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七情致病机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人皆有之,正常情况下能反映一个人的性格、思想。如狂喜、暴怒、忧甚、久思、过悲、大恐、骤惊,使心理平衡失常、正常的阴平阳秘状态受到破坏,则人体的正常机能活动受碍而产生疾病。笔者认为,异常情志  相似文献   

2.
彭暾 《新中医》1990,22(11):8-10
月经不调,是指月经的周期或经量出现异常,其间常伴有经色、经质的变异。唐良佐老中医在对月经不调的治疗上,既继承了先贤理气,扶脾,固肾等调经治本的常用方法,又不乏其独特  相似文献   

3.
一、七情变化,脏腑呼应七情变化与脏腑气血的关系甚为密切,二者相互影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情志活动由脏腑所产生,情志变化为脏腑机能活动的表现形式之一。《内经》中的五行学说,将不同性质的情志活动与五脏的关系,总结为肝在志为怒、心为喜、脾为思、肺为忧、肾为恐。故脏腑机能活动正常,人  相似文献   

4.
六淫(the six pathogenic factors)是中医理论中阐发病因与发病的特有专用术语印会河教授指出,“六淫,即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当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在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六气才能成为致病因素,侵犯人体发生疾病,  相似文献   

5.
论七情致病的免疫学机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贺新怀  席孝贤 《陕西中医》1998,19(10):453-454
七情能够致病,其免疫学机理是:情志变化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后者通过神经递质和激素影响免疫系统,免疫系统又可反馈作用于神经内分泌系统。七情通过影响神经递质及激素的水平和作用从而降低机体免疫功能使人发病。  相似文献   

6.
六淫学说是前人根据四时外感病的不同特点,联系季节气候变化而做出的理论概括。六淫与六气的区别,在于六气是指正常气候,而六淫是指反常气候,非其时而有其气,或太过,或不及,淫,邪也,过也,甚也,并有侵淫失其节度之意。这是前人区别六淫与六气的传统概念。笔者认为,以气候的正常与反常来区别六淫与六气的概念是不恰当的。试问,六气太过或不及到什么程度、什么界线而为六淫?比如,暑气与暑邪在热到多少度为界,冬天的寒气寒到多少度可变成寒邪?综观古今文献,均未言其标准界线。在同一气候条件下,有的患外感病,有的安然无恙,这一气候对发病者可称为淫,对不发病就可称为气。所以,淫与气的区别,是根据这个环境中患病者与健康者相对而言,相对而言的基础又在于  相似文献   

7.
<正>"六淫"是对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它是自然界中正常的"六气"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有其气所产生的病邪[1]。"六淫"是中医病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具有中医特色的致病因素[2]。加强"六淫"研究不仅有助于提升我们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理解,更能帮助我们应用中医药理论防治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威胁。动物模型是现代医学研究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归,以及评价药物疗效与机制必不可少的工具。随着实验动物学的发展和中医药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动  相似文献   

8.
9.
六淫伤心理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阐述了六淫伤心的学术思想。心病病因以内伤多见,劳神过度或久病耗损所致心之气血阴阳不足。然导致心病证的因素非独内生,外邪伤心亦占有相当比例。而外邪伤心,又非独火热之邪,六淫之邪皆可导致心痛,但火热确为心病最多发的致病因素。对这一学术思想加以深入探讨,旨在增强源头创新能力,对弥补教材之不足、指导临床实践、提高心病证的诊治疗效,防范病情的深入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六淫病因层次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于六淫病因的认识,不能单纯理解为四时不正之气,应当重点从气象因子、生物致病因子、机体反应等方面综合理解,进而完善和充实中医理论。  相似文献   

11.
我科从1988年2月至1990年10月收治了经C—T证实的脑梗塞病人30例,与中医七情发病的关系进行临床分析,并对有关的问题加以讨论,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30例,男24例,女6例;年龄50~74岁之间,50~55岁12例(40%),56~60岁14例(46.6%),61岁以上者4例(13.3%);高血压病史或高血压者15例  相似文献   

