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患者男性 ,46岁。临床诊断 :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心电图Ⅱ导联 (图1)示 :A行在基本规则的窦性心律中有较长的P_P间期 ,是窦性P_P间期的2倍 ,表现为6∶5窦房传导阻滞。B行连续下传的P波中P_R间期逐渐延长 ,后继2个长P_P间期 ,其间后一P波与窦性P波略有不同 ,P_R间期0.16s,为房性逸搏的P′波 ,仔细测量P_P′_P间期是P_P间期的4倍。3个窦性P波在窦房交接区连续受阻 ,为9∶6窦房传导 ,下传心室的6个窦性激动呈文氏型传导。C行第3~5个P_R间期为0.26s ,比其前0.18s的P_R间期… 相似文献
2.
3.
患者男性,25岁。上呼吸道感染1W,自觉胸闷、心悸。临床体查、心肌酶学、X线胸片、血电解质等均属正常。常规心电图(图1):窦性心律。心率约65次/min。ST-T未见异常。QT间期正常。在aVR导联和aVF、导联可见两种P-R间期。即在P—R间期0.19s基础上。突然出现一种单个P-R间期0.40s的搏动,P—P间隔基本相等。长短P-R间期间差0.21s。每次长P—R间期下传的QRS之后均可见逆行P波, 相似文献
4.
5.
6.
患者男性,17岁。图示窦性心律显著不齐,伴有频发早搏,有时呈二联律。并示:①多数早搏的R波前后有逆行P波,P波为交接性早搏即下传心室又逆传心房;②早搏的R波前后无逆行P波,为交接性逸搏只下传心室而未逆传心房,③仅有逆行P波而无R波,为交接性期前收缩(PJS)只逆行传至心房,未下传心室;④偶有窦性P波后无QRS波跟随为隐匿性交接性早搏所致。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不齐。频发的PJS伴室内差异传导或未下传心室或未传至心房或隐匿发生,有时呈二联律,偶呈间位性,交接性逸搏。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性,16岁.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Ⅱ导联连续记录(图1)示:窦性心律,P-P间期略不规则,P波频率约83次/min,P-R间期逐次延长,分别为0.15、0.17、0.18、0.20s,延至0.20s后重复1~3次心搏,P-R间期不变(0.20s),其后随以长R-R间期,长间期短于两个窦性周期.P-R间期增量未见逐渐减小,因而R-R间期亦不呈逐渐缩短,在中行后部分 相似文献
8.
例1患者男性,53岁。因畏寒、发热、咳嗽1天入院。临床诊断:上呼吸道感染。心电图Ⅱ导联连续记录(图1)示:窦性心律,心率71次/min,下行R,为房室交接区性期前收缩,无逆行P波,代偿间歇不完全,其后第1个窦性搏动的P波形态异常高尖。而上行在匀齐的窦性搏动间突然出现一长P-P间期,其中无P波、QRS波群和T波,其长度(1.40s)与下行含有房室交接区性期前收缩的P-P间期相等。由于后者形式与上行酷似窦房传导阻滞的表现形式一致,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74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心电图(图1)示窦性P波在同一导联形态相同,在V3导联呈双峰,峰距0.04s,PP间距不等,在Ⅱ导联上相差最大0.12s,每隔2个P波后跟…… 相似文献
10.
