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手术室是医院承担护理任务比较繁重并有一定特殊性的科室,对医疗护理技术的要求高,风险大,护理质量控制是重中之重,护理安全是整个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做好护理安全,防止在执行护理技术操作中出现差错,提高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避免护理缺陷及事故的发生,我们对手术室常见护理缺陷进行分析并提出管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黄玲月 《当代医学》2011,17(33):125-126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并制订防范措施,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方法 对手术室护理过程薄弱环节和关键流程进行风险识别、评估,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并认真落实.结果 认识到风险防范的重要性,识别了工作中风险所在.结论 认真评估和控制从而差错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降低护理风险,减少护理投诉。方法:分析归纳我院近5年护理缺陷发生的原因和防范措施。结果:通过实施系列措施,有效规避了护理风险,明显减少了护理差错事故,降低了护理投诉率。结论:强调预防及事前控制,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4.
目的针对静脉输液治疗的风险、缺陷采取环节质量控制与干预,探索降低静脉输液治疗缺陷发生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1年静脉输液治疗缺陷发生因素.从2009年1月起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环节质量控制和干预,并统计出2009年~2011年的静脉输液治疗缺陷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重点对静脉输液治疗开展环节质量控制,规范静脉输液治疗操作,并开展无责呈报制度及现场干预,明显降低静脉输液治疗缺陷发生率,保证了护理安全和病人安全,提高患者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5.
应婉玲 《当代医学》2008,(9):124-125
目的 有效识别护理风险,控制风险状态,降低护理缺陷,减少医疗纠纷,增加病人满意度.方法 各科室对本病区护理过程中潜在的风险进行不定期的评估,作出分析讨论,提出防范措施,达到降低护理缺陷,减少医疗纠纷的目的 .并与一年前未进行风险管理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护理过失发生率为4.9%(5/102),较一年前的10.82%(17/157)低(P<0.5)病人满意度从90.3%提高到96.5%.结论 实施风险管理能有效降低护理缺陷,减少医疗纠纷,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有效识别护理风险,控制风险状态,降低护理缺陷,减少医疗纠纷,增加病人满意度.方法 各科室对本病区护理过程中潜在的风险进行不定期的评估,作出分析讨论,提出防范措施,达到降低护理缺陷,减少医疗纠纷的目的 .并与一年前未进行风险管理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护理过失发生率为4.9%(5/102),较一年前的10.82%(17/157)低(P<0.5)病人满意度从90.3%提高到96.5%.结论 实施风险管理能有效降低护理缺陷,减少医疗纠纷,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中的缺陷并探究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行手术治疗110例患者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风险防范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护理风险事件发生1次(1.82%),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的6次(10.91%)风险事件概率,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8.18%,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手术室经风险防范护理,避免了护理缺陷出现,保证了护理安全及质量,并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因此,风险防范护理适合作为手术室护理的优选方案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分析护理缺陷发生的原因,进行流程再造,减少护理缺陷及差错,保障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针对发生缺陷的原因进行分析,探索环节控制的最佳流程.结果 护理差错由2010年7-12月的41例降为2011年1-6月的12例.结论 通过流程再造有效降低了护理缺陷,在护理管理和实际工作中应持续流程再造和优化.  相似文献   

9.
手术室是医院承担护理任务比较繁重并有一定特殊性的科室,对医疗护理技术的要求高,风险大,护理质量控制是重中之重,护理安全是整个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做好护理安全,防止在执行护理技术操作中出现差错,提高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避免护理缺陷及事故的发生,我们对手术室常见护理缺陷进行分析并提出管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孙文霞 《包头医学》2015,(3):162-163
目的:探讨分析介入手术室护理风险脆弱性及防控措施.方法:回顾2012~2014年对介入手术室存在的护理风险分析识别、评估、控制的具体做法.结果:安全完成所有患者介入手术治疗,无不良事件发生;介人手术室医护人员(体检查)无职业危险因素造成的任何损害.结论:介入手术室进行风险脆弱性分析识别、评估、控制,能有效避免护理风险的发生,可见介入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提高介入室护理操作风险的干预,确保护理安全.值得介入手术室风险管理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护理缺陷发生原因,探讨控制护理缺陷发生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07年我院发生的683起护理缺陷资料。结果护理缺陷发生的种类以基础护理、护理管理和护理文书书写为主;护理缺陷的发生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规范科学管理、控制缺陷发生的主要环节可有效减少和防范护理缺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针对神经内科护理风险,采用护理风险管理,为患者提供安全、有序的优质护理.方法 评估神经内科护理风险,制定护理风险管理计划,培养护士风险防范意识,明确护理风险责任,加强护理风险制控,持续质量改进.结果 责任缺陷及差错事故降低了68.3%,技术因素导致的护理缺陷及差错事故2009年比2008年下降了56.04%.患者满意度较上年提高6%.