12.
谈六淫之火──兼与《六淫之火当为热》一文商榷湖南410007湖南中医学院杨嗣明主题词六淫,火邪,热邪《中医研究》1994年第1期所载《六淫之火当为热》一文,读后颇受启迪,但文中有些观点是否与传统中医理论相符,尚值得商榷。笔者冒昧撰文于下,一孔之见,但...  相似文献   

13.
机体——环境——流感病毒三者相互作用,常常导致流感病毒不断变异,且即便是同一种病毒,其感染人体,由于个体体质的不同,所处环境的差异,病人所表现出来的证候往往不同。思考中医外感六淫的本质,探讨流感致病的复杂多变的机理,有利于理解中医学治疗外感表证的原则,为外感疾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湿疹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古代病名以"浸淫疮"为主,其发病与外感六淫密切相关,外感邪气引动内在风、湿、热邪,内外之邪相互搏结亦为发病的重要原因。文章从外感六淫出发,结合内外合邪的影响,对湿疹的病因病机及治疗相关的古代文献进行梳理分析,以期为湿疹现代临床防治提供一定的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两个方面对六气、六淫内容中关于火的论述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六淫应更正为风、寒、暑、湿、燥、热。  相似文献   

16.
马健 《浙江中医杂志》1997,32(6):267-268
古代医家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对温病病因的认识,经历了艰苦而漫长的探索,从(黄帝内经》至张仲景的(伤寒论)对温病的病因都作了探索,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后世巢元方、孙思邈刘河间等医家对温病的病因说进一步进行了发展,但总体仍在“六淫’”病因的范畴中变化,至明代吴又可的“戾气”病原说的提出,扩大了温病病因学。清代温病学大成,但有关病因学方面的研究则无大的进展。归纳历代的病因学说,相继出现了如下几种,即“六气”过则为灾、伏寒化温、“伏阳”致温、非时之气、戾气、外感六淫等学说。但从临床运用来看,仍以风热、暑…  相似文献   

17.
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三要素,合称为人身之“三宝”。“人始生,先成精” (《灵枢·经脉》),“精”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气”的升降出入则是生命运动的基本形式,故《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素问·移精变气论》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因此  相似文献   

18.
荨麻疹是以风团状斑片时隐时现为主的一种过敏性皮肤病,中医称之为"瘾疹",其发病与外感六淫有着密切的联系。本研究收集历代医家对荨麻疹和外感六淫论述的相关文献并进行整理,将其病因病机从风邪、湿邪、火热之邪和多邪兼夹的角度来分别阐述。对于荨麻疹的治疗,内治法从散风、祛湿、清热和多法并治的角度进行分类整理,外治法则从外洗法、熨法、灸法等方面进行总结。通过整理和发掘有价值的信息,为荨麻疹的现代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一定的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对毒与六淫病因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淫为致病之因,毒亦为致病之因,然而,毒属六淫之内还是属于六淫之外?因为认识毒首先就要认识六淫,认识了六淫认识毒就有了基础。为了明确毒邪的理论概念,笔者试把毒与六淫关系作一比较分析,以探索毒邪的致病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20.
六淫之气候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我国风寒暑湿燥火等六邪(气候异常)时空敏感性特征,利用全国50年(1955-2004年)逐日风速、气温、相对湿度等实测资料,采用EOF和小波分析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近50年来我国①华北地区是我国的燥湿火邪气最敏感区、肝肾肺易受邪,华中地区是我国风暑邪敏感区、脾肾肺易受邪;②年内六淫邪气敏感时段不同;③1967-1989年间风寒邪易出现、心脾易受邪,进入1990年之后燥热(火邪)敏感时段,肝肺易受邪;④六邪强弱振荡以3~6年和12年左右准周期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