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了解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与早期死亡(早死,ED)及疗效的关系,方法:对24例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HAL)及238例非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NHAL)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结果:(1)HAL早死率(41.70%)明显高于NHAL(2.10%)(P<0.01)。(2)HAL完全缓解率(29.17%)明显低于NHAL(50.40%)。(3)高白细胞性急性髓性白血病(HAML)早死率(66.70%)显著高于高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HALL)(16.67%),结论:HAL早死率高,完全缓解率低,疗效差,且HAML早死率明显高于HALL早死率,应尽早减轻肿瘤负荷,防止严重并发症,以减少早死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高白细胞性白血病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探讨高白细胞性白血病(HAL)的生物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采用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应用三色流式细胞术,对48例HAL患者及73例NHAL患者骨髓标本进行免疫分型,并对其中74例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HAL组骨髓象中红系比例明显低于NHAL组,差异具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AML中HAL组CD14阳性率明显高于NHAL组,差异具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ALL中HAL组CD8阳性率明显高于NHAL组,而CD22,cCD79a明显低于NHAL组,差异具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HAL组与NHAL组在系列抗原专一表达及交叉表达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HAL缓解率低于NHAL.结论:HAL比NHAL骨髓受抑程度更重,AML中单核细胞性白血病发生高白细胞性白血病的可能性高,ALL中HAL比NHAL更易于表达T系抗原,HAL的白血病细胞较NHAL处于更早分化阶段,同时HAL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3.
不同方法治疗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用白细胞去除术加联合化疗、羟基脲 (HU)加联合化疗及单用联合化疗治疗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HAL)疗效的差别。方法将 5 3例HAL随机分为 3组 ,HAL 1组和HAL 2组分别先行白细胞去除和口服Hu ,显著降低白细胞后再行联合化疗 ,HAL 3组单用联合化疗 ,观察各组疗效及不良反应。 30例非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 (NHAL)单用联合化疗作为对照组。结果HAL 1组与HAL 2组间完全缓解 (CR)率、早期病死率无显著差异 ,白细胞去除和口服HU无严重不良反应 ,其CR率均显著高于HAL 3组 (P <0 .0 5 ) ,而早期病死率低于后者。结论白细胞去除术及HU口服对降低HAL患者的白细胞是有效、安全的 ,随后行联合化疗可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针对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HAL)预后不良的因素,探讨HLA的骨髓及外周血细胞学特征及临床意义。收集本院自2009年以来门诊及住院急性白血病患者共68例(其中28例为HAL,40例为非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NHAL)的骨髓涂片及外周血涂片。对骨髓涂片分别进行瑞氏染色、POX染色、PAS染色、NSE和NaF染色;对血涂片进行瑞氏染色。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骨髓涂片以判断增生程度、各系细胞增生情况、形态及有无异常细胞等,结合细胞化学染色结果确定诊断,计数并分类200个有核细胞,计算各种细胞比例、各系细胞百分比总数、粒红比值等。同法观察血涂片,计数并分类100个有核细胞,计算各种有核细胞的百分比。结果数据应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骨髓涂片的增生度、各系细胞比例数的差异,寻找外周血涂片与骨髓涂片在形态学特征方面的联系。结果表明,HAL组和NHAL组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均为明显至极度活跃,但HAL组骨髓增生活跃程度强于NHA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系及巨核系在两组均有不同程度受抑,HAL组骨髓中红系受抑程度强于NHAL组。HAL组外周血中血红蛋白含量及血小板数量明显低于NHA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HAL组中外周血白细胞分类仍可见白血病细胞,但其比例较HAL组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AL组外周血白细胞数量与骨髓白血病细胞增生程度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性(r=0.422)。结论:无论在骨髓还是外周血,HAL组与NHAL组相比,在增生程度、细胞数量及原始细胞比例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别,而且HAL组外周血中的白血病细胞比例、白细胞数量及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数量均有特征性改变。因此对比分析HAL实验室检测的特征变化有利于掌握其规律,对于指导临床准确诊断急性白血病和及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与早期死亡(早死,ED)及疗效的关系.方法 对24例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HAL)及238例非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NHAL)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结果 ①HAL早死率(41.70%)明显高于NHAL(2.10%)(P<0.01).②HAL完全缓解率(29.17%)明显低于NHAL(50.40%).③高白细胞性急性髓性白血病(HAML)早死率(66.70%)显著高于高白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HALL)(16.67%).结论 HAL早死率高,完全缓解率低,疗效差,且HAML早死率明显高于HALL早死率,应尽早减轻肿瘤负荷,防止严重并发症,以减少早死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与早期死亡(早死 ,ED)及疗效的关系。