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长期以来,新生儿采集血标本常选用股静脉、后囟等部位。操作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易造成穿刺失败,皮下血肿等。近来我们对190例新生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采血,成功率由88%提高到95%,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2005年2~10月我院共收住190例新生儿,年龄最大30d,最小出生30min,其中86例为早产儿,采血量2~8ml。2用物准备备BD24号一代静脉留置针,止血带,采血容器。3操作方法3.1选择部位常选用大隐静脉、足背静脉、手背静脉、桡静脉、前臂肘静脉、头部静脉和贵要静脉。选择头皮静脉须剃净穿刺部位毛发。3.2采血方法由两人共同操作,操作者按操作常规穿刺成…  相似文献   

2.
传统法新生儿股静脉穿刺采血术是一项具有一定难度和缺陷性的技术操作.定位股静脉行穿刺采血术是临床工作的需要.我们发现并应用腹股沟中点内侧最高点位法新生儿、婴儿股静脉穿刺采血术三年时间,效果很满意,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2005年2月至2011年8月在我科住院患儿和门诊患儿中实行直视点位法新生儿股静脉穿刺采血术共计326例.其中男170例,女156例;足月儿269例,早产儿57例;平均日龄18.3d;轻度硬肿儿及股疝征患儿各1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两种采血方法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观察组50例采用桡动脉穿刺采血术,对照组50例采用股静脉穿刺采血术,观察2种采血方式一次成功、出血、溶血情况,并比较2组患儿疼痛情况、新生儿哭闹时间、血标本合格率、穿刺失败、皮下淤肿指标、静脉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一次成功、出血、溶血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疼痛率16.00%低于对照组的5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哭闹时间、血标本合格率、穿刺失败、皮下淤肿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成功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采取桡动脉穿刺采血术效果更好,能够减少患儿疼痛,提高采血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王士娥  张静 《全科护理》2014,(16):1536-1536
正新生儿股静脉穿刺是儿科临床上常用的技术操作[1],及时而准确地采集到所需血液标本,为患儿的诊断、治疗及抢救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工作中由于患儿体型胖瘦不一、哭闹不合作、股动脉波动点不明显,穿刺成功率低,2013年1月—2013年6月我科对400例新生儿采用连线定位法行股静脉穿刺采血,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13年1月—2013年6月我科对400例新生儿采用连线定位法行股静脉穿刺采血,男298例,女102例;日龄最小为出生后0.5h,最大28d;早产儿86例,高胆红素血症219例,新生儿肺炎77例,其他18例。  相似文献   

5.
三种不同采血方法对婴幼儿采血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三种采血方法对婴幼儿的采血效果,寻找婴幼儿的最佳采血方法,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的痛苦。方法将门诊采血的909例患儿和新生儿科住院采血的患儿347例分别分为对照组、实验1组和实验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穿刺采血法,实验1组采用离心静脉穿刺采血法,实验2组采用桡动脉穿刺采血法,观察3种采血方法在儿科门诊和病房的应用效果。结果在门诊采血处,使用离心静脉穿刺采血法采取合格血标本的概率及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或0.01);在新生儿病房,使用桡动脉穿刺采血法采取合格血标本的概率及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或0.01)。结论桡动脉穿刺采血法适用于新生儿病房,离心静脉穿刺采血法适用于年龄较大患儿的门诊采血处。  相似文献   

6.
刘聪玲 《护理研究》2006,20(6):509-510
静脉采集血液标本是儿科临床常用护理操作技术,但是新生儿常因各种原因致使静脉采集血液标本难以成功,直接影响患儿诊断和治疗,为及时采集血液标本,协助诊断和治疗,从1997年以来,我科护理人员对16例新生儿静脉采集血液标本失败后,采用后囟穿刺采集血液标本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6例,其中男12例,女4例;年龄6d~10d10例,11d~20d4例,21d~28d2例;新生儿破伤风伴肺炎4例,新生儿肺炎伴心力衰竭6例,新生儿败血症伴新生儿硬肿症4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例…  相似文献   

