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探讨高温诱导低分化鼻咽癌细胞系CNE-2Z凋亡的作用。方法: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核酸电泳,免疫组化等方法分析了42.5℃高温处理6,12,24h后鼻咽癌细胞的变化。结果:激光共焦显微镜观察可见高温处理6h肿瘤细胞出现空泡,有不同程度的固缩;12h染色质浓缩缘边化,呈“半月形”,细胞出芽,出现凋亡小体,24h后大部分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2.
为了了解B细胞淋巴瘤-2基因(bcl-2)家族基因在脑缺血后表达规律及其调节细胞死亡的作用,通过阻塞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和椎动脉建立全脑缺血模型,观察了Bax、bcl-xL及bcl-2基因表达变化以及与细胞死亡的关系。在缺血再灌流6h,Bax免疫染色增加,24~48h达到高峰,bcl-xLmRNA在24h后表达下降,bcl-xL蛋白在48h可见明显降低,并且在缺血敏感神经元Bax和bcl-xL表达变化显著,与细胞凋亡发生的部位一致,相反,bcl-2mRNA和蛋白表达未见明显变化。提示bcl-xL和Bax可能参与脑缺血再灌流中神经细胞死亡的调节,其表达变化与神经元对缺血的敏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IL-6能否诱导M1小鼠急性髓样白血病细胞凋亡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判断有无凋亡发生:RT-PCR及狭缝杂交分析bcl-2家族成员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IL-6诱导M1细胞向巨噬细胞方向分化后,M1细胞发生凋亡;bcl-2,bcl-XL在IL-6诱导下表达下调,bax表达上调,结论IL-6诱导Bcl-2/Bax比例改变,使M1细胞分化后凋亡。  相似文献   

4.
胶质瘤p53、bcl-2、MDM2表达与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胶质瘤中p53 、bcl2 、MDM2 表达与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关系。方法:对48 例胶质瘤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53、bcl2、MDM2 蛋白表达;以Ki67 标记指数和AgNOR 计数检测其增殖活性;用TUNEL 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p53、bcl2、MDM2 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7-9 % 、35-8 % 及12-5 % ,细胞增殖活性随肿瘤p53 、bcl2、MDM2 表达水平增高而增高,细胞凋亡则相反。结论:p53、bcl2、MDM2 蛋白过表达与细胞增殖失控、凋亡抑制关系密切,在胶质瘤恶性进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γ射线诱导HL—60和K562细胞凋亡和G2期阻滞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形态学、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仪等方法观察γ射线诱导辐射敏感细胞HL-60和辐射耐受细胞K562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改变的关系。结果:HL-60细胞受照后出现G2期阻滞,12h达高峰,凋亡细胞比例随作用时间和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凋亡特有的梯状图谱1、5、10Gy照后72、24、12h出现。K562细胞受照后出现G2期阻滞、5、10、20Gy组分别在24、48、72h达高峰,末观察到细胞凋亡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烧伤后早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凋亡的发生、变化规律及bcl-2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DNA凝胶电泳等手段观察烧伤大鼠PBMC凋亡发生的动力学变化、bcl-2蛋白的表达及烧伤血清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烧伤后6h起,PBMC凋亡率明显增加,随时间的推延呈增高趋势,此时bcl-2蛋白表达下调;烧伤血清可以诱导单核细胞株Raw264.7凋亡。结论:PBMC凋亡在严重烧伤的免疫功能紊乱方面起重要作用,而bcl-2基因下调可能是重症烧伤早期PBMC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之一;烧伤血清含有(或缺乏)某种物质,可以介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bcl-2基因与肝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半套式原位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化技术原位检测54例肝癌中bcl-2/JH融合基因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40例肝细胞癌中6例bcl-2蛋白阳性,阳性率为15%,发生bcl-2基因重排10例,阳性率为25%,mbr和mcr阳性各5例;14例肝胆管癌中bcl-2蛋白阳性10例,阳性率71.4%,未发现bcl-2/JH融合基因。结论:bcl-2/J  相似文献   

