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32岁。因少尿、恶心、憋气20d,于1998-06-02入院。曾诊断为“慢性肾炎尿毒症”,经透析7次及综合治疗,征象无明显好转来我院。既往健康,无肾炎史。血压180/105mmHg,贫血貌,眼睑及腰骶部、双下肢皮肤凹陷性浮肿明显。双肺呼吸音粗,心率118次/min;肝脾触诊不满意,移动性浊音阳性。胸片示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心脏彩超示心包中等量积液,左室壁增厚;B超疑右肾体积大,左肾正常;心电图示心肌劳损;WBC11.3×109/L,Hb96g/L,BUN47.8mmol/L,Cr1050μmol/L。初诊:急…  相似文献   

2.
隐球菌病是一种由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亚急性或慢性真菌性疾病。其病程长、疗效慢、死亡率高,给治疗及护理带来很大的难度。我科1998-2005年共收治15例中枢神经系统新型隐球菌感染病例,其中8例经积极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明显,脑脊液涂片检查均为阴性,有效率53%。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1例15岁女性患者,因皮肌炎口服泼尼松治疗2年(初始剂量60mg/d;维持量15mg/d,隔日1次),出现发热、头痛、呕吐、双下肢无力。经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利巴韦林、维生素C及维生素B6治疗无好转,症状进行性加重,出现行走困难。体格检查:体温38.0℃,颈强直;双下肢布满褐色斑疹,部分中央可见脓点;四肢肌力Ⅲ级,肌张力减弱,腱反射减低;Kernig征及Brudzinski征阳性。脑脊液常规检查见大量真菌,白细胞数1×10^6/L,蛋白890mg/L,葡萄糖1.4mmol/L,氯化物99.7mmol/L,墨汁染色检出新型隐球菌。诊断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虽予积极救治,终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相似文献   

4.
隐球菌性脑膜炎 (以下简称隐脑 )是较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近 2 0年来 ,由于广谱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抗肿瘤化疗药物及器官移植术后抗排斥药物广泛长期应用 ,尤其是艾滋病的流行 ,免疫缺陷人群的扩大 ,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 ,且其起病隐匿 ,临床表现无特征性 ,误诊率及病死率较高 ,已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近 1 0年来本院收治 7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7例隐脑中 ,男 5例 ,女 2例 ,年龄 2 0~ 68岁 ,平均 38岁。有基础疾病 4例 :肝硬化失代偿期、重症慢性肺源性心脏病、2型糖尿病、慢性肾病各 1例。入院后…  相似文献   

5.
宋金福  唐明忠 《河北医药》1995,17(4):243-244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9例检测分析100050北京天坛医院检验科宋金福,唐明忠,王美荣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发病率低预后差,早发现早治疗可降低病死率,但其早期症状不明显,易与结核性脑膜炎或脑瘤混淆而误诊。我院B1986~1993年中在以头痛为主诉的病人脑脊...  相似文献   

6.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隐脑)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现对我院2003~2006年收治的9例隐脑的诊疗过程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9例隐脑患者中,男2例,女7例,年龄(48±13.5)岁。务农4例,有明确禽鸟类接触2例。既往有基础疾病的7例,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使用免疫抑制剂2例,皮肤真菌感染1例,肝  相似文献   

7.
谢爽  孟连柱  祝素平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0):3135-3135
1 病例介绍 某男,41岁,因头疼、发热2个月,加重2周伴四肢抽动1次,于2006年9月入院.患者无诱因于2个月前出现持续性头部胀痛、发热(体温37.6℃~38.8℃),夜间多汗.  相似文献   

