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81例民事行为能力司法精神医学鉴定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民事行为能力精神医学鉴定的现状。方法:对民事行为能力鉴定81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诉讼能力鉴定成为目前民事行为能力鉴定的主要组成部分;精神障碍患者症状严重程度是判定其相应民事行为能力的重要标准,但不是唯一标准。结论:诉讼能力的判定可依据一些具体原则,民事行为能力的认定应针对具体民事事务,不能机械套用诊断或症状程度来判断精神障碍患者的相应民事行为能力。民事行为能力三分法缺乏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编辑先生: 民事行为能力的鉴定是司法精神病鉴定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感到这类鉴定比较困难,请问怎样才能做好这项工作? xxx读者 答读者来信 xxx读者: 我国目前司法精神病学术领域中关于民事行为能力鉴定研究较少,许多问题尚待研究.笔者就民事行为能力鉴定中几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供参考. 1 精神病患者民事行为能力的分级 精神病患者民事行为能力的划分,不同国家的法律有不同规定,有的国家分为有民事行为能力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两种情况,俗称二分法;有的国家,包括我国,分为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和无民事行为能力3种情况,俗称三分法.  相似文献   

3.
在精神病人住院治疗期间,精神病院应对病人承担什么样的监护责任?对哪些事件不应负法律责任?在接受监护责任以前,精神病院拥有什么权利?这些与精神卫生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精神医学问题很少被人关注。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作者单位:430060 湖北医科大学附一院精神科1 医院的监护责任及其在司法实践中的认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他的法律代理…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民事行为能力的司法精神医学鉴定案例特征。作者对72例民事鉴定案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于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司法鉴定中关于民事行为能力评定特点。方法:收集2001年至2005年197例民事行为能力评定的司法鉴定资料,对鉴定中案件类型、诊断及结论进行分析。结果:民事行为能力的司法鉴定中案件类型排在前3位的依次为离婚(47.7%),签定契约能力(14.7%),劳动争议(10.7%);排在前3位的诊断是精神分裂症(48.7%),器质性精神障碍(14.7%)和情感性精神障碍(10.7%)。民事行为能力评定以无最为常见,占76.6%,其次为限制行为能力。结论:民事行为能力评定以三分法为主,某些具体操作中以两分法为宜。评定结论受到诊断及具体事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民事行为能力的司法精神病学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者试图通过对 33例民事行为能力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分析 ,探索此类鉴定的一般特点 ,就鉴定中的难点和问题进行讨论。作者单位 :10 0 0 40 北京市法庭科学技术鉴定研究所 (马长锁、常林、刘鑫、邢学毅 ) ;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方明昭 )1 对象1 997年 8月~ 1 999年 8月于北京市法庭科学技术鉴定研究所进行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案例 ,共33例 ,鉴定目的均为民事行为能力。2 结果2 .1 被鉴定人一般资料被鉴定人 33例 ,其中男 2 0例 ,女 1 3例 ;平均年龄 ( 4 5.4± 1 6.5)岁 ;未婚 7人 ,已婚 2 3人 ,离异 3人。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下 …  相似文献   

7.
71例离婚案司法精神医学鉴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71例离婚案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的结果作一探讨。方法对我院自1985年~2000年间71例离婚案的一般资料、精神病种类、民事行为能力及婚姻维持时间等进行分析。结果诊断均以精神分裂症为主,无民事行为能力为多,但原告组的7例精神分裂症都为偏执型,离婚理由被告组多为婚前隐瞒病史,且婚姻维持时间较短。结论造成精神病患者婚姻危机与婚前隐瞒病史、婚姻状况差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违法行为时辨认能力,控制能力的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69例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责任能力鉴定案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案发时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三种等级的符合率为82.6%,影响其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的主要因素有病程阶段,是否伴有精神病性症状、智能障碍及程度、障碍及程度、作案动机和危害行为的关系等。结论:责任能力的评定要满足医学要件和法学要件标准,案发时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62例脑器质性人格改变患者司法鉴定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脑器质性人格改变违法行为时辨认能力、控制能力的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对62例脑器质性人格改变患者犯罪鉴定案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影响其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的主要因素有是否伴有智能障碍及程度、精神病性症状、意识障碍、作案动机及危害行为的关系等。结论责任能力的评定要满足医学要件和法学要件标准,案发时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暴力犯罪责任能力的有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目的 初步探讨暴力犯罪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因子及其判别能力。方法 对129例鉴定资料中收集的29个变量作主成分分析,并分别以辨认、控制和责任能力为因变量作逐步判别分析,剔选主要的参考因子。结果 辨认因子为皮类司法鉴定的第一主成分;辨认能力与控制能力的判别因子不尽相同,但其相互之间以及它们与责任能力之间一高度相关;责任能力的多元判别方程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结论 暴力犯罪责任能力的评定是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1989~2008年司法精神病鉴定案例的特点及一般规律。方法采用自编调查表,对2301例法医精神病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1.被鉴定人以男性(69.84%),青壮年居多。其中以刑事责任能力鉴定为主,性自卫能力鉴定居次。2.刑事责任能力鉴定诊断以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器质性精神病、癔症性精神病为主:近10年,无精神病案例及人格障碍案例明显增加。犯罪类型以杀人、伤害案件为主;性防卫能力鉴定诊断精神发育迟滞及精神分裂症为主。因果关系鉴定诊断以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及心因性精神障碍为主。民事行为能力诊断以精神分裂症为主。结论近20年鉴定案例以刑事案件的刑事能力及性防卫能力鉴定为主。疾病诊断以精神分裂症、智能障碍为主。近10年刑事责任能力鉴定中无精神病及人格障碍增多,完全责任能力明显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2.
通过统计 5 5例精神疾病患者的民事行为能力鉴定情况 ,分析此类鉴定的一般特点和鉴定中应注意的问题。①一般资料 :年龄 :平均年龄 (44 4 6± 18.88)岁。性别 :男 2 8例 (5 0 9% ) ,女 2 7例 (49 1% )。②案件类型 :民事行为能力评定 8例 (14 5 % ) ,劳动纠纷 11例 (2 0 0 % ) ,离婚 2 8例 (5 0 9% ) ,房产纠纷 2例 (3 6 % ) ,返还财产 1例(1 8% ) ,著作权纠纷 1例 (1 8% ) ,监护权 1例 (1 8% ) ,遣产分配2例 (3 6 % ) ,股票转让 1例 (1 8% )。③被鉴定人在案件中的身份 :原告 2 0例 ,被告 33例 ;利害关系人 2例。④疾病诊断 :精神分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家庭内部伤害案中精神病患者作案时辨认能力、控制能力及责任能力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家庭内部伤害案件鉴定资料登记表,对符合标准的95例家庭内伤害案件司法鉴定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然后对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与案发时的精神状态等因素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幻觉、被害妄想、嫉妒妄想、其它(人格改变、被控制感等)与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的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幻觉、被害妄想、嫉妒妄想、其他(人格改变、被控制感等)可作为判别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的因子。  相似文献   