方法对 2 4例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 (HAL)及 2 38例非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 (NHAL)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结果①HAL早死率 (4 1.70 %)明显高于NHAL(2 .10 %) (P <0 .0 1)。②HAL完全缓解率 (2 9.17%)明显低于NHAL(5 0 .40 %)。③高白细胞性急性髓性白血病 (HAML)早死率 (6 6 .70 %)显著高于高白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HALL) (16 .6 7%)。结论HAL早死率高 ,完全缓解率低 ,疗效差 ,且HAML早死率明显高于HALL早死率 ,应尽早减轻肿瘤负荷 ,防止严重并发症 ,以减少早死率 ,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肿瘤溶解综合征在急性髓性白血病的发病率、生化特点、高危因素、预防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急性髓性白血病化疗前、后血液、生化指标等临床资料。结果:84例患者中8例(9.5%)并发肿瘤溶解综合征,其中5例(6.0%)为实验室肿瘤溶解综合征,3例(3.6%)为临床肿瘤溶解综合征;临床、生化特点表现为高钾血症、高磷血症、高尿酸血症、低钙血症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化疗前白细胞计数、乳酸脱氢酶水平高的患者易并发。结论:肿瘤溶解综合征在急性髓性白血病并不罕见,前期预防及早期诊治是降低该综合征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应用白细胞单采术治疗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HL-AL)的临床疗效,为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的治疗积累经验。方法选择2010年4月至2014年2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8例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比较早期白细胞单采术降白细胞和单纯药物降白细胞治疗方案在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早期应用白细胞单采术治疗(观察组)降细胞治疗所需时间、肿瘤溶解综合症发生率、早期病死率、联合化疗后完全缓解率、治疗不良反应等指标显著优于药物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白细胞单采术治疗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患者,其快速降低白细胞计数疗效显著优于药物方案,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可作为HL-AL患者降细胞治疗的首选治疗方案。2白细胞单采术能有效改善白细胞瘀滞症状,减少肿瘤负荷,显著降低早期死亡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为患者争取进一步正规化疗的机会。3白细胞单采术治疗除去了大量白血病细胞,促使化疗药物充分发挥疗效,显著提高完全缓解(CR)率,并有效地缩短了达CR时间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
白细胞去除术治疗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 ( HLAL)常伴有高粘滞血症 ,化疗缓解率低 ,早期易并发颅内出血 ,病死率高。白细胞去除术是实施化疗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最近 ,笔者应用CS-3 0 0 0 Plus血细胞分离机对 2例 HLAL患者进行白细胞去除术 ,术后联合化疗 ,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患者均为女性 ,临床症状均有程度不等的发热、贫血、乏力、牙龈肿胀 ,皮肤瘀点 ,浅表淋巴结肿大 ,胸骨压疼。外周血白细胞 >1 0 0× 1 0 9/L,血小板减少。骨髓细胞学检查 1例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M2 a,另 1例为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M5。…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白细胞去除术在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白细胞去除术联合化疗治疗30例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患者。结果:30例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患者经白细胞去除术后化疗,缓解率达72.42%,早期病死率3.45%。结论:白细胞去除术是治疗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安全,有效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关建民 《临床医学》2010,30(6):18-19
目的探讨HEAG为基础的方案治疗难治性/复发性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高三尖杉酯碱(Hht)1~2 mg/(m2.d),第1~14天;阿糖胞苷(Ara-C)30 mg/(m2.d),第1~14天;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150μg/(m2.d),第1~14天;可根据患者情况加用足叶乙甙(VP-16)50~100 mg/(m2.d),第1~4天;组成HAEG方案,治疗23例难治性/复发性急性白血病,观察疗效。结果完全缓解12例(52.2%),部分缓解2例(8.7%),总有效率为60.8%。结论 HEAG为基础的方案治疗难治性/复发性急性白血病有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HAEG方案治疗难治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高三尖杉酯碱(Har)1mg/d,第1~10天;阿糖胞苷(Ara-C)30mg/d,第1~14天;足叶乙甙(VP-16)50mg/d,第1~5天;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150μg/d,第1~14天,组成HAEG方案,治疗15例难治性急性白血病,观察疗效。结果完全缓解8例(53.3%),部分缓解2例(13.4%),总有效率为66.7%。结论HAEG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白血病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白血病免疫分型与FAB分型的关系,以指导临床进行分析与治疗。方法对505例白血病患者分别进行细胞形态学检查和流式细胞术(FCM)免疫分型,并对2种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505例白血病患者中FAB初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24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皿)20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18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15例,混合型白血病(HAL)14例,少见类型10例;免疫分型初诊单纯型AML163例,变异型AML83例,单纯型ALL108例,变异型ALL106例,双表型32例,未分化型13例。