7.
在新生儿病房,为了准确诊断治疗新生儿疾病,必须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而这些检查都离不开采血,由于新生儿外周静脉细小,给采血带来困难.临床上一般采用股静脉穿刺采血.为了提高新生儿静脉采血的成功率,我科采用解剖定位、斜角进针法采血,发现较传统方法效果好,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新生儿病房2008年5~12月住院的足月患儿共240例,其中男138例,女102例;病因为:新生儿黄疸110例,新生儿窒息44例,新生儿肺炎68例,新生儿脐炎18例,平均年龄6.47d,平均体质量42509.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2组在年龄、性别、体质量及病情轻重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小儿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的问题及护理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一次性留置静脉针适用于新生儿、儿童及成人任何部位的静脉穿刺 ,一次穿刺可保留 5~ 7d[1] 。由于操作简单 ,保留时间长 ,解除了患儿每日补液穿刺的痛苦 ,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我院自 1999年开始使用留置针 ,应用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如穿刺失败、静脉炎、液体外渗及套管针脱落等。现将发生的问题及护理方法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 80例静脉留置针患儿 ,出生 5d~ 12岁 ,其中新生儿、早产儿 96例 ;感染性疾病 2 60例 ,重症抢救 73例 ,化疗 47例。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1~ 2d 3 2例 ,3~ 7d 2 45例 ,7~ 12d10 3例。穿刺失败 2 4例 ,占…  相似文献   

9.
静脉采血是临床护理操作之一。新生儿静脉采血,则是新生儿科常用的操作方法。传统以股静脉穿刺,后囱部位和颈静脉穿刺为主。但由于新生儿血管细,股动脉搏动不明显,抽血成功率低,且容易污染。因而操作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并发症多。而颈静脉穿刺采血有致病人死亡的教训。 2000年1月至2002年6月,我科采用头皮针接无菌注射器对100例患儿进行外周静脉采血(外周静脉包括:大、小隐静脉,手、足背静脉,肘正中静脉等)。经临床实践,收到满意效果,介绍如下:1 资料与操作方法 本组患儿100例,其中男52例,女48例,年龄10小时至28天,98例一次穿刺抽血成功,成功率为98%,2例失败。100例外周静脉穿刺杀血无1例不良反应,如血肿,感染,栓塞及标本溶血,凝血等现象。 取头皮针1枚(11/2号),用无菌剪刀将头皮针针端的硅胶管剪去18~20cm,重新制成总长度为10~12cm的头皮针,套在一次性注射器(5ml或2ml)上  相似文献   

