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患者凝血因子与抗凝蛋白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22例妊娠期VTE患者(V T E组)和44例体检健康产妇(对照组)的凝血因子活性(FⅡ、Ⅴ、Ⅶ、Ⅷ、Ⅸ、Ⅹ、Ⅺ、Ⅻ),以及抗凝蛋白 A T、蛋白C的活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受试者患病的危险因素,并对受试者进行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根据ROC曲线下面积选择最佳工作点(OOP),计算各指标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VTE组患者的FⅡ、Ⅴ、Ⅷ、Ⅹ、Ⅺ和Ⅻ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蛋白C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Ⅷ、Ⅹ及蛋白C的变化与妊娠期VTE发病呈显著相关;ROC曲线分析,FⅧ、Ⅹ及蛋白C的O O P取值分别为131.2、91.3和47.5;FⅧ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0.6%、85.2%。结论凝血因子活性异常升高与妊娠期VTE形成显著相关,其中FⅧ诊断妊娠期VTE的特异性、敏感性最大,其活性异常增高与 FⅩ活性增高蛋白C活性异常降低是妊娠期VTE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验证离心力对凝血因子FⅧ(FⅧ)活性和凝血因子FⅨ(FⅨ)活性检测的影响。方法 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室温700 g、1500 g、396 g和4℃1000 g、1500 g离心15 min以及4℃2700 g离心10 min,不同离心力条件下即刻和冷冻后48 h FⅧ和FⅨ的活性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6种不同离心方法得到的血浆,不管是立即检测还是冻存后检测,FⅧ和FⅨ的活性水平在不同离心力条件下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一离心力条件下冷冻后FⅧ活性水平跟即刻检测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一离心条件下FⅨ活性在即刻和冷冻后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从离心机类型、离心力转速到离心时间和离心温度多方面分析,在一定离心力范围内不同离心力对FⅧ活性和FⅨ活性检测的影响不大,冻融会影响凝血因子Ⅷ活性水平检测,凝血因子Ⅸ活性检测不受冻融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口服华法林患者与肝衰竭患者比较 PT-INR 和凝血因子Ⅶ活性的变化。方法 65例风湿性心脏病换瓣术后口服维持量抗凝治疗患者分适度抗凝组 INR 1.5~2.8 31例,过度抗凝组 INR>2.8 34例患者和肝衰竭 35例患者,测定其凝血酶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A)、凝血因子Ⅶ活性(FⅦ:C)。结果肝衰竭患者、适度抗凝和过度抗凝患者 PT 分别是20.94±10.94s、22.18±2.93s 和38.7±4.45 s。FⅦ:C 分别是 34.91±14.96%、31.58±9.35%和12.44±2.84%。肝衰竭患者 PTA 为74.53±23.69%。适度抗凝和过度抗凝组的 INR 分别是2.05±0.29和3.36±0.39。PT 和 FⅦ:C 在肝衰竭组和适度抗凝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INR 和 FⅦ:C 在适度抗凝组和过度抗凝组有明显差异。结论华法林因抑制维生素 K 依赖因子,使 FⅦ:C 降低,而肝衰竭患者是肝合成维生素 K 依赖因子障碍,使 FⅦ:C 降低。随着 INR 的增高,FⅦ:C 降低。FⅦ:C 在高 INR 和低 INR 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5.
遗传性凝血因子缺陷症,包括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凝血酶原、凝血因子Ⅴ、凝血因子Ⅶ、凝血因子Ⅷ(血友病A)、凝血因子Ⅸ(血友病B)、血管性血友病(vWD)、凝血因子Ⅹ、凝血因子Ⅺ、凝血因子ⅩⅢ等缺陷症,它们引起遗传性出血病;遗传性抗凝血因子缺陷症,主要包括抗凝血酶(AT)、蛋白C(PC)和蛋白S(PS)等缺陷症,它们引起遗传性血栓病。罹患这些疾病的患者,不仅自幼发病、持续终生,而且还遗传给后代。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血浆凝血因子活性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10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为对象,根据贫血程度将患者分为无出血组(n=18)、无贫血组(n=18)、轻度贫血(n=23)、中度贫血(n=21)、重度贫血(n=20),检测患者血浆凝血因子。结果对照组、无出血组、无贫血组、轻度贫血组、中度贫血组、重度贫血组凝血因子XI、XII比较无差异(P>0.05);但两组随出血程度的加重,各组凝血因子XI、XII活性呈减弱的趋势;相较于对照组,凝血因子II、V的活性在轻度、中度、重度贫血组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凝血因子VII、X的活性在轻度、中度、重度贫血组降低(P<0.05);并且随着出血程度的加重,以上凝血因子水平减弱趋势明显,相较于对照组,各组凝血因子VIII、IX的活性升高,并随出血程度的加重活性增强。结论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凝血因子VIII、IX活性升高,其在维持机体凝血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滕飞鹏  罗穗  杨洋 《四川医学》2003,24(11):1117-1118
目的 使凝血因子活性测定程序简单化,报告方式标准化。方法 运用计算机技术,前台使用Visual Basic语言填写。后台数据库使用Microsoft Access编写。结果 该软件系统具有输入、计算、结果报告标准化特点。结论 临床应用证明,该软件设计合理,简单实用,极具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是危害极大的常见病。这两种情况是同一疾病过程的不同表现形式。西方国家发病率在心血管病发病率中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压病,实际上等于卒中的发病率,但住院病死率高达25%~30%^[1],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抗凝和抗栓治疗是VTE最有效的治疗措施,其治疗目标是降低VTE的病死率和复发率,改善VTE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获得最大限度的安全保障。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VIE发病率呈稳步上升的趋势,笔者综述VTE的抗栓和溶栓治疗,以期使临床医生对此有更深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100例供血者凝血因子Ⅷ活性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0.
新鲜血浆中凝血因子V和Ⅷ活性测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8年全国实施无偿献血以来,临床用血已全部来自无偿献血者。血浆中含有多种凝血因子等蛋白质成分,已成为临床重要的成分血之一。因血浆中的凝血因子Ⅴ(FⅤ)和凝血因子Ⅷ(FⅧ)为不稳定凝血因子而备受关注。无偿献血者血浆中FⅤ活性(FⅤ:C)和FⅧ活性(FⅧ:C)的有关问题尚未见报道。为了解不同血型无偿献血者血浆中FⅤ:C和FⅧ:C浓度,为确保新鲜冰冻血浆和原料血浆的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应用国际通用的一期法检测了血浆FⅤ:C和FⅧ:C。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VTE of the main treatment for anticoagulant therapy, anticoagulant therapy drug of choice for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LMWH) for the overwhelming majority of clinicians agree that long- term oral anticoagulant therapy is still Vit. K antagonist ( mainly warfarin).  相似文献   

