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病人的有效护理方法,降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对48例气管切开病人加强心理护理,严格呼吸道管理,预防并发症。结果:本组48例气管切开后,病人无并发症占83.3%,发生并发症占16.7%,其余均未发生呼吸道感染。结论:对气管切开后病人加强呼吸道管理,减少并发症,可促进原发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孙秀琴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35):159-159
目的:讨论1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护理技巧,预防并发症。方法:对1例气管切开患者加强护理,严格各项无菌技术操作,预防呼吸道感染及其并发症。结果:本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未发生呼吸道感染,无并发症。结论: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加强临床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可减少并发症,加快疾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头面部烧伤合并呼吸道损伤气管切开护理经验。方法:10例加强气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有效通气,预防和控制感染。结果:10例全部顺利拔管,无呼吸困难而致死者。结论:无菌操作,科学护理,保持气道通畅,有效通气是呼吸道损伤气管切开后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鲜竹沥湿化氧气在气管切开护理中的应用,并保持呼吸道湿润,化痰,减轻护士工作量.方法:将气管切开病人64 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2 例)和对照组(32 例),实验组采用复方鲜竹沥口服液湿化氧气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吸氧方法,比较2 组患者肺部痰痂情况,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肺部痰稀易吸,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气管切开术后鲜竹沥口服液湿化氧气吸入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吸氧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气管切开病人的呼吸道护理,从而控制或减少呼吸道感染,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86例重度颅脑外伤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方法。结果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后,13例病人因颅脑损伤过重死亡外,73例(占84.9%)病人最终拔除气管套管,仅有7例发生肺部感染,占8.1%。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气管切开后,严格无菌观念和无菌技术操作、做好基础护理、采取有效的气道湿化、吸痰、防止肺部感染,防止消化道呕吐物返流入呼吸道等措施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湿化的方法以保证呼吸道通畅,保障肺部气体交换。方法:采用“持续气道湿化法”进行气道湿化。结果:25例患者痰液易于吸出,无呼吸道阴塞及感染,结论:对25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的病人应用持续气道湿化法,气道湿化效果好,操作方便、安全,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对气管切开病人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气管切开病人,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护理,病人下呼吸道感染明显减少,无并发症发生,缩短了人工气道建立的时间,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气管切口病人并发症的预防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陈伙新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6):159-159
目的:乡镇医院医疗设备比较落后,我们从实际临床工作出发,探讨气管切开”间歇”与”持续滴药”湿化气道的临床观察。方法:采用注射器间断性气管内滴药法和输液式持续性气管内滴药法,观察两种方法对患者的气道湿化、痰液结痂、气管内套管阻塞、肺部感染、成本、护理工作量等的对比。结果:我科通过对86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组的对比实验,证明气管切开后输液式持续滴药在呼吸道内分布的均衡性、痰液不易结痂、降低气管套管阻塞、降低肺部感染、降低成本、减轻护理工作量等方面,明显优于间歇滴药法。结论:输液式持续湿化气道是有效防止痰液黏稠、结痂,保持气道通畅,减少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方法:收治重症颅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总结护理过程,预防肺部感染,保持呼吸通畅。结论:正确的护理方法可减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的并发症,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的治愈率。提高护理质量,迭到预防和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10.