8.
探讨食管癌变过程中肿瘤抑制基因P535 基因c-myc,bcl-2的变化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79例食管粘膜活检组织中p53-,c-myc,bcl-2的表达以及细胞凋亡的关系。结果:从食管正常上皮到基底细胞增生,间变和部,p53,c-myc-bcl-2免疫阳怀表达率及细胞凋亡发生率和细胞凋亡指数均呈升高趋势,而且在同一阶段病变,p53和c-myc阳性地凋亡指数高于其阴性表  相似文献   

9.
肝癌中bcl-2和bax基因的表达及其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探讨巨细胞凋亡基因在肝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了肝癌中细胞凋亡抑制基因bcl-2,促细胞凋亡基因bax的表达。结果:bcl-2以及bax的个体阳性率均比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提高;肝癌组中bcl-2和bax的表达呈正相关,但无显著性。结论:bcl-2表达抑制细胞凋亡,导致肝癌发生;bax表达促进细胞凋亡,使肿瘤维持在高殖状态 。  相似文献   

10.
肝细胞癌和肝硬变中bcl-2蛋白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和肝硬变中bcl-2蛋白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标记法和S-P免疫组化技术检测28例肝硬变和35例肝细胞癌组织中凋亡细胞的分布、密度及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肝细胞癌组织中凋亡细胞密度显著低于肝硬变,且随其恶性程度的增高呈逐渐降低趋势;凋亡细胞在肝硬变中多分布于假小叶周边区域。bcl-2蛋白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肝硬变,但表达的阳性率差异不明显。结论:bcl-2通过其表达产物调控肝硬变和肝细胞癌中的细胞凋亡,在肝细胞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但bcl-2蛋白并非细胞凋亡的唯一调控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神经母细胞瘤中bcl-2基因表达状况及与细胞凋亡的关系,以及p16基因的表达况状。方法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神经母细胞瘤中bcl-2及p16两种基因的表达,并采用凋亡细胞原位检测方法对神经母细胞瘤组织切片中凋亡细胞数进行检测。结果原位杂交检测发现,20例人神经母细胞瘤中,bcl-2和p16基因表达阳性率均为95%;免疫组化检测发现bcl-2和p16蛋白表达阳性率均为100%。χ2检验表明两种方法检测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凋亡细胞原位检测结果显示,肿瘤组织凋亡细胞数量随bcl-2基因表达增强而减少。结论人神经母细胞瘤中bcl-2基因有较普遍的表达,直接影响神经母细胞瘤中凋亡细胞的数量,p16基因未见明确的表达缺失。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食管癌变过程中肿瘤抑制基因p53和癌基因c-myc、bcl-2的变化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ABC)检测279例食管粘膜活检组织中p53、c-myc、bcl-2的表达以及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从食管正常上皮到基底细胞增生、间变和癌,p53、c-myc、bcl-2免疫阳性表达率及细胞凋亡发生率和细胞凋亡指数(AI)均呈升高趋势,而且在同一阶段病变,p53和c-myc阳性表达时凋亡指数高于其阴性表达,而bcl-2阳性表达时凋亡指数低于其阴性表达。结论:在食管癌变过程中可能有多种肿瘤抑制基因和癌基因参与,细胞凋亡在食管癌变过程中可能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氧化砷诱导食管癌细胞凋亡线粒体形态改变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Shen Z  Shen J  Chen M  Li Q  Hong C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0,29(3):200-203
通过研究食管癌细胞株SHEECI细胞凋亡早期线粒体的形态改变和bcl-2bax的表达,以了解三氧化二砷(As2O3)作用于食管癌细胞的机制。方法食管癌细胞株SHEEC1用1、2、3μmol/L As2O3作用2、4、6、12、24h。用Annexin-V荧光探针,流式细胞仪和DNA组方图检早期凋亡细胞;光镜和电镜检测凋亡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用罗达明(Rhodamin123)荧光探针检查活细胞线粒体的  相似文献   

14.
随着对细胞凋亡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细胞死亡与肿瘤发生的关系[1]。bcl-2是凋亡调控中最具有意义、研究最多的基因[2]。关于bcl-2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状况及作用机理尚无定论,我们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了bcl-2基因产物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  相似文献   