结论 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对预防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减少护理纠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回顾在该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以及在这之前影响到发生静脉治疗不良的因素,同时找出原因并提出护理风险的防范预案,对比实行风险防范预案前后效果,从而提升护理质量.方法:随机选择我院实行风险防范预案之前30例经过护理质量监管委员会讨论一致认为护理缺陷发生静脉治疗不良的病历资料,根据护理缺陷类型以及原因进行归类分析,并于实行之后的效果对比.结果:在受分析的30例护理缺陷事件中,由于静脉治疗过程中发生的护理缺陷占16例,占分析总例数的53.33%,其中发生最多的事件是输液漏注,外渗和错注.实行风险预案之后,效果显著提升.结论:经本次研究分析发现,在我院进行静脉治疗护理会伴随一定风险,而要尽量避免风险的发生,需要抓紧对医护人员的培训以及监督,同时设立专门巡查监督小组责任人定期评估,以改善经脉护理服务质量以及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手术室护理缺陷风险因素以及相关的防范措施.方法:对2014年4月至9月50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护理相关缺陷和发生的风险事件进行统计;然后根据相关的风险因素进行整改,再对2015年3月至6月期间(整改后)的61例手术患者进行分析,比较实施护理风险防范前后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实施护理风险防范前50例手术患者中,3例(6.0%)发生交叉感染;7例(14.0%)发生医源性感染,患者对于护理满意率为66.0%;实施护理风险防范后61例手术患者中,无一例发生交叉感染,1例(1.6%)发生医源性感染;患者对于护理满意率为93.4%,前后差异较大.结论:根据手术室的护理风险采用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提高手术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安全文化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有效回避手术室护理风险,杜绝医疗差错事故和纠纷的发生,降低手术室护理缺陷,确保手术人员安全,提升护理质量.方法 将安全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思路运用到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首先要改变护理安全的观念、让手术室护士明确服务对象、感悟工作责任.对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估,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风险控制,并通过定期与不定期监察风险,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整改,制定简单的标准化工作流程,达到回避手术室护理风险目的.结果 通过营造护理安全文化,明确了手术室护士对待安全问题的态度,提高了安全意识,两年来无护理差错事故,对手术室护理满意率达98%以上.结论 将安全文化作为管理思路运用到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可以降低手术室护理缺陷,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加强护理安全管理,严防护理缺陷,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满意服务.方法 建立完善的护理质量控制网络;注重护理管理者的培训,提升管理技能;对护理人员进行全员性的安全教育,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抓好护士的规范化培训;严格落实各项制度及常规,规范操作流程等.结果 在新形势下,通过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护理缺陷和护理纠纷的发生较前明显减少,护理服务质量得到了提升,病人满意度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消化内科护士护理风险存在的因素以及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2009年~2011年消化内科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通过不断完善护理工作制度,对各种意外风险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各种意外风险事件明显减少。结论:完善工作制度,并认真执行相关方案,能够有效避免消化内科护理风险的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18.
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是管理职能的最终表现形式,护理质量管理的主要手段是进行缺陷控制[1],通过对缺陷的控制,使医疗护理活动中各个环节可能发生的问题降到最低限度,从而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为病人提供安全、有序的优质的护理服务.现将临床常见的护理缺陷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精神科病房的应用方法和意义.方法 运用风险因素管理办法,对精神科病房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评估,并制订相应的风险因素管理措施,以最大限度地消除或减少护理风险,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医疗权益.结果 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护理缺陷的发生,提高了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结论 在精神科病房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规避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医院急诊科护理的风险评估方法 及护理风险管理对策.方法 根据实际情况,自制急诊科护理风险隐患评估表,评估表评估项目共包括17项护理风险因素内容,对每一项不安全因素内容进行评估,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本项护理风险,可能发生护理风险的主要问题及后果、发生护理风险原因分析以及消除护理风险的整改措施及管理对策,最后对评估效果进行评价.护士每天对患者评估1次,根据评分调整护理干预方法.统计2010年、2011年急诊科发生护理差错、事故、意外、纠纷例数,并与实施护理风险评估前的2009年急诊科发生护理差错、事故、意外、纠纷例数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护理风险评估后,急诊科2010年护理事故发生0例,护理差错发生0例,护理缺陷发生2例.2011年护理事故发生0例,护理差错发生0例,护理缺陷发生1例,与未实施护理风险评估的2009年比较,发生护理差错事故情况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实施急诊科护理的风险评估,使急诊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减少了医疗差错、事故与纠纷,提高了患者满意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