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壶腹周围癌的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壶腹周围癌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分别选取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的壶腹周围癌23例,其中胆总管远端癌6例.胰头钩突癌(直径≤3cm)7例,壶腹癌8例.十二指肠乳头部癌12例.着重分析该部位肿瘤所共有CT直接与间接征象以及各种不同肿瘤的特征性CT表现.并与US,ERCP、PTC等影像技术进行比较.结果:壶腹周围癌的直接CT征象为胰头钩突区,胆总管远端或十二指肠乳头部的较组轵块影.显示率达91.3%.胰头钩突癌的特征性CT表现为扩张的胆总管与主胰管(双管征)间距增宽.胆总管远端癌则表现为扩张的胆总管内结节及肿块与胆总管间无界面。十二指肠乳头部癌与壶腹癌二者不易区别,十二指肠腔内缺损及合一的双管征则是典型表现.本组术前CT定性诊断符合率达86.9%.结论:运用CT检查诊断壶腹周围癌是有效而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低张饮水后螺旋CT增强对乳头型壶腹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低张后螺旋CT增强对乳头型壶腹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头型壶腹癌其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低张(肌注654-220mg)后饮水(300~500ml)行螺旋薄层CT增强扫描,侧重观察动脉期表现。结果20例常规平扫仅2例在胰腺钩突水平十二指肠降段靠内侧区似有类圆形肿块所致的充盈缺损,18例均未见明确病灶,低张饮水后薄层增强所有病例均显示局限性明显或不均一强化之充盈缺损影,肿块直径0.8~2.6cm;2例伴有胰头钩突受侵,肿块直径2.4~2.6cm,2例十二指肠周围淋巴结转移。所有病例均显示肝内胆管扩张、胆囊增大和胆总管扩张。结论低张饮水后螺旋CT增强较常规增强扫描在确定肿瘤大小、形态等方面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例手术病理证实的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CT平扫和增强资料。结果 原发十二指肠恶性肿瘤 8例 ,其中十二指肠腺癌 3例 ,恶性淋巴瘤 2例 ,恶性间质瘤 3例 ;十二指肠继发性恶性肿瘤 12例 ,其中壶腹癌 3例 ,胰头癌 8例 ,胰腺无功能性神经内分泌癌 1例。十二指肠腺癌CT表现为肠腔局限性不规则环状狭窄伴软组织肿块 ,增强扫描肿块有中度强化 ;恶性淋巴瘤的特点是长范围的肠壁增厚或肠腔外肿块 ,增强扫描肿块有轻度强化 ;恶性间质瘤的特点是巨大软组织肿块伴明显、不均匀强化 ,肠梗阻不明显。壶腹癌表现为十二指肠降部内侧壁的局限性肿块 ,增强有轻中度强化 ,伴肝内外胆管扩张 ;胰头癌累及十二指肠表现为十二指肠内侧壁凹凸不平 ,邻近的胰头部肿块 ,增强扫描不强化 ,伴肝内外胆管扩张 ;胰腺无功能性神经内分泌癌侵及十二指肠表现为胰头部巨大肿块伴明显强化 ,肝内外胆管不扩张 ,肿块与十二指肠分界不清。结论 CT检查对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CT在诊断Vater氏壶腹癌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 Vater氏壶腹癌的 CT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本院 1 990~ 1 997年间经手术病理证实、CT资料完整的 2 6例Vater氏壶腹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十二指肠降部腔内充盈缺损 ,腔内软组织肿块 ,壶腹段胆总管腔截断及肝内胆管中、高度扩张、胆总管扩张、胆囊增大、“双管征”是壶腹癌的直接和间接 CT征象。这些征象的显示与扫描技术和设备有关。本组诊断准确率为84.6%。结论 :CT诊断壶腹癌是有效、准确的检查方法。CT对钩突、十二指肠的早期侵犯及局部淋巴结的检出不敏感  相似文献   

5.
