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应用电脑对111例儿童哮喘50项指标进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把发作时喘憋严重,平时也有不同程度的喘息症状患儿列入小儿重症哮喘,与非重症哮喘比较,结果显示夜间喘、急性发作持续天数、非特异性刺激诱发、间歇期症状、发绀、呼吸困难、入院后激素治疗、中性粒细胞、IgA、pH、哮喘持续状态等11个因素入选重症哮喘回归方程,表明这些因素与小儿重症哮喘相关,提出儿童哮喘危险信号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2.
儿童情绪与哮喘病情的关系及对IL-8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期较常见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 ,我国小儿哮喘的患病率为 0 .5 %~ 2 % ,个别地区高达 5 %。儿童哮喘的诱发因素除过敏、感染等之外 ,有相当部分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对不易控制的哮喘发作者 ,情绪或行为的紊乱本身与疾病病情关系甚为密切。本研究采用《儿童状态 -特质焦虑问卷》(STA IC)和《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SDDSC)对 4 0例轻、中度哮喘患儿的情绪状态进行评定 ,同时采用有效的非创伤性方法检测了其中 33例患儿痰液白细胞介素 - 8(IL - 8)水平 ,观察不同严重度哮喘患儿的情绪状态及其与痰中IL - 8水…  相似文献   

3.
目的:就儿童支气管哮喘反复喘息发作的相关性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月所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45例为观察组,同时,选择本院同期健康体检结果显示为正常的小儿45例为对照组,使用自行设计的诱发儿童哮喘高危因素统一调查问卷表来对两组儿童的家长进行面对面地仔细询问及调查。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有意义(<0.05)的因素有11个院剧烈运动、呼吸道感染、气候变化、情绪压抑、哮喘史、家族过敏史、儿童有特应性体质、常接触泡沫制品、甜食习惯、父母吸烟史、海产品摄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后能进入主效应模型的因素有6个因素,分别是剧烈运动、呼吸道感染、气候变化、情绪压抑、哮喘史、家族过敏史。结论儿童支气管哮喘反复喘息发作与多种相关性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研究,能够有效地治愈患儿。  相似文献   

4.
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性的疾病,主要症状是喘鸣、气急、胸闷和咳嗽.2003年版的CAN估计全球约有3亿人患病[1].多在夜间或清晨发作.诱发哮喘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环境因素、还有自身因素等,另外遗传、心理、生理因素也是诱发哮喘的因素.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对哮喘的本质有了更清楚的认识,环境因素的控制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5.
哮喘患儿的焦虑症状测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疾病[1] 。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 ] 。反复发作的哮喘严重影响了患儿的身体健康 ,患儿也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本文采用“特质焦虑问卷” (STAI,Formy -Ⅱ ,简称T -AI) [3] ,对我院呼吸科诊治的部分哮喘患儿进行测评 ,并与同龄在校儿童进行对比 ,以期探讨哮喘发作程度和持续时间的相关性。对象 哮喘组 :样本来源于 1998年6月至 1999年 3月我院呼吸科诊治的 2 0名哮喘患儿 ;哮喘发作严重程度 ,按照1994年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对患儿哮喘严重程度进行评分 :非急性期发作患儿 1分 ;急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浆胃动素(MTL)和血清胃泌素(GAS)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水平变化,以阐明胃肠激素与支气管哮喘患儿胃肠功能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检测98例哮喘患儿MTL和GAS的水平,其中76例患儿通过平卧或抬高床脚进行吞钡X线检查,并对喘息发作的次数、年龄、严重复发性哮喘,结合伴有反胃烧心等食管炎症状的患儿做好详细的统计学处理.结果:哮喘患儿无男女性别差异.哮喘有症状和钡餐阳性者与对照组比较P<0.001,哮喘无症状组与对照组及哮喘有症状组与无症状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哮喘有症状组血浆MTL和血清GAS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哮喘无症状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经观察发现哮喘反复发作可引起血浆MTL和血清GAS水平的严重降低,支气管哮喘伴发胃食管反流(GER)与哮喘反复发作引起血MTL和GAS水平降低有密切的相关性,胃肠激素水平降低是哮喘引发GER的关键所在,而GER又可触发和加剧喘息的发作.  相似文献   

7.
