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正常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介入术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80例LDL-C正常水平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测定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前血清hs-CRP水平,介入术后随访9个月,观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高hs-CRP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 hs-CRP可预测接受PCI治疗的LDL-C正常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对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最多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之一,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其预后具有多方向性,既可演变为稳定型心绞痛,又可恶化为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因此其治疗受到临床高度重视.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上主要是抗栓、抗缺血、调脂、介入和外科手术治疗等.  相似文献   

3.
辛伐他汀在减少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血管事件发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常规治疗联合辛伐他汀在减少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心血管事件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组 ,治疗 6个月 ,观察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 (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 )和必需采取冠脉介入或冠脉搭桥等患者的数量。统计学处理采用 χ2 检验。结果 :治疗一个月后即发现常规治疗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组在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和使用硝酸甘油的量已明显减少 ,随访 6个月 ,发现在常规治疗组发生心血管事件和需要采取冠脉介入和冠脉搭桥的患者的发生率为 40 % ,在常规治疗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组发生心血管事件和需采取冠脉介入和冠脉搭桥患者的发生率为 15 %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常规治疗联合辛伐他汀能够明显减少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能够减少需冠脉介入和冠脉搭桥的例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期后社区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期后,继续给予专科治疗方案,并加强社区一、二级预防,总体遵循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ABCDE"处理原则.结果:10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期后患者按上述防治原则进行规范化治疗,9个月后观察,75例病情稳定,继续以上防治措施.24例于出院3天~9个月发生1~4次心绞痛症状.9例于1~3个月进展为心肌梗死,4例行冠状动脉支架术,3例经溶栓或药物治疗症情缓解,猝死2例,包括1例既往冠脉介入术后患者.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劳累性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之间的临床状态,急性期后继续给予专科治疗并加强社区一、二级预防,对于改善该型患者的预后及生存质量的提高有着非常现实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脉介入前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中医症侯分布特征.方法:对89倒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前后1、4、12周中医症候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介入前后1~12周最多见的症候是气虚血瘀;术后4周虚证不断增加,实证不断减少,随着时间推移,实证升高重新成为UAP的主要病症;术后4周到12周是虚实症转化的关键期.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脉介入治疗前后虚实症候处于动态演变中,益气活血对术后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均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导管室DSA设备为GE800。根据心绞痛、心电图变化平价临床疗效。平均随访半年。结果术后即刻,血管残余狭窄均〈20%,相关血流恢复TIMI2—3级,手术成功率为95.1%。28例未再发作心绞痛,2例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心电图20例恢复正常,6例ST—T变化改善大于50%,4例ST—T无明显改善。随访期间,无1例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术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而有效的方法,临床应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7.
介入治疗与药物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与心脏事件的相关性.方法分析116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资料,分为药物治疗组和介入治疗组,随访两组患者心脏事件(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心绞痛复发)的发生率及再住院、心功能分级情况.结果 6个月随访时,介入组和药物组心脏事件发生率分别为45.9%和85.3%(P<0.01);再住院患者分别为20.3%和52.9%(P<0.01);12,18个月随访时,介入组和药物组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67.6%和100.0%,78.6%和100.0%,(P<0.05);需再住院患者分别为35.2%和62.5%,37.5%和63.6%,(P<0.05);治疗后介入组心功能分级比药物组好(P<0.05);但两种治疗方法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的发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介入治疗可明显降低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减少再住院率、使心功能分级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孙彦博 《求医问药》2014,(15):157-158
目的:探讨用介入疗法与药物疗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我们将这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5例患者。对这90例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对照组患者进行药物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经皮冠脉介入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6%,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使用经皮冠脉介入疗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存活率,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小板的抑制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62例行PCI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尾数的单双数分为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每组31例.替格瑞洛组给予替格瑞洛治疗,氯吡格雷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血...  相似文献   

10.
2005年,学术界继续针对不稳定型冠脉疾病(CAD)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进行激烈讨论。究竟早期介入治疗和保守方法哪种更好?问题固然很重要,因为CAD是导致死亡一个重要原因.而不稳定型心绞痛(UA)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又是CAD的最常见表现。最近美国有数据显示,每年有973000患者因心肌梗死而住院治疗,有728000患者因不稳定型心绞痛入院。2002年的ACC/AHA指南推荐,对于那些有中度死亡危险的不稳定型CAD患者来说,介入和保守治疗均可选择。  相似文献   

11.
赵文卿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0):478-478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综合征,部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易发展成为急性心肌梗死,且对内科常规药物治疗欠佳。现将我院近3年来用降纤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综合征,部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易发展成为急性心肌梗死,且对内科常规药物治疗欠佳。现将我院近3年来用降纤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覃兴航 《中外医疗》2014,(16):192-193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angina,是介于劳累性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主要包括有初发心绞痛,恶化劳力性心绞痛,静息心绞痛伴心电图缺血改变和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是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本文在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等方面论述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进展,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的疗法与护理措施。方法3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用尿激酶80万单位静脉点滴,并与同期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常规疗法作对照,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电图改善情况及进展为急性心梗的情况。结果尿激酶治疗组心绞痛发作减少明显优于对照组,心电图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尿激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明显优于常规疗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术后合并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的治疗中如何进行药学监护,保证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方法通过分析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术后合并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药学服务。结果药师对药历进行分析和提供药学监护,降低了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了医疗质量。结论临床药师个体化、全方位的用药服务,在提高医疗质量、预防潜在的危险、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ET、CRP的浓度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前后和40例正常对照组血浆中的ET、CRP水平进行检测和临床分析。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ET、CRP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5),对照组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ET、CRP的水平变化说明其参与了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发展,观察这两项指标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诊断、病情观察、疗效判断具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7.
大剂量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剂量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邱桂珍石理*(附属医院内科,滨州市256603*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内科)关键词复方丹参注射液;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梗之间的中间型心肌缺血表现。其中约50%可发展成急...  相似文献   

18.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具备介入条件的医院治疗冠心病一种常规方法。但是,PCI治疗操作中球囊扩张及支架置人会导致斑块挤压损伤,导致局灶性心肌梗死。本研究目的就是通过检测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血清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的动态变化,以此来评估PCI治疗在心肌细胞水平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SAP)和急性心肌梗塞(AMI)之间的一组综合征。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病情较重,预后不良,极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塞和猝死,选择适当的治疗对改善其预后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水蛭粉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旨在观察水蛭粉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有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苦碟子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6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用药观察。结果:有效率达90%以上。结论:苦碟子是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良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