气管切开进行人工呼吸是抢救各种呼吸功能障碍等危重病人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而气管切开后的湿化护理是这一措施得以实施的重要环节,因为气管切开术后,空气绕过了鼻、咽、喉这道天然屏障,直接进入气道,失去了上气道的加温和湿化作用,如果在护理工作中对人工气道的湿化不够易在人工气道或上呼吸道上形成痰痂、分泌物滞留及干结、纤毛黏液转运系统受损、纤毛活动减弱或消失、排痰不畅,可能导致气道阻塞、分泌物潴留在支气管中,可导致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肺顺应性下降,而诱发肺不张、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且有实验证明,肺部感染率随着气管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近年来对气道湿化的方法研究也比较多,该研究主要是比较气管内间断滴药与输液泵持续滴药湿化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气管切开术后需气道湿化的病人8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气管切开病人应用输液泵持续性气管内滴药湿化;对照组用气管内间断性滴药湿化,对比观察两组气道湿化的效果并统计结果:实验组痰痂形成、发生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液泵持续气道湿化法明显优于传统的气管内间断滴药湿化法,且可明显节省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探讨气管切开的护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通过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我院ICU77例气管切开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我们认为加强对气管切开患者的气管套管的消毒和固定,选择合适的气道湿化方法,并采用浅层吸引法吸痰,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增加病人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以减少气管切开的并发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方法:通过对53例老年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实行严格套管管理、吸痰护理、及时堵管和拔管等措施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53例老年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病员未发生肺部感染、痰液堵塞呼吸道引起的缺氧和窒息、气管切开感染等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认真严格的护理是气管切开患者获得预期目的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患者院内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院内呼吸道感染患者发生感染的原因、相关因素、护理要点。结果在60例患者单纯鼻饲的未切开(30例)与气管切开(30例)两组患者同其它神经外科患者院内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气管切开与未切开组进行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加强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护理工作,改变鼻饲方法,防止误吸,加强气管切开的护理管理,适时吸痰,严格无菌操作等是预防和控制呼吸感染的重要手段,对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结论神经外科患者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是气管切开和鼻饲,而未切开者的呼吸道感染率高于气管切开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方法,提高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水平。方法:回顾48例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过程,提炼正确的方法和措施,总结不足。结果:32例顺利痊愈,无护理并发症发生,2例发生切开处伤口感染,约占4%,6例发生呼吸道感染约占12.5%,伤后2—18天死亡8例,约占16.6%。结论:准确、有效的护理能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重型颅脑外伤术后气管切开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的护理过程。方法:对38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的护理措施进行观察及分析。结果:1例因原发病较重,死于肺部感染,其余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做好气管切开的护理,是治疗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气管内套管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方法:气管切开留置套管50例,采用加强气道湿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管道的消毒和有效控制感染等护理干预。结果:本组50例中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例,气管扩张1例,气管黏膜损伤性出血1例,加强护理后均恢复。结论:气管切开内套管患者整体护理干预,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伴躁动病人的护理改进措施。方法:对2011年6月-2012年6月期间我院重症监护室接收的31例有躁动表现的气管切开患者改进了护理方法,井将结果与2011年6月之前相同例数气管切开伴躁动患者进行比较。结果:31例气管切开伴躁动表现患者,在实施改进护理方法之后,其躁动表现例次明显降低,脱管、拔管的情况几乎未发生过,效果明显。结论:对气管切开件躁动患者的护理工作,在积极做好预防的同时,需勤于并善于观察患者的各种临床拄状和表现,充分考虑引起套管脱出的原因及诱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气管切开患者的躁动例次以及脱管、拔管发生的例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后行床边气管切开的手术配合和术后护理。方法 对 30例患者均行床边气管切开 ,选用美国TNVIV0 35 0 0心电监护仪持续监护血压、心率、Sp(O2 ) ,观察气管切开过程的循环指标和Sp(O2 )情况。结果 手术成功率为 10 0 % ,无一例术口感染和出现循环指标的变化。结论 气管切开较气管插管具有患者舒适宜耐受 ,有利于气道分泌物排出 ,减少解剖无效腔从而减少呼吸功的消耗、促进患者康复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颈脊髓损伤致高位截瘫,由于呼吸肌运动功能丧失,造成了呼吸功能的低下、咳嗽反射的破坏。极易发生不同程度的呼吸道梗阻,故伤后患者并发症重,死亡率高。气管切开是抢救高位截瘫,维持呼吸道通畅的最有效的方法。而气管切开术后及时排痰、保证有效通气、防止肺部感染却是病人康复的关键。自2001年起,我科采用急诊手术减压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拌高位截瘫病人40例,其中行气管切开术者30例。现将高位截瘫行气管切开术后病人及时清理痰液等一系列护理措施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降低ICU气管切开患者呼吸系统感染率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将204例ICU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2例)和对照组(10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全方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呼吸系统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为1.0%,低于对照组的8.8%(P〈0.05)。结论:ICU是患者发生感染风险较高的区域之一,合理的全方位护理能有效降低气管切开患者呼吸系统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