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1月的一天上午,来自黄山太平的5岁贫困先心患儿方毛毛。在经过近2小时的手术。彻底治好他的“心”病。据了解,谊患儿走第100住接受“爱心助医”项目资助的患儿.他将获得8000元的费用资助.此前。所有接受资助的先心患儿均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血浆可溶性Fas的改变以及与再狭窄的关系。方法选择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老年患者24例(老年PCI组),根据6个月后回访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又分为再狭窄组(9例)和非再狭窄组(15例);选择同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非老年患者28例(非老年PCI组)和同期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20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血浆sFas水平。结果非老年和老年PCI组血浆sFa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血浆sFas水平明显增高,且以老年组尤为明显;再狭窄组的血浆sFas水平明显高于非再狭窄组。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sFas水平明显增高;并在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进一步增高,且以老年人显著;再狭窄组高于非再狭窄组。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老年患者更应强调调脂、抗炎及稳定宽块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从中西医学两种理论对冠心痛与心痛、胸痹的对比中证实,二者在主证、临床各期表现、病因、病机(理)、治则、方药(处置方法)等方面之共识面比较广泛。认为冠心病与心痛、胸痹乃对同一种疾病、两种理论之分别描述。在治疗中,如能在早期即进行中、西医结合,对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促进心功能恢复、减低介入治疗损伤、改善整体预后、降低资费等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5月31日,我院为全省贫困先心患儿举行了为期一天的大型义诊活动。义诊当天,40多名贫困家庭的“先心”患儿在家长的陪同下从全省各地来到该院,免费接受由我院邀请的胡大一爱心工程志愿者服务队的两住心脏外科专家和该院有关专家共同为患儿进行的义诊。  相似文献   

5.
《家庭医学》2007,(5):59
介入治疗冠心痛已成为冠心病治疗的常规技术,但此前多采用经股动脉介入治疗方式。经上肢桡动脉的介入治疗近年来发展较快,具有血管并发症少、术后止血压迫方便、患者术后当天即可下床活动、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特别是对伴有严重慢性严重腰肌损伤、腰椎间盘突出不能耐受长期卧床。以及卧床时间稍长就容易出现静脉血栓,甚至引起肺动脉栓塞、猝死的老年冠心痛患者,是一种理想的介入治疗入路途径。同时该方法无需使用价值近4000元的缝合器,只需一根造影导管(经股动脉途径常规需要两根),为患者节省了费用,也节约了医疗资源。但由于上肢动脉较为细小,手术难度相对较大,对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因此,普及推广科学规范的操作方法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介入治疗中的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复杂性先心病患儿45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介入治疗,术后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儿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22例以及术前访视加术后护理配合组(观察组)23例,对比分析两组患儿配合程度、住院情况、家属满意度等方面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患儿行VAS疼痛评分,观察组患儿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危重先心病患儿应用术前访视及术后护理配合能显著提高患儿配合程度,改善患儿心功能,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应用磁导航系统引导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术前及术中护理.方法 利用永久性磁体相向运动产生的磁场来改变磁导丝的行进方向,完成冠心病的介入治疗.结果 107例患者均顺利植入支架,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应用磁导航系统引导冠心痛介入治疗是安全的,有效的方法,良好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小儿先天性冠状动脉瘘堵闭术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 2010年6月~2012年6月,接受心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小儿11例,ASA评级Ⅰ~Ⅱ级,术中均以氯胺酮复合异丙酚静脉维持全身麻醉。结果 10例患儿术中保留自主呼吸,手术麻醉过程顺利。1例患儿术中缺氧发作,同时伴有心电图ST段改变,遂停止治疗。结论术前给予充分病情评估,术中严密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及心电图变化,采用氯胺酮复合异丙酚静脉全身麻醉下行经导管介入治疗冠状动脉瘘能满足手术要求,且具有创伤小、术后麻醉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应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科哮喘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4月到2019年4月期间在本院儿科接受治疗的84例哮喘患儿,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先应用止咳药物、抗感染药物和平喘药物等,在此基础上时采取布地奈德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将两组患儿接受治疗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儿接受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78.6%,观察组患儿为97.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儿接受治疗后共出现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3%,观察组患儿接受治疗后仅出现1例咽喉不适,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儿科哮喘应用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较少,安全性高,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和研究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方法我们选取2010年2月—2012年2月进行介入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283例,对其中术后有严重并发症的8例患儿及1例死亡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归纳。