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带状疱疹(herpeszoster,HZ.)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临床表现以簇集性水疱沿身体一侧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伴明显神经痛为特征的临床常见疾病之一,祖国医学称其为“缠腰火丹”、“蛇串疮”、“蛇丹”、“蜘蛛疮”和“蛇窠疮”。本病好发于任何年龄,尤其多见于中老年人。临床中治疗本病的方法较多,普济消毒饮结合针灸治疗头面部肝胆湿热证带状疱疹有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袁基海老先生,系浙江省安吉县昆铜乡草医,悬壶乡甸五十载,造诣颇深,其医治带状疱疹一证,治疗不过一两次,疗程最长不过一周耳,在当地富有名声。笔者现将其医治带状疱疹之法归纳介绍如下:带状疱疹俗称缠腰火丹、蛇串疮,顾名思义,好发于腰部,四肢、颈项、胸背部亦有所见。袁老观察得见,疮有干湿两种,色有红白不同,均为串珠型水疱。但湿型带状疱疹较干型水疱大,疮面白,疼痛更甚。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鑫 《中国医药指南》2010,8(9):101-102
<正>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急性炎症性神经性皮肤病。以集簇性小水疱沿周围神经单侧分布,伴明显神经痛为特征。相当于中医"缠腰火丹"、"蜘蛛疮"、"蛇窜疮",中医认为多因肝郁脾虚,湿毒内蕴,外溢肌肤而致,或因感染毒邪而成[1],治疗尚无特效疗法与药物。我们以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40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带状疱疹(HZ)是由水痘一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以群集疱疹和神经痛为主要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中医称此病为蛇窜疮、缠腰火丹、蜘蛛疮等^[1]。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在临床上已取得肯定的疗效,临床报道较多。现将相关文献收集综合,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带状疱疹的中成药治疗潘世建(山东省文登市第一人民医院文登264422)带状疱疹是由一种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祖国医学称缠腰火丹,蛇串疮,蜘蛛疮等。近年来临床采用中药,在缩短病程、止痛和预防后遗神经痛等方面效果显著,现将几种中成药疗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带疹汤治疗带状疱疹2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状疱疹是嗜神经性病毒感染的一种急性皮肤病。中医学名缠腰火丹,俗称缠腰龙,蛇串疮等。我们自拟带疹汤治疗26例带状疱疹,疗效较好今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点刺拔罐法配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200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状疱疹是由病毒感染神经节及神经根引起的一种急性皮肤病,中医学称之为蛇串疮、缠腰火丹、蜘蛛疮等。我们用点刺拔罐法,结合内外用药、治疗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带状疱疹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皮肤病,民间称为“蛇尾疮”、“缠腰蛇丹”。该病初起十分急剧,甚为痛苦。我们使用针刺“蛇眼穴”治疗带状疱疹共50余例,大部分在近期获愈。疗程最长五天,最短一天;最多针  相似文献   

9.
艾灸治疗带状疱疹1例治验闽侯县祥谦中心卫生院林观涛带状疱疹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炎性皮肤病。中医称缠腰火丹,俗称蛇串疮。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成簇性的水疱,沿身体一侧的皮肤周围神经作带状分布。本症可仅出现丘疹,痒痛难忍。不发生水疮即行吸收者称顿挫性带状疮疹。有...  相似文献   

10.
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俗称“蜘蛛疮”。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伴有明显神经痛。初次感染表现为水痘,以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免疫功能减弱可诱发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度活动,生长繁殖,沿周围神经波及皮肤,发生带状疱疹。其治疗方法有镇痛、抗病毒、抗感染、激光照射,对眼部带状疱疹患者还应选用散瞳剂。我科于2005年1月~2007年1月应用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并与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做对照观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累及神经和皮肤的急性疱疹性病毒性皮肤病。属中医学的“蛇串疮”“缠腰火丹”“火带疮”“蛇丹”“蜘蛛疮”等范畴。是一种较常见的皮肤病 ,但对特殊类型的带状疱疹记述较少 ,对严重并发症的处理文献不多。本文就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针刺方法的治疗效果加以论述。1 临床资料本组 5 0例按患者就诊先后随机分为两组。针刺组 31例 ,其中男 2 0例 ,女 11例 ;年龄 5 1~ 78岁 ,平均 6 2岁 ;后遗神经痛10 d~ 1个月 2 5例 ,1个月以上 6例。受损神经 :肋间神经痛 9例 ,腰部神经痛 14例 ,骶部神经痛…  相似文献   