心身因素与儿童哮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儿童哮喘的心理社会因素。方法 :对 8-14岁新诊断的哮喘儿童和非哮喘儿童共 6 9对进行艾森克个性问卷测评并对儿童哮喘有关情况和家庭心理因素进行了调查。采用 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并用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儿童的特应性体质、既往呼吸道感染史及哮喘家族史增加了儿童哮喘的危险性。家庭中父母夫妻感情不好、父母对孩子过于保护、溺爱等可影响哮喘儿童的病情 ,而家庭采用民主的态度是儿童哮喘的保护性因素。艾森克个性问卷的四个维度总体标准分两组差别均无显著性。结论 :哮喘儿童的个体素质及家庭环境与哮喘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8.
儿童支气管哮喘有上升趋势,已成为儿童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虽然哮喘的治疗方法已有了很大的进展,但仍有部分患儿出现严重哮喘发作。危重哮喘发生的相关因素主要有:变应原、感染、对哮喘治疗药物的依从性差、过度依赖β2激动剂、运动因素、心理因素及其他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影响儿童哮喘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为更好地防治儿童哮喘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2006年4月至2007年10月共收治的118例哮喘儿童,根据是否按全球哮喘防治创议方案系统规范用药情况分为依从性良好(41例)、依从性中等(46例)以及依从性差(31例)三组,采取问卷的方法,对118例哮喘儿童的缓解期治疗方案及主要监护人进行调查和咨询。结果患儿居住环境、主要监护人对哮喘知识的了解、治疗信心、药物安全性认识、学历、制定哮喘治疗书面计划、专人监督用药、定期复诊咨询等与哮喘患儿治疗的依从性具有关联性:在校正了上述影响哮喘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后,发现口服顺尔宁治疗患儿的依从性明显好于普米克气雾剂治疗的哮喘患儿的依从性,后者放弃治疗的发生风险是前者的1.39倍。结论影响哮喘儿童治疗依从性的因素是多种的。在其中药物的治疗方式上,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较吸人糖皮质激素的依从性更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Th17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L-17、IL-21和IL-22在血清中的表达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以及与儿童哮喘发作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对68例哮喘患儿和30例健康对照患儿血清中IL-17、IL-21和IL-22的水平进行检测。患儿血清中IL-17、IL-21和IL-22与患儿性别、年龄的关系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三种细胞因子的水平在不同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与年龄亦无相关性。哮喘患儿血清中IL-17(37.35±10.52)pg/mL和IL-22(407.42±137.41)pg/mL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而IL-21表达水平在两组之间无差异;IL-21和IL-22的表达与哮喘发作程度无关,而IL-17表达水平与哮喘发作程度呈正相关。结论:Th17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L-17和IL-22在哮喘的炎症中发挥重要作用,是监测病情和诊断哮喘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白介素13基因多态性与湖北汉族人群哮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探讨IL-13基因编码区精氨酸(Arg)110谷氨酰胺(Gln)多态性是否与湖北地区汉族人群哮喘及血浆总IgE水平升高相关。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湖北地区43名哮喘患儿、45名成人哮喘患者、31名非哮喘儿童和46名体检健康成人的IL-13外显子4Arg110Gln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总IgE。结果:IL-13基因4257应等位基因a在儿童、成人中的频率分别为0.39、0.32。IL-13基因Arg110Gln多态性的GlnGln型与儿童哮喘和血浆总IgE升高相关(P分别为0.030、0.0009),但与成人哮喘、血浆总IgE水平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219、0.174)。结论:研究显示IL-13外显子4Arg110Gln g/a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湖北汉族儿童哮喘和血浆总ISE水平相关,但与成人哮喘、血浆总IgE水平之间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管理和教育对儿童哮喘治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晓文  朱敏仪 《医学信息》2005,18(7):805-807
目的探讨管理和教育对儿童哮喘治疗的影响作用。方法将哮喘患儿分为管理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儿均建立病历档案。对管理组患儿不论哮喘有无发作,每2周-1个月随访1次,及时评价病情和治疗效果,调整用药剂量和纠正错误的吸入方法。同时对患儿进行哮喘基本知识、自我病情判断及治疗方面的知识教育。在治疗上根据病情轻、中、重分级制定哮喘阶梯式治疗方案。对照组仅在1年后随访1次,中间未进进定期随访;未进行哮喘知识的系统教育;也无治疗方案,仅进行发作期治疗。结果管理组的临床控制率、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01),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住院次数和缺课天数均比对照组显著减少(P<0.001),PEF值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01)。