊断对减少ARPKD畸形儿的出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全外显子组测序(whole-exome sequencing,WES)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先应用靶向富集技术捕获基因组的外显子区域,再通过高通量测序获得编码区序列遗传信息的分析技术.该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孟德尔单基因遗传病,特别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基因克隆.作者对近期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克隆中的应用策略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是眼科常见的遗传性致盲眼病之一。具有明显的遗传异质性,有不同的遗传方式与不同表型。病人常有夜盲和进行性视野缩小。随着分子遗传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于其分子病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至少发现有24个疾病位点,其中已有12个致病基因被克隆。 相似文献
18.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共济失调是一组罕见的、同时累及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的、具有高度异质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按照发病机制可分为线粒体共济失调、代谢性共济失调、DNA修复损伤导致的共济失调、先天性共济失调和退行性共济失调.本文对几种常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共济失调的临床和遗传学特征、发病机制及新一代测序技术在该疾病研究中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Connexin26基因与常染色体隐性非综合征性耳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已知所有的常染色体隐性非综合征性耳聋(ARNSHL)基因可致重度或极重度学语前耳聋,目前已有32个ARN—SHL基因,通过对单一的有血缘关系的家系分析而定位。其中编码缝隙连接蛋白26的Connexin26(Cx26)基因突变与ARN—SHL关系最为密切。同时Cx26基因突变也是DFNA3/DFNBl的遗传基础。有关Cx26基因突变及其产生异常缝隙连接蛋白在听觉功能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文综合目前对Cx26基因的突变及其产生缝隙连接蛋白在遗传性耳聋中的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资料作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