12.
静脉血栓栓塞的抗栓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血栓栓塞(VTE)主要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与肺动脉血栓栓塞(PE),其抗栓治疗以抗凝治疗为主,溶血栓治疗用于选择性病例,必要时采取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等。  相似文献   

13.
构建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与预警监控系统,分析系统建设核心问题、关键技术等,从业务流程、架构、功能模块几方面阐述系统设计,指出该系统能够有效降低静脉血栓栓塞症误诊率,提升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14.
Venous Thromboembolism in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eep vein thrombosis (DVT) and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 are two manifesttions of venousthromboembolism (VTE) . Although the controversy remained, it has been widely accepted for many years that Chinese people have lower incidence of VTE than Caucasians with the different etiology and clinical features.  相似文献   

15.
动脉血栓是一种多因素的疾病,除了常见的高血脂、高血压、肥胖等公认危险因素外,凝血、抗凝因子与动脉血栓的关系也相继见于报道,该文就凝血、抗凝因子基因多态性与动脉血栓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动脉血栓是一种多因素的疾病,除了常见的高血脂、高血压、肥胖等公认危险因素外,凝血、抗凝因子与动脉血栓的关系也相继见于报道,该文就凝血、抗凝因子基因多态性与动脉血栓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介绍国内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防治工作现状,阐述基于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智能化VTE防治系统设计思路、应用实践,分析系统建设成效,指出该系统有助于提高临床VTE防治效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61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住院患者的患病情况、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鼓楼医院2002年至2011年住院DVT患者的人口学特点、获得性及遗传性危险因素。结果共收集DVT患者617例,男∶女=1∶1.21,中位年龄56(12~92)岁。其中初发DVT患者550例,占89.14%,发病高峰年龄在40~70岁,其中男性高发年龄在50~70岁,女性高发年龄在40~60岁。主要获得性危险因素有外伤和(或)手术(49.1%)、初发年龄70岁(20.7%)。其中具有多种获得性危险因素者占29.6%。104例患者在抗凝治疗前取外周血检测了蛋白C(PC)、蛋白S(PS)活性,其中的34例患者还同时检测了抗凝血酶(AT)活性。结果抗凝蛋白总缺乏率达53.8%,且以PS缺乏为主,占35.6%。同时具有遗传性和获得性危险因素者占26%。DVT患者血脂检查以甘油三酯升高、H-胆固醇降低为主;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含量及红细胞计数,随着这四种指标值升高,DVT患病率也升高。结论住院DVT患者的初发年龄集中在40~70岁,其中女性比男性提早约10年,主要获得性危险因素为外伤和(或)手术、年龄70岁,遗传性危险因素以PS缺乏为主。实验室检查以甘油三酯升高、H-胆固醇降低为主。多种危险因素并存是促使DVT发病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The importance of the prevention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Vein thrombosis(venous thrombosis)constitute the blood-tying embolism(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disease covers a wide range,with the most important proximal lower limb deep vein thrombosis(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and pulmonary embolism(pulmonary embolism,PE).VTE annual incidence rate of 0.15%,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静脉血栓栓塞(VTE)的相关因素及循证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直肠癌手术的患者142例为研究对象。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1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观察组在检索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前后血液指标与术后VTE并发率,并对直肠癌术后并发VTE患者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其高危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护理1周后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含量分别为(1.43±0.19)m Pas/s、(4.41±0.68)g/L、(0.54±0.35)m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66±0.24)m Pas/s、(4.76±0.83)g/L、(0.87±0.49)mg/L(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VTE比例为12.68%,与对照组26.76%相比差异明显(P<0.05);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史、VTE病史、糖尿病史、心血管疾病史、术后制动时间为术后并发VTE的高危影响因素。结论高血压史、VTE病史、糖尿病史、心血管疾病史、术后制动时间为结直肠癌术后并发VTE的影响因素,早期循证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降低VTE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