8.
新型隐球菌感染属深部真菌感染,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在人体免疫力低下时,侵人中枢神经系统引发隐球菌性脑膜炎[1].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方法,以及对这种药物的疗效、毒副作用、患者耐受性等作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36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分析36例新型隐球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新型隐球菌感染的患者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头痛、颅内压增高表现,葡萄糖降低尤为显著,IgG、IgM、IgA及微量总蛋白升高明显。治疗后脑脊液和血清标本中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滴度下降明显。新型隐球菌对两性霉素B(100%)、氟康唑(94.4%)和5-氟胞嘧啶(94.4%)抗真菌药敏感性较高。结论 对颅内压增高、脑膜刺激征阳性的患者反复多次进行脑脊液培养、墨汁染色和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有助于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滴度随着患者病情的好转而下降。两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或5-氟胞嘧啶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仍然安全有效;早期控制感染和降低颅内压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隐球菌性脑膜炎1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成功诊治1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经过,并对隐脑的现代诊疗及其中西医治疗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是一种真菌感染所引起的急性或慢性脑膜炎。由于抗生素和激素的广泛应用,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易误诊为其它炎症或占位性病变。本文报告我科遇到的3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1临床资料3例中男2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39、48、50岁。临床表现主要为低热,间歇性头痛,逐渐加重,并呈持续性食欲减退,恶心,有时吐,视物不清,四肢无力,颈强,Gordon征阳性。脑脊液压力增高,脑脊液淡黄或稍混浊,细胞数较多,(30~300)×106/L,细菌学检查阴性。CT:病变区脑叶表面不规则低密度影,界限不清。1例疑为颅内占位性病变,予以手术…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临床器官移植手术的开展,抗菌剂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爱滋病病者的大量涌现,真菌感染发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其中隐球菌性脑膜类属危害大、病死率较高的病种之一,其临床治疗比较棘手,复发率也高.20世纪50年代推出的两性霉素B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毒副作用明显,病人常难以耐受,此后,5-氟胞嘧啶(5-FC)的应用,增添了一有效的药物,但细菌耐药性易于产生.20世纪80年代起,联用两性霉素B与5-FC减少了药物用量,提高了疗效,虽然不良反应发生率见下降,但药物的肝、肾毒性等仍限制了临床使用.1988年进入临床应用的氟康唑(Fluconazole),它具有疗效高、副作用小,使用方便等特点,把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治疗引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它的同类品种伊康唑(Itraconazole)也具有不可忽视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1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提高对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结果 100例确诊患者中,男75例,女25例,平均年龄(39.5±10.3)岁,Charlson合并症指数为(6.1±0.7),所有患者均未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发热和头痛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CD4细胞计数1~ 139/μl(中位数8.5).98例患者入院初次脑脊液压力升高,平均为(21.2±12.4)mmHg.脑脊液白细胞中位计数2(1 ~ 110)× 10^6/L,中位蛋白质定量为0.41 g/L(0.11 ~1.43 g/L),葡萄糖含量中位数为0.42 g/L(0.05~ 0.69g/L).88例患者脑脊液墨汁染色找到隐球菌,81例患者脑脊液培养阳性,88例患者脑脊液隐球菌抗原阳性,99例患者血清隐球菌抗原阳性.中位疗程23天,各治疗组间临床转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4.387,P=0.821).结论 艾滋病并发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是艾滋病常见机会性感染,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减少病死率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早期合理地使用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16.
浅谈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提高对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收治的18例患者的临床特点、确诊经过、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结果18例患者临床表现以发热、头痛、脑膜刺激征最多见。脑脊液常规检查以颅内压、白细胞、蛋白质增高,葡萄糖、氯化物降低最多见。病原体检查经反复脑脊液涂片墨汁染色及培养大多数能找到隐球菌。结论对临床表现脑脊液常规检查不典型的脑膜炎患者应常规做脑脊液涂片墨汁染色及培养找隐球菌,以尽早确诊。  相似文献   

19.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与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鉴别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两种病原体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特征,评估神经影像学在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两种脑膜炎的主要临床表现、脑脊液变化、头颅CT或MRI改变。结果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起病迁延,首发症状至住院诊治有更长间期,头痛伴有呕吐,视乳头水肿伴有出血,脑脊液压力高伴有葡萄糖含量明显减低。结核性脑膜炎急性或亚急性发病,腱反射减低或消失,脑脊液细胞数增多。两种有离膜炎有着各自神经影像学特征。结论 神经影像学异常提供和补充了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改变,糖尿病正成为发达国家中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威胁人类健康的第3大疾病。随着人们对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认识,近年来隐球菌性脑膜炎发生率有明显增高趋势,已引起人们高度重视,但是对其认识还不够充分。笔者就我院1996-2007年收治的11例糖尿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加以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