12.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累及神经和皮肤的急性疱疹性病毒性皮肤病.属中医学的"蛇串疮""缠腰火丹"等范畴,是一种较常见的皮肤病.笔者2005?9~2007?0在西非利比里亚首都JFK医院援助医疗工作期间,收治一些带状疱疹病人.本文就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针刺方法的治疗效果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3.
带状疱疹,属中医“蛇串疮”,“蜘蛛疮”,“缠腰火丹”等病范畴,以突发单侧簇集状水泡带状分布的皮疹,并伴有烧灼刺痛为主的病症。本病好发于春秋两季,在人群的发病率约为10%~20%,随年龄的增高,发病率随之上升,尤以45岁以上患者为多。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困扰中老年患者的顽固性痛证之一,其疼痛持续时间短则1~2年,长者甚至超过10年[1]。作者采用刺络拔罐法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具有显效快、治疗周期短、不良反应小、经济且后遗神经痛较少的特点,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神经性皮肤病。临床上以红斑水疱、累累如串珠、痛如火燎为其主要特征。因好发于胸肋、腰腹部,中医称其为“缠腰火毒”、“蛇窜疮”、“蜘蛛痣”。笔者采用中药内服外用的方法治疗患者71例,效果满  相似文献   

15.
该病为病毒感染所致,特点为数个簇集水疱群,排成带状,沿神经分布为单侧性,伴有神经痛。中医称之“缠腰火丹、蛇串疮、蜘蛛疮“俗称”串腰龙。因情志内伤,火邪积盛,湿热内蕴,外受毒邪,以致火邪湿热凝结肌肤发为本病。棉花灸法治疗带状疱疹,文献报道较少,现将我院自1978年~1988年12月采用此法治疗带状疱疹96例,临床效果显著,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96例中男52例、女44例。年龄16~30岁9例、31~40岁45例、  相似文献   

16.
中西药内外合治带状疱疹44例体会李德伟,杨少伟(河南省新安县磁涧乡卫生院471822)带状疱疹中医称之"缠腰火丹"、"蜘蛛疮"等,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笔者自1992年10月至今采用中西药内外合治法治疗带状疮疹患者44例,收到十分满意的疗...  相似文献   

17.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沿四周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以神经痛为特征的急性炎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俗称蜘蛛疮、生蛇。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该病毒为嗜神经性病毒,主要侵犯感觉神经末梢,沿感觉神经支配区域出现,伴有明显神经痛和局部淋巴结肿痛。初次感染表现为水痘,以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免疫功能减弱可诱发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再度活动,生长繁殖,沿周围神经波及皮肤,发生带状疱疹。严重者可出现病毒性脑炎,视力严重受损甚至失明,甚至死亡。目前,合理的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临床上是治疗带状疱疹的主要策略,现总结35例头部带状疱疹病例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俗称“蜘蛛疮”。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伴有明显神经痛。初次感染表现为水痘,以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免疫功能减弱可诱发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再度活动,生长繁殖,沿周围神经波及皮肤,发生带状疱疹。近年来笔者在努力学习祖国医学基础上,从2004年起采用自制冰红乳膏治疗带状疱疹43例,通过近期观察,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以成簇水疱、带状分布、痛如火燎为特征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它属于祖国医学之蛇串疮范畴,又因其疱疹累累如串珠,多缠腰而发,故又有缠腰火丹、火带疮、蛇丹、蜘蛛疮之名。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6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0例中,男26例,女34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72岁,平均年龄46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7天。发病部位:腰背部32例(53.3%),胸胁部23例(38.3%),头颈部2例(3.3%),其他部位3例(5.0%)。  相似文献   

20.
重症带状疱疹发病与年龄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状疱疹祖国医学称之为“缠腰龙”,俗称“蜘蛛疮”,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皮肤病。我院皮肤科2000~2005年共收治重症带状疱疹患者66例,现将其临床表现与年龄的关系进行回顾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