②AML形态学分型与免疫分型完全符合率61.3%、部分符合率30.2%;ALL形态学分型与免疫分型完全符合率53%,部分符合率44.5%;混合型符合率42.9%。结论免疫分型在鉴别AML与ALL各亚型和变异型及混合型白血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免疫分型比形态学分型结果更为精细、准确,是形态学分型的补充与修正,但不能取代形态学分型,二者结合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探讨根据危险因素分层,按照中国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协作组制定的成人ALL序贯化疗整体方案——CALLG2008方案综合治疗成人ALL的疗效。按照方案的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2009年5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间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应用CALLG2008方案治疗、年龄≥14岁的ALL患者的病例资料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表明,33例ALL患者中31例获得完全缓解(CR),CR率为93.9%,PR率为3.1%,总有效率97%,且血液学及非血液学毒副反应均能得到良好控制,无早期死亡病例,但1年总生存率仅66.7%,1年死亡率为33.3%,复发率43.8%,可能与部分患者治疗依从性不高、因经济原因中断治疗及病例数偏少、随访时间不长等有关。危险因素分析显示,初诊时WBC水平对ALL患者的OS、RFS有影响。结论:CALLG2008方案治疗成人ALL有着较高的诱导缓解质量,诱导期间死亡率不高,但对患者的长期无病生存情况有待进一步随访结果。坚持序贯治疗,开展MRD监测以判断早期复发及进行干预对巩固和提高长期疗效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总结成人Ph染色体和/或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的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Ph+ MPAL)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9月在我院诊治的15例Ph+ MPAL的特征及细胞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以及临床随访结果.Ph+ MPAL的诊断采用WHO-2008分类标准.结果表明,ph+在同时期总MPAL群体中的检出率为17.2%(15/87).15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8例;中位年龄为51(16-81)岁;初诊时中位WBC计数为69(12.7-921)×109/L.形态学检查显示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者2例(13.3%),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者6例(40.0%)、杂合型白血病(HAL)者7例(46.7%).免疫学分析表明,此15例患者均为B淋系和髓系混合表达,93.3%患者的白血病细胞表面有CD34的表达,其中64.3%(9/14)的患者CD34表达率在60%以上.染色体R显带技术检测显示,正常核型者2例(13.3%),单纯Ph+者8例(53.3%),Ph+伴附加异常者5例(33.3%).附加的染色体异常分别为-7(2例)、+Ph(1例)、dic(7;9)(1例)、i(8q)和-16(1例);有残余正常分裂相者4例.多重巢式PCR检测发现,e1a2型融合基因6例(40.0%)、b2a2或b3a2型共9例(60.0%).7例Ph+ MPAL患者中有4例检测到IKZF1基因缺失.本组中10例患者诱导治疗一疗程后完全缓解(CR)率为70.0%,其中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组的CR率(83.3%;5/6),优于单纯化疗组(50.0%;2/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今,6例患者由于疾病复发或进展而死亡(60.0%;6/10).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组患者总生存优于单纯化疗组(P =0.004).结论:Ph+ MPAL主要为B淋系和髓系混合表达,多数年龄较大,高表达CD34抗原.在BCR-ABL融合基因亚型和基因突变方面类似于Ph+急性白血病.初诊时WBC计数是独立的预后因素,复发进展仍是此类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联合TKI和allo-HSCT或许能改善预后,有必要进行前瞻性、多中心的临床试验来验证.  相似文献   

16.
刘蓓  李娟  陈轩  马海珍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0):1834-1837
【目的】探讨8号染色体异常在急性白血病中的检出率及预后。【方法】采用G显带常规技术对33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结果】8号染色体异常患者31例,检出率为9.3%;t(8;21)18例,检出率为5.4%,其中15例完全缓解(CR)(83.3%),与本科同期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不包括M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81,P=0.026);8号三体8例,检出率为2.4%,其中5例CR(62.5%),与本科同期AML(不包括M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5,P=0.942),其余少见类型如t(8;13)、t(8;14)、t(8;20)、t(8;22)、8p^-,仅t(8;22)CR。【结论】t(8;21)是8号染色体异常中最常见的核型改变,预后良好;其次为8号三体,在AML中预后中等,而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预后差;其余少见异常多见于ALL且预后均差。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探讨甘肃汉族人群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基因多态性和急性白血病易感性的关系。用1∶1配对病例-对照方法及LDR-PCR方法,对100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和100例非血液病、非肿瘤者作为对照进行mpo基因G463A突变分析。结果发现,AL病例组mpo基因a等位基因频率(19%)和ga/aa基因型频率(31%)均低于对照组(28%和54%)。携带ga/aa基因型的个体发生AL的相对风险度为其野生型(gg)的0.383倍(95%CI=0.215-0.682)。进一步分层分析显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病例组ga/aa基因型频率(28.2%)低于对照组(54%)(p〈0.01)。携带ga/aa基因型的个体发生AML的相对风险度为其野生型(gg)的0.346倍(95%CI=0.157-0.546)。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病例组mpo基因a等位基因频率和ga/aa基因型频率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人群mpo基因多态性与AML遗传易感性相关,等位基因a对AML易感性有保护作用,但与ALL易感性无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