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建立UPLC-MS/MS同时测定银杏叶提取物中5种微量银杏酸的方法。方法:以UPLC BEH C18(2.1 mm×100 mm,1.7μm)为色谱柱,甲醇-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流速0.4 m L·min-1,柱温30℃;质谱仪以多反应离子监测(MRM)方式进行相关离子检测。结果:测定的氢化白果酸、白果新酸、白果酸、十七烷一烯银杏酸以及十七烷二烯银杏酸在5.0 min内分离良好,在测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内(0.20~200.00μg·L-1)线性关系良好(r0.992 3);加样回收率(n=6)RSD均5%(98.86%~103.30%)。不同厂家银杏叶提取物中的银杏酸含量差异较大(7.58~23.08μg·g-1),最高含量高达百万分之二十以上,仅有8家提取物低于百万分之十,市面不同厂家生产的银杏叶提取物普遍银杏酸含量偏高。在所测定的各批次样品中白果酸、十七烷一烯银杏酸以及中白果新酸平均含量较高,十七烷二烯银杏酸和氢化白果酸平均含量较低。根据8家合格银杏叶提取物厂家的测定结果,建议所测定的5种银杏酸即:氢化白果酸、白果新酸、白果酸、十七烷一烯银杏酸以及十七烷二烯银杏酸的质控范围分别控制在2.94~3.59,0.97~1.18,2.35~2.88,2.94~3.59,0.59~0.73μg·g-1。结论:该方法可用于银杏酸类成分的快速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2.
白果又称银杏.它由肉质外种皮、骨质中种皮、膜质内种皮、种仁组成.可以煮或炒食,有祛痰、止咳、润肺、定喘等功效,但大量进食后可引起中毒.  相似文献   

3.
中药白果为银杏科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 L.的干燥成熟种子。据处方用药标准,应使用饮片,并规定“用时捣碎”。然而,笔者利用到基层检查工作之便走访了十多家基层医院和社会药房的中药饮片配方部、六家中药饮片经营企业,发现绝大多数未按规定供应、使用白果。笔者所见白果均为原产地经简单加工品,即除去肉质外种皮,洗净,稍蒸或略煮后,晒干,外壳白色或灰白色,平滑,坚硬。处方中的“白果”即配给此品,有的调剂人员甚至未捣碎,也不给病员交待煎药时打碎;随机抽取几粒,敲破外壳,绝大多数已霉变,有异味,其白果仁内部变为黑色,已变质不能药用。类…  相似文献   