结果本组病例中,并发症发生率为2.83%,1例患儿在介入治疗6个月后死亡,死亡原因为合并限制型的心肌病,死亡率为0.35%。结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选择介入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及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机率较低,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救治,均可获得痊愈,规范手术操作与术前严格掌控手术适应证,更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浆环磷酸腺苷(cAMP)/磷酸鸟苷(cGMP)比值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以及心先安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①采用特异性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22例哮喘患儿急性期和缓解期外周血浆cAMP、cGMP表达水平,并以24例正常儿童作对照。②采用特异性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接受常规治疗和心先安治疗(每次2.5~5.0 mg/kg,每日1~2次,连续7 d)的19例哮喘患儿外周血浆cAMP、cGMP表达水平,以接受常规治疗的22例哮喘患儿作对照。【结果】①哮喘患儿急性期外周血浆cGMP水平高于缓解期和正常组(P<0.05),而cAMP水平和cAMP/cGMP水平低于缓解期和正常组(P<0.05);②予心先安治疗的哮喘患儿外周血浆cAMP水平和cAMP/cGM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而cGM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①哮喘患儿cGMP表达亢进,cAMP表达不足。cAMP/cGMP平衡失调,可作为监测和指导哮喘治疗的生化指标;②哮喘患儿给予心先安治疗能够纠正cAMP/cGMP失衡,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明确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的26例患儿临床资料,在介入治疗术前、术后给予患儿精心护理。结果:36例患儿均顺利完成介入治疗,3个月后复查心电图及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效果均满意。结论: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做好围术期护理可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促进术后迅速康复。  相似文献   

13.
娄庆梅 《现代保健》2011,(36):75-77
目的探讨亲情护理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应用亲情护理,把人文关怀融人到以“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服务中,为患儿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结果本组患儿对介入治疗的耐受性较好,全部治愈出院。结论亲情护理深化了从“以患者为中心”到“以家庭为中心”人性化护理的服务理念,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张惠 《药物与人》2014,(10):198-199
目的:对胺碘酮在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冠心痛心律不齐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常规治疗和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接受胺碘酮治疗的患者组,其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组,p〈0.05;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组,p〈0.05。结论:胺碘酮能够有效改善老年冠心痛心律不齐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不良反应也较少,因而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先天性心脏病(CHD)介入治疗患儿父母焦虑及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83例CHD介入治疗患儿的父母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分析影响CHD患儿父母焦虑及需求的因素,并探索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国内常模相比,CHD患儿父母的焦虑总分明显升高(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影响患儿父母焦虑情绪的因素是:患儿年龄、与患儿关系、家庭地域、经济状况及患儿病情;CHD患儿父母需求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患儿治疗及预后、病情保证及帮助患儿;CHD患儿父母的焦虑与需求之间呈正相关(r=0.232,P0.05),焦虑状态与患儿治疗及预后、病情保证、帮助患儿及情感支持之间呈线性关系(r=0.201、0.194、0.213、0.183,均P0.05)。结论 CHD患儿行介入治疗时其父母普遍存在焦虑状况,在护理患儿的同时注意缓解患儿父母的焦虑情绪并满足其各方面需求,对于临床上CHD患儿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的临床介入治疗策略探讨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经心导管介入治疗的病例选择、手术方法、疗效、安全性及评价。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本院接受同期介入治疗的11例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儿为3例,女性为8例,平均年龄为(4.08±2.64)岁,最小为5个月,最大为10岁。本组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类型包括:3例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3例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合并肺动脉瓣狭窄(pulmonary stenosis,PS),2例房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1例房间隔缺损合并室间隔缺损,2例动脉导管未闭合并主动脉缩窄(coarctation of aorta,COA),其中1例为同期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复合畸形的顺序为: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或主动脉球囊扩张术、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取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并与试验患儿监护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11例患儿均成功封堵,手术顺利。