14.
抑郁障碍者凶杀行为的心理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文华 《上海精神医学》2004,16(5):280-281,291
目的 探讨抑郁性障碍杀人的病理心理机制对辨认、控制能力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本院10年间鉴定的10例抑郁性障碍杀人案例资料的医学诊断复核讨论,分析杀人时的病理心理状态与当时辨认、控制能力的相关性。结果 10例均维持原诊断。病理心理类型:激越冲动4例(40%),有报复情节4例(40%),扩大自杀1例,幻觉妄想1例。辨认与控制能力:扩大自杀和幻觉妄想支配均辨认能力丧失,激越冲动使控制能力削弱。结论 抑郁性障碍发生杀人的病理心理类型具有多样性特点,不同的病理心理状态对辨认、控制能力的影响差别较大,只有具体案例具体分析才能准确评定责任能力。  相似文献   

15.
司法鉴定中抑郁症患者责任能力评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抑郁症患者违法行为时责任能力的评定原则。方法 对司法鉴定中43例抑郁症患者违法行为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抑郁症患者犯罪的鉴定例数占总鉴定数量的4.32%。资料分析提示,影响抑郁症患者案发时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的因素有抑郁症患者是否处于发作期,病情严重程度,有无意识障碍和癫痫发作,是否存有情绪不稳和恶劣心境,有无幻妄体验、负向思维和智能低下。结论 评定抑郁症患者的责任能力要从影响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的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有关精神病患者法律能力的等级划分,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司法精神病学界曾进行过一场激烈的争论,最终将法律能力划分为有、限定和无三个等级(以下简称三分法)而达成共识。然而,在某些具体民事行为能力鉴定中,三分法出现了适用困难问题。因此,我们对精神病患者涉及合同问题时的民事行为能力(以下简称合同能力)鉴定的法学基础及实践进行讨论,认为合同能力拟分为有、无丽级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7.
住院精神病人意外伤害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3  
近年来,因住院精神病人发生意外伤害而引起的医患纠纷渐多,现在就其中相关的法律问题谈谈看法。1 医院对住院精神病人是否有监护的责任 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我国《民法通则》第17条第1款列明了监护人及其顺序,其中并无医院(或医生),可见,医院并非法定的监护人。但是,这并不意味  相似文献   

18.
林镇祥 《上海精神医学》2006,18(Z1):434-435
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的核心,是对"民事行为能力"的评定.过去司法精神病鉴定所受理案件中,大多为刑事案件,对民事案件鉴定的经验和交流较少,因此对有关法律概念的理解不很一致,而且鉴定时也有采用刑事案件的鉴定模式去套用民事案件的鉴定.本文拟对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编辑先生 :我国《刑法》第 1 8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后果 ,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 ,不负刑事责任 ,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 ;……”。若一精神病人发生造成危害社会或他人的行为 ,经鉴定确认不负刑事责任 ,那么他的家属或监护人应负何种责任呢 ?请专家赐复 ,谢谢。青岛市 王一波答读者来信王一波医师 :精神病人发生危害社会或他人的行为 ,经鉴定确认为实施危害行为时处无责任能力状态 ,因而相应的不负刑事责任 ,但根据我国《民法通则》1 33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无精神病者鉴定资料的对照研究来探讨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特殊性。方法按自制的统一表格详细收集有关被鉴定人的一般人口学资料、临床特点、犯罪特点、鉴定案由、法律能力评定等项目,探讨影响分裂症患者辨认能力、控制能力的因素。结果两组被鉴定人在职业、作案动机、预谋、自我保护和作案先兆等一些与案情有关的特点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精神病理因素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辨认和控制能力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