4.
虎杖不同酒制品大黄素及大黄酸含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莹  江海燕  黄拓  张林丽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0):2375-2376
目的探讨酒制对虎杖中大黄素和大黄酸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不同酒制品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不同酒制品中大黄素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酒润品>酒煮品>酒炒品,大黄酸含量则相近。结论不同酒制方法及炮制温度对大黄素含量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黄芩的不同炮制品中多糖及总糖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其中多糖及总糖的含量。结果:黄芩炮制品中多糖含量百分比最高的是炒黄芩,为24.12%,其次酒炒黄芩15.73%,再者蒸黄芩为11.30%,黄芩炭9.91%,最低的是焦黄芩为8.75%;黄芩炮制品中总糖含量百分比最高的是炒黄芩,为27.41%,其次酒炒黄芩24.67%,再者蒸黄芩为18.23%,焦黄芩为16.65%,最低的是黄芩炭,为9.98%。结论:黄芩的不同炮制品中多糖和总糖的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多糖含量排列顺序为炒黄芩〉酒炒黄芩〉蒸黄芩〉黄芩炭〉焦黄芩;总糖含量排列顺序为:炒黄芩〉酒炒黄芩〉蒸黄芩〉焦黄芩〉黄芩炭;不同炮制方法对黄芩中多糖及总糖的含量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银杏酸单体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素琴  吉民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3):1365-1366
目前银杏叶和白果的开发利用已很多,但银杏外种皮的利用率低。研究发现外种皮中含有较多的银杏酸(ginkgolic acids,GAs),为6-烷基或6-烯基水杨酸,6位上的侧链碳原子数可从13至19、侧链双健数可从0至3个,是一系列同系物的混合物。银杏酸是银杏中除了黄酮和内酯外的另一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组分,具有致敏性、细胞毒性和免疫毒性等作用,在传统意义上是银杏产品中的有毒成分[1]。而现在对于银杏酸有了新的认识,银杏酸具有多种生理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不同炮制方法对紫金砂成分及其体外抑制胃H+/K+ -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紫金砂醇提物中没药烷吉酮,并利用H +/K+ -ATPase试剂盒测定紫金砂醇提取物对离体培养小鼠胃壁细胞中H+/K+-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紫金砂不同炮制品中没药烷吉酮量有较大变化,其中麸烘样品没药烷吉酮量下降最严重,减少达50%;各炮制品醇提物与阴干样品的成分进行指纹图谱比对时,存在峰缺失和含有量变化.阴干、酒蒸、炒黄、麸炒、麸烘、醋炒、土炒、姜汁炙、米泔水制9种炮制品醇提物对H+/K+-ATP酶的IC50按生药量计算依次为144.93、123.28、283.04、148.44、375.38、129.86、171.50、76.64和120.70 μg/mL.结论 紫金砂不同炮制品所含成分和H+/K+-ATP酶抑制活性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姜汁炙抑制活性最好,推荐使用姜汁炙炮制紫金砂饮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大红袍中橙皮苷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依法对大红袍采用蒸制、灶心土炒、炒炭、蜜炙和麸炒等不同炮制方法,以制备不同炮制品,采用HPLC法,比较大红袍不同炮制品中所含橙皮苷之间的变化差异。结果与生品相比,蒸制品中橙皮苷含量变化差别不大;与其他炮制品相比,蒸制品中橙皮苷含量相对较高。结论蒸制法对大红袍中橙皮苷含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银杏叶中银杏酚酸类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建立银杏叶药材中白果新酸(C13∶0)、白果酸(C15∶1)、十七烷二烯银杏酸(C17∶2)、氢化白果酸(C15∶0)和十七烷一烯银杏酸(C17∶1)等5种银杏酚酸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 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90∶1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10 nm,柱温为30 ℃。结果 白果新酸(C13∶0)、白果酸(C15∶1)和十七烷一烯银杏酸(C17∶1)质量浓度分别在1.47~29.40、6.05~121.00、8.00~160.00 μg·mL-1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9、0.999 9和0.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6%(RSD=2.57%,n=9)、100.1%(RSD=2.36%,n=9)、97.4%(RSD=2.99%,n=9),建立了十七烷二烯银杏酸(C17∶2)、氢化白果酸(C15∶0)相对定量分析方法。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银杏叶的质量控制。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的银杏叶药材中5种银杏酚酸类指标成分含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0.
《中成药》2016,(1)
目的建立HPLC-ELSD法同时测定白果药材中白果内酯和银杏内酯A、B、C。方法白果乙酸乙酯萃取物的分析采用Kromasil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水(38∶62);柱温30℃,体积流量0.8 m L/min。结果白果内酯和银杏内酯A、B、C分别在1.01~40.40μg、1.03~41.20μg、2.37~94.80μg、1.51~60.4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回收率在97.3%~99.2%之间。5个不同产地(山东济南、临沂、泰安,广西桂林和江苏泰兴)白果药材中四者的含有量分别为75.55~219.73、54.79~135.88、200.37~853.39、119.31~498.06μg/g。结论白果中4种萜内酯类成分的总含有量以江苏省泰兴市产者为最高。  相似文献   

11.
银杏酸单体化合物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银杏酸单体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为银杏酸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为银杏提取物中银杏酸的定量分析提供单体对照品。方法银杏外种皮用石油醚回流提取,提取物通过硅胶柱色谱分离,得银杏酸混合物,再经制备柱反复分离,得银杏酸单体。结果石油醚回流提取法所得银杏酸得率为4.06%,纯度84.59%,提取率达62.9%。银杏酸混合物经制备色谱多次分离后,得到6种银杏酸单体,其中一种为新发现的化合物,纯度均达95%以上。结论单体制备方法较为简便,可用于高纯度银杏酸单体的制备。  相似文献   