术后X射线心脏造影及彩超提示,封堵器成形好,未见残余分流。术中、术后均未见严重并发症。其中,1例室间隔缺损术后心电图提示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给予地塞米松治疗后,心电图复查正常。结论介入治疗单纯性先天性心脏病的技术目前比较成熟,成功率高,但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同期进行介入治疗,其操作较复杂,技术难度较高。本研究证明,若掌握恰当手术指征,制定合理操作策略,手术过程仔细、谨慎,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是较肯定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电子支气管镜灌洗介入治疗支原体肺炎(MPP)伴肺不张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枣庄市妇幼保健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MPP伴肺不张患儿125例为观察组,针对患儿病情症状实施电子支气管镜灌洗介入治疗;另选取本院同期收治,但家属未同意实施电子支气管镜灌洗治疗的MPP伴肺不张患儿100例为对照组。记录两组患儿体征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天数,并分别在治疗第3天及1周后行影像学复查,分析患儿治疗归转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发热消散时间、咳嗽消散时间、住院天数以及肺部啰音消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电子支气管镜灌洗治疗第3天肺部复张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MPP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PP伴肺不张的治疗中可采取电子支气管镜灌洗介入治疗,能够准确观察患儿病情状态,快速清除气道废物,促进肺部复张,缩短患儿病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介入治疗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有创伤小、无需体外循环等优势,但术后容易出现房室传导阻滞、左束支传导阻滞等并发症,特别是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是介入治疗后最严重的并发症。本研究旨在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治疗术后传导阻滞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01-03-2018-01-08河南省儿童医院行常规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术的8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调查表对患儿年龄、性别、体质量和缺损部位等情况进行调查。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 80例患儿,封堵成功77例,成功率为96.25%;19例患儿出现介入封堵治疗后传导阻滞,发生率为23.75%。其中,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5例,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1例,左前半分支阻滞5例,右传导阻滞+左前半分支阻滞6例,Ⅱ度1例,Ⅲ度1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介入治疗术后传到阻滞发生与患儿年龄、体质量、缺损位置、缺损类型、轨道建立时间及膜部瘤形成相关,均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小、体质量低、非隔瓣下型室间隔缺及轨道建立时间长为患儿介入治疗后传导阻滞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治疗术后传导阻滞发生率较高,其主要受年龄、体质量、缺损类型及轨道建立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效果常用死亡率及心脏功能状态来评价。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加深,临床加入了生活质量这一概念更加全面地评价康复效果。本研究探讨了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接受介入治疗术后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06-01-2017-06-01在河南省儿童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64例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研究,调查工具包括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与《心脏病儿童生活质量量表》(中文版)。在治疗前1d、治疗后1个月与治疗后6个月进行调查。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或F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结果治疗前生活质量总分为(67.29±11.27)分,治疗后1个月为(72.84±12.61)分,治疗后6个月为(83.29±13.47)分,治疗后得分明显高于治疗前(F=4.713,P=0.00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生活质量受年龄(t=-2.99,P=0.039)、家庭收入(F=4.728,P=0.005)、家庭来源(t=-3.102,P=0.010)、治疗前有无症状(t=-2.763,P=0.032)、确诊时间(t=-2.893,P=0.028)、亲友援助(F=3.925,P=0.013)与社会援助(F=3.854,P=0.022)的影响。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收入(OR=6.8,95%CI为2.4~21.9,P=0.001)、家庭来源(OR=7.2,95%CI为1.8~26.3,P=0.006)与社会援助(OR=4.8,95%CI为1.4~7.8,P=0.027)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独立性影响因素。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接受介入治疗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主要与家庭收入、家庭来源和社会援助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介入治疗。方法:以15例患者PTE患者的介入治疗为依据探讨正确的治疗方法。结果:在PTE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后分别根据情况采取有效治疗方法能够帮助患者更快的恢复健康。结论:在PTE患者采用合理的介入治疗措施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