结论管理和教育能显著提高现有哮喘药物及方法的治疗效果,增强患儿及家长的治疗信心,增加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患儿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管理和教育方法简单易行,值行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重度毛细支气管炎发生和进展的相关因素包括RSV呈阳性,尿标本TNF-α、LTE4检查,血标本IL-13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水平,50%以上患儿胸部X线检查显示双肺纹理紊乱且增多、肺实质出现斑片状浸润影.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哮喘发作的相关因素包括呼吸道病毒感染、遗传学、环境影响、免疫学因素.临床上可在明确相应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针对性开展对毛细支气管炎及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哮喘发作预防和治疗工作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Th17细胞是以分泌IL-17为主的新型T细胞亚群,其在哮喘中的作用尚不十分清楚。本文通过观察哮喘急性发作儿童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IL-17、IL-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的水平变化,探讨其在哮喘急性发作儿童气道炎症中的作用。方法: 我院2009年2月-2009年12月期间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儿共88例,包括哮喘急性发作组(哮喘组,n=52)、非喘息组(肺炎组,n=25)及对照组(n=11),收集所有病例的BALF,进行细胞学分类,ELISA法测定BALF中细胞因子IL-17、IL-8、VEGF、IL-4、IFN-γ和IL- 4/IFN-γ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哮喘组和肺炎组患儿的IL-17和IL-8水平均明显增高(均P<0.05);哮喘组患儿的IL-8水平较肺炎组低(P<0.05),而2组IL-17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与肺炎组和对照组比较,哮喘组患儿VEGF水平明显增高(均P<0.01);肺炎组与对照组患儿VEGF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3组患儿的IL-4,IFN-γ和IL-4/IFN-γ水平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哮喘组及肺炎组患儿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增高(均P<0.01),而哮喘组与肺炎组患儿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 IL-17、IL-8及VEGF在哮喘儿童气道炎症中发挥重要作用,Th17细胞可能参与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小儿哮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加强对儿童哮喘治疗及预防的认识。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51例哮喘患儿临床资料整理,复习相关文献资料。结果指导患者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治疗,改善体质,预防反复发作,有望达到完全控制。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由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哮喘发作可导致患儿死亡.通过为小儿创造良好的环境,注意生活习惯,增强体质,调整患儿的心理状态,掌握发病的先兆,正确用药,可使患儿病情长期稳定,减少发作,提高生活质量,最终达到控制哮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哮喘儿童EPQ测试与心理治疗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病因有过敏、感染、心理三类。许多患儿反复发作经久不愈,对生理心理产生极大的影响。为探讨心理治疗方法,我们于1998年对哮喘患儿和同期健康儿童做艾森克个性心理问卷(EPQ)测验[1],并对哮喘儿童实施心理治疗,取得满意疗效。1 对象与方法对象:将门诊哮喘患儿和同期健康儿童各60例分为二组,哮喘组男35例、女25例;平均年龄11.03岁。健康组男女各30例,平均年龄11岁。哮喘诊断标准及严重度分级,采用1993年全国哮喘会议的标准[2]。方法:采用龚耀先1983年修订的EPQ测试,哮喘组在缓解期进行(健康组除外急…  相似文献   

18.
208例哮喘患儿吸入性过敏原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报道了208例哮喘患儿吸入性过敏原的调查结果. 采用变应原浸液皮肤点刺方法. 皮试阳性者169例, 占81.25%.变应原浸液内含18种常见吸入性过敏原. 尘螨的阳性率最高达78.85%, 其次是室尘的阳性率为35.58%, 烟的阳性率为32.69%.无一例对其它变应原呈阳性反应, 过敏原皮试阳性率无性别差异, 与有无个人及家庭过敏史无关. 哮喘婴幼儿皮试阳性率低于哮喘患儿, 哮喘皮试阳性率在年龄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 有随着年龄加大而渐增的趋势. 结果提示: 尘螨、空气污染和被动吸烟是诸多哮喘触发因素中具高度危险性的因素, 加强这方面的对策研究对儿童哮喘的防治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耀宏  海霞 《医学信息》2009,22(8):1628-1629
支气管哮喘是有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不正确的治疗可导致哮喘的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20.
据美国WebMD医学新闻网(2012-03-08)报道,日本的研究人员表示,中国汉方草药(kampo)能让200位研究参与者每天的哮喘症状得到舒缓。在美国,哮喘患者不断增加,根据美国疾病管制局(CDC)指出,哮喘患者在2009年是/112;在2001年是1/14。目前没有解药,但大多数的人可以控制症状,减少严重性,并通过避免哮喘诱发因子加上正确使用类固醇吸入剂等处方药来防止哮喘发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