房室结快慢径路双文氏型传导阻滞伴快径路蝉联现象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性,30岁。因胸闷、心悸3月来院就诊。曾有一或二度房室传导阻滞4~5年。体检:神清,BP120/80mmHg。心界不大,心律不齐,平均心率60次/min,A2=P2,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心电图(图1)示:窦性P波,P-P间期互差大于0.12s,频率平均为60次/min,QRS时间正常。A中可见第1个文氏周期P-R间期为0.18→0.20→0.36→0.40s,直至脱落,QRS波群呈5:4房室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性 ,54岁。临床拟诊冠心病。心电图V1导联 (图1A)示有两种P_P间期 :短P_P间期0.58~0.59s ,为基本节律 ;长P_P间期0.86~0.94s。两种P_R间期 :分别为0.15~0.19s和0.28~0.34s ,两者互差>60ms ,其长、短变化与心率无关 ,提示房室结双径路。食管调搏检查(图1B)示 :R1_S2 间期340ms ,P′_R间期0.19s ,R2_S2 间期320ms ,P′_R间期0.21s ,A1_A3间期是A1_A2 间期的2倍 ,期前刺激仅在窦房交接区发生干扰 ;R3_S2 间期3…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性,21岁,自觉胸闷、心跳慢2年。1987年在猛跑中突然晕倒、意识丧失约2—3min后自行缓解。曾怀疑心肌炎住院治疗,未见明显好转。1988年2月再度晕倒,症状同前。动态心电图发现:窦性心动过缓与不齐,Ⅱ°窦房传导阻滞,心率最慢38次/min。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性,38岁。3年前因心肌炎曾住院治疗,近期因心悸于门诊就医。图为Ⅱ导联记录。窦性P波,P-P间期略不齐,平均65次/min,QRS时间正常。图中可见P-R间期呈长短2种类型:短P-R间期0.17~0.22s,长P-R间期0.34~0.44s,同时分布于数组文氏周期中。每组文氏周期的第1个P-R间期较短,为0.17s,以后逐渐延长至0.22s,然后突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性,52岁。因心悸3天就诊。既往有“心动过速”史。查体:血压120/80mmHg,心界不大,心率62次/分,律不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无哕音。查心电图(图1)Ⅱ导联连续记录示:窦性P波规则出现,P—P间距不等,夹有QRS波的P—P间距短于不夹有QRS波的P—P间距。下传的P—R间期主要有2种,即上行和下行的P3-R、P5-R间期为0.12—0.16s,以及上行和下行的P1-R、P6-R、P7-R、P8-R间期为0.48s。P2、P4波后QRS波脱落。心电图诊断:①室相性窦性心律不齐;②房室结双径路传导伴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性 ,23岁。临床诊断 :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心电图Ⅱ导联连续记录 (图1)示P波多于QRS波群且与QRS波群完全无关 ,P_P间期不等 ,夹有QRS波群的P_P间期小于不夹有QRS波群的P_P间期 ,为室性时相性窦性心律不齐 ,即钩拢现象[1]。QRS波群呈 qR型 ,时间0.08s,R_R间期十分规则 ,周长1.46s,频率43次/min ,系房室交接区逸搏心律。第5、15和18个QRS波群之后可见P-波 ,P-波与其前QRS波群固定 ,R_P -间期0.18s,系交接区性逸搏逆传心房所致。仔细观察 ,后两个P-波与第1…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性,46岁。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心律失常。体格检查有心律失常,其他各项生化及心脏超声检查均正常。图1心电图均为Ⅱ导联描记,其中图1A为连续纪录。图1A与C示前两个PR间期逐渐延长,第3个P波 相似文献
17.
18.
患者女,36岁。因反复胸闷、心悸10年入院。体检除心率120次/min、心律不齐、类风湿因子阳性外未见其他异常。临床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心律失常。心电图Ⅱ导联连续记录(附图A)示P-P间期互差大于0.12s,为窦性心律不齐,可见两种形态的P波:一种低平,另一种较高尖,提示窦房结内游走节律,此时有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性,59岁,因胸闷3d就诊.体检:心率92次/ min,BP120 / 90mmHg心律不齐.动态心电图不同时间记录示窦性心律,96次 / min,正常顺传的P-R间期160 ms.A 的R5、R10为房室交接区性异位激动,同时可见P2、P8后均无QRS波群.其中P2、P8均未提前,即P1-P2间期=P2-P3间期、P7-P8间期=P8-P9间期,且无其他因素影响,P波后的QRS波群脱落,显示为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性,65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图1为心电图Ⅱ导联A、B非连续记录,示窦性心律。图1A平均心率107次/分,P-P间距560ms,P-R间期160ms。其中P5-P6、P6-P7、P7-P8间距逐渐缩短,P8-P9间距略长,之后出现长P-P间距1160ms(P9-P10)。构成不典型的窦房二度Ⅰ型传导阻滞(传导比例6:5、3:2)。图1B平均心率、P-P间距、P-R间期均同上。P1-P2、P2-P3、P3-P4间距逐渐缩短,P4未下传,突然延长的R3-R4间距1600ms大于2倍的平均P-P间距,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