12.
银杏叶制剂中银杏酚酸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银杏叶具有很高药用价值,银杏叶提取物(GBE)中的黄酮醇苷与萜类内酯分别具有抗氧化、抗血小板聚集及改善记忆、增强免疫等药理作用。但银杏叶中含有的银杏酸(GA)有强致敏性及细胞毒性,即使在制剂中微量残留也能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为减少银杏类制剂用药安全隐患,该研究从GA的化学结构,不良反应与毒性及发生机制,GA脱除与减毒等进行综述,期望为提高银杏叶制剂的安全性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李蕾  余倩倩  黄小清  殷钲皓  韩泳平 《中草药》2019,50(5):1075-1081
目的研究银杏酸吸附分离的新方法。方法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以水杨酸为假模板分子,4-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通过分子自组装印迹技术合成对银杏酸具有高吸附性的印迹聚合物,运用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分析研究聚合物的印迹机制,扫描电镜考察聚合物的结构表征,HPLC和紫外检测法监测聚合物对总银杏酸的吸附结合特性。结果加入模板分子合成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具备更好的三维空间结构和吸附性能,其中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以非共价键结合。在银杏外种皮提取液中MIP对银杏酸的吸附率达到95.9%;根据Scatchard分析聚合物,存在2种不同的结合位点,其中高亲和力结合位点饱和结合位点数(Q_(max1))=30 mg/g;低亲和力结合位点饱和结合位点数(Q_(max2))=80 mg/g。聚合物的吸附动力学为准二级动力学吸附。结论以水杨酸为模板制备MIP对银杏酸有很强的吸附性能,在银杏酸的分离精制中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该实验建立了同时测定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原料中5种微量银杏酸含量的LC-MS/MS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3.0 mm×50 mm,1.8 μm);流动相甲醇-0.2%甲酸水(95 : 5),等度洗脱;流速0.5 mL·min-1;质谱条件:采用ESI-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扫描。结果显示,5种银杏酸在0.2~36.0 μg·L-1线性关系均良好(r≥0.999 5);银杏酸C13 : 0(白果新酸),C15 : 1,C17 : 2,C15 : 0,C17 : 1的最低定量限(LOQ)分别为0.18,0.18,0.21,0.10,0.20 μg·L-1;平均回收率在73.28%~87.56%;3批样品中所含总银杏酸的质量分数为0.023~0.028 μg·g-1,均远低于药品注册标准规定的限度(含总银杏酸以白果新酸计,不得过百万分之二)。该方法简便、快捷,灵敏度高,可用于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原料中5种微量银杏酸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5.
不同树龄银杏叶在不同季节中总银杏酸的动态变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栽培种植的不同树龄银杏叶在不同生长季节中总银杏酸的含量变化规律.方法:采用HPLC测定银杏叶中总银杏酸的含量.色谱条件为Alltima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1%冰醋酸水溶液(90:1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10 nm,柱温35℃,进样量20μL,外标法计算含量.结果:银杏叶中总银杏酸含量范围为0.48%~2.51%.不同采收期银杏叶中总银杏酸含量呈先上升后逐渐下降趋势,5月底6月初含量最高;不同树龄银杏叶中总银杏酸含量树龄大的较低,树龄小的较高.结论:这一变化规律为确定银杏叶的采收期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张鉴  王兰  袁成凌  王相勤  余增亮 《中草药》2004,35(11):1238-1239
目的 研究5种银杏酸单体的RP—HPLC制备分离条件。方法 将银杏外种皮的环己烷提取物经过预处理,采用HPLC-MS鉴定,RPHPLC分离、制备银杏酸单体。结果 该制备方法所得的5种银杏酸单体纯度超过98%。结论 通过HPLC—MS检测确定银杏总酚酸不同物质的出峰位置,在制备柱上可以获得多种银杏酸单体,分离产物达到该类产品检测用对照物质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研究旨在检测银杏外种皮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ocarp Extracts,GBEE)中,5种重金属元素和银杏酸的含量。方法:实验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6个不同产地的GBEE;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铅、镉、铜、砷4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原子荧光光度法(AFS)测定汞元素含量;采用HPLC法检测银杏酸含量。结果:6个产地的GBEE中,铅、镉、铜、砷、汞的含量均在《中国药典》限量水平以下;且均不含任何银杏酸。结论:GBEE 中不含银杏酸成分,其重金属元素含量符合《中国药典》限量规定。  相似文献   

18.
A competitive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for ginkgolic acids (GAs) was developed using monoclonal antibody (MAb) 9F raised against 6-(13-formylheptyl) salicylic acid covalently coupled to bovine serum albumin (BSA). ELISA, at an effective measuring range of 300 ng/ml-1 microgram/ml of GA15:1, was successful in detecting GAs content in ginkgo leaves and standardized extracts due to the lack of cross-reactivity against various related compounds. The sensitive and simple immunoassay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was validated to be specific for the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total GAs content in ginkgo crude drugs with no interference from the sample matrix. The analytical recovery of spiked GA15:1 was 103% in a concentration range between 10 and 40 mg/g dry weight of ginkgo leav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