壶腹周围癌影像学诊断及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壶腹周围癌影像学诊断及检查方法之选择,回顾性分析了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壶腹周围癌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①十二指肠镜检结合逆行胰胆管造影对壶腹周围癌诊断符合率最高(88.0%),其次为CT(56.0%),B超(36.0%),十二指肠低张造影(12.0%)。②十二指肠镜检对乳头癌、十二指肠降部癌及逆行胰胆管造影对胆总管下端癌的诊断准确率最高;CT对胰头癌价值最大;B超检查对胆总管下端癌有很重要意义。低张十二指肠造影有助于发现十二指肠降部癌及胰头癌。在壶腹周围癌早期,要重视上腹饱胀不适、纳差、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及时行B超检查,而B超及CT还有助于显示肿瘤腔外侵犯的范围以及腹腔转移、血管受累等情况。这对于治疗方案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小鸽 《西南国防医药》2010,20(12):1304-1307
目的通过对壶腹周围癌的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MRCP)和MRI征象特征分析,提高对壶腹周围癌认识水平。方法对经磁共振检查并由病理证实的20例壶腹周围癌的影像特征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果 20例壶腹周围癌共同的MRI表现为低位胆道梗阻和连接区的软组织肿块,不同来源的肿瘤在部位、大小、MRI强化、MRCP表现有不同特征,本组20例壶腹周围癌MR I诊断全部符合,与手术病理结果一致者18例(90%),未明确鉴别诊断者2例(10%)。结论常规MRI结合MRCP对壶腹周围癌有较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维多期动态增强扫描(3D LAVA)结合胰胆管水成像(MRCP)对壶腹周围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壶腹周围癌患者在常规MR扫描基础上行3D LAVA多期动态增强及MRCP扫描,对原始图像进行3D MIP及MPR重建后处理,观察病变的直接?间接征象。结果:42例肿瘤中定性准确率为88%(37/42);其中正确诊断胆总管下段癌5例,胰头癌20例,壶腹癌4例,十二指肠乳头癌5例;胆总管下段癌定位于壶腹癌1例,胰头癌定位于壶腹癌2例,定位准确率为92%(34/37)。1例胰头癌、1例壶腹癌漏诊,漏诊率5%(2/42);2例胰头癌、1例十二指肠乳头癌误诊为炎症,误诊率7%(3/42)。总体诊断符合率为81%(34/42)。两者结合直接征象显示率达93%(39/42)。另外3D LAVA直观显示6例直径小于2cm的早期壶腹周围癌。结论:3D LAVA多期动态增强扫描结合MRCP对壶腹周围癌及其鉴别特别是早期微小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判断壶腹周围癌可切除性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5例壶腹周围癌患者的CT表现,并与手术或十二指肠胰胆管造影(ERCP)所见对照。结果:经MSCT检查35例均发现肿瘤,增强扫描肿瘤本身可见不同程度增强,其中16例经图像后处理,35例均清晰显示肿瘤及肿瘤与周围组织、血管的关系。根据MSCT表现判断26例肿瘤可手术切除,19例接受了肿瘤切除术,9例有转移或血管受累征象手术不能切除。结论:MSCT动态增强扫描与三维重建技术相结合能清晰地显示壶腹部肿瘤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对于壶腹周围癌可切除性的判断及预后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赵小华  张艳玲  揭育添   《放射学实践》2009,24(8):882-884
目的:探讨CT检查在胰头-壶腹癌累及周围结构与胰头周围肿块病变坚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胰头周围肿块病变的CT表现,与同期17例病理证实的胰头-壶腹癌累及周围结构的CT表现对比。结果:胰头-壶腹癌累及周围结构与胰头周围肿块病变的病例.在胰头的形态、胰管及胆管扩张、胰腺体尾部萎缩等方面有较大差异。结论:CT检查有助于鉴别胰头周围肿块病变与胰头-壶腹癌累及周围结构。  相似文献   

10.
B超与CT检查在壶腹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B超与CT检查在壶腹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5 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壶腹癌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 4 1例行Whipple手术 ,18例行姑息术作内或外引流。结果 :B超与CT扫描均示壶腹部软组织肿块为壶腹癌的直接征象 ,部分壶腹癌不能明确显示肿块 ,但胆总管远端与胰管近端间距缩小 ;十二指肠腔内充盈缺损及局部肠粘膜破坏 ,壶腹段胆总管壁不规则增厚和肝内、外胆管中高度扩张、胆囊增大、双管征是壶腹癌的间接征象 ,本组CT诊断正确率为 84 .7% ,而B超为 81.3%。结论 :B超检查仍是目前诊断壶腹癌初步筛选和行之有效的首选方法 ,CT检查对壶腹癌的定位、定性和胰管的显示有其优势 ,B超和CT检查相结合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