10.
小儿股静脉斜刺采血方法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院儿科采用头皮静脉采血法、四肢浅静脉采血法、股静脉直刺采血法 ,而对于婴幼儿及肥胖儿头皮静脉 1次采血最多只能 7ml[1 ] ;四肢浅静脉穿刺不易成功 ;颈外静脉穿刺后固定困难 ,转头易穿通血管造成失败 ;股静脉直刺法不易固定 ,穿刺范围小 ,穿刺不易成功。而股静脉斜刺法则克服了以上弱点 ,穿刺成功率高 ,减轻了患儿的痛苦 ,为医生诊治疾病提供了足够的血量 ,为抢救赢得了时间。 2 0 0 2年 1月应用以来 ,收到良好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文实验组 398例 ,为 2 0 0 2年 1月~ 2 0 0 4年 8月所接触的婴幼儿。男 2 0 4例…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手背静脉穿刺采集血液标本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新生儿血液标本采集在临床上是难度较大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 ,临床上多数采用股静脉穿刺采血。近年来 ,许多护理人员尝试新生儿外周静脉穿刺采血 ,新生儿颞动、静脉穿刺采血曾有报道[1] 。 1999年我科试采用新生儿手背静脉穿刺采集血液标本。该方法简便易行 ,患儿痛苦小 ,能更有效地保护血管。我们对 1999年 5月~ 2 0 0 2年 3月随机收集178例新生儿手背静脉穿刺采集血液标本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本组病例 178例 ,男 96例 ,女 72例 ,胎龄 35~4 2周 ,平均体重 2 90 0g ,日龄 0~ 35天 ,平均 5 5天。其中新生儿窒息 83例 ,新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门诊小儿股静脉采血失败的原因,探讨护理对策。方法:对61例门诊股静脉采血失败患儿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针对性护理对策。结果:本组患儿股静脉穿刺失败原因中,护士心理因素占45.9%,其次为患儿体位安置不正确或定位不准(24.6%)及患儿个体差异的影响(16.4%);穿刺失败所致不良反应依次为采出血量较少、采血时凝血及采血时皮下血肿。结论:护士要调整心态,熟练掌握穿刺技术,以减少股静脉穿刺失败,提高采血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采集新生儿静脉血有效、安全、方便的方法,减轻患儿痛苦,协助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将246例低体重儿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5.5号小儿头皮针行股静脉斜穿刺采血,对照组采用5ml注射器直刺采血,比较2组采血效果。结果实验组静脉穿刺采血一次性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小儿头皮针行股静脉穿刺采血一次性成功率高,特别是暖箱内的低出生体重患儿,操作方便,缩短了穿刺操作时间。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采集血标本的传统方法通常选择股静脉、颈外静脉等常难以准确定位反复穿刺。我院为新生儿采血时用一次性头皮针行颞浅静脉穿刺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01年1月~2003年12月入住新生儿病房173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7例,男46例,女41例,对照组86例,男45例,女41例,两组患儿月龄、各项临床化验检查等项目差异无显著性。1.2方法观察组采用5.5号头皮针,用无菌剪剪断与头皮针衔接处的硅胶管,保留头皮针末端3~5cm连接针柄,接2~5ml注射器,洗净颞部头发,经常规消毒后行颞浅静脉穿刺,穿刺入血管后,助手…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行股静脉穿刺采集血标本的体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新生儿血液标本采集在临床上是难度较大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而在临床治疗中又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基本操作。我院儿科自1997年建立新生儿病房以来均采用股静脉采血。因新生儿四肢静脉细小,颈外静脉未发育,过去曾采用后囟门采血,因感染机会多,不安全,故不采用。股静脉比较固定,静脉粗,只要定位准确,穿刺成功率高。本人通过临床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新生儿股静脉穿刺成功率 ,我们借鉴双人协助头皮针抽血法 ,应用于新生儿采血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从住院治疗的患儿中随机选取 5 0例为实验组 ,年龄从10d~ 3岁 ,男 32例 ,女 18例 ,患儿病种分布为腹股沟疝、血管瘤、先天性巨结肠、先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提高新生儿股静脉采血一次成功率的方法。方法 对 1 5 6例新生儿按股动脉搏动明显与否 ,分成2组 ,采用 3种不同的方法进行采血 ,对股动脉搏动明显的 1 3 2例新生儿 ,采用传统的垂直穿刺法和改进法———斜角穿刺法采血 ;对股动脉搏动不明显的 2 4例新生儿 ,采用新方法———引垂线斜角穿刺法采血。结果 斜角穿刺法和引垂线斜角穿刺法在新生儿股静脉采血时 ,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的垂直穿刺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股静脉斜刺与直穿刺法在新生儿采血中的效果比较.方法:将580例需采血化验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12例和对照组268例,观察组应用股静脉斜刺术采血,对照组应用股静脉直刺术采血,比较两组采血效果.结果:股静脉斜刺采血患儿反应明显轻于直刺采血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次采血成功率为97%,穿刺操作时间为5 min,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为8%,标本溶血率为4%;对照组一次采血成功率为77.7%,穿刺操作时间为10 min,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为20%,标本溶血率为11%.两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叉(P<0.05).结论:新生儿股静脉斜刺采血比股静脉直穿刺采血对患儿机体影响小,操作时间短,穿刺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9.
在儿科中经常收治新生儿患儿,新生儿在疾病诊治中常需经静脉采集血液以供检查,因在四肢、头皮及颈部的浅静脉穿刺不易成功,常在失败后改用后囟穿刺取血。后囟穿刺术是以穿刺部位命名的技术,我院儿科每年要接诊上百余新生儿病例,经常给护理上采血带来困难。从2004年5月开始改用后囟穿刺采血,不仅大大提高穿刺采血成功率,而且缩短了采血时间,在临床护理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生儿股静脉穿刺采血更好的进针方法。方法:将入院治疗的2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实验组股静脉穿刺采血使用斜刺的进针法,即根据患儿的胖瘦采取不同的进针角度(20°~45°)。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垂直穿刺的进针方法采血。结果:实验组采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局部血肿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新生儿股静脉穿刺采血使用斜刺的进针方法能提高穿刺采血的成功率,降低局部血肿发生率,提高护理技术操作的质量,减少患儿的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