15.
反义bcl-2 DNA促进裸鼠荷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baxα凋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在裸鼠活体水平上观察bcl-2反义寡聚核苷酸(antisense ioligodeoxynucleotide,ASON)对鼻咽癌细胞株CNE2-baxα凋亡的影响。方法;DNA合成仪合成22nt ASON片段,RT-PCR检测bcl-2表达,电镜观察细胞凋亡。结果;反义bcl-2 DNA片段局部注射CNE2-baxα致瘤组织,RT-PCR检测肿瘤组织中bcl-2表达被封闭,电镜观察视野下可见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鼻咽癌组织中瘤细胞bcl2、bax和p53的表达及其与瘤细胞凋亡指数(apoptosisindex,AI)的关系。方法:对38例未经治疗的鼻咽癌组织,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瘤细胞bcl2、bax和p53的表达;末端标记细胞死亡检测法(TUNEL)计算癌细胞的凋亡指数。结果:(1)37例(974%)中有90%左右的瘤细胞呈bcl2过表达;(2)38例(100%)中有70%左右的瘤细胞过表达bax;(3)29例(763%)呈p53过表达;(4)38例活检组织的平均AI为2602±2642/HPF;(5)AI与bcl2、bax和p53的表达无相关性。结论:(1)本组大多数鼻咽癌组织的绝大部分瘤细胞均呈bcl2和bax高表达;(2)由于bcl2和bax的表达已在高水平达到相对平衡,因此在大多数人体鼻咽癌中它们可能并不起到介导瘤细胞凋亡的主导作用;(3)鼻咽癌组织中过表达的p53蛋白可能已失去了调节bcl2和bax的表达进而影响细胞凋亡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鼻咽癌组织中bcl—2,bax和p53的表达及其与瘤细胞?…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鼻咽癌细胞中瘤细胞bcl-2、bax和p53的表达及其与瘤细胞凋亡指数的关系。方法:对38例未经治疗的鼻咽癌组织,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瘤bcl-2、bax和p53的表达;末端标记细胞死亡检测法(TUNEL)计算癌细胞的凋亡指数。结果:(1)37例(97.4%)中有90%左右的瘤细胞呈bcl-2过表达;(2)38例(100%)中有70%左右的瘤细胞过表达bax;(3)29例(76.3  相似文献   

18.
通过神经细胞原代培养并给予高温刺激,应用TUNEL检测、免疫细胞化学和图像分析技术,研究了高温对神经神经调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表达状况的影响。结果方法可在原位检测单个凋亡细胞,且较敏感,高温处使细胞凋亡数明显增加,bcl-2、bax出现异常表达。表明高温可诱发圾代培养神经细胞凋亡,bcl-2、bax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造釉细胞瘤中抗凋零基因bcl—2表达产物的分布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抗凋零基因bcl-2的表达产物可抑制细胞凋零过程,从而导致肿瘤发生。我们利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了40例造釉细胞中bcl-2基因产物的表达与分布。bcl-2基因产物主要位于正常牙胚的造釉上皮、缩余釉上皮和造牙本质细胞中,正常口腔粘膜上皮和牙源性囊肿上皮的基底层细胞可见bcl-2基因产物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甲状腺髓样癌内凋亡细胞、bcl-2、p53和Ki-67,探讨其与患者的预后关系。方法:在21例甲状腺髓样癌内,用DNA末端标记方法检测凋亡细胞和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bcl-2、p53及Ki-67的表达。结果:在21例甲状腺髓样癌标本中,凋亡细胞bcl-2、p53和Ki-67的检出率分别为81%,100%,62%和71%。bcl-2阳性物质位于肿瘤细胞的胞浆内,少数病例则位于膜上。p53蛋白阳性主要位于胞核内,少数病例也同时见于胞浆内。Ki-67抗原主要位于肿瘤细胞核内。本研究结果表明,bcl-2和肿瘤细胞凋亡之间有密切关系(P<0.01)。bcl-2阳性细胞检出率较高的病例,凋亡细胞检出率则较低;反之,凋亡细胞检出率则较高。p53和Ki-67阳性细胞检出率和细胞凋亡无相关性(P>0.05)。结论:bcl-2具有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上述各因素检测结果与患者存活率无统计学意义。bcl-2肿瘤蛋白在甲状腺髓样癌中高表达,可作为该肿瘤的一个新的标记物,对预后的判断可能也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